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社會組織的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社會組織的發展"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社會組織的發展

血緣組織與地緣組織是構成台灣傳統社會的重要基石,這些組織 都是凝聚聚落居民認同感,和團結合作的重要的組成因子。本章將闡 述紅毛港地區的姓氏與宗族組織、中心廟與祭祀圈的發展,以及重要 的社團組織,來呈現出紅毛港漁村的傳統社會結構及其變遷趨勢。

第一節 血緣組織─五大姓氏與宗族

台灣早期漢人的移民型態中,有一些是由原鄕同一姓氏或宗族的 成員一起或先後遷至同一地區,再加上日後子孫繁衍,因此就形成具 有血緣集居傾向的聚落。村中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同一姓氏,彼此間存 在著或遠或近的親屬關係。早期的紅毛港漁村聚落即具備此種特色。

日治時期紅毛港行政區大致分為五保,由南而北第一保為埔頭 仔,因此區為較晚移居至此者,所以姓氏較雜。而第二保又以閩南語 稱姓楊仔,第三保為姓李仔,第四保為姓洪仔,第五保為姓蘇仔,然 而二至四保,不全然是單姓,只是以該姓氏居多者稱之,其中四大主 姓保間還夾有姓吳仔、下洪仔、頂洪仔及姓張仔(張家庄)等四個小 地名。由上可知紅毛港當地為傳統的閩南血緣聚落,行政區之地方別 稱當地居民多以閩南語稱之。

(2)

4-1:日治時期紅毛港的血緣聚落分佈圖

說 明:改繪自昭和3年(1928)繪,昭和17年(1942)修正,1/25000地形圖 資料來源:吳連賞,《紅毛港小區域地理與鄉土地理教學活動編撰的實證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1998 年,頁 19。

(3)

4-1:1946

年紅毛港各保姓氏與戶數

姓氏 戶數 4 1 25 9 95 32 84 53 5

比率 1.2 0.3 7.5 2.7 28.4 9.6 25.1 15.9 1.5

姓氏 戶數 3 13 2 1 1 2 2 1 1

比率 0.9 3.9 0.6 0.3 0.3 0.6 0.6 0.3 0.3

姓氏 柳川 戶數 9 8 138 3 1 1 53 34 1

比率 3.5 3.5 53.7 1.2 0.4 0.4 20.6 13.2 0.4

姓氏 永島 戶數 3 4 1 1

比率 1.2 1.6 0.4 0.4

姓氏 永島

戶數 93 129 1 2 3 1 1 1 2

比率 38.3 53.8 0.4 0.4 1.2 0.4 0.4 0.4 0.8

姓氏 松原 小濱 新井

戶數 1 2 1 1 1 1

比率 0.4 0.8 0.4 0.4 0.4 0.4

姓氏

戶數 165 3 1 2 2 2 21 72 1

比率 53.9 1.0 0.3 0.7 0.7 0.7 6.9 23.5 0.3

姓氏

戶數 14 5

比率 4.6 1.6

說 明:加灰色網底為該保姓氏戶數較多,百分比較高 資料來源:小港區戶政事務所該年期戶籍資料

(4)

根據

1946

年紅毛港地區戶籍資料(表

4-1)顯示,日治末期第

一保姓氏較為複雜,以楊姓、洪姓、吳姓居多;第二保亦以楊姓、洪 姓、吳姓較多,第三保以李姓為主;第四保以洪姓、李姓為主;第五 堡以洪姓、蘇姓為主。隨著時間和行政沿革更迭,保改村,村改里,

各里姓氏漸趨雜異,由以第一里最為複雜,包括楊、洪、吳、陳、林、

李等姓氏,其他各里也已經非單一姓氏聚落,只是二、三、四、五里 仍以楊、李、洪、蘇為大姓。

紅毛港為一具備傳統漢人血緣聚集傾向的村落,過去移民到此地 的祖先,對於原鄉和宗族有懷念和不忘本的傳統精神,常把代表家族 傳承的堂號刻在大廳前,顯現其鄉土情壞。可見傳統漁村和農村在此 部分並無差別,因此在當地所保存的傳統合院民宅中,仍可見其所標 示的堂號(表

4-2)

,其中以燉煌(洪姓)、隴西(李姓)、弘農(楊姓)、

武功(蘇姓)、延陵(吳姓)等五姓為主。

表 4-2:紅毛港姓氏堂號對照表

姓氏姓氏姓氏

姓氏 洪 李 楊 蘇 吳 張 陳 林 林 王 堂

堂 堂 堂

號號 號號

西

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

圖 4-2:紅毛港敦煌堂號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圖 4-3:紅毛港延陵堂號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6)

圖 4-4:紅毛港弘農堂號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圖 4-5:紅毛港穎川堂號

(7)

根據當地居民說法,最早來此定居的是吳姓、楊姓、洪姓的家族,

他們就居住在沙洲的中間,隨後其他的家族來此,則向四周逐漸擴 張,形成五大聚落。這五大聚落,概以各大家族姓氏為其村落名稱,

如「姓楊仔」、「姓李仔」、「姓洪仔」、「姓蘇仔」、「埔頭仔」。除了「埔 頭仔」之外,「姓楊仔」、「姓李仔」、「姓洪仔」、「姓蘇仔」就是以楊、

李、洪、蘇為主的聚落,是個典型具血緣集居傾向的聚落。1

「埔頭仔」是「墓仔埔的頭前」,也就是在墳地前端的土地。以 往舊部落往生的人士,通常會埋葬在村落不遠的外圍,而「埔頭仔」

就是在這些墓地附近之地,也就是最外圍的聚落。通常人們不願在此 居住,但當內部四大聚落都人滿為患時,後來人口只好向外移,有如 今天的衛星城市,這裡居住的多半是楊、洪、林等姓的居民。至於隨 後而來的,還有蘇姓、陳姓、張姓、鍾姓的先民,人數較多的蘇姓,

成為最外圍聚落(姓蘇仔)的中心,但其與另一個外圍聚落「埔頭仔」

一樣,就成為許多後來移民者聚集的區域,不再是單純的以大族為 主。如「姓蘇仔」除蘇姓外,尚有陳、張、鍾、洪的居民,「埔頭仔」

則有洪、楊、林三姓,這個現象恰好說明了紅毛港五大聚落,由中心 向外擴展的歷史發展模式。2

1 2007 年 7 月 28 日訪問紅毛港前總幹事洪瑤昌先生所得。

2柯金儀總編,《紅毛港開門》,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2002 年,頁 17-19。

