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八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廖棟樑教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 sit. io. n. al. er. Nat. Poetry in Tang Dynasty. y. ‧. Joint Name of Gao Cen and Construction of School of “Frontier”.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王潤農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359.

(3) 謝辭 回首來時路,才赫然發覺七年的時光,就這麼悠悠度過了。還記得剛考上博 士班時,帶著好奇與興奮的心情探索政大的校園,徜徉在課堂淵博的知識之海, 如今即將從博士班畢業,內心裡有感動,也有人生即將邁向另一個階段的感慨。 我是一個對「校園」有特殊情感的人,每到一間新學校,都會對所在的環境 以及出現的人產生深切的喜愛與認同。大學與碩士班時就讀東吳大學,我就愛上 了依山傍水、小巧細緻的外雙溪校區,我發現那段歲月裡留下的記憶,是生命成 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課堂中老師的叮嚀與鼓勵,使我開始走上學術之路。博 士班來到政治大學,我又愛上了這間座落於指南山下,有著濃厚人文風情的學府。 我有時會想起,修課時身在百年樓教室,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熱烈討論,陽光. 政 治 大. 卻從窗外靜靜地照進來,那是有如魔幻一般的場景,無論如何都難以忘卻。. 立. 對研究生而言,來到政大印象特別深的場景,除了屹立於半山腰的百年樓,. ‧ 國. 學. 還有位於校門口左側的研究大樓。許多精彩的課程開設在這個地點,而我們景仰 的老師們,研究室正位在大樓之中。無論從任何時間點都會感到幸運的,是我在. ‧. 這裡修課時,能夠選到廖棟樑老師的課,進而有機會讓老師指導論文。我記得老. sit. y. Nat. 師在課堂中,帶著學生深入楚辭的堂奧、打開詩學與域外漢學的視野,班上的好. io. al. er. 友在下課之後,時常在餐廳裡回味起老師論學時飛揚的神采,我們明白知識的陶. n. 冶,不會只停留在課程裡,更會延伸到往後人生的眾多面向。. Ch. i Un. v. 來到廖棟樑老師的研究室,會看到一副「好書何惜傾囊買,良夜真需秉燭遊」. engchi. 的對聯。書架上、走道間真的堆滿了書,老師熟悉的身影就在對聯前的座位上。 求學問道,在此彷彿有了古典的浪漫,卻不減損一絲一毫知識的嚴謹。最早我研 究的方向,期望以唐代詩人的並稱現象為主軸,但是具體的研究題目仍待摸索。 直到老師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引導,從具體問題意識的掘發、到論文主要內容的擬 定,逐步聚焦在「高岑」並稱以及「邊塞詩派」建構的議題上。 感謝老師總是以遼闊的視野、精闢的學術思路,給予我思考及做學問的啟發。 在論文寫作的漫長過程中,自然有困頓與艱難的時刻,老師總會以慈和的表情, 給予具體的建議與鼓勵。如今我只要想起論文,好像就會浮現老師在充滿書卷味 的對聯前暢談學問的場景,從而感到被老師指導的幸福。在老師身上,我不僅學 到論文寫作與治學的態度,更受感動的是將學術視為志業、不斷投入的求知熱. DOI:10.6814/NCCU202001359.

(4) 誠。 在論文口考時,感謝蔡英俊老師從宏觀的角度,提醒我「並稱」研究是否可 以架構為一套理論,在論文中以更聚焦的方式呈現,揭示了未來研究可進一步開 展的方向。范宜如老師在論文的結構與章節安排上,給予我重要的意見,糾正了 論文的謬誤,使我得以精進改善。我一直記得,蔡英俊老師在探討學術嚴謹命題 時,不忘關注論文的寫作能否與當代關懷扣合,這也是我最近幾年嘗試思索的問 題。口考結束後,范宜如老師在電話中就學術志業與知識層面,給予我許多真切 的建議,兩位老師的熱情,使我備感親切、銘記在心。 感謝李嘉瑜老師及陳英傑老師在博士論文初審時,就給予我許多珍貴的建議 與值得拓展的方向。正式口考時,李嘉瑜老師除了補充許多關鍵的文學史資料,. 政 治 大. 也指引我「高岑優劣論」發展,其實與中國文學史此一「載體」的敘述特徵有關。. 立. 陳英傑老師提醒我,勾勒「邊塞詩派」如何被建構,其實是一個「由隱到顯」的. ‧ 國. 學. 軸線,不僅要關注「顯」的文獻,也要留意藏在「隱」的區塊的蛛絲馬跡。李嘉 瑜老師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我有文學的薰陶與豐富的啟迪,陳英傑老師特別在. ‧. 口試之後,給予我學術及人生的建議與引導,這些交會的時光,都成為我論文寫. sit. y. Nat. 作與修改時重要的鼓舞力量。. io. al. er. 博士論文的誕生,必須要感謝始終陪伴在身旁的家人。由於父母親都能理解,. n. 學術積累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在多年攻讀學位的生活中,能給予我穩定的支. Ch. i Un. v. 撐,使我在求知、求真的腳步裡,穩健的往前邁進。最後要謝謝我碩士班時期的. engchi. 指導教授林宜陵老師,在求學過程中,始終給予溫馨的鼓勵,讓我在往後的人生 裡,能夠與學術結下美好的緣分。 即將向另一個階段邁進,我感到過往在校園中許許多多相見的好友與師長, 都是格外美好的際遇。那些課堂中的討論與激盪,以及聆聽師長講述學問的時光, 會是難忘的風景。我深切喜愛著從大學到博士班,有幸可以身在其中的兩座校園, 其中人文學科的浸潤,更是足以一生受用的贈禮。我相信這不是終點,而是人生 的另一個起點,我將帶著知識的熱誠,以踏實而堅定的心情,繼續走在喜愛的學 術之路上。. DOI:10.6814/NCCU202001359.

(5) 摘要 在中國文學史中,文人並稱現象是一個淵遠流長的傳統。不同的並稱均有其 形成之背景脈絡,並在流衍之過程中,與文學史議題形成緊密的關係。本篇論文 主要有兩個主軸:其一,「高岑」並稱的源流發展始末,其二,邊塞詩派的出現 與形成。 近代文學史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即將高適、岑參兩位詩人視為「邊塞詩 派」之代表,然此一說法實乃「後設」的論調。本篇論文考察「高岑」此一系統 的沿革,兩家於「唐代」最初被並稱時,並非理所當然地被視為「邊塞詩人」, 「高岑」逐漸被形塑為「邊塞詩人」 ,事實上是經由宋、元、明、清的歷史長河,. 政 治 大 「高岑」並稱在出現之後,在歷代不斷被對舉討論,不僅豐富了此一並稱的 立. 加上近代文學史的編纂與書寫才被建立的圖像。. ‧ 國. 學. 內涵,更在接受與再詮釋的過程中,逐步與「邊塞詩派」之建構產生繫連。本文 在探討「高岑」並稱系統延展時,亦整理歷代重要選本對高適、岑參作品選錄之. ‧. 情況,可發現兩家之邊塞詩,在宋代以降有逐步被加重選錄之趨勢,並於明、清 達到高峰,此一現象亦對「邊塞詩派」之形成與建構,具有一定之影響。. y. Nat. sit. 在唐代「邊塞詩」此一領域,有關「邊塞詩派」如何建立此一議題,始終是. n. al. er. io. 學界懸而未決的區塊,本文以「並稱」為主要視角,透過對「高岑」此一並稱範. i Un. v. 型全面性之考察,企圖對「邊塞詩派」建構之歷程,提出不一樣的視野。. Ch. engchi. 關鍵字:高適、岑參、並稱、邊塞詩派、文學史. DOI:10.6814/NCCU202001359.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359.

(7) Abstract In Chi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joint name of the literati has been a long-lasting tradition. Different joint names were based on different contexts. Besides,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 they became highly connected with issues of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key points. One is the origin of joint name of “Gao Cen” and the other is the appearance and formation of School of Frontier Poetry.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literature shows the following common phenomenon: the poets Gao Shi and Cen Shen were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chool of Frontier Poetry”. However, it was “meta” stateme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Gao Cen” and when they became the joint name in “Tang Dynasty”. 政 治 大 Poets” was the image successively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history of Sung, Yuan, 立. in the early times, they were not granted as “Frontier Poets”. “Gao Cen” as “Frontier. ‧ 國. 學.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editing and writing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literature.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joint name “Gao Cen”, it has been constantly. ‧. discussed in the history. It not only enhanced the content of the joint name, but also was grad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of Frontier Poetry” in the. Nat. sit. y. process of acceptance and re-interpretation. When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al. er. io. development of the joint name “Gao Cen”, it generalizes the work selection of Gao. v i n C h has been enhanced Frontier Poetry of the two schools from Sung Dynasty and it engchi U n. Shi and Cen Shen in the past important texts and realizes that work selection of. reached the peak tim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phenomen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chool of Frontier Poetry”. Regarding “Frontier Poetry” of Tang Dynasty, construction of “School of Frontier Poetry” has been controversial in academic circl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joint name” and thoroughly explores the joint name “Gao Cen” as the model in order to propose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School of Frontier Poetry”.. Keywords: Gao Shi, Cen Shen, joint name, School of Frontier Poetry, history of literature. DOI:10.6814/NCCU202001359.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1359.

