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藝術家駐校課程執行與發表(2006.02.24∼2006.06.07)

本部分先就活動進行時藝術家駐校課程的發想、教學類型與駐校形式、藝 術家與學生的互動作說明,詳細的駐校計畫進行於第五章第二節內探討。

(一)麗山國小藝術家駐校課程的發想 1.麗山文明

涂維政從自己虛擬遺址的作品概念出發,讓學生發展自己的「文明」,將 課程中製作的石膏版翻模,與他的作品一起鑲在牆上。涂維政說:「未來在麗 山國小有一個屬於自己文明的創造,那這個內容就是他們怎麼去感受現代的環 境,或是他們對麗山國小的一個印象(觀會札 060105-M-2)。」往後也從每一 屆畢業生中挑選優秀的石膏版作品上牆,最後成為一座「歷史記事牆」,成為

「麗山文明」的軌跡。涂維政也期待學生能扮演藝術家的角色,讓學生去創造 屬於他們自己的文明,把創作的主體還給學校(觀會札 060105-M-2)。

2.麗山擁抱日

葉怡利也是從自己的作品出發,讓學生穿著自己製作的道具服,在校園內 甚至到街上伸出雙手與人擁抱。葉怡利說:「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身體的一種 交換,跟行為、身份跟接觸有關係…(觀會札 060105-M-2)」。葉怡利提到自 己在韓國駐村的經驗,發現小孩子特別喜歡他,也喜歡跟他擁抱,因此他規劃 讓學生每個人都設計一件特別的衣服,在麗山擁抱日當天穿上,與他人擁抱。

但顧及學生安全,擁抱的地點改為在校園內實施,最後經過學校討論,決定在 母親節的成果發表會上以表演的形式進行。

(二)麗山國小藝術家駐校之教學類型與駐校形式

本個案之藝術家駐校的教學類型以藝術家到課堂上教授課程為主,課程結 束之後在進行成果發表,即 Sharp 和 Dust(1999)所謂「講授」與「展演」兩 種類型。雖然藝術家駐校的最大獲益通常是結合以上兩種或三種方式(Sharp & Dust,1999),但若因只有兩種教學類型就認為個案的效益不彰卻是不公平 的,Sharp 和 Dust(1999)所提出的「製作」的教學是指「藝術家專心的製作 他們在校園裡面的作品,使學生能觀察其特殊的創作過程」,個案中的兩位藝 術家雖皆以「校園公共藝術案」為駐校的主因,但台灣校園公共藝術的創作環 境多在藝術家自己的工作室裡,因為學校無法如同國外許多實施藝術家駐校的 學校一般,在校園內提供藝術家免費的創作空間與設備、甚至膳宿。故藝術家 若欲以「製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除非到校外的工作室,否則較難實施。

而本個案之駐校形式是在公共藝術案進行的同時,讓藝術家到學校同步安 排課程,即 Van Briefing(2004)所言之「置入性課程」形式。雖國外校園公共 藝術常搭配提供膳宿與工作室的「進駐」與「置入性課程」進行,台灣則因前 述創作場地的限制,無法讓藝術家在校園內進行大型立體作品的施作,也無法 提供先進的數位媒體設備10。即使不能直接在學校創作作品,但因學校讓學生 參與公共藝術製作的過程,學生的表現、作品都可能成為校園公共藝術作品中

10 涂維政的作品需要大型的專業工作室,葉怡利也需要先進的數為剪輯軟體才能進行創作。

的一部份,成為學生與藝術家的共同創作,故仍屬「置入性課程」的形式。

(三)藝術家與學生的互動

藝術家像是外來生物般的跳進學校這個平靜的大池塘(訪札 060309-A1-2:3),讓學園多了生氣與活力。在駐校兩個多月的課堂中,時常帶給學生驚 奇樂趣。學生們對藝術家這個陌生的成人都感到好奇。以下各摘錄六年級與一 年級的課堂觀察札記,以探藝術家與學生的互動情形。

1. 六年級駐校課程場景一探

課程約莫進行了半個小時,涂老師11仍然沒有出現,張老師穿著圍兜 兜,一一走到學生旁邊指導。

下課前十分鐘,涂老師突然出現了,他今天穿著整齊的襯衫與牛仔 褲,顯得很有精神,與他以往邋遢(他自己形容的)的藝術家造型相 當不同。學生看到涂老師時說:「大師來了!」「哇!涂老師!」

