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燃指焚身」是中世紀以來,佛教信仰的一個重要面向。它一方面 表現對宗教的虔敬,一方面象徵大乘菩薩行的「利他」精神。直至今日,

我國佛教的傳戒,猶有於頂燃香,燒「香疤」(或稱「戒疤」)的制度,

它應是「融灌頂與『燃身』而為一,用表捨身供養,住佛種性,蒙佛光 耀之義。59」作為一種捨身行的「燃指焚身」,或許從理性的檢証,它 是非理性的迷信,自殘身命的行徑,更是驚世駭俗。然而就宗教的虔信 上來說,「燃指焚身」是「殉教」精神的表現,「自殘身命」的行為,則 是難行能行的崇高宗教道德實踐。由前文的論述,茲總括其要點如下:

1、「燃指焚身」成為佛教信仰的一個重要面向,必然有教理、經 典上的依據。就「燃指焚身」為捨身行的重要方式,佛陀的《本生譚》

中眾多的「捨身」故事,如雪山大士為半偈捨身與羅剎(《大般涅槃經》

卷十四)、摩訶太子投身施餓虎(《金光明經》卷四)、尸毗王割肉代鴿 命(《大智度論》卷四)等,經由文字、講說、圖像(各種壁畫)等各

59 印順導師《華雨香雲》,P.181,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種方式,廣泛的流行於社會,使「捨身」成為人們頌揚的菩薩行。其次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藥王菩薩的「焚身供養」,成為法華 行人「焚身」的主要依據。行「燃指焚身」者,也多半為法華行者。其 次《梵網經》中對「刺血寫經」、「燒身燒臂燒指」60的倡導。淨土信仰 的盛行,人人希冀速求淨土,自捨身命,成為脫離污穢濁世的方便方門。

2、「燃指焚身」成為法華及庶民信仰的一環,實踐「燃指焚身」

者,多半為法華行者,而女性焚身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61,在寶唱的

《比丘尼傳》中,行「焚身」者即有六位之多,它不但反映六朝女性意 識的高漲62,也呈顯「焚身」信仰中的庶民性。只有從庶民信仰的視角,

始能體認「焚身」此一「殉教」行為的「神聖」意義。

60《梵網經》卷下勸眾:「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以書寫佛戒。」

又公開提倡「燒身燒指」云:「見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 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

61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也強調女性奉持本品的功德,曰:「若有女人,聞是 藥王菩薩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若如來滅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

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此或比丘尼奉持藥王品而行燒身 者不少的重緣由。

62 六朝諸史的孝行傳中,對孝子的記載也反映此一現象,女性及庶民占有重要的比 例,詳參拙著〈試說南朝孝倫理:以《南史孝義傳》為主的析論〉,文見《暨南學報》

第 4 卷第 2 期,P1∼26,民國 89 年 7 月.

3、焚身大扺以藥王菩薩的焚身為榜樣,他不但受到藥王菩薩的感 動,而立志焚身,焚身的過程也大抵遵循《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

所記載藥王焚身的過程。「焚身」是一種苦行,因此焚身諸人大抵多行 苦行,修頭陀行,嚴守戒律。在誦讀《法華經》的過程中,受到藥王菩 薩焚身供養的感動,而立志燒身。於是疏食、減食,後來唯服食香油。

集薪為龕,設齋辭眾,於選定日期(多為二月十五日或四月八日)夜,

入薪龕中,執燭燃薪,合掌誦經(多誦《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

不輟。生出種種瑞應,人們共收其骨灰,起塔供奉。

4、燒身多採「公開」形式:或有徵詢統治者(太守或皇帝)的許 可,表明燒身的合法化。燒身之日,僧俗雲集,有「辭眾」及功德迴向 眾人的用意,使燒身不只是個人的行為,而是社會群體行動,燒身的身 教意義,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講經」,使燒身具有「法施」的意義。

5、作為庶民宗教信仰的「焚身」,此一神聖的「殉教」行為,在 世俗化的過程中,不免會有「異化」的現象。在群眾的激勵下,勇敢的 焚身行為,究竟為了什麼?他們在怎樣的宗教體驗中,作出「焚身」的

決定。只是單純的誦讀《法華經•藥王品》的感悟,是虔敬的「焚身供 養」?還是速求正覺,早生淨土的希求?若是後者,焚身成為一種手段,

往生淨土的優先入場卷,「焚身」豈不成為一種「利益交換」的行為,

而喪失了宗教的神聖性。然而此一入場卷能否兌現呢?這又是不能「否 証」信仰行為,在理性的檢証下,只能被譏為迷信的行為,成為傷風敗 俗的妖行惑眾。即使焚身之後,真能速登正覺,在大乘菩薩行的眼光中,

也只是「自了漢」的自私行動,燒身也是一種「自殺」,為戒律所不許。

只有在真正的宗教體認下,單純虔敬的「燒身」,表現出殉教精神的宗 教神聖性的燒身,才是真正的「燒身」。

在六朝至隋唐時代,「燃指焚身」的風氣頗為盛行。今日科學理性 掛帥的時代,雖然罕聞有人「燃指焚身」。然而就「燃指焚身」所表現 的殉教精神及「法施」的大乘菩薩行的意義,在今日e世代中,猶有其 必要性。証嚴法師所提倡的「慈濟志業」何嘗不是此一精神的體現,他 必須虔敬的獻身宗教,如藥王菩薩「焚身供養」的宗教獻身,始能發揮 大乘菩薩行的「利他」精神。我們固然不必執守仿效前賢「燃指焚身」

的行為,然而「人身難得」,我們又如何運用有用之身,實踐前賢在「燃 指焚身」中所表現的神聖宗教意義,這也是本文撰作的精神所在。

參考書目

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史傳部。

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史傳部。

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史傳部。

唐惠祥《弘贊法華傳》大正藏,第五十冊,史傳部。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冊,駱駝出版社。

道端良秀《中國佛教思想史の研究》,昭和六十年十一月。

王邦維校注《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4 月。

參顏尚文《梁武帝》,東大圖書,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張勇《傅大士研究》,巴蜀書社,2000 年 7 月。

李澤厚《波齋新說》,允晨,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三聯書店,1996 年 3 月。

奧托(Rudolf Otto)《論神聖(The Idea of The Holy)》周邦憲譯,四 川人民出版社,1995,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