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踝關節型態運動員著地動作探討

人體下肢骨骼肌肉系統,具有吸收衝擊力、減少骨骼形變和維持關節穩定度等 (Radin, 1986),而在著地動作中踝關節穩定能力是需透過被動組織 (關節韌帶) 與主動組 織 (肌肉) 的共同維持 (Pozzi, Moffat, & Gutierrez,2015), Lafortune 等 (1996) 也指出 著地時的衝擊力會受到身體動作的影響,尤其是衝擊力轉移 (shock transmission) 的階 段,一般會透過改變下肢關節角度來調整骨骼肌肉系統的負荷,過去研究提出單腳著地 的動作主要都發生在矢狀面,所以藉由控制下肢關節的屈曲動作多來吸收衝擊力 (Schmitz, Kulas, Perrin, Riemann, & Shultz, 2007),但是運動員為應付不同情況會有不同 方向性的跳躍動作,例如在搶籃板球、排球攔網及羽球跳殺,在這些動作中經常含有側 向跳與單腳著地的動作元素,李育銘、李恆儒 (2013) 指出當加入較多側向的動作元素 時,會限制膝關節矢狀面的動作,因而提高踝關節蹠屈肌群的重要性。而從人體肌群結 構來看,下肢的大肌肉群主要在控制矢狀面的屈伸活動 (股四頭肌、腿後肌、腓腸肌等),

相較之下,控制額狀面的肌群比較少且較小 (踝關節的內翻、外翻肌群),綜上所述,因 此本研究認為容入較多「側向」元素的單腳跳躍著地,勢必會增加動作執行的難度,藉 此來凸顯CAI、Copers與Healthy組著地動作策略的差異。

本研究使用CAIT問卷作為量化標準與前拉 (anterior drawer)、內翻 (inversion stress) 的理學測試作為納入實驗參與者的質性指標,藉由量化標準與質性指標雖然能明確的定 義踝關節不穩定族群,但對於踝關節扭傷造成被動組織受損後,其主動組織如何因應踝 關節不穩定仍有許多地方需要釐清。本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在外側跳或是內側跳著地瞬間

族群間在統計上並未達顯著差異,但從圖4-1與4-3發現CAI有較少的蹠屈與較多的外翻 動作趨勢,而Copers有介於Healthy與CAI之間的趨勢,而這與Delahunt et al. (2007) 研究 結果發現不同,此學者研究觀察不穩定患者與健康人在單腳外側跳著地時,其額狀面踝 Nauck, & Gollhofer, 2014; Park & Singh, 2014),而CAI組在著地瞬間以較少的蹠曲與較多 的外翻角度,可能因跟腓韌帶損傷對於限制內翻的功能下降,進而採取這樣的動作策略 進行著地,或許是預防踝關節再次扭傷的動作策略。Denyer, Hewitt, 與 Mitchell (2013) 認為人體的神經肌肉系統在運動中是很重要角色,即使是踝關節不穩定族群,其周邊的 肌肉組織還是有防衛機制 (defense mechanism) 存在,如脛骨前肌與腓骨長肌則具有相 當重要的意義 (Mitchell, Dyson, Hale, & Abraham, 2008)。關於控制踝關節蹠屈的主要肌 群為比目魚肌、蹠肌;背屈肌群為脛骨前肌、伸趾長肌;內翻肌群為脛骨後肌;外翻肌 (Farley & Morgenroth, 1999)。而本研究在著地階段的研究結果發現CAI不管在外側著地 期或是內側著地期的踝關節活動範圍皆顯著小於Healthy,推測在反覆側向跳動過程CAI 限制其踝關節活動範圍來降低反覆著地的不穩定感,作為預防再次扭傷的代償策略。而 本研究發現Copers曾經歷踝關節扭傷病史後,其動作策略傾向CAI族群,且在Doherty等

(2015) 研究CAI與Copers的步態行為在著地動作分期的時間分析同質性高,間接說明 Copers族群可能是屬於傾向慢性踝關節不穩定的一份子。因此Copers與CAI組群具有相 同的動作特徵,是為了防止踝關節再次扭傷的因應策略。

跳躍著地動作需充分利用下肢髖、膝與踝等三關節的支撐,當踝關節功能受損後,

人體為了因應著地時的穩定平衡,需要藉由其他關節間的協調與控制機制 (Kipp &

Palmieri-Smith, 2013),以Hertel (2000) 研究指出踝關節不穩定組群在著地階段容易出現 較多的髖關節策略作為平衡穩定效果。而Doherty 等 (2014) 探討急性期的外側踝關節 扭傷者執行高台著地動作,結果指出著地前的髖關節角度以屈曲動作為主,因著地階段 下肢關節伸展越多,則容易增加地面反作用力與下肢勁度的提升,所以,當髖關節屈曲 角度增加,可有效減少髖關節勁度,作為降低地面反作用力的衝擊影響 (Doherty et al., 2015; Farley & Morgenroth, 1999)。雖然在本研究結果顯示三個族組不管在外側著地或是 內側著地並未達顯著差異,但從圖 4-1中可以發現CAI有較多髖屈曲角度的趨勢,而未 達顯著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側向跳動作對近端關節矢狀面活動有所限制。而主導髖關節額 狀面運動主要為內收與外展動作,在著地過程可能因軀幹產生不穩定晃動,導致髖關節 呈現左右不對稱的情況 (pelvis drop),進而引起身體失衡的情況 (Dalton et al., 2011),

Tashman, Collon, Anderson, Kolowich, 與 Anderst (2004) 研究也指出下肢額狀面穩定性 對於跳躍著地動作有重要影響,但本研究在著地階段下肢關節額狀面著地動作,在族群 間統計上並未有顯著差異Schmitz 等 (2007) 指出單腳的著地動作會使基底面積變小,

身體會藉由減少近端關節 (髖、膝關節) 的動作來幫助穩定姿勢並使人體重心保持在基 底面積內,凸顯出單腳著地時的踝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對於能量吸收的重要性 (Schmitz et al. , 2007)。而本研究中卻發現著地階段踝關節矢狀面活動度上CAI顯著小於Healthy,推 測是為了代償結構鬆弛與不穩定感的策略,但反而因此導致著地減震能力 (shock attenuation) 降低,而當外力作用超過外側韌帶所能抵抗的強度時,則是韌帶組織產生傷 害的開始,這可能是CAI族群容易反覆扭傷的因素之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