(9)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問題的形成............................................................................................ 1 文獻回顧................................................................................................ 7 並稱與文學史議題的辯證關係.......................................................... 17 高岑並稱對邊塞詩研究新視角的開拓.............................................. 27. 第二章 高岑並稱及其最初定位之探討 .......................................... 37. 治 政 大 第二節 「高岑」二人在唐代詩壇的地位與交集............................................ 43 立 第三節 杜甫「高岑殊緩步」在兩家並稱史上的意義.................................. 50 高適及岑參生平述要.......................................................................... 37. 第四節 第五節. 從唐人選唐詩論當代詮釋「高岑」的視角...................................... 57 結語...................................................................................................... 71. ‧. ‧ 國. 學. 第一節. 第三章 高岑並稱的轉化與邊塞詩之連結....................................... 75. sit. y. Nat. n. al. er. 宋元時期「高岑」並稱之特色........................................................ 75 《文苑英華》、《唐文粹》與《唐百家詩選》中的高岑邊塞詩...... 80 《瀛奎律髓》及《唐音》:邊塞詩的逐漸聚焦................................ 92 結語.................................................................................................. 103. io.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Ch. engchi. i Un. v. 第四章 高岑並稱的拓深及其邊塞詩入選之擴增 ..........................10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明代「高岑」評述之細緻化............................................................ 108 「高岑」並稱與「高岑王孟」的疊加效果.................................... 116 從《唐詩品彙》到《唐詩鏡》:明代詩選中高岑邊塞詩 的觀察................................................................................................ 127 結語.................................................................................................... 142.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0) 第五章 高岑並稱的開展與邊塞概念之呈顯 ..................................14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清代「高岑」並稱綜覽.................................................................... 145 「高岑」、「王孟」與「邊塞」、「自然」對舉格局的顯現............ 156 由《唐詩評選》到《唐詩三百首》:清代選本中的高岑 邊塞詩................................................................................................ 166 結語.................................................................................................... 180. 第六章 中國文學史與邊塞詩派建構之完成 ..................................185. 第三節 第四節. 「高岑」與邊塞詩派書寫之發端.................................................... 185 文學史中「邊塞詩派」的延展與定型............................................ 197. 治 政 大 由「體裁」到「題材」:文學史中的「邊塞」敘述...................... 209 立 結語.................................................................................................... 221 學. ‧ 國.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七章 〈燕歌行〉的問題 ............................................................227. ‧. y. sit. n. al. er. io. 第八章. 由「閨怨」至「邊塞」:〈燕歌行〉內涵之轉變.......................... 227 〈燕歌行〉之載錄與評點中的詮釋................................................ 233 〈燕歌行〉與岑參邊塞名篇之對照................................................ 241 結語.................................................................................................. 249. Nat.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Ch. engchi. i Un. v. 結論 .................................................................................253. 附錄 附錄一:高適、岑參之邊塞詩作一覽表........................................................ 265 附錄二:《文苑英華》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69 附錄三:《王荊公唐百家詩選》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73 附錄四:《唐詩品彙》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76 附錄五:《古今詩刪》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85 附錄六:《唐詩解》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88 附錄七:《唐詩歸》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92.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1) 附錄八:《唐詩鏡》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94 附錄九:《唐詩評選》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98 附錄十:《唐賢三昧集》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299 附錄十一:《唐詩別裁集》選錄高適、岑參詩作一覽表.............................. 301 附錄十二:高適、岑參邊塞詩作編入流通較廣文學史一覽表.................... 304. 參考書目 ..........................................................................................30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3)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形成 在中國文學史裡,文人並稱對舉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傳統。