(8)

有關紅毛港洪姓(燉煌)、李姓(隴西)、楊姓(弘農)、蘇姓(武 功)、吳姓(延陵)等五大姓的開基祖源由簡介如下:

一、洪姓(燉煌)

洪姓祖籍泉州晉江,據稱其開基祖係為追捕烏魚而由福建遷居至 紅毛港。清代洪姓在盧德嘉的《鳳山縣釆訪冊》中有其記載:「觀音 寺,一在海汕莊(鳳山里),(鳳山)縣南十八里,屋二間(額「朝鳳 寺」),光緒十六年(1890 年)洪溥募修。」3,文中所述募修者洪溥 即為當時紅毛港之洪姓成員之一,其所募修的觀音寺,今名「朝鳳 寺」,係洪姓族群的中心廟,由此段歷史記載可知當時洪姓在紅毛港 已有一定的發展。

而今日紅毛港的洪姓有「頂洪」「下洪」之分,「頂洪」是指居住 在海汕四路及五路的洪姓族群,「下洪」是指居住在海汕一路至三路 的洪姓族群,訪問當地洪姓居民得知,「下洪」是「頂洪」的洪姓族 群向外遷徙所致,同一宗族親戚多集中居住在附近,因為洪姓未編族 譜,無法得知「頂洪」「下洪」之洪姓是否同屬一宗族,但是後代發 展已屬信仰崇祀不同的寺廟,「頂洪」為朝鳳寺祭祀圈範圍,「下洪」

則為飛鳳寺祭祀圈範圍。4

3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光緒 20 年(1894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台 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171。

4 2005 年 9 月 18 日訪問約耆老洪天權、居民洪吉茂、洪美枝所得。

(9)

二、李姓(隴西)

根據《高雄紅毛港李姓家譜》所載,紅毛港李氏開基祖李遠生於 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1 月

29

日丑時,為泉州府南安縣四十五 都溪東鄉石古埠人。雍正年間渡海來台拓殖,當時同行尚有三位兄 長,剛到台灣之初,祖厝設在空地仔,即今小港區孔宅里。李遠原受 雇於紅毛港吳家,當時吳姓尚無子只生一女,見李遠為人忠實,做事 勤勞,於是將女兒匹配與之,故招贅為婿。爾後吳姓晚年得子,故將 部份土地讓與李遠開墾,作為女兒陪嫁之物。吳氏陪嫁之土地加上先 人填土入海開拓之新生地,即是現在李氏子弟所居住之姓李的祖地。

早年其祖先原已務農維生,由於後代子孫繁衍,人口增多耕作之土地 面積越來越小,又因紅毛港臨海的地理因素,於是改變以捕魚為業。

李遠婚後生下四子,分立為四房,而現今紅毛港四房之位置,依距離 濟天宮之距離遠近,由遠至近的順序為大房、三房、二房、四房。原 是應該照順序一二三四排列,其中因為第三與第四兩兄弟在意見上不 合,於是由二哥居中隔開兩戶。傳衍至今,人口約有三千餘人。李遠 在乾隆十七年(1752)別世,享年五十七歲,安葬於本庄牛埔,即現 在的紅毛港濟天宮廟前西側祖墓之位置,今建有紀念墓亭。5

5李億勳,《高雄紅毛港李氏家譜》,高雄:紅毛港齊天宮,1983 年,頁 12-13。

(10)

而李氏祖廟位於濟天宮樓下西側攤販集中市場內,鄰近海汕國民 小學,座西北、朝東南方位,原為李氏開基祖李遠墓址,後就地建為 紀念墓亭,亭內有開基祖歷史略述石刻,文曰:

開基曾祖父李遠開基曾祖母吳氏佳娘傳宗事蹟

清朝時代康熙丙子年間出生於大陸福建泉州府安南縣溪東里 四五都人氏雍正年間渡來台灣娶妻吳氏佳娘生下四男嗣後分 立四房迄今有三百餘年之歷史李家人口傳至現在已達貳千餘 人之多人人稱道子孫昌盛代代興旺乾隆壬申年祖先與世長辭 茲立具石碑為後代億萬年之紀念

李家子孫一同敬立

中華民國六十六年歲次丁巳年孟夏6

紅毛港李性族群主要聚居於海汕三路姓李仔處,即今海豐里,海 豐里聚集李、洪、吳三大姓,李姓約居總戶數之一半,是五大姓氏中 唯一有編家族大族譜,且有宗祠祖廟者,由此可看其出宗族凝聚力是 最強烈的。

6 2005 年 9 月 18 日筆者田調所得。

(11)

三、蘇姓(武功)

蘇姓因無族譜和相關文獻記載,僅由訪談得知,開基祖五兄弟一 如其他姓氏,亦因追捕烏魚而定居紅毛港。紅毛港蘇姓祖籍亦為泉州 府同安縣,蘇姓居民多居住於今海汕五路的「姓蘇仔」祖地處,主要 分佈於今海城里。7

四、楊姓(弘農)

楊姓祖籍金門,其開基祖據稱亦因追捕烏魚而遷居至紅毛港。根 據楊鴻嘉的〈紅毛港早期漁村文化(二)〉一文中記載,楊姓有古代 六房頭及近代之六房頭,古代六房頭即為紅毛港姓楊仔之大祖(即開 基祖),其大祖墳原在鹹水港,其後因政府要建設中國造船廠,而由 楊姓族人於民國 61 年(1972)仲秋,自鹹水港遷往林園鄉的竹坑。近 代六房頭先祖為楊權(1830 年代出生),其祖墳同時由其長子楊騰後 裔楊海同(1916.11.17~ 1980.10.23)遷往孔宅仔。8

楊姓先祖為六位兄弟,其共同由福建金門遷居至紅毛港,此種兄 弟一同來到紅毛港的說法,在「姓蘇仔」的開基祖中亦得見之。傳統

7 2005 年 9 月 18 日訪問居民蘇正坤所得。

8楊鴻嘉,〈紅毛港早期的漁村文化(二)〉,《漁友》第 249 期,1998 年 9 月,

頁 33。

(12)

