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一、 中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徵引書目

一、 中文

檔案.史料彙編

1. 《外交部》(臺北,國史館藏)

(1) 〈巴猶衝突(一)〉,典藏號:020-990600-2105。

(2) 〈巴猶衝突(二)〉,典藏號:020-990600-2106。

(3) 〈巴猶衝突(三)〉,典藏號:020-990600-2107。

(4) 〈巴猶衝突(四)〉,典藏號:020-990600-2108。

(5) 〈倫敦戰罪總會會務報告及我國會費〉,典藏號:020-010117-0021。

(6) 〈處理奧僑〉,《外交部》,典藏號:020-041706-0003。

(7) 〈劃定猶太人寄居區域〉,典藏號:020-070900-0062。

(8) 〈德國及義大利使館撤退(一)〉,典藏號:020-100400-0234。

(9) 〈德僑處理(一)〉,典藏號:020-990600-3245。

(10) 〈德籍猶太人財產處理〉,典藏號:020-042306-0026。

(11) 〈護照簽證〉,典藏號:020-990600-240。

2. 《國民政府》(臺北,國史館藏)

(1) 〈外僑事務〉,《國民政府》,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67400-00001-008。

3.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

(1)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二十四)〉典藏號:002-080200-00451-001。

(2)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九)〉,典藏號:002-080200-00536-058。

(3) 〈事略稿本─民國二十三年八月〉,典藏號:002-060100-00085-031。

(4) 〈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六年七月〉,典藏號:002-060100-00226-007。

(5) 〈革命文獻─日本投降〉,典藏號:002-020300-00027-002。

(6) 〈革命文獻—日本投降〉,典藏號:002-020300-00027-001。

(7) 〈革命文獻—日本投降〉,典藏號:002-020300-00027-004。

(8) 〈對美關係(五)〉,典藏號:002-090103-00006-1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蔣經國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

(1) 〈專案計畫—迦南計畫桃園計畫良友計畫再興計畫光復專案等〉,典藏號:005-010100-00033-001。

5. 原件(臺北,國史館藏)

(1) 〈上海市政府請核釋國籍法中關於外國人取得中國國籍是否仍適用於德僑及舊德奧籍猶 太人是否須同樣辦理案〉,入藏登陸號:026000011645A。

(2) 〈上海市流浪白俄及猶太人調查表〉,入藏登陸號:026000003352A。

(3) 〈限制德奧或無國籍猶太人旅行辦法卷〉,國史館藏,入藏登陸號:026000003321A。

6. 《特種檔案》(臺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

(1) 〈朱家驊上蔣總裁簽呈〉,館藏號:特 30/541.3。

(2) 〈移植中歐猶太人來華之計畫〉,館藏號:特 30/541.2。

(3) 〈關於中歐猶太人移植來華計畫案之判斷意見〉,館藏號:特 30/541.1。

(4) 〈法代表愛絲加拉致吳鐵城函〉,館藏號:特 10/3.35。

7. 《國防檔案》(臺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

(1) 〈西南邊區劃定猶太人寄居區域〉,館藏號:防 003/0037。

(2) 〈非常時期難民移墾條例〉,館藏號:防 003/0057。

8. 《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1) 〈凡美空軍駐地不得居留辦法〉,館藏號:11-07-02-13-05-081。

(2) 〈各機關留用敵籍技術人員〉,館藏號:11-32-99-10-012。

(3) 〈處理敵僑敵產(一)〉,館藏號:11-32-99-10-038。

(4) 〈處理敵僑敵產(二)〉,館藏號:11-32-99-10-039。

(5) 〈處理敵僑敵產(三)〉,館藏號:11-32-99-10-040。

(6) 〈處理敵僑敵產(四)〉,館藏號:020-049910-0041。

(7) 〈處理敵僑敵產(五)〉,館藏號:020-049910-0042。

(8) 〈處理敵僑敵產(六)〉,館藏號:020-049910-0043。

(9) 〈處理敵僑敵產(七)〉,館藏號:020-049910-0044。

(10) 〈處理敵僑敵產法令〉,館藏號:11-32-99-10-051。

(11) 〈敵僑及敵產處理條例(一)〉,館藏號:11-35-08-00-057。

(12) 〈敵僑及敵產處理條例(二)〉,館藏號:11-35-08-00-058。

(13) 〈敵僑及敵產處理條例(三)〉,館藏號:11-35-08-00-059。

(14) 〈敵僑及敵產處理條例(四)〉,館藏號:11-35-08-00-0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敵僑及敵產處理條例(六)〉,館藏號:11-35-08-00-062。

