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最終的訪談對象名冊記錄,請參見文末部分的附錄一:深度訪談名錄。

三、問卷調研

(一)問卷設計

出於貼近真實消費情景的考量,最終的問卷,將由:文獻回顧、深度訪談、

預試三部分的結果設計與完善,因此各部分是互相補充與修正的動態關係。

(二)抽樣方法

本研究首先嘗試詢問個案書店店長提供會員名冊。但限於企業規定,書店無 法提供此類名冊。因此,本研究擬採用「便利抽樣」作為選擇問卷調查受訪者的 方式,並采於個案書店門外請走出書店的顧客填答,及請親友轉寄問卷二維碼與 填答兩種方式。雖然這種抽樣方式隱存樣本代表性的爭議,但顧及本研究在人力、

時間、經費等方面的考量,因此做出這一選擇。

(三)問卷調查方式

限於研究人力與經費,以及網路問卷用於後續統計分析的便利,本研究採用 網路問卷為主要的問卷填答與回收方式。鑒於受訪對象多為大陸消費者,本研究 擬採用「問卷星」系統,作為問卷的填答與回收平臺。其特性如下(「問卷星」

官網):

 輕鬆導入資料

 支援多管道分發問卷,可以適配移動端

 用戶已覆蓋大陸 90%以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提高填答率,本研究採用抽獎方式,以個案書店的 1 張禮品卡與 2 本繪本 作為獎品,並通過問卷中受訪預留的電子郵箱進行抽獎,以激勵和回饋受訪。

第二節 深度訪談

本研究的深度訪談調研結果整理如下:

一、書店體驗

訪談過程中較普遍發現,不同的消費者,對書店基於體驗模組五個構面的體 驗,各不相同。例如,在感官體驗方面,受訪 Johny(男,29 歲,電影工作者)談 到,自己大約一周會有三、四次來拜訪這間書店,翻閱書籍,在咖啡區處理工作。

因為這間書店「氛圍好,更容易專注」,視覺體驗「像一個在外面的辦公室」。他 談到自己不喜歡的另一間書店,因為有較多「吵的人」。在行動體驗方面,來這 間書店的經歷,讓自己「找回了從前專注看書的感受」,而且,「以前總是帶有目 的性的查東西,現在變得放鬆、即興。」因此開始 「放下電腦」,給自己一個機 會走進書店,「讓書來啟發我。」

另一例中,受訪Ryan(女,24 歲,財務工作者)談到自己最喜歡的一間書 店時,有這樣一段生動的描述:「那間書店裡有人工整理的舊的書香氣味。第一 次走進那間書店,裡面有個新書館,裝修的古色古香,還有個小池塘,裡面養 著小金魚。」回憶當時氛圍,她覺得「特別安靜,放鬆,能沉浸到一本書 裡。」 除了這些對感官、情感體驗的描述,她還補充道:「那些舊書的質感挺 特別的,有些封皮較厚,有的甚至是報紙做封皮。也許因為那個時代沒有精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造紙藝術。」 這些分享,無疑開拓了此研究的視角,亦為問項的完善提供了 重要的幫助。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採用的策略體驗模組的五個構面均在訪談中得到了支 持,因此本研究決定沿用此方式,即以:「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 驗」、「行動體驗」、「關聯體驗」五大構面,來衡量顧客對該間書店的體驗評 價。問項的發展部分,會在後續章節之研究變數的衡量部分進行闡述。

二、品牌關係

訪談過程中較普遍發現,對書店不同體驗評價的消費者,也與該書店有不 同的品牌關係。例如上述受訪Johny,在描述自己與喜歡的一間書店的關係 時,認為那間書店像一個「默契的哥們」,並補充道:「像是知己,可以為你提 供多樣的觀點,指出你的一些狹隘觀點,或幫你肯定一些想法。」 在描述另一 間不喜歡的書店時,他描述那間書店就像「一個浮躁的哥們,店內的視覺設 計,顯得空間壓迫,書籍的種類也少,較多是地攤文學。」

再如另一位受訪Fey(女,28 歲,廣告行業)在憶起與自己兒時喜歡的一 間書店的關係時,將其描述為「像爸爸」,因為「那是在家鄉的一間的書店,很 近,騎車就能到。有時主動去那裡吸收知識,有時不得不去,為了成為更好的 學生。」 並補充道:「爸爸,會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同樣富有意義的發現,

是此次訪談調研中,有受訪在沒有被任何提示「擬人」相關概念的前提下,描 述自己與書店的關係時,主動將其「擬人化」。例如,受訪Alan(男,30 -35 歲 間,涉外教育行業)在描述自己與偶然拜訪的一間書店的關係時,談到「偶熱 打個照面,實際沒多熟,朋友算不上。」 認為它也就是一個「點頭之交」。而

化品牌關係,常不限於一種。例如,Jiamei (女,學生,財管系二年級)這樣描述 喜歡的一間書店:「獨處的時候,會覺得它(書店)在旁邊,是一個陪伴的角 Fournier(1998) 高晟哲(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走進書店的動機

面對這個問題,受訪的回應也是參差多態的。例如,Fanny(女,32 歲,家 庭主婦)選擇走進訪談所在書店的原因是閒逛,於她來說,這是一段放鬆的時間。

而Tina(女,22 歲,藝人策劃行銷)則提到,走進書店既是工作之外的放鬆,也 可以在書架間隨意翻看書籍,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在以往學者的研究中,