如屈宋、陶謝、李 杜、韓柳、元白、蘇辛等,每一項並稱均有其淵源脈絡,並在後世逐步形成特殊 的美學架構1。在不同型態的文人並稱中,「高岑」並稱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議題, 圍繞著此一並稱所衍生的文學史現象,更有待進一步挖掘。 歷來有關唐代邊塞詩及其代表詩人高適、岑參之研究,始終是學界重視的領 域。然過去研究均集中於幾個區塊:其一,由「邊塞詩」作為切入點,考察盛唐 時期此一題材詩歌之風格特色、主題內涵。其二,從宏觀視角考察歷代邊塞詩,. 政 治 大 分析兩位詩人生平及作品之內涵、技巧 。相較之下,對「邊塞詩派」究竟如何 立. 並將唐代邊塞詩置放於特定的時空座標中進行分析。其三,以高適、岑參為主, 2. ‧ 國. 學. 形成此一議題反而絕少著墨。事實上,「高岑」此一並稱為何與「邊塞」之間產 生密不可分的繫連,甚至成為當今學界所認知「邊塞詩派」的象徵性代表,本身. ‧. 就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 如果我們全面檢視近代文學史的書寫,會發現一個極為有趣的現象,即談至. y. Nat. sit. 唐代詩壇時,高適及岑參作為「邊塞詩派」之代表,幾乎是一個被定型化的說法。. al. n. 道:. er. io. 此一論述型態廣見於近代文學史書寫中,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1949)中寫. Ch. engchi. i Un. v. 盛唐產生了許多重要的詩人,作品的內容非常仜實,風格也是多樣性的, 但是這複雜的現象中,可以看出兩個主要的傾向。一個是描寫邊圔風光、 1. 如郭自虎曾從「道德」對文人接受的影響切入,指出當並稱現象確立後,後人往往從人品的觀. 點出發,將並稱的兩家作出優劣的判斷,而此種判斷又在接受的歷程中不斷延續。故而屈宋、韓 柳、元白等組合,在道德因素的涉入之下,亦衍生出種種高下抑揚之評價與美學議題。見氏著: 〈從作家並稱的接受分寫看文學接受史中的道德評價因素〉 《東方叢刊》 ( 期 10,2008),頁 170-178。 而張震英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觀察到並稱現象往往與特定時期的「詩歌潮流」或「風格流派」 之興衰有密切關係,並對後代詩壇形成一定影響。見氏著: 〈唐詩人並稱現象論析〉(《學術論壇》 期 218,2009),頁 156-158。 2. 有關以上三點,筆者將於第一章文獻回顧中的第二節、第三節加以梳理,並對此進一步著墨探. 討。 1.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4) 戰爭生活的岑、高詩派。一個是描寫退隱生活、田園山水的王、孟詩派。 3. 劉大杰撰寫唐代詩壇時,指出此一階段雖然有其多元風貌,但歸結而言有「兩個 主要的傾向」 ,其後就帶出以邊塞為主的「岑、高詩派」和以田園山水為主的「王、 孟詩派」 。劉大杰雖然並未直接使用「邊塞詩派」此一指稱,此處「岑、高詩派」 4. 的內涵其實與「邊塞詩派」相類,其指出高適、岑參之外,李頎、崔顥、王昌. 齡,王之渙、王翰亦屬此派,不過整體論述仍以兩家為主。又如葉慶炳《中國文 學史》(1966):. 盛唐時,能與王、孟付表之自然詩派分庭抗禮者,為高適、岑參所付表. 政 治 大. 之邊圔詩派。唐玄宗頗好邊功,與吐蕃、突厥、契丹等戰爭不息。當時詩. 立. 人,或佐戎幕,或鎮邊邑,於是邊圔風光、戰爭場陎,盡入吟詠。5. ‧ 國. 學. 此段文字亦標示出「盛唐」此一階段,並認為當時主要詩派即為「自然詩派」與. ‧. 「邊塞詩派」,前者代表為王維、孟浩然,後者則是高適、岑參。邊塞詩乃奠基. sit. y. Nat. 於唐代特殊之時代背景,眾多文人具備較多邊地經歷,故而興起6。在葉慶炳之. io. al. iv n C U 《中國文學發展史》原分兩卷, h e n g c h i 479。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4),頁 n. 3. er. 論述中,同樣可歸屬於此一文學體派者,尚有崔顥、李頎、王昌齡、王之渙。在. 上卷出版於 1941 年,下卷則寫成於 1949 年,由中華書局印行。該書屢有修訂,1957 年版開始. 將階級分析法運用於作品闡釋,1962 年增訂版加重了作品「反映現實」的面向,1970 年之修訂 版因受文革及政治思潮影響,增加不少階級論及儒法鬥爭內容,然學界接受度不高。本文所引以 兩岸流通較廣之 1962 年版為據,雖較早之版本亦有「邊塞」與「自然」對舉的格局,但 1962 年版在行文中展示的更為清晰。 4. 在劉大杰的書中,有時稱「高、岑詩派」 ,有時則稱「岑、高詩派」 ,在第十四章第三個標題中,. 即稱「岑高詩派」 。只是順序對調,其意相同。見氏著: 《中國文學發展史》 ,頁 500。 5. 葉慶炳: 《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頁 192。 《中國文學史》最早寫就於 1966. 年,其後作者嘗於 1970 年增訂上冊、1976 年增訂下冊,並由學生書局印行。 6. 葉慶炳第十六講「盛唐詩」中,即有「自然詩與邊塞詩」此一標題。自然詩派部分,以王維、. 孟浩然為主軸,儲光羲、劉長卿歸為自然詩人。至於邊塞詩派部分,在高適、岑參之外,崔顥、 李頎、王昌齡、王之渙亦可歸為此派。在章節架構上,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均被特別提出 且單獨列為標題,可知此四家居於絕對的首要地位。參氏著:《中國文學史》 ,頁 192-208。 2.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5) 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史‧隋唐五代》(1998 年)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的 敘述:. 在盛唐詩壇上,與王、孟山水田園派並稱的還更以高適、岑參為付表的 邊圔詩派。這一派除高、岑外,還更李頎、王昌齡等。這兩派在擴大唐 詩題材、促進唐詩繁榮等方陎,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7. 馬積高、黃鈞同樣提出唐代「山水田園派」與「邊塞詩派」分立的論調。該書在 「邊塞詩派」的段落中,除了李頎與王昌齡,亦於同章中提及王之渙、崔顥、劉 灣、張渭等詩人,不過主要的代表依舊是高、岑兩家,顯見不同文學史的敘述,. 政 治 大. 在此一議題上呈現高度的雷同性。. 立. 相較於上述幾家,袁行霈編纂之《中國文學史》(1999)於論及唐代時期,乃. ‧ 國. 學. 是以「詩人群體」的方式說明盛唐的詩壇現象。其區分出「王維與創造靜逸明秀 之美的詩人」 、 「王昌齡、崔顥和創造清剛勁健之美的詩人」 、 「高適、岑參和創造. ‧. 慷慨奇偉之美的詩人」8,和其它常見文學史相比區隔較細,其特別將王昌齡、. sit. y. Nat. 崔顥獨立出來,認為他們的作品頗有豪俠之風、且字句間有一種勁健頓挫的氣韻。. io. al. er. 不過,他在論述王維及孟浩然時,同樣也是以「山水田園詩」作為兩人闡述的主. n. 軸,論及高適及岑參則言:. Ch. engchi. i Un. v. 以邊圔為題材的詩在唐付極為流行,盛唐時蔚為壯觀。作為盛唐邊圔詩的 傑出付表,高適的詩歌在反映現實的深度方陎超過同時的許多詩人,應時 而生的追求不曵功名的高昂意氣,與冷峻直陎現實的悲愾相結合,使他的 詩更一種慷慨悲壯的美。……以邊圔詩著稱的盛唐詩人中,與高適一樣更 入幕經歷而詩風相近的是岑參。9. 在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中,高適及岑參仍舊是以「邊塞詩人」的象徵地位,存 7. 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史‧隋唐五代》(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8),頁 76。. 8. 袁行霈主編: 《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二卷,頁 8。. 9. 袁行霈主編: 《中國文學史》 ,第二卷,頁 253-254。 3.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6) 在於該書對唐代詩壇的書寫脈絡中。就此書的歸類,僅王之渙、陶翰可以歸屬於 與高適、岑參詩風相近之詩人。袁行霈以「詩人群體」的方式來說明唐代詩壇, 區隔出三個面向,但是其以「田園山水詩」之代表為王維、孟浩然,並以「邊塞 詩」之代表為高適、岑參,此種論述仍舊一定程度依循傳統文學史的書寫模式。 文學史的編寫存在著不同的形態,以上所述為通史類型之著作。但即便以斷 代為主之文學史,仍不免於此一「邊塞」框架之籠罩。如王士菁《唐代文學史略》 (1992),在第六章「盛唐氣象和唐詩的繁榮」後,開始詳論唐代名家,後兩章標 題即定為「王孟與高岑(一)」「王孟與高岑(二)」10,在全書篇幅上僅次於李杜11, 在《唐代文學史略》中,第八章並非僅論高適與岑參,而是由李頎、崔顥、王翰、 王之渙、王昌齡幾位詩人談起,勾勒不同詩人創作上的表現,但均是點到為止,. 政 治 大. 隨後對高適、岑參的論述,則是整體生平與作品的對照分析,此因「作為『邊塞. 立. 詩派』 ,高適和岑參自然應該被認為是這個詩派的主要代表」12。至於聶石樵《唐. ‧ 國. 學. 代文學史》(2002)談至盛唐階段,將此時期分為四派,分別為「以王維為代表的 歌詠自然一派」 、 「以岑參為代表的吟詠邊塞風光一派」 、 「以李白為代表的復古詠. ‧. 懷一派」、「以杜甫為代表的以近體抒情並摹寫現實一派」13。在第二章「詩歌」. sit. y. Nat. 下「盛唐時期」子標題前二者,即為「王維、孟浩然及其流派」 、 「岑參、高適及. io. n. al. er. 其流派」14,其述及後一類詩人言:. Ch. i Un. v. 伴隨著詩歌不斷律化的過程,與其在詩體、風格和題材方陎相反的一派詩. engchi. 