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針對學生進行學習扶助措施及教學輔導措施外,也必須有相關配套來確保每個學生 的公平資源及優質化教育;如推動精緻國民教育,降低班級人數;落實常態編班政策及個別 化教學;落實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以及修訂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等。
一個國家的教育品質,維繫於是否有良好的教師素質;在教師端的支援系統也不可或缺,
相關的配套有:
(一)
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修正教師法並完備相關配套,推 動中小學教師評鑑;獎勵優秀教師及積極處理不適任教師;改善學校輔導環境等。(二)
建置全國中小學教師員額系統,來做到教師專長教學的控管,建置中小學教師專業 發展整合平台。並針對偏遠及小型學校,增置偏遠及小型國民中學教師員額,來幫助 專長教師的補足。(三)
在輔導教師方面,將於五年內充足專、兼任輔導教師,並於縣市設立輔導諮商中心。家長的配合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的重要因素,促進家長參與學校推動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是重要的支持力量,未來亦將針對家長辦理相關配套之說明宣導會,包含常態編班、
教學正常化、各項入學措施及進路管道等各項方案進行宣導。
針對整體學校的支援系統策略有:
(一)
推動生涯發展教育,績優學校將達七成以上。(二)
落實教師專長授課,學校能成為教學專業成長團體。(三)
增設運動社團,逐年提升規律運動參與比率。(四)
在校舍方面,除持續推動國中小校舍補強整建,確保師生安全外,亦加強推動活化 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為了能達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遠景及目標,除了上述的支援系統與計畫外,尚需相 關策進措施,以加速理想的達成。以下分就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等三
35
面向之策進措施加以說明:
推動國中教學的正常化,方能使未來的國民中學達到五育發展權人教育的理想,其相關 策略如下:
(一)
使國中小正常教學有法源依據,修訂相關法令規定:將國中小正常教學之規定納入國 民教育法之修正條文中,同時由本部訂定落實正常教學實施要點,以要求直轄市、縣 (市)政府依法督導所屬學校落實正常教學。(二)
致力提升教師依專長授課比率:規劃建置全國中小學教師員額管制系統,系統內將包 括全國國民中小學師資任用及授課相關資料,將有效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對於所 屬學校進行教師員額管控、同時學校排配課資訊透明化,亦有助於地方政府了解學校 師資配置及授課安排之情況,除有助於提升教師專長授課之比率,亦將正常教學之理 想具體落實。(三)
辦理偏遠國中增置專長教師方案,改善各學習領域(學科)師資:偏遠國中多為小校,因為編制員額有限,故教師無法專長授課情形嚴重。以三班的學校為例,6 位教師卻 要教授20 餘科的教學,故非依專長教學情形嚴重。將增加偏遠地區的專長教師,並 以數校聯合共聘方式,增加偏鄉小校的專長人力,以改善教學。
(四)
提供教師第二專長進修機會,辦理教師專長加科登記:將強化教師進修第二專長的機 會,並鼓勵教師辦理專長加科登記,以提升專業能力。(五)
國中教育如欲歸於正常五育均衡發展,尚須廣大家長的配合,故需藉由多元的宣導方 式,使家長體認全人的發展比起升學導向式的教學,更能激發每個孩子的潛能。落實並強化學生的適性輔導方能幫助學生適性發展,展現潛能;其相關策略如下:
(一)
規劃建立國中適性輔導制度:學生適性發展有賴生涯發展教育之落實。惟近年來國中 生涯發展教育訪視輔導移由各縣市政府本權責辦理後,各校推動方式及成效不一,落 差甚大。是以,本部規劃執行「建置國中生涯發展教育學校工作手冊及輔導諮詢機制 計畫」,並於民國100 年編撰完成國中生涯發展教育工作手冊,其中除修訂國中生涯 發展教育諮詢輔導訪視表冊,建立生涯發展教育輔導訪視機制外,亦將建立全國生涯 發展教育輔導訪視人才資料庫,培訓並提升相關人員專業知能,以加強辦理國中生涯 發展教育,落實國中學生適性輔導之功能。同時將補助及督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成 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以統籌學生生涯輔導業務,除規劃辦理轄內學校生涯發展教育36
相關研習、活動外,亦將整合轄內相關輔導人力,提供學校諮詢及輔導學校落實辦理
(二)
修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目前的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缺乏各學習 領域(科目)的學習評量標準,亦缺合適的分級方式。將配合十二年國教的推動,研擬 修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三)
落實差異化教學並辦理國中學生補救教學: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與進度容有個別差異,在升學壓力相對減輕的情形下,教師應能落實因材施教的差異化教學;並對學生的學 習落後進行補救教學。另將強化教師進行教室內分組教學的能力,並研擬相關配套措 施,以減少需補救教學的學生數。
(四)
辦理國中教育會考:規劃於每年4 月統一舉辦,評量科目為國文(含寫作測驗)、英 語、數學、社會及自然,評量結果將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等3 個標準,將由專業評 量機構命題、組卷與閱卷,以達公平客觀並實踐國家課程目標。國中教育會考目的是 為使國三學生、教師、學校、家長及主管機關,了解學生學習品質並為下一學習階段 (高中、高職或五專) 作好必要的準備,並可作為高中、高職及五專新生學習輔導參據。(五)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專業水準,落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鼓勵國中小成 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全面提升教師的學科知識、教學能力、評量素養等,以期能有 效提升教學效能,促進學生學習的意願與動機,最終達到達到促進教育品質、提升國 家競爭力的效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國民中學將更落實教師專長授課及照表上課之正常化教學,
以達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全人化教育。同時協助學生探索其生涯最佳進路,依 其個殊性給予最適的輔導,使其發揮潛能,而能達成自我之實現。提升教師教育專業能力及 學生學習成效,確保教育品質,以達成學校優質化之目標。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