紅毛港漁民專長捕烏魚,需許多人的通力合作方可成功,紅毛港兄弟 群的開基祖,或許反映了當時「兄弟」為捕烏團隊人群組合的主力。

楊姓主要分佈於「姓楊仔」(今海昌里)和「埔頭仔」處(今海澄 里)。海昌里是楊姓聚居地,楊姓人口約佔九成,海澄里則分佈楊、

洪兩大姓及部分林姓。「姓楊仔」為楊姓祖地,早期由於姓楊仔區內 舊海汕路東側即緊鄰內海岸線,故聚落分佈於海汕路以西之處。日治 時期因應內海填海造陸之舉,多數居民由海汕路以西逐漸移居至海汕 路以東之海埔新生地上,最後造就出海汕路以東的人口超越海汕路以 西的現況。

「埔頭仔」的楊姓是由「姓楊仔」遷居的,早期埔頭仔,腹地極 窄,海岸線又常遭海浪肆虐,居住條件不若塭岸頭以北地區,故人口 稀少。後由於海岸線的逐漸淤積,加上塭岸頭以北地區的人口增長,

土地利用吃緊,故而各姓氏族群陸續遷居至此。楊姓因距離「埔頭仔」

最近,故而很早便向埔頭仔遷移,發展至今為「埔頭仔」戶數最多的 族群。9

9張宇彤計畫主持,《紅毛港歷史聚落基礎調查暨測繪計劃》,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 局,2006 年,頁 3-23。

(13)

五、吳姓(延陵)

紅毛港吳姓因年代久遠,聚落內耆老多不知其祖籍由來,且並無 族譜的編纂,惟根據吳姓先祖牌位上所記「銀同」二字研判,吳姓先 祖應由泉州府同安縣直接或間接移居紅毛港。

由前述李姓族譜記載可知,雍正、乾隆年間,吳家晚年得子,男 主人辭世後,遺下寡婦、幼子,李姓開基祖李遠負起李吳兩家生計,

奉養岳母及舅弟,直至長大成年,於是交還吳家所有產業。10李遠的 舅弟其後傳幾房並無史料記載,惟由訪談及建築普查所獲致的訊息得 知,吳姓有三房頭的說法,但此三房頭究竟直接承傳至李遠的舅弟,

亦或後來所分,如楊姓之「近代六房頭」的狀況,則不得而知。但由 李氏族譜可知,李、吳兩家不但在地緣上是比鄰而居,在血緣上更有 密切的姻親關係。

而吳姓多分佈於今海豐里的「姓吳仔」祖地以及「埔頭仔」處,

「埔頭仔」的吳姓是由「姓吳仔」移居過去,最具代表的例子為飛鳳 宮前吳秋冬先生所開設的「金東和國藥房」,今名「秋冬中藥房」,原 在姓吳仔老家處經營,但因無發展空間,昭和八年(1933)搬至飛鳳 宮左對面,塭岸頭北端港邊填海造陸之新生地上,蓋二樓之大房屋,

繼續經營該藥房。11

10李億勳,《高雄紅毛港李氏家譜》,高雄:紅毛港齊天宮,1983 年,頁 12-13。

11楊鴻嘉,〈高雄市紅毛港漁村早期醫療概況〉,《高市文獻》第 19 卷第 1 期,2006

(14)

總歸上述幾點,按所在地理位置及傳說,姓楊、姓吳、姓洪三姓 先到紅毛港定居,後再有姓李、姓蘇、姓張之遷入,埔頭仔聚落則較 晚形成。紅毛港當地依照血緣關係,分成幾個小聚落,其中有六個傾 向血緣集居的村落,再加上庄頭的埔頭仔,由東南而西北依次為埔頭 仔、姓楊仔、姓吳仔、姓李仔、姓洪仔、姓蘇仔、姓張仔等。其中姓 張仔聚落則因二港口開闢後影響了原先居住地而遷至小港臨海新 村。因此,從民國

70

年代後,洪、楊、吳、李、蘇為紅毛港五大姓,

分佔聚落不同空間位置,並有各自信仰中心廟宇(放置下一節論述),

家戶緊鄰在一起,彼此之間鄉親意識濃厚,居民彼此間凝聚力強。

年,頁 1-12。

圖 4-6:紅毛港姓氏分佈圖

資料來源:莊鈞喬,《高雄市紅毛港地區合院民宅空間之研究》,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頁 2-13。

(15)

第二節 地緣組織─六大中心廟與祭祀圈

台灣自荷鄭時期起,屬於以漢人為主的移墾社會。早期先民來台 拓墾時,要經歷黑水溝風濤之險,以及來台後的水土不服的風土疾病 和族群爭水爭地的衝突械鬥之苦,宗教信仰則是當時重要的精神寄 託。再者,宗教信仰具有整合人群的功能,凝聚地方意識和維持傳統 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村落廟宇的出現,不僅是聚落發展的象徵,同 時也表示漢人社會已有相當鞏固的社會基礎與勢力,而地方宗教組 織,通常先有角頭廟出現,進而有跨村、跨祖籍界限的主廟。

寺廟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各階段,第一階段為渡海移民期。早 期移墾的居民三五成群居住,通常僅有私人攜帶的香火或神像以供祈 求趨吉避凶,保平安,若是開墾或生業順利,初步有成,便開始聚資 建簡單小祠,以答謝神恩。第二階段為村落構成期。村莊基礎初奠定,

普建土地廟,以祈求五榖豐收,合境平安,爾後並有村落守護神出現,

以及興建廟宇之舉。第三階段為聚落發展時期。聚落基礎安定,集鎮 街市開始形成,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擁有財富巨資者,乃號召籌資興 建宏敞之廟宇。然而人際關係漸趨複雜,團結同鄉之誼的鄉土守護 神,同姓家廟宗祠因職業分化而開始出現行神。祭神種類的增加,即 是社會發展趨向多元的現象。12

12莊淑菁,《清代溪湖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3 年,頁 89。

(16)