歌也在演進。其付表人物為岑參、高適。這一派詩歌在體裁上與前一派之 律體或古體相反,而是採用樂府體,在風格上一反前一派之閒澹簡遠,而 為意氣雄放,在題材上也不同於其前之描寫山水田園,而是描寫現實和社 會人生。這一派詩人除岑參、高適外,還更李頎、崔顥、王昌齡、王之渙、 10. 王士菁:《唐代文學史略》(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頁 1。. 11. 《唐代文學史略》偏重詩歌,第一章至第十二章探討初唐至晚唐詩壇,盛唐部分李杜共有「李. 杜優劣論」 、 「李白和杜甫(一)」 、 「李白和杜甫(二)」 ,可以說絕大部分的論述,均聚焦於高適、岑 參、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六人身上。 12. 王士菁:《唐代文學史略》,頁 128。. 13.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頁 36-37。. 14.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 ,頁 1-2。 4.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7) 王翰等,形成與前一派旗鼓相應之陣營。15. 聶石樵闡述此派詩人時,除了認為他們在題材與風格上豪雄奔放,有別於清新閒 遠之自然詩人,也特別留意「體裁」上的區隔,認為此一型態之詩人擅於採用樂 府為詩,與長於寫作自然山水者多以律體或古體有別。相較於其他文學史,《唐 代文學史》介紹該類詩人明顯著重其以樂府體為詩的特徵,但仍舊是擺在「邊塞 詩人」的框架底下進行敘述,對各家詩所舉亦集中於邊塞之作。此外,其將岑參 置於高適之前,認為他在邊塞風格上代表性更高,之後方為李頎、崔顥、王昌齡、 王之渙、王翰等詩人。 在文學史述及「邊塞詩」時,我們還可以留意一個現象,即眾家列舉重要詩. 政 治 大. 人時,大抵有高適、岑參、李頎、崔顥、王昌齡,王之渙、王翰、劉灣、張渭等. 立. 重要文人。在不同的文學史中,順序與納入者雖有所殊異,但高適、岑參兩人幾. ‧ 國. 學. 乎是不會變動的兩位,所變動或爭議者均為其他文人。而考諸文獻,「高岑」又 是因「並稱」被繫連在一起,不斷被歷代文人進行評述的對象。這就說明高岑此. ‧. 一「並稱」範型與「邊塞詩派」之間,極可能具有相互依存且值得進一步掘發的. sit. y. Nat. 議題向度。. io. al. er. 由於當代文學史數量繁多,此處不能盡舉,僅以兩岸較具代表性及流通較廣. n. 者為主。我們可以發現,在文學史中將高、岑二家視為「邊塞詩派」或「邊塞詩. Ch. i Un. v. 人」代表的說法,似乎成為一種不證而自明的主流論述。然若回歸唐代之歷史語. engchi. 境,高適、岑參兩人恐非一開始即被理所當然視為「邊塞詩人」,當時亦無「邊 塞詩派」之說,近代文學史的相關闡述實為一種「後設」的論調,並非唐代詩壇 的真實樣貌。 事實上,高適及岑參成為「邊塞詩派」之代表,是經過唐、宋、元、明、清 的演變才逐漸被「建構」出來的圖像。在此一歷程中,「高岑」此一並稱詞組發 生了關鍵的作用,高適及岑參在「並稱」早期,並非以善於「邊塞」創作的視角 被觀看,但歷代文人對此一並稱持續不斷的加以評述,遂使兩家風格中近於「邊 塞」的部分更易被凸顯,並在近代文學史中漸次與「邊塞詩派」形成互相糾結的. 15.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 ,頁 5-6。 5.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8) 特殊結構。 每一個文學流派的誕生與建立,均有其自身的形成脈絡。若考察歷代有關高 適、岑參之評述,會發現一個值得持續探究的現象,就是「高岑」此一並稱詞組, 在不同時代的闡述中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從而反映了文人視角的轉化與位移。 以唐代而論,目前可考之「高岑」並稱文獻僅僅一條,即杜甫「高岑殊緩步,沈 鮑得同行」16一句,在宋元時期,嚴羽《滄浪詩話》 、劉克莊《後村詩話》已開始 使用「高岑」此一說法17,但在既有文獻中亦不多見。然至明、清兩代,「高岑」 此一並稱已經被不同的評論家普遍接受,產生眾多分析「高岑」創作風格與技巧 的點評。 若由宏觀的視角考察,會發現「高岑」此一並稱在建立之後,其意義不斷擴. 政 治 大. 大與深化,歷代文人不斷將高適、岑參並置討論,其實也使兩家之形象逐漸往「邊. 立. 塞詩人」的方向發展,因此「高岑」內涵之擴增,以及其在不同時代延展的情形,. ‧ 國. 學. 其實是探討「邊塞詩派」建構歷程時,相當重要的切入點。. 在近代文學史書寫中,一旦談及「盛唐」詩壇,「邊塞詩派」此一名目儼然. ‧. 成為一種通用式的論述型態。但若回歸歷史文獻,唐代詩壇未必已將高適、岑參. sit. y. Nat. 視為長於邊塞詩的創作者。我們可以追問的是,究竟「邊塞詩派」在漫長的歷史. io. al. er. 中如何形成?如果「邊塞詩派」是一個後設的概念,高適及岑參在歷代文人的視. n. 野中如何轉化?高適及岑參被連稱為「高岑」此一現象,如何對「邊塞詩派」的 建立提供了更大的動能?. Ch. engchi. i Un. v. 過去對文人「並稱」之研究,往往容易侷限於對特定兩位文人文學風格之「比 較研究」或「文化內涵研究」 。事實上, 「並稱」作為中國文學淵遠流長的一種文 學範型,與眾多文學史現象形成複雜交錯的關係,其中「高岑」並稱此一範型, 即與邊塞詩派之形成緊密相連。本論文在大結構方面,其實包含了兩個質量並重. 16. ﹝唐﹞杜甫撰,仇兆鰲注: 《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頁 638-639。. 17. 嚴羽《滄浪詩話》言: 「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 ,劉克莊《後村詩話》云: 「高、岑二. 公詩,氣魄力量,音調節奏,生逢開元承平之際,與李、杜二公更唱迭吟,所謂治世之音也。」 「高適、岑參,開元、天寶以後大詩人,與杜公相頡頏,歌行皆流出肺肝,無斧鑿痕。」宋人開 始接受「高岑」並稱之說,但綜觀宋代,相關評述仍頗為少見。這些評述的詮釋與意義,將於第 三章討論,茲不贅述。 6. DOI:10.6814/NCCU202001359.

(19) 的子題,一者為高岑並稱的源流發展始末,一者為邊塞詩派的出現及形成。筆者 擬將兩項子題的相互錯雜關係詳加剝析闡述。以「並稱」作為主要視角,探討「邊 塞詩派」如何建構之歷程,期能對此一懸而未決之唐代詩學議題,提供不一樣的 視野。.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本篇論文以並稱為主要切入視角,將高適、岑參作為行文軸心,探討唐代「邊 塞詩派」之建構歷程。因牽涉到之領域較廣,故文獻回顧亦分為「並稱研究回顧」、 「高適及岑參研究回顧」、「唐代邊塞詩研究回顧」三個方向來說。. 立. (一)並稱研究回顧. 政 治 大. ‧ 國. 學. 「並稱」作為文學史中存在的現象,有淵遠流長的歷史,但是針對此一現象 探討的學術性專論,其實是近三十年才開始出現的。目前學界對此一議題的研究,. ‧. 可以發現絕大多數是以單篇論文為主,學位論文或專書尚頗為有限,可知此一議 題之研究,仍有不少留待拓展的空間。. y. Nat. sit. 在「並稱」研究中,有些學者關注的是此一現象的思維特色與起源問題,如. n. al. er. io. 李福標〈古代文人合稱現象及其相關問題〉18,其認為將文人合稱或並稱的現象,. i Un. v. 始於一種類比意識,在此一類比意識的與文化的交互作用下,並稱於魏晉以來逐. Ch. engchi. 漸成為文學史的普遍現象。張珊〈並稱探源─語言、文學、文化的多重考察〉19一 文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融合古代「姓」 「氏」 「號」 「語」的相關文獻,說明「並 稱」出現的文化心理因素。羅時進〈唐代作家並稱的語言符號秩序與文學評論意 義〉20也採取同樣的進路,闡述了「並稱」背後的語言符號特徵,以及此一特徵 背後的思考運作模式。 在上述幾篇論文的論證中,對於「並稱」現象背後的文化結構與心理特徵,. 18. 李福標: 〈古代文人合稱現象及其相關問題〉《 (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2 卷期 1,. 2002)。 19. 張珊: 〈並稱探源 ─ 語言、文學、文化的多重考察〉(《中國社會科學》期 5,2009)。. 20. 羅時進:〈唐代作家並稱的語言符號與文學評論意義〉(《文藝理論研究》期 2,2013)。 7.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0) 提供了合理的思考角度,也具有對其他研究者輔助的作用。不過學界目前的趨勢, 更多是針對特定「並稱」進行源流考察並探討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比較偏向源 流考察的論文,如李一飛〈李杜並稱、李杜優劣論探源─兼為元稹「李杜論」一 辨〉21,這篇論文主要討論李杜並稱的開端,藉由對唐代詩壇當時情況的還原, 說明詩學上「李杜優劣論」的形成,並對此一詩學命題做出新的解讀。魏景波〈李 杜並稱源起〉22企圖藉由唐代文獻的爬梳,呈現李杜兩人「並稱」之前的時代背 景,進而說明兩人在當代文人中的印象。杜松梅的〈溫李並稱原因探析〉23,指 出溫李最初並稱的理由應當是善於寫作駢文且風格相近,但發展至後來,也出現 將「溫李」視為一個詩風相對應,並以此進行評述的說法。這幾篇論文均善於運 用原始文獻材料,去回溯某一組文人並稱較早時期的發生背景。至於偏向討論「並. 政 治 大. 稱」背後文化意義的論文,如吳振華、丁麗莉〈論王孟差異及王孟並稱的文化意. 立. 蘊〉24除了對王孟兩家的藝術風格進行比對,也探討王孟此一並稱詞彙在詩學上. ‧ 國. 學. 多重意義。