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一般語言教學

(一)增加學生可用之口語內容

許多學生經常有語彙不足、口述內容過短的問題。除 前述增進學生之口語詞彙之教學方法外,可再配合以下教 學原則。

1.看影片後說故事。教師可讓學生看完一部故事短片或 敘事短片後,再要求學生說出影片內容。此種方式由 於並非要求學生創作故事,且影片具有影音雙重回憶

線索,因此,有利於學生回憶及述說故事內容。學生 回憶之前,教師可先作影片內容之問答,以瞭解學生 對故事內容之理解程度,及協助學生回憶故事內容,

最後再請學生憶述整個故事。亦可配合陳列相關圖片 及提示語,作為回憶之線索。

學生看影片之前或影片進行中,教師可就影片內 容涉及之詞彙及故事內容其與學生既有學習經驗不符 者先進行教學,以減少學生對影片內容之理解困難。

2.看繪本聽故事後說故事。看繪本後說故事具有以下應 用優勢:(1)坊間所出版之故事繪本甚多,教材取得容 易;(2)繪本可反復觀看;(3)可發展學生許多口語詞 彙;(4)可配合情意教學;(5)可配合識字及閱讀;(6) 圖片生動,易吸引學生閱讀動機。

實際教學時則可配合以下原則:(1)先選擇與學生 生活經驗及語文程度相近之繪本;(2)讓學生覺得聽繪 本故事是一項樂趣或享受,而非焦慮來源或產生聽故 事後的考試恐懼感;(3)學生聽故事過程中,教師需隨 時注意學生之理解程度,並針對學生較陌生的語詞及 故事內容作補充說明;(4)配合識字教學;(5)配合閱讀 策略的教學,例如由題目預測故事內容、由圖片瞭解 故事內容、情節預測等;(6)指導學生認識相關出版資 料(例如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精裝或平裝、

封面封底等有關「書」的知識之教學;(7)若覺得繪本 原本之文字敘述不符學生之語文程度,則可作適度改 編。

3.聽故事後說故事。此一教學設計與看影片後說故事的

教學相似,但因無影像回憶線索,因此,難度可能高 於看影片後說故事。不過,坊間出版品中,故事錄音 帶多於錄影帶,且故事錄音帶教師亦較可能自行錄 製,上課過程中,也可由教師自行口述故事內容。因 此,就教材取得及實施而言,聽故事後說故事較易進 行。至於教學方式則與看影片後說故事相似。

4.實際經驗述說與討論。教師可請學生討論及述說其學 校或家庭某一實際事件之經驗,例如運動會、校外旅 遊、養寵物等。為協助學生述說,教師可採取以下配 合措施:(1)事先預告將有述說經驗之教學,請學生需 注意觀察整個活動之進行及提示觀察之重點;(2)設定 幾個故事大綱,協助學生組織口述內容;(3)先作經驗 內容之問答,再請學生自行述說;(4)掌握教室或學校

即時發生之事件,要求學生口述事件經過。

5.看圖說故事。看影片或聽故事後說故事,屬於憶述故 事內容,看圖說故事,則較屬於學生自創故事內容,

因此,難度較高。不過,看圖說故事具有幾個優勢:

(1)學生需自創故事內容,較有利於口語表達之發展;

(2)由學生口述內容之投射現象,可瞭解其內心之想 法;(3)圖片教材取得容易;(4)圖片可反復觀看;(5) 有圖片作為述說故事內容組織之線索。

教師可先採用數幅圖的看圖說故事(例如四幅故 事情節圖片),再逐漸減少圖片數,最後則可僅呈現一 幅圖,即要求學生看圖說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 先作示範,若學生仍有困難,則亦可先採取問答的方 式,協助學生發展故事內容,最後再請學生說出整個

故事。

6.改變故事情節。除要求學生憶述故事內容外,有時亦 可對故事情節作若干變化,要求學生創造故事的新結 局。

7.配合遊戲進行教學。例如戲劇表演、布偶表演、優點 轟炸、腦力激盪等等,及其他各種與口語之理解與表 達有關的遊戲皆可列為教學活動之一。

(二)口語語言教學需與實際生活及學科學習結合

語言教學最重要且最有效的原則即與實際情境、學生 生活經驗與課程學習作充分之結合(Polloway, Patton &

Serna, 2005)。因此,教師之口語語言教學內容最好也能 掌握即時情境、配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及配合各科教學 內容,各科教學時也需注意隨時進行口語語言之教學。以