早期漢人街庄地緣組織往往配合居民的民俗宗教活動而發展,除 了形成街庄等地緣單位外,又出現以居民共同祭祀活動而組成的大大 小小祭祀圈。首先提出祭祀圈概念為日本學者岡田謙,他認為共同祭 祀一個主神的民眾所居住之區域即為一個祭祀圈,從祭祀圈中得以了 解台灣村落的地域組織或家族團體的概念。換句話說祭祀圈是某一個 領域的名稱,且這個領域的範圍隨著主祭神的影響力大小而有所不 同,小至一村落的一個角頭,大可包括無數個村落。13

而林美容在〈由祭祀圈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14一文中指出祭祀 圈是以一個主神為祭祀中心,共同舉行祭祀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此 定義有幾項參考指標:共同出資建廟或修廟、收丁錢或募款、演公戲、

有頭家爐主、有巡境、或有其他共同祭祀活動,如宴客等作為祭祀圈 的界定。總結來說祭祀圈是一種地方組織,表現出傳統漢人以神明信 仰來結合與組織地方人群的方式。

中國傳統社會中,由於中央政府沒有力量控制鄉村的社會秩序,

所以村落需要仰賴其自治能力,而為了培養村民的團結心,漢人往往 借助於宗教力量,村廟與宗祠則成為兩種相互交替的村落組織形式。

林美容的〈從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一 文中提及血緣聚落與祭祀圈的關係,正足以具之來闡明紅毛港地區傳

13 莊英章,〈林杞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專刊乙種》 第 8 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 年,頁 178-179。

14林美容,〈由祭祀圈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 62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年,頁 53-114。

(17)

統漢人社會錯綜複雜的血緣地緣組織:

在漢人的開拓史上,血緣聚落的發展相當普遍,常常同姓的血 緣聚落有集中分布在某一個地區的現象,同姓的聚落區內通常 會有一中心廟宇,或位於該姓開發最早的據點,或為於同姓聚 落區的中心位置,奉祀該姓祖先所攜來的神祇。如此,同姓的 聚落區變構成一個超村落的祭祀圈。這些同姓的聚落群,通常 是同一確實可徵的祖先之派下繁衍聚居的結果,不過也有些聚 落羣僅是同姓而已,並非同宗。這些同姓聚落羣所構成的祭祀 圈基本上並不排除域內他姓的人來參與祭祀,即使建廟之初僅 由該姓居民出資,一旦廟宇建立,自然具有開放姓,大家都可 以來祭祀。15

此節以下擬藉著寺廟和祭祀圈的調查研究,來說明本地區在清代 以來如何藉由神明的信仰,來凝聚各個村落向心力進行組織化,形成 不同地緣單位以適應自然人文環境。

紅毛港的宗教信仰,主要是沿續中國大陸原鄉閩、粵沿海居民渡 海來台時的信仰,以祭拜祖先和鬼神的民俗宗教為主,純正的佛教和 道教信徒,雖有亦居少數。在台灣早期的社會中,宗族與信仰,扮演 著維持和諧秩序,凝聚居民之向心力的重要角色。而紅毛港除埔頭仔 外,皆為血緣聚落,居民的團結心有賴中心廟的凝聚,而各廟宇之間

15 林美容,〈從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台灣史論文 精選(上)》,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頁 311-312。

(18)

的祭祀圈,也與各姓氏聚落幾乎重疊。寺廟祭祀圈亦隨各姓氏人口的 成長而擴大,居民亦產生高度的認同感,以中心廟為主要信仰和祭祀 空間。這些廟所祭祀的多半是南海觀音佛祖、媽祖、廣澤尊王和保儀 尊王等多為海洋守護神,這都與其原鄉以及靠海,有很大的關係。紅 毛港目前之中心廟一共六間,16分屬五個大姓(血緣聚落)與埔頭仔區,

若以早期成立到後來分化,六間廟又可歸類為三個组別。第一组為朝 鳳寺(姓洪仔廟)和後來分祀的朝天宮(姓蘇仔廟),第二组為飛鳳 宮(姓楊仔廟)和後來分祀的濟天宮(姓李仔廟)及天龍宮(姓吳仔 廟),第三组為雜姓族群聚集區的飛鳳寺(埔頭仔廟),其發展背景與 沿革如下:

16筆者實地田野調查所得,以及參考下述資料:

張宇彤計畫主持,《紅毛港歷史聚落基礎調查暨測繪計劃》,高雄:高雄市政府文 化局,2006 年,頁 2-36~2-47;洪串,《紅毛港─黃昏的故鄉》,高雄:一串鈴文 藝工作室,1997 年,頁 28-43 吳連賞,《紅毛港小區域地理與鄉土地理教學活動 編撰的實證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1998 年,頁 57-60;葉振輝 計畫主持,〈紅毛港史蹟調查研究報告〉,《史聯雜誌》第 27 期,1995 年 12 月,

頁 64-77。

(19)

一、朝鳳寺和朝天宮

(一) 、朝鳳寺(姓洪仔廟,海原里)

現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汕四路 203 號,廟宇的創建年代在清乾 隆二十二年(1757 年),於民國 63 年(1974 年)重建,奉祀主神為南海 觀音佛祖,其他從祀神明有天上聖母、溫府千歲、池府千歲、註生娘 娘、城隍尊神和中壇元帥等。

根據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之記載,紅毛港只有一間觀音寺 廟,即位在鳳山里海汕莊的朝鳳寺,「在海汕莊(鳳山),縣南十八 里,屋二間,(額「朝鳳寺」),光緒十六年洪溥募修。」17乾隆十 年(1745)開基,建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當時居民發現海上一 尊觀音佛像,便恭迎回家奉祀,嗣後靈驗聖蹟頻傳,居民倡議建廟,

初以竹寮供奉,其後改建為紅瓦厝,歷經多次修建,至民國 63 年(1974) 重建,民國 64 年(1975)完成今貌。

創建年代為清乾隆年間,為紅毛港最早之廟宇,五營完整,原與 蘇姓居民合祀,後以洪姓居民為主,廟宇建築面積為各廟之首。東、

西、南、北營完整,中營即為寺廟。其五營範圍涵蓋濟天宮與朝天宮,

為紅毛港廟宇中,最早翻修、祭祀圈最廣,且空間吸引力最大的廟宇。

17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光緒 20 年(1894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台 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171。

(20)

祭祀圈為第三里北邊非李姓者,第四里和第五里 1 鄰,一年收一次丁 錢(農曆 7 月 15 日)。

圖 4-7:朝鳳寺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21)

