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並稱與文學史議題的辯證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於此一議題,提出一己之觀察與所見。

第三節 並稱與文學史議題的辯證關係

以文人「並稱」的內涵及接受情境來說,如果將並稱焦點擺在兩位文人的組 合71,有兩個值得關注的視角,即「異質性並稱」與「同質性並稱」。所謂「異質 性」的並稱,是指並稱中的文人相互對照,形成美學風格的對比張力,如陶謝、

李杜、柳周即屬此類。至於「同質性」的並稱,則是組合中的兩人文學風格相近、

才力並駕齊驅,王孟、高岑、蘇辛當屬此一類型。不同的並稱組合,由於本身具 有的特徵及傳衍過程中各項因素的涉入,往往與歷代文學議題結合,延伸出錯綜 複雜的交互關係。

在「異質性」並稱中,「李杜」及圍繞著此一組合所產生的相關評述,形成 了重要的詩學議題。李白與杜甫的並稱,實際上是後人追溯的結果,李白在生前 即名滿天下,杜甫在世時詩名並未十分顯揚。儘管《舊唐書》言:「天寶末詩人,

甫與李白齊名」《新唐書》認為杜甫:「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但兩唐書 對杜甫在唐代地位的描述,恐怕於實際情形不符72,杜甫的地位應是在晚年或身 後方逐步建立起來。然而,在李杜「並稱」之後,對兩人之間文學風格與地位的 討論,綿亙了整個文學史。據學界考證,最早將「李杜」並稱者應是元稹,其於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中提到:「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

時人謂之李杜」73,其後韓愈亦有「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 用故謗傷」74之說,唐代時期李杜「並稱」的趨勢已經大致確立。但是當時隱然

71 在並稱中,最常見者為雙人並稱。但亦有多人並稱,如北地三才、吳中四士、大曆十才子等 等。不過與本節最相關者為雙人組合之並稱,為求論述聚焦,故以此一類型之並稱範型為主軸。

暫時不討論其他類型之並稱組合。

72 學界多認為杜甫在唐代雖有詩名,但是其地位尚與李白頗有距離,其地位之抬升實與宋人對 杜甫的推尊息息相關。相關論述頗豐,杜甫在宋代地位提升過程及當時文人評述之考察,可參楊 經華:《宋代杜詩闡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 16-98。魏景波:《宋代 杜詩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頁 45-95。李新、劉昊暘則從傳播角度說明宋 代文人在學杜風氣之下,更加深對杜甫詩歌的肯定。參氏著:《杜甫詩史因革論》(河北:河北大 學出版社,2013),頁 84-156。

73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 601。

74 ﹝唐﹞韓愈撰,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頁 9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存在的「李杜優劣論」,卻也引起後代文人反覆的爭辯與論斷。

在「李杜」並稱建立與流衍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兩個重要的現象。首先,李 杜在不斷被並置討論的過程中,評論家往往強調兩家文學風格中「異」的部分,

將李杜的詩歌風格進行對比,李白豪放飄逸,作品具有不拘格套的特色,杜甫雄 渾沉鬱,除了律體之外又能兼眾體之長。范德機《吟法玄微》:「太白之放逸,故 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優才瞻,故其詩兼備眾體」75,王世貞《藝苑卮言》:「五 言選體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以俊逸高暢為貴。子美以意為主,

以獨造為宗,以奇拔沉雄為貴,其歌行之妙,詠之使人飄飄欲仙者。太白也。使 人慷慨激烈唏噓欲絕者,子美也」76,這些評述都善於強調李白與杜甫的藝術風 格上的不同,也豐富了對李杜詩歌的鑑賞向度。其次,由於「並稱」中的兩人,

在眾多文學評論中往往是並置出現,事實上強化了「李杜優劣論」被擴大渲染的 空間,如趙次公〈杜工部草堂記〉言:「李、杜號詩人之雄,而白之詩多在於風 月草木之間,神仙虛無之說,亦何補於教化哉!惟杜陵野老負王佐之才,有意當 世,而骯髒不偶。胸中所蘊一切寫之於詩」77,認為杜甫詩作之內涵實勝於李白,

又如羅大經《鶴林玉露》:「李太白當王室多難,海宇橫潰之日,作為歌詩,不過 豪俠使氣,狂醉于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繫其心膂,其視少陵之憂國憂民,

豈可同年語哉!唐人每以李杜並稱,韓退之識見高邁,亦惟曰李杜文章在,光焰 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無所優劣也。至宋朝諸公,始知推尊少陵」

78,此一論調亦是「揚杜抑李」。「李杜優劣論」在宋代達到高峰79,但實際上在後 代仍舊持續發酵,更牽涉到不同時期李杜地位抑揚高下的命題。歷代評論家對李 杜兩家文學風格的細緻探討,以及涉及地位之爭的「李杜優劣論」,其實都可視 為在李杜長期「並稱」的框架底下,逐步發展擴充的詩學議題。我們也可以從中

75 ﹝元﹞范德機撰:《吟法玄微》,收入張健編《元代詩法校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頁 174。

76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1005。

77 ﹝宋﹞扈仲榮等編:《成都文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卷 42,頁 10。

78 ﹝宋﹞羅大經撰,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341。

79 此一議題之相關討論可參楊文雄:《李白詩歌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頁 103-114。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237-2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發現,「並稱」現象的存在,確實和文學史之間形成一種牽引力,並且與眾多文 學史議題具有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

