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從第一人及第三人效應角度探討媒體暖化訊息對民眾於個人 層次自他影響的認知,並嘗試延伸此一層次的觀察,探討相關現象對國 家層次自他影響的認知,以及這些不同層次的認知差異對行為面的影 響。研究發現,暖化訊息對閱聽眾不同層次自他影響的認知產生不同效 應。在個人層次反映的是第一人效應,在國家層次則是第三人效應。本 研究認為,因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屬環境資訊,具知識與教育性,對民 眾而言,瞭解、關心、認為個人有責任甚或擔心相關現象的發展,不僅 顯示個人對此全球性議題的重視,也連結了較正面的個人特質。分析也 發現,民眾確實認為相關訊息具有較高的社會期望性,因此,在傳統以 個人為中心的自他影響認知上,反映的是第一人效應。此發現與過去環 保訊息及公益廣告的研究結果相呼應(徐美苓,2013;Day, 2008; Lin, 2013; Sun, Shen, & Pan, 2008)。當訊息具正面特質時,較易形成第一人 效應的現象,也就是閱聽人認為自己較他人受更多的影響。

然而,在國家層次,全球暖化對閱聽眾的認知則有不同影響。首 先,在負向影響部分,本研究並未發現第三人效應,此結果與過去研究 有別。徐美苓(2013)的研究發現,民眾認為全球暖化對其他國家帶來 災難的可能大於臺灣,但本研究並未發現此現象。相對的,負向影響中

的一項指標顯示,民眾認為暖化影響臺灣環境的嚴重性更甚於其他國 家,顯現第一人效應。推估此結果一方面可能與調查執行的時期有關,

本研究的電話調查於2014 年 9 至 10 月間執行,臺灣於 2014 年暑期適 逢多次熱浪,據中央氣象局(2014)資料,2014 年的暑期是自 1947 年 以來平均氣溫最高者。本研究的電訪於 9 月中旬後開始進行,因民眾才 親身體驗過高溫、熱浪等極端氣候的現象,可能因此引發民眾對環境的 擔憂,並認為暖化對臺灣環境的影響較嚴重。至於另一項指標,雖未發 現認知影響的顯著差異,但民眾評估暖化會對臺灣及其他國家未來造成 災難的可能性也都偏高。由於 2014 年的熱浪是全球性的現象,除了臺 灣本身的高溫,民眾也能從媒體接收到酷暑襲擊其他國家的訊息,因而 使其對暖化負面影響的評估都較高。

另一方面,本研究的測量及調查對象與主要參考的研究不同也可能 有關。徐美苓(2013)的研究是針對 18 歲以上民眾進行的全國性調 查。就國家層次的評量,該調查僅各使用一個題項詢問民眾全球暖化的 影響,分別為「未來幾年內,全球暖化會對臺灣/其他國家環境造成災 難性的影響」,選項從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計五點量表。本研究除參 考此一題項,另增加一題,計兩題,包括:「請問您認為,全球暖化或 氣候變遷影響臺灣/其他國家環境的嚴重性有幾分」,及「請問您認為 全球暖化未來對臺灣/其他國家造成災難的可能性有幾分」,選項為非 常低至非常高的七分量表。前一題項是本研究新增,也是本研究發現國 家層次負向影響第一人效應的指標。由於此題係就暖化此刻正影響環境 的嚴重性詢問,如前述,臺灣民眾剛經歷過酷暑,對暖化影響臺灣的嚴 重性應有較強烈印象,本研究使用的七分量表,也適切反應受訪者的看 法,在負向影響的評量中,以這項指標的平均值最高(M = 5.81)。另 外,本研究是針對 20 歲以上民眾進行的全國性調查,樣本年齡略高,

年齡越長者,對氣候的變化可能愈能感知,愈能觀察氣候變遷對所在地 的影響,如降雨的變化及豪雨對臺灣環境的嚴重影響等,也可能因而使 受訪者認為暖化對臺灣的影響較大。

不過,在國家層次的正向影響及整體影響方面,本研究則發現第三 人效應。整體而言,當以國家為中心,詢問民眾全球暖化對臺灣及其他 國家的影響時,民眾傾向認為對其他國家的影響較大,此一整體面的影 響,又主要來自正向影響的差異。亦即,國內民眾認為,相較於臺灣,

其他國家較可能制定因應全球暖化的政策,其他國家的人民也較願意採 取行動緩解暖化。基於民眾有關暖化訊息的主要來源為大眾媒體,這也 指出,媒體在暖化議題上可能較忽略自身國家政策面的報導,對於整體 社會如何推動環保防止暖化及其成效等,也都可能關注有限。本文的推 論,也曾見於過去一項分析臺灣全球暖化網站的研究。該研究指出,國 內相關網站的內容多忽視鉅觀層面的治理,如公共政策的制定與討論,

相對的,多強調微觀層面的治理,如個人應有的行為改變(楊意菁、徐 美苓,2010)。此一傾向對促進閱聽眾瞭解國家的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 調適政策,以及整體社會對緩解暖化所實際付諸的行動等,助益都有 限。