(16) 〈敵僑郵電限用中英文〉,館藏號:11-32-99-10-103。

9. 上海市檔案館

(1)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辦處關於猶太難民事》,檔號:U1-4-2974。

(2)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辦處關於猶太難民事》,檔號:U1-4-2975。

(3) 《上海市社會局關於不准〈新時日報〉登記發行事同上海市政府和德籍猶太人亨斯根脫 的來往文書》,檔號:Q6-12-123-24。

(4) 《上海市社會局關於賈福縫等為請限制猶太人活動的呈文》,檔號:Q6-15-417。

(5) 《上海市政府關於衛生局擬留用納粹份子及德籍技術人員與德僑管理委員會的來往文 書》,檔號:Q1-6-34。

(6) 《上海市提籃橋分局一股呈報國內白俄流浪調查表、查報德僑行蹤、協緝納粹德僑》,

檔號:Q149-5-17。

(7) 《上海市警察局刑事處關於猶太難民所報查緝失竊救濟物案》,檔號:Q131-5-4151。

(8)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衛生處關於猶太難民救濟協會及上海西僑聯合醫院》,檔號:U38-5-1087。

(9)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衛生處關於猶太難民救濟協會及上海西僑聯合醫院》,檔號:U38-5-1087。

(10) 《上海律師公告關於德籍猶太人在滬擅組『公斷法庭』侵害我國主權請訊依法取締的報 告、函》,檔號:Q190-1-13778。

(11) 《上海特別市警察局有關上海護畜會、猶太人等案卷及金融市場調查》,檔號:R36-12-20。

(12) 《上海區敵偽產業處理局關於德僑處理辦法》,檔號:Q6-15-56。

(13) 《上海警察局椰林路關於猶太人強佔民房案件》,檔號:Q150-4-24。

(14) 《日偽上海特別市政府關於猶太人喪失德國國籍的文件》,檔號:R1-4-174。

(15) 《刑事處關於市府關於滬市猶太人配合托辣斯集中資金大量搶購日人物資給警局之訓令》, 檔號:Q131-5-9511。

(16) 《財政部稅務署關於呢絨走私和火酒混充土燒酒的查緝問題與上海貨物稅局的來往文書》, 檔號:Q434-2-148-14。

(17) 《淞滬警備司令部外事處關於對日軍特種僑民、白俄、猶太人管理辦法及警備部第二次 外事座談會紀錄》,檔號:Q127-8-284。

(18) 《關於查報德奧僑民人數統計與第三方面軍司令部來往文書(附南京市德僑及猶太籍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民送滬返國名冊一份)》,上海市檔案館藏,檔號:Q1-6-376。

10. 〈中外慈善團體援助歐洲來滬猶太難民史料(二)〉,《民國檔案》,第一期,2000 年 1 月:

36-43。

11. 〈中外慈善團體援助歐洲來滬猶太難民史料(三)〉,《民國檔案》,第二期,2000 年 2 月:

15-26。

1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會議紀錄》,全 9 冊,臺北:近代 中國出版社,1995。

1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德外交密檔(1927-1947)》,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14. 石源華主編,《中華民國外交史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 邵銘煌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容留猶太人計畫檔案一組〉,《近代中國》,第 147 期,臺北:

近代中國雜誌社,2002 年 2 月:頁 168-189。

16. 秦孝儀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編:戰時外交(二),臺北:黨 史會,1981。

17. 秦孝儀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編:戰時外交(三),臺北:黨 史會,1981。