在不同的並稱組合中,所引發的文學議題有時類似,但也需注意其間微妙的 差異。在中國文學史上,「陶謝」並稱是一個特殊的範型結構。六朝時期,比較 受到注目的其實是「顏謝」並稱,因為在當時文人的心目中,能夠與謝靈運相得 益彰的應當是顏延之,陶淵明受限於當時主流的文學批評觀點,並未得到公允的 評價80。然而自唐代開始,文人開始將陶淵明、謝靈運並置討論,「陶謝」並稱逐 漸躍升到歷史舞台。不過,兩家在「並稱」之後,由於不斷被反覆比較,遂衍生 出各種傳播與接受上的錯綜複雜的發展。「陶謝」在並稱之後,陶淵明的高潔品 行慢慢被凸顯,其忠義形象逐漸定型化,謝靈運的道德高度則越來越受質疑,甚 至被視為心志不堅的浮華之徒81。類似的評述如王質〈粟里譜〉:「陶、謝皆世臣,

君世地色言俱僻,而靈運為武地秉任,最後乃欲詭忠義,雜江海」82,係以晉宋 易代時之政治抉擇論斷兩家。又如方東樹《昭昧詹言》:「陶公說不要富貴,是真 不要,康樂本以憤惋,而詩中故作恬淡,則探其深淺遠近,居然有江湖澗沚之別」

83,認為陶淵明之不慕榮利是發自真心,而謝靈運則是故作姿態。但若回歸歷史 語境,真實的謝靈運恐非如此。身處南朝亂世,遞嬗之際不得不委身於後朝的文 人頗多,往往有不得已之苦衷,但是在「並稱」的框架下,謝靈運的道德遂被放 大檢視。不僅如此,由於文學風格的兩相映照,陶淵明「平淡自然」的特色不斷

80 魏晉南北朝時期,頗有以雕琢為美的風尚,謝靈運之詩更受重視,陶淵明的質樸卻未獲時人 高度評價。故鍾嶸《詩品》評謝靈運「其源出於陳思,雜有景陽之體。故尚巧似,而逸蕩過之,

頗以繁蕪為累。嶸謂若人興多才高,寓目輒書,內無乏思,外無遺物,其繁富宜哉」,列為上品。

又言陶淵明「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

雖給予肯定,卻僅列為中品。由此觀之,「陶謝」在六朝時期乃缺乏被對舉討論的可能性。此一 時期陶淵明地位之考述,可參鐘優民:《陶學史話》(臺北:允晨文化,1996),頁 10-21。李劍峰:

《元前陶淵明接受史》(山東:齊魯書社,2002),頁 19-96。

81 針對此一議題,王文進曾加以梳理,並說明「陶謝」並稱後地位演變之過程,可參〈陶謝並 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收錄於氏著:《南 朝山水與長城想像》,頁 43-63。

82 ﹝宋﹞王質:《紹陶錄》,收錄於王雲五主持:《四庫全書珍本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頁 1。

83 ﹝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臺北:廣文書局,1962),頁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被強調,謝靈運則變成「繁蕪雕飾」。代表性之說法如嚴羽《滄浪詩話》:「漢魏 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晉以還方有佳句,如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謝靈運『池塘生春草』之類,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 質而自然耳」84,劉克莊《後村集》「世以陶、謝相配,謝用功尤深,其詩極天下 之工。然其品在五柳之下,以其太工也。優游栗里,僇死廣市,即是陶、謝優劣,

唯詩亦然」85,這些說法多將陶淵明之詩作為真率的典範,然謝靈運卻因其「精 工」、「太工」反遭非議,連帶影響其文學史上的評價86。其實,謝靈運之作品雖 長於鍊字造句,卻也創造出不少後人難以企及的精彩詩作。但是因為陶謝「並稱」

之故,反而造成謝靈運在文學評論中往往處於劣勢的情況,甚至已然非「本來面 目」。

當然這裡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從文學風格相互對照的拉鋸性來看,「陶謝」

並稱屬「異質性」並稱,但是在另一個層次上,也可將「陶謝」視為田園山水的 代表,此又顯現出其具有類似質性的成分。「陶謝」並稱其實有多元繁複的內涵,

上述所以將其歸類為「異質性」並稱,主要是從藝術特徵相互對立,而歷來文人 評述亦多據此立論而言,況且此一並稱的傳衍現象亦可與「李杜」組合彼此參照。

從陶謝「並稱」的接受歷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並 稱」裡的文人,事實上會由於道德、美學、藝術評價的影響,使此一「並稱」詞 組的內容在後世產生種種錯綜複雜的轉化、變異、甚至是誤讀87。由於「並稱」

84 ﹝宋﹞嚴羽撰,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頁 151。

85 ﹝宋﹞劉克莊撰;辛更儒箋校:《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 5223。

86 王文進〈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 別〉收錄於氏著:《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頁 58-63。白振奎指出,宋金元時期,詩壇上普遍「尊

86 王文進〈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 別〉收錄於氏著:《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頁 58-63。白振奎指出,宋金元時期,詩壇上普遍「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