由於媒體對臺灣暖化因應策略的報導不足,再加上 2014 年的極端 氣候,都可能促使民眾認為,暖化會對臺灣帶來較嚴重的影響,民眾個 人也可能因而對相關現象更加擔憂、並認為生存環境會惡化。換言之,

於國家層次,這些因素使暖化影響認知的一項指標(影響環境的嚴重 性)形成了第一人效應,但整體而言仍造成第三人效應,而於個人層 次,前述因素則強化了第一人效應。

綜合上述,閱聽眾對暖化議題於國家層次產生的第一及第三人效 應,較不適合以自我提升的動機來解釋民眾的心理。本文認為,脈絡性

的因素如媒體的報導及與暖化相關的極端氣候等,都可能影響民眾對暖 化影響臺灣及其他國家的看法。亦即,屬認知性質的自我歸類,較能解 釋民眾的評估。民眾應是根據時空脈絡下,相較於他國、臺灣自身的特 點來進行評估,因而產生了國家層次自他影響認知的差異。同理,雖然 上述提出個人層次的第一人效應,應有自我提升的動機存在,然而,因 評估指標中也有生存環境會更惡化、未來會帶來更多災難的影響,脈絡 因素的自我歸類應也可能發揮作用,因而加強了個人層次的第一人效 應。

另外,本研究也進一步檢視了不同性質的變項,及不同層次的第一 及第三人認知對閱聽人環保行為的影響。分析結果指出,年齡、電視與 網路暖化訊息的使用及環保自我效能,較具行為變項的預測力。特別是 電視暖化訊息使用及環保自我效能這兩個變項,對三類環保行為都有顯 著的正向影響;年齡及網路暖化訊息使用,也正向影響了民眾的環保適 應及推廣行為。而國家層次的第三人認知,相較於個人層次的第一人認 知,也對行為面較有預測力,但方向是負面。國家層次的第三人認知,

對民眾推廣環保及節能減碳的意願都有負向影響,而個人層次的第一人 認知則正向影響民眾於日常生活實踐環保的意願。

首先,人口變項部分,年紀愈長的民眾,可能愈能感受到氣候及環 境的變化,並更能思及這些變化對整體社會甚至後代子孫的影響,因而 較願意投入時間瞭解及與他人討論,並進一步推廣環保,如勸發他人做 環保或參加環保團體、支持緩解暖化政策等。不過,年齡也可能影響行 動力,對日常節能減碳的意願並未有預測力。女性對日常進行環保的意 願也顯著較男性高,此與過去跨國的研究發現呼應(Hunter, Hatch, &

Johnson, 2004; Xiao & McCright, 2014)。研究推論,女性對居家生活多 負較高的責任,隨手做環保常為例行工作,因此實踐意願較男性高

(Xiao & Hong, 201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也發現,相較於 南部的民眾,居住在東部的民眾進行節能減碳的意願也較高。根據行政 院環境保護署(2015a, 2015b)資料,至 2014 年前十年間,全國各區的 空氣品質只有東部歷年來皆屬良好,其他皆普通,但以南部品質最差;

同時,2014 年全國河川的污染程度,也以南部最嚴重,此應與南部石 化及重工業較多有關。由於本研究以南部為參照組,在東部與南部相差 較高、北中與南部相差較有限情況下,更凸顯了東部環境的優質。推估 東部民眾可能為維持良好的居住品質而更願意實踐環保,相對的,南部 民眾可能因為大環境的污染未必能受個人左右,因而可能影響個人的節 能減碳意願。

在媒體使用部分,相較於報紙,電視及網路媒體可提供更多環境變 化的影音圖像,可能更能令閱聽眾印象深刻、並意識到全球暖化的威 脅,因而增加個人瞭解議題、加入推廣或實踐環保的意願。另外,環保 自我效能對三類環保行為均有顯著的預測力,此應與本研究直接詢問民 眾,是否具有採取行動可緩解暖化的能力及信念有關。與過去研究呼應

(Lam & Chen, 2006; Tabernero & Hernández, 2011;徐美苓、施琮仁,

2015),對環保有較強的信念及認為自己較有能力採取行動者,確實有 更高的意願瞭解、討論、推廣及實踐環保。

在認知差異對行為面的影響部分,個人層次的第一人認知顯著影響 民眾的節能減碳意願。臺灣民眾認為,相關訊息對自己於議題的關心、

瞭解、個人責任性及未來環境發展等層面,都有相當的影響,甚至高於 對他人的影響,而此認知差異雖未影響民眾的環保適應及推廣行為,卻 直接影響民眾於日常生活中多做節能減碳。目前文獻對第一人認知於行

瞭解、個人責任性及未來環境發展等層面,都有相當的影響,甚至高於 對他人的影響,而此認知差異雖未影響民眾的環保適應及推廣行為,卻 直接影響民眾於日常生活中多做節能減碳。目前文獻對第一人認知於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