下亦列述教學原則。

1.教師及家長需就本學期之學科教學內容預作充分瞭 解,以便安排相關學校活動、校外教學、家庭相關活 動時,皆能配合學生學科學習內容。例如本學期有一 單元為「阿里山看日出」,若學生事先即有赴阿里山看 日出之經驗,則當教師進行此一單元之教學時,自然 較能引發學生之動機及學習參與。

對於教師較不易安排的學生經驗,亦可於教學 前,明確建議家長安排家庭活動時,可以列入的活動 項目。

2.口語語教學需單獨列出一項教學科目,但需融入各科 之教學中。單獨列出口語語言教學項目,可增加教師 及家長對口語教學之重視及課程設計,但口語教學不

可獨立於其他學科。因此,教師設計口語語言教學內 容時需配合各學科之教學內容,進行各學科教學時,

亦需隨時注意口語之教學。例如進行數學科補救教學 時,「一隻青蛙有四隻腳,三隻青蛙有多少隻腳?」,

教師即可要求學生述說與青蛙有關之生活經驗、青蛙 之習性等,亦可指導認識身體各部位之器官名稱。

3.隨時依據生活情境進行口語教學。教師需隨時將口語 語言教學列為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且依當時情境進行 教學。例如學校之運動會,即應指導學生作有關運動 會的口語語言教學,例如比賽、進場、退場、司令台、

彩帶、接力賽等等各項口語詞彙之理解及述說教學。

4.指導學生各種生活情境之口語表達方式。教師可將生 活中各種需作口語表達的情境列為教學內容。例如上

街購物、要求退貨、郵局存款、到醫院看病等等各種 生活情境。

5.情境教學原理(milieu teaching)之應用。情境教學即利 用真實情境實施口語教學,其應用包括以下四項重要 過程(Mercer & Pullen, 2005):(1)示範(model- ing):

即教師利用情境作口語表達之示範,例如當學生正在 看一個紅球時,教師即拿起該紅球,並且說「這是紅 球」;(2)提問-示範與仿說(mand-model):即利用情境 要求學生說出某語詞,若學生無法說出,則教師先作 示範再要求學生仿說。例如當學生走近一部玩具卡車 時,教師問「這是什麼?」,若學生無反應或反應錯誤,

則教師說「這是卡車,你說卡車」;(3)延宕回應(time delay):即當學生需要某一物品或有某項協助需求

時,教師待學生開口要求後,再提供此一物品或協助;

(4)偶發教學(incidental teaching):即教師利用情境或 製造情境,使學生有某一協助或物品之需求,待學生 開口要求後,再提供此一物品或協助。若學生未開口,

則採取前述三個教學步驟進行口語指導。

6.自我對話(self-talk)、平行對話(parallel talk)與放聲思 考(thinking aloud):自我對話即教師利用各種情境說 出適當之口語或想教給學生的口語,讓學生學習此一 情境之適當口語,例如教師拿著粉筆,即口說「這是 粉筆,它是老師上課寫字用的」;平行對話則教師與學 生作口語對話,協助引發學生之口語表達,並與學生 對話,即使學生無反應,教師亦需說出適合此一情境 的口語內容。例如學生正在寫字,教師即說「你在寫

什麼?你正在寫老師規定的回家作業。你通常都是什 麼時候寫作業?你通常都在吃完晚飯後開始寫回家作 業,必需寫到晚上八點鐘才能寫完」;放聲思考則將教 師內心的想法作較完整之表達,一方面讓學生學習口 語表達,另方面讓學生學習相關的認知概念。例如教 師要求學生協助擦黑板,則不要只說「小華,來擦黑 板」,應將教師內心想法作較完整之說明,例如「小華,

黑板上已經寫滿了字,沒辦法再寫了,請你幫忙老師 擦黑板,老師覺得你每次都擦得很乾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