18. 秦孝儀編,《革命文獻 第七十六輯 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

臺北:中華印刷廠,1978。

19. 郭恆鈺、羅梅君主編,《德國外交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1。

20. 黃自進、潘光哲編,《困勉記》,全 2 冊,臺北:國史館,2011。

報紙

1. 〈宋慶齡等昨向德領館抗議 為德國壓迫民權摧殘文化事〉,《申報》(上海),1933 年 5 月 14 日,3 版。

2. 〈國府籌集鉅款建設西南開發資源〉,《申報》(上海),1938 年 10 月 10 日,21 版。

3. 〈非常時期難民移墾規則〉,《申報》(上海),1938 年 10 月 17 日,4 版。

4. 〈川贛等九省實施難民移墾〉,《申報》(上海),1938 年 10 月 19 日,9 版。

5. 〈柏林排猶如瘋如狂,妨害美德邦交〉,《申報》(上海),1938 年 11 月 16 日,5 版。

6. 〈中振會注意難胞移墾,墾殖難民已達卅萬〉,《申報》(上海),1938 年 11 月 23 日,9 版。

7. 〈英國決努力設法移植猶太難民〉,《申報》(上海),1938 年 11 月 23 日,6 版。

8. 〈旅滬外商遄赴西南〉,《申報》(上海),1938 年 11 月 26 日,10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英法利害相關,保持密切聯繫〉,《申報》(上海),1938 年 12 月 16 日,6 版。

