• 沒有找到結果。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對教育部與教育局的建議

1.縮短城鄉差距及重視生育子女數

對於本(2007)年度各年級學生在各科學習成就表現所展現之「城鄉 差距」現況,由於分析結果呈現東部或離島表現相對較低,建議未來政府能 多以東部、離島學生為考量,增加其教育資源。此外,從家中子女數之分析 結果可知,國內雖然正處於少子(女)化的時代,但政府在鼓勵民眾多生育 時,亦不能太積極,為了子女的學習成就著想,建議家庭中以擁有2至3個子 女數為最佳考量,此點頗值得政府在制訂人口政策時之參考。

2.完整家庭結構能促進各科學習成就表現

不論是從過去的理論基礎或是本(2007)年度的分析結果,對於家庭 結構的探討結果顯示,家庭結構是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核心要素之一,值得 政府各級教育單位與學校機構的重視,政府宜透過教育管道,教育民眾認知 到建立一個完整家庭結構關係(包含美滿的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和教養關 係)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外,更有益於子女在校的各科 學習成就表現。

3.建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長期追蹤資料庫

新移民子女的學習、適應問題,長久以來即是政府、民間單位關心的 議題之一。根據本(2007)年度的分析結果,亦大致顯示國中教育階段以 下,本土子女在某些學科(如:英語文與數學)的學習成就表現優於新移民 子女的學習成就表現,但在高中及高職教育階段,則傾向於沒有顯著差異。

由於本年度的研究係針對全國學生為取樣對象,並非完全針對新移民子女為 考量,致使所抽樣之新移民子女樣本數過少,因而,此結果之推論性仍有待 檢驗,僅能作後續研究參考。有鑑於此,建議未來針對新移民子女為研究對 象,除探究其學習成就外,其餘如學校適應、學習策略、家庭社經問題等之 現況及比較,以期建置有關新移民子女學習成長的長期追蹤資料庫,更深入 分析探討影響其學習成就差異的原因,以幫助訂定適合其能力發展的教育政 策。

4.協同各縣市教育局妥善製訂與執行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

搭配本研究前述之結論,新移民子女在各科學習成就表現上,大致上

是較低於本土子女的,除繼續深究追蹤其影響原因外,針對此一族群研擬 定適當的政策和執行方略,應該是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未來施政的重點之 一,而根據本(2007)年度分析學校背景問卷的調查結果,值得各教育局作 為參考:各級學校對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重點的看法,絕大多數學校認 為各項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均在「重要」以上的程度,不論是對新移民 子女的課業輔導、人際關係或常規訓練等等,均是需要進一步關切的重點。

而在對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方式的看法方面,則傾向贊同應該由「教育 部統一訂定政策、交由縣市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執行」、「教育部扮演輔導 角色,縣市教育行政機關訂定政策,交由學校執行」、及「教育部、縣市教 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三方共同訂定並執行政策」等政策,而比較反對「教育部 及縣市教育行政機關扮演輔導角色,由學校自行訂定政策並執行」之政策。

此外,學校對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經費應由何單位負擔的看法,則傾向 認為應該由「中央政府」或「各縣市政府」、其次是「社會公益團體」,而 最不應該由「新移民子女就讀之學校」和「新移民家庭」負擔之。

5.統一由單一中央政府機關負責規劃及執行全國學生學習成就評量及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

根據本(2007)年度分析學校背景問卷結果發現,學校對目前部分縣 市已針對縣(市)內全部的國中、小學生進行學習成就測驗(即統一普測)

的看法,多是傾向「同意」和「非常同意」的看法居多,而對此一全國學生 學習成就評量工作應由單一中央政府機關(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統 籌執行之的看法,亦多表「同意」和「非常同意」的看法;最後,各級學校 認為教育部目前正推動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給予教師在教學、在職進 修上的評鑑)以提升教師專業知能的看法,亦同樣傾向表達「同意」和「非 常同意」的看法居多。此點各級學校意見調查結果,可以作為政府施政的參 考。

6.持續宣導十二年國教的推動政策

各級學校對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推動與辦理方面,根據本(2007)年度 分析學校背景問卷結果發現,各級學校對目前政府決定推動十二年國教政策

的瞭解程度,在國中小學方面,多傾向「瞭解」和「不瞭解」者居多,但在 高中職方面,則以「瞭解」和「非常瞭解」者佔大部份,顯示對此政策的瞭 解是呈現年級性的不同;此外,對十二年國教的推動與實施會遭遇到最主要 的阻力與困難點,各年級學校多半一致認為「學區劃分」和「明星高中」等 問題阻力與困難會居多,而認為「考試方式」的問題阻力與困難會較少;最 後,學校對十二年國教政策的辦理事項中印象最深刻的調查方面,除高職學 校外,多半學校認為是以「2009年全面推動十二年國教」事項為主,其次是

「對經濟弱勢者補助學費」,而最無印象者,則以「特殊類科免試升學」事 項為主。由此顯見,仍有許多十二年國教的推動政策需要釐清與宣導的地 方,值得教育部的重視。

(二)對各級學校的建議

在根據本(2007)年度分析學生課外活動後,發現學生之家庭作業時 間的長短與其學習成就間的關聯,大致上呈現符合「十分鐘乘以年級數」的 效果原則,此點可建議各級學校作為學生作業分派之參考,亦即是四年級大 約適合四十分鐘、六年級適合六十分鐘、國中二年級適合八十分鐘之作業量 等等,過多的作業量,並不一定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表現,反而更會減少學生 的學習興趣。此外,根據本(2007)年度調查學生之背景特質與學習成就之 關聯時亦發現,研究結果均大致顯示不論是家庭或學校內,與家人、師長、

同儕之良好人際關係,都對學生的各科學習成就表現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顯示家庭內父母親的關懷與支持,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動力所在,而學校提供 一個安全、溫暖、關懷、與和諧的學習環境,亦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同 時也能提高在學註冊率、有效減少轉學率、降低每日缺席率,此結果值得各 級學校共同努力為營造校園的和諧氣氛作努力。建議學校針對學生的出席狀 況、轉學輔導、與家長互動、或對學生偏差行為等,採行輔導與瞭解策略,

都值得學校特別予以關注。

近年來,由於少子(女)化因素影響,致使許多學校已漸漸變為小型 學校。但根據本(2007)年度分析學校背景問卷結果發現,雖然大型學校之 平均學習成就表現均相對較優於小型學校的學生表現,但小型學校若多能朝

生態、自然、文化、環保等主題發展屬於自己的特色,且未來的學習成就評 量若也加入針對非學業取向發展特色的觀點評量的話,則小型學校的辦學理 念與發展特色便有彰顯的機會,此點建議亦可供學校辦學之參考。此外,在 探討學校是否有依據特殊學科能力進行分組教學方面,由於各年級學生在各 科學習成就表現上,並未存在顯著的差異,顯示學校內對於分組教學更應採 較平常心的態度,並非強求絕對的分組教學措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