吳戩〈顧王並稱之歷史建構及其文化意義〉25,以比較少見的顧王並 稱為軸心,除了梳理兩位文人並稱的來由,也深入分析顧炎武、王夫之此一並稱. ‧. 組合,其實蘊含著清明之際文人對家國的寄託,及至晚清又成為國運衰微下文人. sit. y. Nat. 對民族的投射。劉城〈歐陽修與「韓柳」 「韓李」並稱〉26,討論的重心,則是歐. io. al. er. 陽修雖欲以「韓李」取代「韓柳」,以維護其儒學正統的立場,然「韓柳」仍舊. n. 被後世廣泛流傳,此一並稱也成為文學史上具有象徵意義的組合。這些論文除了. Ch. i Un. v. 探討「並稱」的來由,也試圖闡述每一組文人並稱由於跟不同的時空背景相互結. engchi. 合,背後也承載了豐富而多層次的文化涵蘊。. 無論是針對文人並稱進行源流的考察,或者對並稱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 行分析,其實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文人並稱在文學史流衍的歷程中,因為不同時代 評論家的再詮釋,使此一「並稱」的內涵逐漸轉化,在美學接受歷程上產生特殊 21. 李一飛:〈李杜並稱、李杜優劣論探源 ─ 兼為元稹「李杜論」一辨〉(《湘潭師範學院學報》. 第 12 卷期 2,1991)。 22. 魏景波:〈李杜並稱源起〉(《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第 23 卷期 2,2006)。. 23. 杜松梅:〈溫李並稱原因探析〉(《中國韻文學刊》期 1,2018)。. 24. 吳振華、丁麗莉: 〈論王孟差異及王孟並稱的文化意蘊〉 《廣西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 期 8,2012)。. 25. 吳戩: 〈顧王並稱之歷史建構及其文化意義〉(《衡陽師範學院學報》期 1,2017)。. 26. 劉城: 〈歐陽修與「韓柳」「韓李」並稱〉(《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期 5,2018)。 8.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1) 的效應。此一現象是並稱研究值得注意的探究點,有學者也留意到這種現象,如 柳苞〈文學史並稱芻論〉27,提出某些「並稱」在傳播過程中,會由於後代文人 的再詮釋致使原先涵意產生流動。列入「並稱」中的文人,時代越後,面貌就可 能產生極大的變異,其文章提出時間雖然較早,但已經敏銳意識到此現象的存在。 郭自虎〈從作家並稱的接受分野看文學接受史中的道德評價因素〉28可視為對此 議題的進一步探索,其關注「並稱」流傳過程中道德評價所產生的影響,有些並 稱組合在持續後世評價的過程裡,一方的道德被往上抬升,但另一方卻被放大檢 視,以屈宋並稱來說,由於屈原為在道德上具有崇高的象徵性,對比之下,宋玉 則往往被塑造成輕薄風流、品德低劣的文人。又如韓柳並稱,因韓愈在當代推明 「道統」,堅定捍衛儒家仁義道德,柳宗元對此並未堅持,採取折衷態度。由於. 政 治 大 29. 此一區隔,宋代遂出現「柳非韓比」的論調 。這些因「並稱」而導致的文人高. 立. 下之爭,往往與特定詩學議題相互糾結。王文進在〈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 ‧ 國. 學. 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30中,針對個案進行 研究,指出「陶謝」在並稱之後,評論家開始將兩人的品格進行比較,並對文學. ‧. 風格進行高下優劣的分判。其論述突顯出「並稱」研究一個重要的面向,就是「並. sit. y. Nat. 稱」裡的文人,往往由於道德、藝術評價的影響,使此一「並稱」詞組的內容在. io. al. er. 後世評論家視野中形成獨特的發展軌跡。此一現象與詩學議題、文學史議題之間. n. 相互纏繞的關係,其實是「並稱」研究值得更深入挖掘的方向。此一觀點,筆者. Ch. 先不在此展開論述,將於下一節進行說明。. engchi. i Un. v. 以上回顧整理,主要是針對「並稱」研究的單篇論文部分,可發現相關研究 27. 柳苞: 〈文學史並稱芻論〉(《汕頭大學學報》期 2,1993)。. 28. 郭自虎: 〈從作家並稱的接受分野看文學接受史中的道德評價因素〉(《東方叢刊》輯 2,2008)。. 29. 韓愈、柳宗元的評價出現重大歧異,歐陽修扮演關鍵角色,其〈唐柳宗元般舟和尚碑〉: 「子. 厚與退之,皆以文章知名一時,而後世稱為韓柳者,蓋流俗之相傳也……退之以力排佛、老為己 任,子厚不得無言也。」其〈唐南岳彌陀和尚碑〉又言: 「自唐以來,言文章者言含柳,柳豈韓 之徒哉,真韓門之罪人也」。歐陽修認為柳宗元不如韓愈。因此在其文章中將韓愈、李翱並舉, 以「韓李」為「道統」之象徵。黃震《古今紀要》言: 「歐公只說韓李,不說韓柳」 ,認為柳宗元 文章「皆不根於道」 。但事實上,柳宗元對道統並非不重視,僅是思想比較兼容。但韓柳「並稱」 後,宋代的確出現高下對比的聲音。相關研究可參〈歐陽修與『韓柳』 、 『韓李』並稱〉 ,頁 73-77。 30. 王文進: 〈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 、 「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 別〉收錄於《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 9.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2) 多集中於大陸學界,臺灣學界著墨反而較少。目前將「並稱」作為主軸進行研究 的學位論文或專書,數量並不多。學位論文方面,白旭《唐宋作家並稱研究》31, 透過幾個角度作為切入唐宋時期並稱的視角,以「時代並稱」 、 「作品傾向或觀點 相近並稱」 、 「地點並稱」 、 「宗族關係並稱」 、 「同姓並稱」 、 「成就相當並稱」 、 「字 號並稱」為主,對唐宋兩代不同的並稱組合進行闡述,最後也對這些「並稱」在 域外的評述與傳播現象進行說明。論文中側重闡述唐宋時期知名文人並稱成立的 原因及背景,但由於並非以特定並稱為分析對象,因此比較少探討不同文人並稱 與詩學互涉的議題。李奇珊《溫李並稱研究》32探討「溫李」成立的起因,將「溫 李」置放到其誕生的背景中,以此二家作為主軸探討晚唐時期的文學潮流與美學 風尚。范義財《「屈宋」並稱問題批評史論》33以較全面的方式,對「屈宋」並稱. 政 治 大. 此一議題進行探討。論文中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眾多批評家進行考察,釐清「屈宋」. 立. 並稱的由來。對「屈宋」並稱涉及的詩學議題進行梳理,並說明文壇因「屈宋」. ‧ 國. 學. 高下之爭所引發的議論。肖佩蕊《韓愈李翱並稱研究》34對「韓李」並稱的背景 進行還原,說明「韓李」與「韓柳」逐漸分流的原因,並從「文學創作」「哲學. ‧. 思想」討論兩個視域下「韓李」並稱的內涵特徵。. sit. y. Nat. 專書方面,嚴格而言以「並稱」為問題意識進行研究的著作,僅有張震英、. io. al. er. 白愛平合著的《唐韻的闡揚 ─ 姚賈的理論內涵及傳承影響研究》35,這本書探. n. 討了姚合、賈島此一「並稱」組合所牽涉的諸多詩學議題。在前半部,除了說明. Ch. i Un. v. 「姚賈」並稱的起源及內涵特徵,亦指出「姚賈」在中晚唐之交儼然形成以兩人. engchi. 為中心的詩人群體姚賈的餘緒成為晚唐詩風的主調,可視為「唐風」至「宋調」 轉型的關鍵力量。作者也針對姚賈之異同與優劣的歷史爭議,進行了文獻的考察 與綜合性的評述。這本書的後半部,主要將焦點擺在「姚賈」的傳承與接受, 「姚 賈」餘風對晚唐五代、北宋、南宋及明清詩人均有影響,在不同時期「姚賈」與 當時的詩壇理論,都產生一定程度的關聯。透過對「姚賈」的理解,有助於理解. 31. 白旭: 《唐宋作家並稱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32. 李奇珊:《溫李並稱研究》(浙江: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33. 范義財: 《「屈宋」並稱問題批評史論》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34. 肖佩蕊:《韓愈李翱並稱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35. 張震英、白愛平: 《唐韻的闡揚:姚賈的理論內涵及傳承影響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3) 諸如「四靈詩派」 、 「江湖詩人」 、 「竟陵派」 、 「高密派」 、 「同光體」中各派詩學理 論的細緻之處。 綜觀目前「並稱」領域之研究,雖然有一些單篇論文針對此一議題,以各自 角度進行探索,然全面而系統性的學位論文及專書實際上極其有限。其中「高岑」 並稱之探討,至今尚無學者著力於此,也成為並稱研究環節中,始終有待拓展的 區塊。. (二)高適及岑參研究回顧 在詩學領域中,高適及岑參是頗為重要的名家,相關研究累積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分別敘述兩位詩人研究之概況。. 政 治 大. 36. 有關高適之研究,早期的論述多集中於單篇論文,阮廷瑜〈高適年譜〉 、 〈高. 立. 適交遊考(上)〉、〈高適交遊考(下)〉37、〈高常侍岑嘉州其人與詩之評語〉38、〈重. ‧ 國. 40. 學. 訂高常侍集傳本述要〉39等一系列之研究,可說是重要的先驅,孫如陵〈邊塞詩 41. 人高適〉 、陳秀清〈高適評傳及其詩〉 對高適的生平與詩歌加以分析,均提供. ‧. 未來學者進一步探討此為詩人的基礎。. sit. y. Nat. 不過,將高適進行整體性研究且寫成論文與專書,是從 1980 左右才開始,. io. al. er. 以宏觀角度研究高適其人其詩者,如蔡振念《高適詩研究》42除了對高適年譜、. n. 