10. 〈猶太難民不斷來滬應有限制〉,《申報》(上海),1938 年 12 月 25 日,11 版。

11. 〈德猶二百餘又過港往滬〉,《大公報》(香港),1938 年 12 月 30 日,6 版。

12. 〈集中營裡的德僑〉,《大公報》(香港),1939 年 9 月 25 日,6 版。

13. 〈馬克斯赴菲商猶太人殖居事宜〉,《申報》(上海),1939 年 11 月 9 日,9 版。

14. 〈猶太難民十萬擬移植雲南〉,《中央日報》(重慶),1940 年 1 月 28 日,3 版。

15. 〈德僑分批撤退 德籍傳教士願留中國者按照上次大戰情形辦理〉,《大公報》(香港),1941 年 7 月 15 日,4 版。

16. 〈丁文淵過星談話 我與德絕交經過〉,《大公報》(香港),1941 年 11 月 17 日,5 版。

17. 〈日當局考慮遣返各國僑民〉,《申報》(上海),1942 年 3 月 27 日,5 版。

18. 〈協約國僑民 將陸續撤退 外交領署官員優先遣送集中滬共載赴葡屬東非〉,《申報》(上海), 1942 年 4 月 12 日,4 版。

19. 〈北京日使館 安置華北敵性僑民 在魯省設集團收容所〉,《申報》(上海),1943 年 4 月 23 日,2 版。

20. 〈孤島外僑 慘遭敵寇凌虐憤而自殺者達五十餘人 德僑亦難免受敵方壓迫〉,《申報》(桂林), 1943 年 4 月 24 日,2 版。

21. 〈我拘捕留滬德人〉,《大公報》(重慶),1945 年 10 月 9 日,2 版。

22. 〈京滬德僑 將拘入集中營〉,《大公報》(重慶),1945 年 10 月 16 日,2 版。

23. 〈上海德僑 拘入集中營〉,《大公報》(上海),1945 年 11 月 7 日,3 版。

24. 〈對德僑處置辦法外部有所解釋 經核准者免遣送回國 教士猶太人未予例外〉,《中央日報》

(重慶),1945 年 12 月 11 日,3 版。

25. 〈處理德僑辦法 政院核定公布〉,《大公報》(上海),1945 年 12 月 15 日,2 版。

26. 〈留滬德國籍猶太人 不承認是軸心國民 要求以同盟國人民待遇 不擬遷移者願棧戀中國〉,

《大公報》(上海),1946 年 1 月 4 日,3 版

27. 〈外僑戶口統計 蘇聯最多美國最少 美僑六百餘蘇僑四千六百餘 白俄九千八百零十人尚在 外〉,《大公報》(上海),1946 年 6 月 4 日,4 版。

28. 〈社經理事會通過設立 國際難民新機構 本年底將接管聯總大部職務〉,《申報》(上海),

1946 年 6 月 23 日,3 版。

29. 〈遣送德日僑俘 德僑今日檢查行李 日僑俘下月初遺畢〉,《大公報》(上海),1946 年 6 月 26 日,5 版。

30. 〈遣送德僑聲中 涉及貪汙問題 陳國廉要倫特爾解釋 此案已引起國際注意〉,《大公報》(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海),1946 年 7 月 3 日,5 版。

31. 〈軒然大波之德僑問題 八百餘名後日遣送〉,《大公報》(上海),1946 年 7 月 5 日,4 版。

32. 〈德僑昨遣歸 七百餘人離滬〉,《大公報》(上海),1946 年 7 月 8 日,5 版。

33. 〈遣送歐僑無定期〉,《申報》(上海),1946 年 12 月 17 日,6 版。

34. 〈被遣德僑 昨晨離滬 納粹間諜二十八人同行〉,《大公報》(上海),1947 年 2 月 21 日,

4 版。

35. 〈本市猶僑抗議 英軍處死猶地下人員〉,《大公報》(上海),1947 年 4 月 23 日,4 版 36. 〈聯合國兩年工作新檢討七月八日滬聯譯〉,《申報》(上海),1947 年 7 月 20 日,7 版 37. 〈遣送歸籍猶僑 最後一批啟程〉,《申報》(上海),1947 年 7 月 26 日,4 版。

38. 〈逮捕納粹份子〉,《大公報》(天津),1947 年 8 月 10 日,3 版。

39. 〈納粹德僑遣送回國〉,《大公晚報》(重慶),1947 年 8 月 12 日,1 版。

40. 〈國際難民組織辦理難民登記〉,《申報》(上海),1947 年 10 月 26 日,2 版。

41. 〈中國方面歐洲難民 尚有八千人待遣送〉,《申報》(上海),1947 年 12 月 7 日,4 版。

42. 〈美商務部發表報告 給與外國援款日漸增加 總數已達六十三億美元〉,《大公報》(重慶),

1948 年 3 月 21 日,3 版。

43. 〈在華五千餘猶僑決撤往巴勒斯坦〉,《申報》(上海),1948 年 12 月 10 日,4 版。

44. 〈阮凡爾抵滬 辦理猶僑撤退事宜〉,《大公報》(上海),1948 年 12 月 10 日,4 版。

45. 〈移送外籍難民 難民組織遠東局策動〉,《大公報》(天津),1948 年 12 月 25 日,1 版。

46. 〈猶僑九百名 今赴巴勒斯坦〉,《大公報》(上海),1948 年 12 月 31 日,4 版。

47. 〈在華國際難民 六千人將撤菲〉,《大公報》(天津),1949 年 1 月 7 日,1 版。

48. 〈無國籍難民一批 昨乘輪離滬赴歐〉,《申報》(上海),1949 年 1 月 19 日,4 版。

49. 〈一批猶太人 過港赴雪梨〉,《大公報》(香港),1949 年 1 月 23 日,4 版。

50. 〈聯合國在滬機構總部命繼續留駐〉,《申報》(上海),1949 年 1 月 26 日,4 版。

51. 〈國際難民組織 商撤退在滬歐籍難民〉,《大公報》(重慶),1949 年 1 月 28 日,2 版。

52. 〈四千個猶太人 將從上海撤退〉,《大公報》(重慶),1949 年 2 月 14 日,3 版。

53. 〈國際難民組織 繼續復員工作〉,《大公報》(上海),1949 年 5 月 29 日,4 版。

54. 〈戈登號駛入黃浦江 明日載運外僑離滬〉,《大公報》(重慶),1949 年 9 月 24 日,2 版。

54. 〈戈登號駛入黃浦江 明日載運外僑離滬〉,《大公報》(重慶),1949 年 9 月 24 日,2 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