(二)、朝天宮(姓蘇仔廟,海城里)

現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汕五路 115 號,廟宇的創建年代在清 光緒年間,於民國 60 年(1971)重建,奉祀主神為天上聖母,其他從 祀神明有大媽祖、順天聖母、九龍三公爺、池府千歲、伍府千歲等。

宮內供奉之均,隨袓先來台,初與朝鳳寺合祀。百餘年前,洪、

蘇分祀,經卜筊後,蘇家奉祀媽祖,初建草寮為壇,並命名為朝天宮。

嗣後信徒日眾,遂改建為砌石牆與紅瓦之土角厝,迄民國 53 年(1964),

移建於今第二港口旁,不久因闢第二港口,再於民國 60 年(1971)改建 在今址,原址沒入海中。節慶時收丁錢,如神明生日。

圖 4-8:朝天宮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22)

二、飛鳳宮、濟天宮和天龍宮

(一) 、飛鳳宮(姓楊仔廟,但其行政區劃為海澄里)

現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汕一路 285 號,廟宇的創建年代在清光 緒年間,於民國民國 65 年(1976)重建,奉祀主神是武安尊王(尊王 公、保儀尊王)

其他從祀神明有玉皇上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上元天宮、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張府尊王、李府尊王、池府尊王、

都城隍爺和中壇元帥等。

廟的沿革記載清光緒年間,由先民來此創建,先築草寮供奉武安 尊王公,嗣復因年久失修,信徒改建為石砌小廟,後因武安尊王威靈 顯赫,信徒日眾,於民國 65 年(1976)陽月歲次丙辰年,籌組重建委 員會倡議改建,終於短期竣工,宮內木雕與石雕刻工細緻,使原極簡 陋之小廟變成美侖美奐之名觀。

據說在日本占領台灣當初,大約 1898 年,小港後壁林小寨,寨主 林少貓,有一天命人來飛鳳宮要請尊王到後壁林為林少貓診病,數日 後復原,林少貓感恩之餘,親由打狗港出發直往香港訂製人工刺繡九 龍綢緞龍傘乙支前來叩謝,日後此傘便成為尊王每次出巡之前鋒,後

(23)

因台灣光復,村人民智未開,怕該涼傘,引起國民政府追究村民與日 本人之關係而予以燒毀,實在可惜。18

建廟之初為紅毛港楊、李、吳三姓共同合祀,信徒眾多,後李姓 居民分靈另建濟天宮,吳姓居民亦另祀天龍宮,楊姓為紅毛港大姓,

現今信徒仍為紅毛港各廟之首。初時以草寮搭廟,後改建石砌廟宇,

現址為民國 65 年(1976)重建。廟中配祀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本 有五營元帥,後來人口增多,土地使用,使得地緣因此變更,加上大 林火力發電廠建造排水出口,造成營址被拆而未重建,原只剩西、北 兩營,後因廟中人士藉助神力,讓南營獲建新廟宇。廟前與傳統市場 相連,市場規模雖不大,但廟埕成為居民重要活動場所之一。祭祀圈 為第一里 6-10 鄰,佔第一里的三分之一,第二里和第三里的 1-5 鄰。

不收丁錢,亦仰賴香油錢。

18 李億勳,〈林少貓與飛鳳宮〉,《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6 年,頁 59-61。

圖 4-9:飛鳳宮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5.9.18)

(24)

(二) 、濟天宮(又名齊天宮,姓李仔廟,海豐里)

現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汕四路 50 號,廟宇的創建年代在清光 緒年間,於民國 65 年(1976)重建,奉祀主神為武安尊王(尊王公、

保儀尊王),其他從祀神明有楊府元帥、齊天大聖等。

廟的沿革記載,源於紅毛港姓楊飛鳳宮,昔年楊家定居於紅毛港 為時較早,而吳家後居其鄰,故一同參拜,當年楊家高曾祖曾入贅於 吳家,爾後雖又另分出,但信仰上仍奉祀武安尊王。飛鳳宮於清光緒 年間創建,初時李、吳、楊三姓合同參拜,後由於李家子孫的繁衍,

及祭拜上的不便與意見上的分歧,經卜筊後,李家分得香爐與新金 身,迎至本庄供奉。初時祠堂廟址是在靠外海空地上,用竹架、草茅 屋頂簡陋建構,並取廟名為濟天宮,原廟址現已消失海中。本廟共翻 修四次,現址乃 62 年(1973)歲次甲寅年五月二度翻修,民國 65 年(1976) 歲次丙辰年 12 月完成今貌,總工程費新台幣壹仟參佰餘萬元,並改 名為「齊天宮」,83 年又恢復原名「濟天宮」,19廟前西側為開基祖 李遠紀念墓亭。

19濟天宮於民國 65 年新廟啟用時,因匠建誤,遂改為「齊天宮」,因廟內配祀有「齊 天大聖」,故誤植,民國 83 年再恢復原名。

(25)

該廟擁有李姓家譜,且該廟爐主一直都由姓李仔四大房之子孫擔 任,完全排除他姓入主,血緣性格強烈。祭祀圈為第三里 6-10 鄰,第 四里 1-2 鄰。因為擁有兩個室內活動中心,廟前廣場為當地最重要的 傳統市場,因而擁有市場攤位租金,因此不用向外收取丁錢。

圖 4-10:濟天宮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5.9.18)

(26)

(三) 、天龍宮(姓吳仔廟,海豐里)

現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汕三路 20-3 號,廟宇的創建年代在大正 元年(1912),於民國 78 年(1989)重建,奉祀主神為何府千歲

其 他從祀神明有五府千歲、觀音佛祖、白鶴童子和中壇元帥等。

廟的沿革記載姓吳仔居民最初與姓楊仔居民合拜飛鳳宮,傳說大 正元年(1912)因紅毛港發生霍亂,何府千歲化身為醫生四處為人治 病,後姓吳仔居民乃於舊漁會旁的空地興建天龍宮,為紅毛港最晚之 角頭廟。

為紅毛港地區之最新中心廟。因吳姓為五大姓中,人數最少者,

故天龍宮為紅毛港各廟之最小者。祭祀圈為第三里 1-5 鄰,以香油錢 為主,不收丁錢。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5.9.18)

圖 4-11:天龍宮

(27)