籍里、交遊進行考證,也探討高適詩的語言特色與境界內涵,其論述信而有據,. Ch. i Un. v. 尤其著力於高適生平與作品之間的繫年,在當代高適研究中,是相當有影響力的. engchi. 著作。徐義龍《高適及其詩歌研究》43在前人基礎上,試圖擴大研究範圍,除了. 36. 阮廷瑜:〈高適年譜〉(《學術季刊》5 卷期 3,1957)。. 37. 阮廷瑜:〈高適交遊考(上)〉、 〈高適交遊考(下)〉(《大陸雜誌》 ,30 卷期 7-8,1965)。. 38. 阮廷瑜:〈高常侍岑嘉州其人與詩之評語〉 ,(《大陸雜誌》37 卷期 10,1968)。. 39. 阮廷瑜:〈重訂高常侍集傳本述要〉(《書目季刊》11 卷期 3,1977)。. 40. 孫如陵:〈邊塞詩人高適〉(《中外雜誌》卷 1 期 3,1967)。. 41. 陳秀清:〈高適評傳集其詩〉(《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藝術學報》期 4,1969)。. 42. 蔡振念:《高適詩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0)。此論文後出版成. 書,亦名《高適詩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43. 徐義龍:《高適及其詩歌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11.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4) 高適的邊塞詩,也分析了其它題材的作品。佘正松《高適研究》44則運用了新的 文獻,對特定時空背景下的作品進行分析,該書對高適兩赴薊北、從軍河西、出 鎮淮南、為官西川各個階段的邊塞詩都有詳細的考證,其特色是對詩歌原典的把 握紮實,也提出了不少珍貴的觀點。 在整體性的宏觀研究之外,另一種研究取徑是由跨領域的視角對高適詩進行 分析,或將研究範圍縮小,聚焦於特定議題。以前者來說,代表著作如施淑婷《敦 煌寫本高適詩研究》45從敦煌學的視角,對敦煌本高適詩進行探討,藉由考究其 中的篇目與異文,呈現其文獻學意義。洪雅惠《高適七言古詩語言風格研究》46由 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高適七言古體詩的音韻、平仄用法,進一步說明高適詩的修 辭特色與語彙運用模式。以後者而言,朱澐《高適交遊詩研究》47則探討高適的. 政 治 大. 與當代文人的交遊網脈,並闡述高適交遊詩背後呈現出的思想與精神內涵。周雪. 立. 瓴《高適詩歌在明代的接受研究》48則以高適詩在明代的傳播狀況為主軸,討論. ‧ 國. 學. 明代文人對高適的點評以及作品所受的影響。. 其中,《高適詩歌在明代的接受研究》與本文探討主題有所呼應,故特別提. ‧. 出加以介紹,該書首先對高適詩集在明代的版本與流傳狀況,進行文獻的整理工. sit. y. Nat. 作。除了針對幾部重要選本如《唐詩品彙》 、 《古今詩刪》 、 《唐詩解》 、 《唐詩歸》、. io. al. er. 《唐詩鏡》,考察高適作品在此類選本中載錄之情況,亦探討明人詩論對高適詩. n. 歌的評論。周雪瓴認為,在「辨體」意識濃厚的情況下,高適之古體詩得以受到. Ch. i Un. v. 更大的重視,當代的評點也豐富了這位詩人的詮解向度。不過該書雖然運用選本. engchi. 與評點作為分析高適在明代接受的文獻,但主要的研究取徑是將運用統計與整合 方式說明高適五古、七古、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排等詩體在各選本中收 錄的情況,有關邊塞詩作如何被載錄之探討著墨有限,與本文側重點不同。本文 較關注的是「並稱」視角下,高適之邊塞詩作如何被歷代選本載錄,從而分析有. 44. 佘正松:《高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45. 施淑婷:《敦煌寫本高適詩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學系碩士論文,1987)。. 46. 洪雅惠: 《高適七言古詩語言風格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3)。 47. 朱澐: 《高適交游詩研究》(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48. 周雪瓴: 《高適詩歌在明代的接受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12.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5) 明一代對高適邊塞詩的重視,是如何上承宋代、下啟清代,期能透過歷時性之分 析,對此一議題重新加以梳理。 在岑參研究方面,早期研究亦多以單篇期刊為主,如聞一多〈岑嘉州繫年考 證〉49、陳秀清〈岑參評傳及其詩〉50、杜若〈岑參和邊塞詩〉51、盧葦〈岑參西 域之行及其邊塞詩中對唐代西域情況的反映〉52、孫映逵〈岑參邊塞經歷考〉53, 這些論文對於岑參的行跡以及作品內涵,已經勾勒出基本的輪廓。其中聞一多〈岑 嘉州繫年考證〉對詩歌編年情況做了嚴謹的考證,使後來相關研究得以有所依據, 是近代研究岑參重要的先驅。 以專書及學位論文而言,以宏觀視角研究岑參作品者,具代表性者有史墨卿 《岑參研究》54,此書對岑參的生平、交遊及作品內涵均有探討,由於當時尚處. 政 治 大. 研究的開展階段,有些議題或許並未十分深入,不過這本論文在文獻上廣泛收羅. 立. 了不少重要資訊,對後來的岑參研究具有一定的貢獻。孫植《岑參及其詩歌研究》. ‧ 國. 學. 55. 奠基於眾多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有系統探討了岑參的詩歌藝術風格,此書比較. 特別的地方,在於特別針對岑參的西域軍旅詩、輪臺詩等系列作品進行原始地點. ‧. 與本事的考察,對還原特定作品的歷史脈絡,有具體的觀點。陳秀端《岑參邊塞. sit. y. Nat. 詩研究》56則將焦點擺在岑參邊塞詩的主題內涵,在研究重心上,比較側重對岑. io. al. er. 參作品句法以及修辭技巧的探討。. n. 近年岑參的研究,亦有學者由跨領域的途徑著手,或者以特定議題為切入點。. Ch. i Un. v. 陳文鐸《岑參七言邊塞古詩之音韻風格研究》57的研究進路與洪雅惠《高適七言. engchi. 古詩語言風格研究》十分接近,論文中以語言學作為方法,討論岑參七言古體邊. 49. 聞一多:〈岑嘉州繫年考證〉(《清華學報》卷 8 期 2,1993)。. 50. 陳秀清:〈岑參評傳及其詩〉(《臺北藝術學報》期 4,1969)。. 51. 杜若: 〈岑參和邊塞詩〉(《臺肥月刊》卷 18 期 2,1977)。. 52. 盧葦: 〈岑參西域之行及其邊塞詩中對唐代西域情況的反映〉(《蘭州大學學報》期 1,1980)。. 53. 孫映逵:〈岑參邊塞經歷考〉(《徐州師範學院學報》期 2,1984)。. 54. 史墨卿:《岑參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1)。. 55. 孫植: 《岑參及其詩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56. 陳秀端:《岑參邊塞詩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3)。. 57. 陳文鐸:《岑參七言邊塞古詩之音韻風格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4)。 13.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6) 塞詩的韻律風格,對理解岑參邊塞作品提供一種不同的觀看方式。徐熙蕓《明代 岑參接受研究》58探討明代選本對岑參的選錄概況,並考察明代文人對岑參的評 價與接受情形。林斌《論岑參其人其詩在唐代的接受與傳播》59則運用了傳播學 的概念,把焦點擺在岑參詩歌的傳播途徑,以及唐代文人對岑參的評價。 廖立《岑參評傳》60及《岑參事跡著作考》61,為其一系列研究之重要成果。 廖立的岑參研究具有考證紮實的特色,其《岑參評傳》收集資料豐富,秉持一貫 的學術嚴謹性,將其對岑參生平事蹟與作品的理解,貫串為有整體性的岑參傳記 著作。《岑參事跡著作考》則對作者的人際網脈、作品編年問題、版本問題、地 名與本事問題都有詳細的梳理,雖然偏向文獻學的取徑,但是對於探討岑參作品 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政 治 大. 在綜述岑參研究現況之外,徐熙蕓《明代岑參接受研究》值得獨立出來討論。. 立. 該書主要針對岑參詩集在明代的傳刻狀況加以考察,並援用幾部選本如《唐詩品. ‧ 國. 學. 彙》 、 《古今詩刪》 、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 《唐詩解》 、 《唐詩歸》 、 《唐詩鏡》 、 《石 倉歷代詩選》等等,針對岑參被載錄的詩體進行統計,其研究取徑與《高適詩歌. ‧. 在明代的接受研究》類似,但更為強調明人詩學透過「辨體」以觀看岑參的區塊,. sit. y. Nat. 岑參之邊塞作品如何被選本載錄,則非本書聚焦所在。本文則希望在涉及明代階. io. al. er. 段時,探討岑參邊塞詩在選本收錄的情形,並將此一現象放在「高岑」並稱的視. n. 野下加以分析,由於明代為「高岑」邊塞詩作開始受重視的關鍵時期,期能將此. Ch. i Un. v. 階段置放於宋、元、明、清之高適、岑參逐漸被建構為「邊塞詩人」的歷程中看. engchi. 待,進而對該時期之文獻有更進一步之理解。. 由上述文獻回顧可知,學界對高適及岑參所進行的研究,其實已經有豐富的 成果,並且由對兩位作家生平與邊塞詩作的探討,轉移為針對特定議題或某一體 式詩歌的研究。不過,將高適及岑參所形構的並稱 ─ 「高岑」作為一個整體性 之研究對象,結合各代評述與詩學議題進行深入挖掘,則為過去所未有,此一取. 58. 