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飛鳳寺(埔頭仔廟,海澄里)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社會組織的發展 (頁 27-33)

現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汕一路 97 號,廟宇的創建年代在明治 33 年( 1900),於民國 71 年(1982)重建,奉祀主神是廣澤尊王(聖王 公)

其他從祀神明有觀音佛祖、朱府千歲、太子爺、註生娘娘和福 德正神等。

依廟內石碑記載,飛鳳寺開基主神,原為觀音佛祖,其寶像由來 係自本庄黃順興先生家中迎請本寺供奉,經過幾年後,為了信徒建 議,再裝佛祖金身一尊,將原佛祖奉還黃順興,本寺再裝的佛祖,就 是現在南海觀音佛祖。配祀朱府千歲,溯自本庄吳萬居先生在枋寮討 海,遇病蒙王爺救難,感念再生之德,迎回本寺奉祀。原廟址坐西朝 東,為竹構建築,歷經數次重建,現今廟址改為坐東朝西,於民國 73 年完成今貌。

紅毛港飛鳳寺,在本廟以外,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各 有一座小廟,由五營元帥分別戍守。廣澤尊王於在清光緒年間,因大 陸帆船遇颱風,漂流本庄靠淺灘,目睹本地地形成一線浮嶼,懸若鼎 梁之狀,鍾靈毓秀,民情淳樸,適合王駕發祥之地,是夜托夢本境信 徒洪萬法、洪教兩昆仲冒暴風雨,依據指定位置,因應夢事,即刻拾 裹紅綢,請回本寺膜拜。因尊王之威靈赫濯,相輔佛祖,神力特殊,

聲名廣著,求安問卜者與日俱增,逢事無不紓困解厄,呵護漁、商船,

歸漁滿載,主神南海古佛觀音佛祖為慈悲心所感動,鑒於境民泰半耕

魚,特即禪讓主神於廣澤尊王。

地點位於紅毛港庄頭的埔頭仔,居民姓氏較為雜異,與聚落之形 成因素有關。20原廟址為竹構建築,歷經數次重建,現今廟址改為坐 東朝西,廟埕更為完整,寺中祭祀圈中配有完整五營(東、西、南、

北、中),廟宇之建築與裝飾,為紅毛港各寺中最精緻者。適逢遷村,

其補償費五千餘萬元,為市政府所估價紅毛港地區寺廟之最高補償金 額者。祭祀圈範圍為第一里 1-6 鄰部分(主第一出水口),佔了第一 里的三分之二。不收丁錢,香油錢已非常豐足,據聞是最有錢的廟。

20埔頭位在庄頭,聚落形成較庄內各血緣聚落為晚,且紅毛港土地狹小,故庄內各 姓之過剩人口 與外來之居民,皆落居於此。

圖 4-12:飛鳳寺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表 4-3:紅毛港的六大中心廟

五營

朝鳳寺 朝天宮

濟天宮

飛鳳宮 天龍宮

飛鳳寺 圖 4-13:清領日治時期紅毛港寺廟祭祀圈

說 明:上圈為朝鳳寺祭祀圈,中圈為飛鳳宮祭祀圈,下圈為飛鳳寺祭祀圈 資料來源:筆者自繪(底圖套用日治時期地形圖)

天龍宮 天龍宮 天龍宮

天龍宮(((姓吳仔廟(姓吳仔廟姓吳仔廟姓吳仔廟)))) 圖 4-14:現今紅毛港寺廟祭祀圈

說 明:虛線為各廟祭祀圈範圍

資料來源:筆者自繪 (底圖套用現今行政區域圖)

第三節 社團組織─漁業組織與地方團體

紅毛港自古因漁業而有漢人遷居至此,逐漸發展成一個大型漁業 聚落。而紅毛港漁民最早期的捕魚活動是以宗族姓氏鄰里鄕黨的力量 通力合作並無社團組織,直至日治時期起,為了進行超村際共同活 動,才開始有頗具規模的現代社團組織出現,如「紅毛港信用購買販 賣組合」,發展至今為「高雄市小港區農會」。然而最具代表的社團 組織即是漁會組織,在日治時期即以「漁業販賣組合」成立,發展至 今為「高雄市小港區漁會」。而今小港區農漁會的所在位置雖已遷徙,

但其前身皆在紅毛港創立,可見日治時期的紅毛港的聚落規模有一定 程度的發展,而其位置以及產業在當時也呈現出一定的重要性。而近 現代因遷村案的影響,當地愛鄉人士成立「紅毛港遷村自救協會」爭 取遷村補償和居民權益,也成立「紅毛港文化協會」希望能將因遷村 而消失的紅毛港聚落留下歷史文物和文化的見證與紀錄。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社會組織的發展 (頁 27-3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