三、飛鳳寺(埔頭仔廟,海澄里)

現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汕一路 97 號,廟宇的創建年代在明治 33 年( 1900),於民國 71 年(1982)重建,奉祀主神是廣澤尊王(聖王 公)

其他從祀神明有觀音佛祖、朱府千歲、太子爺、註生娘娘和福 德正神等。

依廟內石碑記載,飛鳳寺開基主神,原為觀音佛祖,其寶像由來 係自本庄黃順興先生家中迎請本寺供奉,經過幾年後,為了信徒建 議,再裝佛祖金身一尊,將原佛祖奉還黃順興,本寺再裝的佛祖,就 是現在南海觀音佛祖。配祀朱府千歲,溯自本庄吳萬居先生在枋寮討 海,遇病蒙王爺救難,感念再生之德,迎回本寺奉祀。原廟址坐西朝 東,為竹構建築,歷經數次重建,現今廟址改為坐東朝西,於民國 73 年完成今貌。

紅毛港飛鳳寺,在本廟以外,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各 有一座小廟,由五營元帥分別戍守。廣澤尊王於在清光緒年間,因大 陸帆船遇颱風,漂流本庄靠淺灘,目睹本地地形成一線浮嶼,懸若鼎 梁之狀,鍾靈毓秀,民情淳樸,適合王駕發祥之地,是夜托夢本境信 徒洪萬法、洪教兩昆仲冒暴風雨,依據指定位置,因應夢事,即刻拾 裹紅綢,請回本寺膜拜。因尊王之威靈赫濯,相輔佛祖,神力特殊,

聲名廣著,求安問卜者與日俱增,逢事無不紓困解厄,呵護漁、商船,

歸漁滿載,主神南海古佛觀音佛祖為慈悲心所感動,鑒於境民泰半耕

(28)

魚,特即禪讓主神於廣澤尊王。

地點位於紅毛港庄頭的埔頭仔,居民姓氏較為雜異,與聚落之形 成因素有關。20原廟址為竹構建築,歷經數次重建,現今廟址改為坐 東朝西,廟埕更為完整,寺中祭祀圈中配有完整五營(東、西、南、

北、中),廟宇之建築與裝飾,為紅毛港各寺中最精緻者。適逢遷村,

其補償費五千餘萬元,為市政府所估價紅毛港地區寺廟之最高補償金 額者。祭祀圈範圍為第一里 1-6 鄰部分(主第一出水口),佔了第一 里的三分之二。不收丁錢,香油錢已非常豐足,據聞是最有錢的廟。

20埔頭位在庄頭,聚落形成較庄內各血緣聚落為晚,且紅毛港土地狹小,故庄內各 姓之過剩人口 與外來之居民,皆落居於此。

圖 4-12:飛鳳寺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29)

表 4-3:紅毛港的六大中心廟

廟宇 廟宇廟宇

廟宇 飛鳳寺飛鳳寺 飛鳳寺飛鳳寺 飛鳳宮飛鳳宮飛鳳宮飛鳳宮 天龍宮天龍宮 天龍宮天龍宮 濟天宮濟天宮濟天宮濟天宮 朝鳳寺朝鳳寺 朝鳳寺朝鳳寺 朝天宮朝天宮朝天宮朝天宮 別稱

別稱別稱

別稱 埔頭仔 廟

姓楊仔 廟

姓吳仔 廟

姓李仔 廟

姓洪仔 廟

姓蘇仔 廟

主神 主神主神

主神 廣澤 尊王

武安 尊王

何府 千歲

武安 尊王

觀音 佛祖

天上 聖母

主神 主神主神 主神 生日 生日生日 生日

((

(農曆農曆農曆)農曆)) )

2 月 22 日

4 月 24 日

8 月 12 日

4 月 24 日

3 月 28 日

3 月 23 日

創建 創建創建 創建 年代 年代年代 年代

日明治 33 年

(1900)

清光緒 年間

日大正 1 年 (1912)

清光緒 年間

清乾隆 22 年

(1757)

清光緒 年間

重建 重建重建 重建 年代 年代年代 年代

民 71 年 (1982)

民 65 年 (1976)

民 78 年 (1989)

民 65 年 (1976)

民 63 年 (1974)

民 60 年 (1971) 祭祀

祭祀祭祀 祭祀 居民 居民居民 居民

洪姓 為主

楊姓 為主

吳姓 為主

李姓 為主

洪姓 為主

蘇姓 為主

廟宇 廟宇廟宇 廟宇 地址 地址地址 地址

高雄市 小港區 海汕一 路 97 號

高雄市 小港區 海汕一 路 285

高雄市 小港區 海汕三 路 20-3

高雄市 小港區 海汕四 路 50 號

高雄市 小港區 海汕四 路 203

高雄市 小港區 海汕五 路 115

祭祀圈 祭祀圈祭祀圈 祭祀圈

((

(今行今行今行今行 政區 政區政區 政區))) )

第一里 1-6 鄰

第一里 6-10 鄰 第二里 第三里

1-5 鄰

第三里 1-5 鄰

第三里 6-10 鄰 第四里

1-2 鄰

第三里 北邊非 李姓 第四里 第五里 第 1 鄰

第五里 2-9 鄰

(30)

五營 五營五營

五營 有完整 五營

(東、

西、南、

北、中)

與祭祀 圈範圍 雷同

現存 西、南、

北營

無 無 有完整 五營

(東、

西、南、

北)中營 即本 廟,祭祀

圈範圍 涵蓋濟 天宮與 朝天宮

丁錢 丁錢丁錢 丁錢

不收丁 錢,香油

錢已非 常豐 足,據聞

是最有 錢的廟

不收丁 錢,仰賴

香油錢

以香油 錢為 主,不收

丁錢

因而擁 有市場 攤位租 金,因此

不用向 外收取 丁錢

一年收 一次丁 錢(農曆

7 月 15 日)

節慶時 收丁 錢,如神

明生日

說 明:由左至右廟宇順序按照其所在位置第一里至第五里的順序整理而成 資料來源:1.筆者田調所得,以及參閱整理下述資料

2.葉振輝計畫主持,〈紅毛港史蹟調查研究報告〉,《史聯雜誌》第 27 期,1995 年 12 月,頁 64-77

3.洪串,《紅毛港─黃昏的故鄉》,高雄:一串鈴文藝工作室,1997 年,

頁 28-43

(31)