徐熙蕓:《明代岑參接受研究》(山東: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59. 林斌: 《論岑參其人其詩在唐代的接受與傳播》(福建:閩南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7)。 60. 廖立: 《岑參評傳》(北京:人民文學書版社,1990)。. 61. 廖立: 《岑參事跡著作考》(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7)。 14.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7) 徑可以為原有之高適、岑參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觀看視角。. (三)唐代邊塞詩研究回顧 對唐代邊塞詩的研究,向來是學界所重視的區塊。以下針對此一領域研究之 敘述,以較具代表性之論文與專書為主。 以綜覽的方式來看,針對唐代邊塞詩進行系統性考察的論文與專著,多集中 於近五十年。有些學者是直接以宏觀視角對唐代的邊塞詩進行考察,依循此一研 究取徑之代表性著作有何寄澎《唐代邊塞詩研究》62,論文係以分期的方式,探 討初唐、盛唐、中晚唐三階段邊塞詩的風格及內涵,並列舉重要作家加以闡述。 這本論文實際上為近代研究唐代邊塞詩之先河,後來重新出版為《總是玉關情 ─. 政 治 大. 唐代邊塞詩初探》一書。有別於《唐代邊塞詩研究》側重不同階段邊塞詩的區隔,. 立. 應曉琴《唐代邊塞詩綜論》63是以區分主題的方式對邊塞詩進行檢視,比如遊俠. ‧ 國. 學. 主題的作品、帝王邊塞詩、文人邊塞詩、軍中邊塞詩等等,其焦點為不同類型邊 64. 塞詩的內涵及特色。趙淑琴的《盛唐邊塞詩考論》 加入了民族視角,除了分析. ‧. 唐代邊塞詩中的樂舞及服飾,也透過這些闡述胡漢交融的邊疆地帶,詩歌中呈現. sit. y. Nat. 的風俗樣貌。. io. er. 在前述三本著作之外,亦有研究者將視角聚焦至唐代邊塞詩的美學與文化層 面,蘇珊玉《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研究》65及任文京《唐代邊塞詩的文化闡釋》. al. n. 66. Ch. i Un. v. 可視為此一研究方向下的代表。蘇珊玉《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研究》比較特. engchi. 殊的地方,在於直接從「盛唐」時期切入,闡述此一時期邊塞詩的文化美學、藝 術風格。該論文除了探索邊塞詩在聲律與風骨上傑出的表現,也藉由「盛唐邊塞 詩的審美境界」一章,以「興象風神」與「情景交融」兩個角度,闡述邊塞詩特 有的美感。任文京《唐代邊塞詩的文化闡釋》偏重於邊塞詩人的漢代情結、憂患 意識與民族精神,這本論文的特色,在於加強了幕府文化、地域文化方面的考察,. 62. 何寄澎:《唐代邊塞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74)。. 63. 應曉琴:《盛唐邊塞詩考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64. 趙淑琴:《盛唐邊塞詩考論》(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65. 蘇珊玉: 《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 66. 任文京:《唐代邊塞詩的文化闡釋》(保定:河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15.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8) 企圖以更多元的文獻,說明唐代邊塞詩人寫作時的心態特徵,以及普遍性的人文 關懷。這兩本論文都是立基於既有的研究基礎,從特定視角對唐代邊塞詩進行整 體性的透視,進而對此一題材的的藝術美學作出更深一層的評價。 在涉及唐代邊塞詩的相關研究中,尚有另一種取向的研究者,是從「跨代」 視角出發。這一類型的研究往往劃定出一個歷史的軸線,將唐代的邊塞詩置放於 特定的時空座標中進行分析。代表者如閻福玲《漢唐邊塞詩主題研究》67,書中 將邊塞詩的定型期定於漢魏時期,梳理邊塞詩由漢至唐的演變,並以苦寒、尚武、 征戰、鄉戀、風俗主題探討漢唐邊塞詩的內涵特徵。佘正松《中國邊塞詩史論(先 秦至隋唐) 》68一書考察邊塞詩的起源問題,闡述先秦至唐代邊塞詩的沿革,這兩 本書處理的時間跨度不同,但是都涉及邊塞詩流傳與演變的問題。楊士瑩《南朝. 政 治 大 69. 到初唐邊塞詩中時空結構之研究》 ,比較「南朝」及「初唐」兩個時期的邊塞. 立. 詩,試圖說明詩作中所蘊藏時間與空間的互涉關係及當時文人的思維模式。彭飛. ‧ 國. 學. 《隋唐東北邊塞詩研究》70則將焦點轉向隋代與唐代,探討東北邊塞文學的地域 特徵,並且分析東北邊塞詩的不同主題與時空意識。. ‧. 綜觀歷來研究成果,可發現有關唐代邊塞詩不同主題的分析,以及此一題材. sit. y. Nat. 本身的藝術特徵及文化內涵,其實是比較集中被探討的區塊。從歷史沿革角度考. io. al. er. 察唐代邊塞詩特殊性的著作,如閻福玲《漢唐邊塞詩主題研究》及佘正松《中國. n. 邊塞詩史論(先秦至隋唐)》 ,則可做為輔助視角進一步深化學界對邊塞詩的詮解。. Ch. i Un. v. 然而目前對邊塞詩的研究,其實均未深刻觸及到唐代「邊塞詩派」如何被建構此. engchi. 一議題,遂成為近代研究邊塞詩此一命題時的空白地帶。 事實上,「邊塞詩派」之建構歷經漫長的歷史演化而來,亦是一個文學史特 殊的現象。從某個角度來說,正因為有「邊塞詩派」此一後設概念的形成,因此 反過來形成近代學術探討邊塞詩不同議題的主要框架。「邊塞詩派」此一概念的 存在,無形中籠罩著唐代詩學研究的關懷方向與思考模式。故本篇論文期能聚焦. 67. 閻福玲:《漢唐邊塞詩主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68. 佘正松: 《唐代邊塞詩史論(先秦至隋唐)》(四川:四川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69. 楊士瑩: 《南朝到初唐邊塞詩中時空結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6)。 70. 彭飛: 《隋唐東北邊塞詩研究》(長春:長春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16. DOI:10.6814/NCCU202001359.

(29) 於此一議題,提出一己之觀察與所見。. 第三節 並稱與文學史議題的辯證關係 以文人「並稱」的內涵及接受情境來說,如果將並稱焦點擺在兩位文人的組 合71,有兩個值得關注的視角,即「異質性並稱」與「同質性並稱」 。所謂「異質 性」的並稱,是指並稱中的文人相互對照,形成美學風格的對比張力,如陶謝、 李杜、柳周即屬此類。至於「同質性」的並稱,則是組合中的兩人文學風格相近、 才力並駕齊驅,王孟、高岑、蘇辛當屬此一類型。不同的並稱組合,由於本身具 有的特徵及傳衍過程中各項因素的涉入,往往與歷代文學議題結合,延伸出錯綜 複雜的交互關係。. 政 治 大. 在「異質性」並稱中,「李杜」及圍繞著此一組合所產生的相關評述,形成. 立. 了重要的詩學議題。李白與杜甫的並稱,實際上是後人追溯的結果,李白在生前. ‧ 國. 學. 即名滿天下,杜甫在世時詩名並未十分顯揚。儘管《舊唐書》言: 「天寶末詩人, 甫與李白齊名」 《新唐書》認為杜甫: 「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 ,但兩唐書. ‧. 對杜甫在唐代地位的描述,恐怕於實際情形不符72,杜甫的地位應是在晚年或身. sit. y. Nat. 後方逐步建立起來。然而,在李杜「並稱」之後,對兩人之間文學風格與地位的. io. al. er. 討論,綿亙了整個文學史。據學界考證,最早將「李杜」並稱者應是元稹,其於. n.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中提到: 「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 73. Ch. i Un. v. 時人謂之李杜」 ,其後韓愈亦有「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 engchi. 用故謗傷」74之說,唐代時期李杜「並稱」的趨勢已經大致確立。但是當時隱然 71. 在並稱中,最常見者為雙人並稱。但亦有多人並稱,如北地三才、吳中四士、大曆十才子等. 等。不過與本節最相關者為雙人組合之並稱,為求論述聚焦,故以此一類型之並稱範型為主軸。 暫時不討論其他類型之並稱組合。 72. 學界多認為杜甫在唐代雖有詩名,但是其地位尚與李白頗有距離,其地位之抬升實與宋人對. 杜甫的推尊息息相關。相關論述頗豐,杜甫在宋代地位提升過程及當時文人評述之考察,可參楊 經華:《宋代杜詩闡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 16-98。魏景波:《宋代 杜詩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頁 45-95。李新、劉昊暘則從傳播角度說明宋 代文人在學杜風氣之下,更加深對杜甫詩歌的肯定。參氏著: 《杜甫詩史因革論》(河北:河北大 學出版社,2013),頁 84-156。 73.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 《元稹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 601。. 74. ﹝唐﹞韓愈撰,錢仲聯集釋: 《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頁 989。 17. DOI:10.6814/NCCU202001359.