「大帥哥涂老師!」涂走到學生身邊看看學生正在刻的作品。埋頭幫 學生處理石膏版的張老師也發現涂老師到了,抬起頭來告訴全班:

「各位同學,今天涂老師有空來幫我們看作品,你們有什麼技術上的 問題都可以盡量問涂老師喔!」幾個女生笑鬧著指著一個男學生的作 品:「老師!可是他的作品已經沒救了!」接著又是一陣嘻笑聲。涂 老師走過來說:「沒有我不能救的作品!」幾個小孩擠到藝術家與那 個「沒救了」的男生身旁。

藝術家:「你這個是…game 的東西對不對?」

男生:(點點頭)

藝術家:「對嘛,你看我還是看的出來!」

藝術家:「這是…哪一個遊戲?」

男生:「『楓之谷(某線上遊戲名稱)』」。

藝術家:「楓之谷喔?」

其他學生聽到楓之谷也開始討論起裡面的角色來,藝術家似乎並不 知道這個遊戲,學生擠到他身旁解釋給他聽。

11 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學生皆尊稱涂維政為「涂老師」。

藝術家:「這是斧頭、弓箭…」

男生:「那是主角的七件寶物!」

藝術家:「是類似主角的七件法器嗎?」

男生:「對呀!可是我旁邊(用手指自己的石膏版邊緣)已經崩掉壞 掉了…」

藝術家:「那沒有關係,你可以先拿刀子把這個斧頭的形狀刻出來,

旁邊這個就不會那麼明顯…」(觀課札 060330-A1C-5:3-4)

2. 一年級駐校課程場景一探

下午第一節課,我和往常一樣在 1 年 10 班的教室後頭作觀察紀錄。

今天葉怡利到的很早,小孩都還在午睡,有幾個孩子已經發現葉怡 利到了,頻頻低喊著「葉老師、葉老師∼∼」,立刻引起一陣騷 動。葉怡利走過來小聲的告訴我他今天要進行的課程,要我下課的 時候幫他換上他的「蠕人裝」,並作影像紀錄。

下課之後,謝老師指引我們到自然科教室的小房間更衣。葉怡利的 橘色蠕人裝很大件,她之前在華山展出的時候我就見過,也很令人 印象深刻,今天他要打扮成蠕人走進教室,其實我比學生更加的期 待!我和葉怡利討論取景的鏡頭,並約好上課鐘響時我就開始錄 影。這一刻真令人緊張,似乎是這次藝術家駐校課程的第一個高 潮,鐘還沒響我就在門口拿著 DV 等著。

葉怡利的蠕人裝是用橘色的彈性布手工縫製成的,全身從頭到腳長 滿了 15 到 30 公分不等、長條型的腫瘤,腫瘤裡面包裹著的其實是 軟軟的棉花,看起來有「ㄉㄨㄞ ㄉㄨㄞ」的感覺。葉怡利從教室 走廊的盡頭走過來,其他班級的低年級小孩也探出頭來看,有的大 叫「兔子!有兔子!」

葉怡利一踏進一年 10 班的教室,所有的孩子蜂擁而上,瘋狂的又叫 又跳,搶著要抱葉怡利,拉扯著葉怡利身上的長條腫瘤,喊著「葉 老師變身了!」「老師好好笑喔!!」「老師你怎麼變的!」「細 菌老師!細菌老師!」葉怡利被熱情的小孩包圍的動彈不得,走進 教室好一會兒才開始「發功」,有幾個孩子跟在他身後發射彩虹光 波。葉怡利跳上講台,把小孩通通趕到教室最後,帶著小孩練習各 種發功的動作。小孩練的很起勁,跟著葉怡利喊:「我是彩虹超 人!」「發射彩虹光波!」謝老師也跟著小孩喊著,也一起練習發 射光波…(觀課札 060328-A2C-3:1-2)

整體說來,涂維政的駐校課程至第二週之後就是長時間的靜態雕刻實作,

而葉怡利的課程則從頭到尾喧鬧、笑語不斷。兩位藝術家因其創作屬性、以及 駐校教學運作方式的不同(涂維政一對多班,葉怡利一對一班),所帶領出的 教學風格亦迥然不同,但兩位藝術家都引起了學生的高度興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