朝鳳寺 朝天宮

濟天宮

飛鳳宮 天龍宮

飛鳳寺 圖 4-13:清領日治時期紅毛港寺廟祭祀圈

說 明:上圈為朝鳳寺祭祀圈,中圈為飛鳳宮祭祀圈,下圈為飛鳳寺祭祀圈 資料來源:筆者自繪(底圖套用日治時期地形圖)

(32)

天龍宮 天龍宮 天龍宮

天龍宮(((姓吳仔廟(姓吳仔廟姓吳仔廟姓吳仔廟)))) 圖 4-14:現今紅毛港寺廟祭祀圈

說 明:虛線為各廟祭祀圈範圍

資料來源:筆者自繪 (底圖套用現今行政區域圖)

(33)

第三節 社團組織─漁業組織與地方團體

紅毛港自古因漁業而有漢人遷居至此,逐漸發展成一個大型漁業 聚落。而紅毛港漁民最早期的捕魚活動是以宗族姓氏鄰里鄕黨的力量 通力合作並無社團組織,直至日治時期起,為了進行超村際共同活 動,才開始有頗具規模的現代社團組織出現,如「紅毛港信用購買販 賣組合」,發展至今為「高雄市小港區農會」。然而最具代表的社團 組織即是漁會組織,在日治時期即以「漁業販賣組合」成立,發展至 今為「高雄市小港區漁會」。而今小港區農漁會的所在位置雖已遷徙,

但其前身皆在紅毛港創立,可見日治時期的紅毛港的聚落規模有一定 程度的發展,而其位置以及產業在當時也呈現出一定的重要性。而近 現代因遷村案的影響,當地愛鄉人士成立「紅毛港遷村自救協會」爭 取遷村補償和居民權益,也成立「紅毛港文化協會」希望能將因遷村 而消失的紅毛港聚落留下歷史文物和文化的見證與紀錄。

一、漁業組織

「有限責任紅毛港信用購買販賣組合」創立於大正七年(1918),

設立於紅毛港第三保(今海豐里),後改名為「保證責任紅毛港信用 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組合成立之初,組合員皆為紅毛港漁民,其業 務範圍也只限於紅毛港地區,在昭和十九年(1944)3月改制為「小港

(34)

庄農會」,會址從紅毛港遷到小港。在此之前「保證責任紅毛港信用 購買販賣利用組合」與紅毛港漁民的「紅毛港漁業組合」在同一辦公 室辦公,只以一條走道隔開,後「小港庄農會」會址搬到小港,辦公 室空間移交「紅毛港漁業組合」,繼續為漁民服務。

而紅毛港漁民最早期的捕魚活動是以宗族鄰里的力量通力合 作,並無任何的漁業組織,直至日治時期開始在當地有了稍具規模的 漁業組合。大正七年(1918),高雄州鳳山郡紅毛港地區漁民,成立

「紅毛港漁業者信用販賣組合」。大正十三年(1924)日本當局頒布

「施行漁業法」、「漁業組合會」等相關法規,10月,小港庄鳳鼻頭 一帶漁民成立「鳳山漁業組合」,會址在小港庄鳳鼻頭363番地。次年 3月亦正式核准成立「紅毛港漁業組合」,會址設於小港庄紅毛港116 番地。當時紅毛港地區漁民,主要經營延繩釣、流網、旋網、搖鐘網、

地曳網等漁業。參加的組合員有437人,除組合長1人外,置理事4人,

監事5人,主辦漁業獎勵、遭難救恤、指示燈設置、資金貸付、經營 紅毛港漁業組合販賣所等工作。昭和十年(1935)日本當局發佈「台 灣漁業組合規定」,「紅毛港漁業組合」改為組合員出資制,改制「保 証責任紅毛港漁協同組合」。漁獲物經由組合共同販賣所拍賣後,轉 至高雄,鳳山魚市場出售,鯔旋網漁業之漁獲物,如鯔、鰆、鰹、鮪 等,漁汛季節,高雄、東港方面魚販商亦直接至生產市場購買,形成 慣例。昭和十八年(1943)10月,「鳳山漁業組合」和「紅毛港漁業 組合」兩漁業組合合併為「保証責任小港庄漁業協同組合」。昭和十

(35)

九年(1944),日本頒行「水產業團體法」,「保証責任小港庄漁業 協同組合」改組為「小港庄漁業會」。21

戰後,國民政府著手整理漁業團體,本區漁業迅速恢復,民國35 年(1946)10月改組設立「紅毛港漁業生產合作社」,將漁業會之經 濟事業納入整理。民國36年(1947)依據我國「漁會法」及「合作社 法」之規定,將漁業團體之指導部門改組為漁會,經濟部門改組為合 作社。民國39年(1950)各級漁會又與漁業生產合作社合併,改組為 鄉、鎮漁會。民國40年(1951)投資擴建紅毛港,工程分二期,民國 46年(1957)完工,可容納10~20噸級漁船60艘停泊。民國44年(1955)

依照「台灣省各級漁會改進辦法」,改為「小港區漁會」,隸屬高雄 縣政府督導。民國68年高雄市改制院轄市,小港劃入高雄市轄區,小 港區漁會遂掃高雄市政府主管監督,地址為小港區海昌里海汕二路58 號之1。該會設有會務、保險、推廣、輔導等五課及鼓山辦事處。另 設有魚市場、信用部等事業單位及漁民診所」、漁民福利中心、漁民 子弟幼稚園等福利機構。22

21北民平,〈島內漁業組合之概況(14):紅毛港漁業組合〉,《台灣文產》第 252 號,日本昭和 11 年(民國 25 年),1936 年,頁 11-18;胡興華,〈台灣的漁會─漁 業的經營與現況(下)〉,《漁業推廣》第 121 期,1996 年 10 月,頁 42-48;胡興 華,〈台灣的漁會─漁業譜 29:小港區漁會〉,《漁業推廣》第 137 期,1998 年 2 月,頁 50-52。

22胡興華,《台灣漁會譜》,台北:台灣省漁業局,1998 年,頁230-232。

(36)