(30) 存在的「李杜優劣論」,卻也引起後代文人反覆的爭辯與論斷。 在「李杜」並稱建立與流衍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兩個重要的現象。首先,李 杜在不斷被並置討論的過程中,評論家往往強調兩家文學風格中「異」的部分, 將李杜的詩歌風格進行對比,李白豪放飄逸,作品具有不拘格套的特色,杜甫雄 渾沉鬱,除了律體之外又能兼眾體之長。范德機《吟法玄微》 : 「太白之放逸,故 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優才瞻,故其詩兼備眾體」75,王世貞《藝苑卮言》:「五 言選體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以俊逸高暢為貴。子美以意為主, 以獨造為宗,以奇拔沉雄為貴,其歌行之妙,詠之使人飄飄欲仙者。太白也。使 人慷慨激烈唏噓欲絕者,子美也」76,這些評述都善於強調李白與杜甫的藝術風 格上的不同,也豐富了對李杜詩歌的鑑賞向度。其次,由於「並稱」中的兩人,. 政 治 大. 在眾多文學評論中往往是並置出現,事實上強化了「李杜優劣論」被擴大渲染的. 立. 空間,如趙次公〈杜工部草堂記〉言:「李、杜號詩人之雄,而白之詩多在於風. ‧ 國. 學. 月草木之間,神仙虛無之說,亦何補於教化哉!惟杜陵野老負王佐之才,有意當 77. 世,而骯髒不偶。胸中所蘊一切寫之於詩」 ,認為杜甫詩作之內涵實勝於李白,. ‧. 又如羅大經《鶴林玉露》 : 「李太白當王室多難,海宇橫潰之日,作為歌詩,不過. sit. y. Nat. 豪俠使氣,狂醉于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繫其心膂,其視少陵之憂國憂民,. io. al. er. 豈可同年語哉!唐人每以李杜並稱,韓退之識見高邁,亦惟曰李杜文章在,光焰. n. 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無所優劣也。至宋朝諸公,始知推尊少陵」 78. Ch. i Un. v. ,此一論調亦是「揚杜抑李」 。 「李杜優劣論」在宋代達到高峰79,但實際上在後. engchi. 代仍舊持續發酵,更牽涉到不同時期李杜地位抑揚高下的命題。歷代評論家對李 杜兩家文學風格的細緻探討,以及涉及地位之爭的「李杜優劣論」,其實都可視 為在李杜長期「並稱」的框架底下,逐步發展擴充的詩學議題。我們也可以從中. 75. ﹝元﹞范德機撰: 《吟法玄微》 ,收入張健編《元代詩法校考》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頁 174。 76.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 ,收錄於丁福保輯: 《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1005。 77. ﹝宋﹞扈仲榮等編: 《成都文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卷 42,頁 10。. 78. ﹝宋﹞羅大經撰,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341。. 79. 此一議題之相關討論可參楊文雄: 《李白詩歌接受史》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頁 103-114。.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237-256。 18. DOI:10.6814/NCCU202001359.

(31) 發現,「並稱」現象的存在,確實和文學史之間形成一種牽引力,並且與眾多文 學史議題具有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 在不同的並稱組合中,所引發的文學議題有時類似,但也需注意其間微妙的 差異。在中國文學史上,「陶謝」並稱是一個特殊的範型結構。六朝時期,比較 受到注目的其實是「顏謝」並稱,因為在當時文人的心目中,能夠與謝靈運相得 益彰的應當是顏延之,陶淵明受限於當時主流的文學批評觀點,並未得到公允的 評價80。然而自唐代開始,文人開始將陶淵明、謝靈運並置討論, 「陶謝」並稱逐 漸躍升到歷史舞台。不過,兩家在「並稱」之後,由於不斷被反覆比較,遂衍生 出各種傳播與接受上的錯綜複雜的發展。「陶謝」在並稱之後,陶淵明的高潔品 行慢慢被凸顯,其忠義形象逐漸定型化,謝靈運的道德高度則越來越受質疑,甚 81. 政 治 大. 至被視為心志不堅的浮華之徒 。類似的評述如王質〈粟里譜〉 : 「陶、謝皆世臣,. 立. 君世地色言俱僻,而靈運為武地秉任,最後乃欲詭忠義,雜江海」82,係以晉宋. ‧ 國. 學. 易代時之政治抉擇論斷兩家。又如方東樹《昭昧詹言》 : 「陶公說不要富貴,是真 不要,康樂本以憤惋,而詩中故作恬淡,則探其深淺遠近,居然有江湖澗沚之別」. ‧. 83. ,認為陶淵明之不慕榮利是發自真心,而謝靈運則是故作姿態。但若回歸歷史. sit. y. Nat. 語境,真實的謝靈運恐非如此。身處南朝亂世,遞嬗之際不得不委身於後朝的文. io. al. er. 人頗多,往往有不得已之苦衷,但是在「並稱」的框架下,謝靈運的道德遂被放. n. 大檢視。不僅如此,由於文學風格的兩相映照,陶淵明「平淡自然」的特色不斷. 80. Ch. engchi. i Un. v. 魏晉南北朝時期,頗有以雕琢為美的風尚,謝靈運之詩更受重視,陶淵明的質樸卻未獲時人. 高度評價。故鍾嶸《詩品》評謝靈運「其源出於陳思,雜有景陽之體。故尚巧似,而逸蕩過之, 頗以繁蕪為累。嶸謂若人興多才高,寓目輒書,內無乏思,外無遺物,其繁富宜哉」 ,列為上品。 又言陶淵明「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 雖給予肯定,卻僅列為中品。由此觀之,「陶謝」在六朝時期乃缺乏被對舉討論的可能性。此一 時期陶淵明地位之考述,可參鐘優民: 《陶學史話》(臺北:允晨文化,1996),頁 10-21。李劍峰: 《元前陶淵明接受史》(山東:齊魯書社,2002),頁 19-96。 81. 針對此一議題,王文進曾加以梳理,並說明「陶謝」並稱後地位演變之過程,可參〈陶謝並. 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 、 「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收錄於氏著: 《南 朝山水與長城想像》,頁 43-63。 82. ﹝宋﹞王質: 《紹陶錄》 ,收錄於王雲五主持: 《四庫全書珍本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頁 1。 83. ﹝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臺北:廣文書局,1962),頁 3。 19. DOI:10.6814/NCCU202001359.

(32) 被強調,謝靈運則變成「繁蕪雕飾」。代表性之說法如嚴羽《滄浪詩話》:「漢魏 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晉以還方有佳句,如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謝靈運『池塘生春草』之類,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 質而自然耳」84,劉克莊《後村集》 「世以陶、謝相配,謝用功尤深,其詩極天下 之工。然其品在五柳之下,以其太工也。優游栗里,僇死廣市,即是陶、謝優劣, 唯詩亦然」85,這些說法多將陶淵明之詩作為真率的典範,然謝靈運卻因其「精 工」 、「太工」反遭非議,連帶影響其文學史上的評價86。其實,謝靈運之作品雖 長於鍊字造句,卻也創造出不少後人難以企及的精彩詩作。但是因為陶謝「並稱」 之故,反而造成謝靈運在文學評論中往往處於劣勢的情況,甚至已然非「本來面 目」。. 政 治 大. 當然這裡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從文學風格相互對照的拉鋸性來看,「陶謝」. 立. 並稱屬「異質性」並稱,但是在另一個層次上,也可將「陶謝」視為田園山水的. ‧ 國. 學. 代表,此又顯現出其具有類似質性的成分。 「陶謝」並稱其實有多元繁複的內涵, 上述所以將其歸類為「異質性」並稱,主要是從藝術特徵相互對立,而歷來文人. ‧. 評述亦多據此立論而言,況且此一並稱的傳衍現象亦可與「李杜」組合彼此參照。. sit. y. Nat. 從陶謝「並稱」的接受歷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並. io. er. 稱」裡的文人,事實上會由於道德、美學、藝術評價的影響,使此一「並稱」詞 組的內容在後世產生種種錯綜複雜的轉化、變異、甚至是誤讀87。由於「並稱」. n. al. Ch. engchi. i Un. v. 84. ﹝宋﹞嚴羽撰,郭紹虞校釋, 《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頁 151。. 85. ﹝宋﹞劉克莊撰;辛更儒箋校:《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 5223。. 86. 王文進〈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 、「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 別〉收錄於氏著: 《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 ,頁 58-63。白振奎指出,宋金元時期,詩壇上普遍「尊 陶抑謝」 ,尤其宋人將陶淵明視為人品與詩品交融的極致,對其備加推崇,卻也相對壓抑了謝靈 運的地位。詳氏著:《陶淵明謝靈運詩歌比較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175-197。 87. 對此,柳苞認為並稱可能造成解讀上的不精確: 「於是,這裡出現的一系列的現象上的二律背. 反,一方面,人們將數個作家並稱,從而擴大了這些作家在文壇上的影響,另一方面,並稱的作 家逐漸被忽略了其個性亦即拋棄了其獨立存在,而只被視作一個共性集體的組成部分。……另一 方面,文學並稱愈益成為標新立異,劃地為牢的象徵,以至有的文學並稱也失去了面目,只留下 一個符號」 。見氏著: 〈文學史作家並稱芻論〉 ,柳苞原文的關懷,是憂心「並稱」現象可能誤導 後人對文學真相的認識。但換個角度,既然我們理解此一現象,就能透過重新梳理歷代評論,還 原「並稱」原初內涵,並將「並稱」在接受中產生的效應與文學議題結合,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20. DOI:10.6814/NCCU20200135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that is produced by the second type of transfer, transfer of principles, is dependent upon master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 order for a

This study first explores the legal ca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wage from different agent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judicial authorities, and academic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enforcemen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is study uses 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as the model to focus on diffe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