Schmitt(1999)認為,消費體驗的訴求很少落在一種體驗形式,而此類訴求正式直 接引發動機的因素之一。綜上所述,本研究結合深度訪談結果,參考策略體驗模 組的五大構面,總結出消費者走進書店最常出現的 5 大類,共 10 項動機,如表 3.2.2:

表 3.2.2 走進書店的動機

動機構面 走進書店的動機 概念型定義

行動

購買書籍 在書店的書架區,購買所需書籍

購買文創產品

在書店的文創產品區,為自用或贈 禮而消費

關聯

咖啡區消費:獨自 包括但不限於在此:辦公、閱讀等 咖啡區消費:見朋友 在書店的咖啡區與朋友共同消費

咖啡區消費:約會 在書店的咖啡區與異性約會並消費

感官 瞭解新書或文創品,不購買 專程或偶然的走進書店,但不消費

情感

放鬆心情 為了改善心情而走進書店 陪伴孩子 與年少子女共同走進書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思考

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疑問或困擾而走進書店

培育書香氣質

為了提升內在修養或外在氣質,而 走進書店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五、消費行為

訪談過程中較普遍發現,對於不同品牌關係的消費者,消費行為亦各有不同。

首先以上述受訪Johny 為例, 因為他認為此間書店像一個「默契的哥們」,所以 在對他的消費行為訪談時,得到答覆:「一周會來三、四次。」綜合考量他的消 費頻率與金額,對於此項研究識別的普遍消費狀況來說,已是遠高於平均的「重 度消費」標準。而對於將關係描述為「浮躁的哥們」的另一間書店,他表態為去 過一次之後,就不太想去第二次了。

如果不僅限於在某一構面,而是將視角涵蓋本研究的多項變數:另一例受訪 Jack(男,40 歲,軟體工作者,來自倫敦,於北京旅行期間),就行動體驗方面,

談到自己喜歡的一間書店,認為曾經一個不小的困擾被這間書店的一本書解決:

「是關於自己身體裡血管的問題。」 並且認為在那之前,「醫生都沒能幫到我。」

在品牌關係方面,他認為喜歡的書店就是他的「避難所」,如果比作一個人,就 是「信賴的戰友」。而在消費經歷的訪談部分,他談到自己常常「在書店買書,

尤其是文學和商業兩類書籍」。最終此位受訪被本研究歸類為重度消費者,也是 實務中的一位理想受眾。上述發現在訪談過程中不一而足,既為後續問卷問項的 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也為本研究的架構與相關假設提供了源自真實生活的支 援。至此,前述之三項研究問題RQ1、RQ2、RQ3 也已皆得到了解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本研究之架構,主要基於前述文獻回顧部分引出的三大假設建立:首先,

顧客與書店的「擬人化品牌關係」,會影響其在該間書店的「個人消費行為」。 再者,顧客對個案書店的體驗評價,會影響其與該書店間的「擬人化品牌關 係」。最後,顧客不同的「走進書店的動機」,會影響其在該間書店的「個人消 費行為」。整理得出研究架構如圖 3.3.1 所示:

圖 3.3.1 研究架構與假設示意圖

研究假設整理如表 3.3.1:

Schmitt(1999)、

張立品(2003)、

Fournier(1998)、

Mindy(2002)、

高晟哲(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來衡量「個人書店消費行為」這一變項。整理如表 3.4.3:

表 3.4.3 個人書店消費行為之衡量

衡量時間 消費情景 消費金額區間

起:問卷填答之日 止:過去的一年

非咖啡區 咖啡區

30 元及以下 31 - 60 元 61 - 100 元 101 – 200 元 201 元及以上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上所述,本研究最終整理發展出的問卷,請參見附錄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資料分析 第一節 問卷預試

預試的目的,在於提前發現測量設計的問題從而進行完善。McMillan &

Schumacher(2006)建議,預試樣本數應在 20 人以上,但即使只有 10 份樣本,也 比完全不施預試為佳(王文科,2008)。

此次預試的母體與正式問卷大致相同,唯將「一年內」曾走進個案書店的限 制取消,主要以在店門口請走出書店的客人當面填答的方式。在受訪填答時,研 究者較多在身旁回答受訪的疑惑,接收回饋和建議,從而使問卷在預試階段得到 完善。預試問卷總計回收了 30 份問卷,除了完成必要的語義、可讀性修改外,

對此樣本的量表部分進行了信度分析,結果如表 4.1.1:

表 4.1.1 預試信度分析結果

量表 研究構面 衡量題數 Cronbach α

體驗評價

感官體驗 4 0.877

情感體驗 4 0.929

思考體驗 3 0.831

行動體驗 3 0.873

關聯體驗 3 0.806

擬人化品牌關係

摯愛的戀人 3 0.938

默契的朋友 3 0.923

敬惜的親人 3 0.776

可信的顧問 3 0.8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統雄(1985)建議可參考的信度評估範圍如表 4.1.2:

表 4.1.2 信度評估範圍參考

Cronbach α係數範圍 評斷標準 Cronbach α ≤ 0.3 不可信 0.3 ≤ Cronbach α ≤ 0.4 勉強可信 0.4 ≤ Cronbach α ≤ 0.5 可信

0.5 ≤ Cronbach α ≤ 0.7 很可信(最常見)

0.7 ≤ Cronbach α ≤ 0.9 很可信(次常見)

0.9 ≤ Cronbach α 十分可信

資料來源:吳統雄(1985)

由此可見,本研究的量表部分,在本次預試中的表現:Cronbach α 係數均符

由此可見,本研究的量表部分,在本次預試中的表現:Cronbach α 係數均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