然而因為整個台灣漁業大環境的改變,民國91年(2002)3月,當 時小港區漁會總幹事洪秀雄感慨地指出「小港區漁會」現址十分老 舊,在全國30多個漁會中是最落伍和破舊的漁會。23後來因為配合紅毛 港遷村,高雄港務局另行新建一個新的臨海新村漁港,至民國93年

(2004)4月17日才辦妥移交,小港區漁會、魚市場等因而遷入新漁港。

24根據小港區漁會總幹事洪秀雄說,在紅毛港尚未完成遷村前,舊漁 會將保留信用部即設立「沿海辦事處」,以服務紅毛港、大林蒲、鳳 鼻頭等沿海一帶11里的漁民。而小港區漁會紅毛港的舊建築物,目前 暫充大陸漁工安置所。25

23 謝龍田,〈漁港建好不使用,漁民想下跪求情〉,《聯合報》,2002 年 3 月 21

日 23 版。

24謝龍田,〈小港區漁會進駐臨海新村漁港〉,《聯合報》,2004 年 4 月 16 日B2 版。

25謝龍田,〈小港新漁港明天啟用〉,《聯合報》,2004 年 4 月 16 日 B2 版;謝龍田,

〈小港區漁會廳舍糟〉,《聯合報》,2005 年 7 月 12 日 C2 版。

(37)

二、地方團體

紅毛港地區居民有鑒於「紅毛港遷村計劃」的漫長,且遷村計劃 內容的舉棋不定,因此紅毛港居民於民國83年(西元1994年)正式成 立「紅毛港遷村自救協會」。主要因應遷村補償、未來補助等相關問 題,該自救協會以「促進早日遷村、要求合理賠償」為宗旨,為紅毛 港居民在遷村的關係上,爭取應有之權利與尊嚴。

「紅毛港文化協會」於民國85年(1996)9月22日成立,緣起於政 府為了經濟發展,計劃將紅毛港居民遷村,禁限建數十餘年,以致於 紅毛港文化水準低落,生活環境品質惡劣,遷村腳步一再拖延。面對 原鄉的失落與現狀的不堪,由當地居民發起組織「紅毛港文化協會」。

現況會館所在位於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1936)建造的「保甲書記事 務所」,在戰後改為「紅毛港聯合村里辦公處」,「紅毛港文化協會」

成立之初,暫借文化協會管理至今。

協會主要的工作,是保存珍貴的地方文化資產並參與遷村後之社 區規劃。成立以來,除了每年舉辦「文化尋根」活動,帶領社區重新 認識鄉土,不定期為外地民眾進行鄉土導覽,培訓社區文史種子。並 舉辦「鄉親回娘家」活動,為移居在外的鄉親,重新搭接聯繫的管道,

促進紅毛港居民參與社區的情感。26目前「紅毛港文化協會」主要蒐

26紅毛港文化協會網站: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christi/index.htm

(38)

集整理紅毛港地區相關文物與文獻,因此對於紅毛港的歷史整理與保 存,具有相當重要性的貢獻與幫助。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6.5.21)

圖 4-14:紅毛港文化協會

(39)

小結

綜合以上的論述,可以得知紅毛港的傳統社會基本上是個具備濃 厚血緣集居傾向的聚落。這一特色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從各大姓開 基祖來台,多為兄弟一同追捕烏魚而到此定居,一開始為兄弟諸人一 起遷移的移居型態,後來各房頭分立、子孫繁衍,便造就血緣集居的 傾向。加上早期漁業活動需要群策群力,需動員宗族成員一同出海捕 魚,宗親緊鄰居住,彼此可以互相幫忙和照顧。此外,紅毛港的半島 沙洲地形的封閉,和東部的陸地交通有所阻礙,因此外地人口遷移至 此的機率較小,也造就此地血緣集居的傾向。

而血緣組織中以李姓一族表現的血緣性格最為強烈。雖然濟天宮 歡迎所有誠心的信徒來祭拜,但早年收丁錢的時代,完全以李姓宗族 為範圍,甚至到今天的爐主仍由其四大房子孫擔任,將外姓排除在 外。再加上他們整合整個宗族編寫了李氏家譜,27而濟天宮廟前西側 又擁有屬於李氏的祖廟,立開基祖李遠紀念墓亭來慎終追遠,更讓人 感受到其緊密的宗族凝聚力量。

此地血緣組織與地緣組織彼此相關,地方中心廟多為主姓廟,早 期祭祀圈範圍也多為某一主姓居住區,和聚落里界範圍幾乎雷同。然 而隨著時代更迭,聚落不斷地發展下,很難保持原有內部的一致姓,

27李億勳,《高雄紅毛港李氏家譜》,高雄:紅毛港齊天宮,1983 年。

(40)

婚姻自由與姻親的自然發展下,無可避免有外姓的混雜和加入。里界 和祭祀圈之間也不一定有那麼絕對的關係,也就是說祭祀圈發展有逐 漸打破原來里界的關係,所以會出現某一里某一鄰有零星幾戶是祭拜 另一間廟宇的現象出現。再加上早期收丁錢的情形,因為多數廟宇香 油錢已足夠,或有其他收入(如市場攤販租金)而不再收丁錢,因此 祭祀圈範圍有漸趨模糊的跡象。

數據

圖 4-1:日治時期紅毛港的血緣聚落分佈圖
表 4-1:1946 年紅毛港各保姓氏與戶數  姓氏  趙  張  林  王  楊  陳  洪  吳  王  戶數  4  1  25  9  95  32  84  53  5  比率  1.2  0.3  7.5  2.7  28.4  9.6  25.1  15.9  1.5  姓氏  龔  李  徐  廖  蕭  江  蔡  余  杜  戶數  3  13  2  1  1  2  2  1  1 第 一 保  比率  0.9  3.9  0.6  0.3  0.3  0.6  0.6  0.3
圖 4-2:紅毛港敦煌堂號
圖 4-4:紅毛港弘農堂號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鳳山就業服務站、岡山就業服務站、潮州

Thanks for your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05 櫥窗設計 優勝 沈宗成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 葉勝利

12 建築舖面 1 趙昱翔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12 建築舖面 2 陳柏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12 建築舖面 3 張伊汶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2

a01 籐藝 2 陳昭瑩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博愛職業技能訓 練中心.. a01 籐藝 3

旅客消費調查 二零零一年第二季 統計暨普查局

於報名時繳交 101 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