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戰後猶太難民

二、 生活景況與新秩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住上海的大量德僑與猶太難民,另一方面則是在華猶太人須再次抉擇去留,但外移程 序卻並非如此順遂。戰後全球的局勢仍然詭譎,但是苦撐過戰爭歲月的每個人,無論 在亞洲或歐洲,都將面對人生新的開始,即使未來未必一片光明。

二、 生活景況與新秩序

猶太人生活及新管理辦法

日本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消息傳開後,是上海隔離區的猶太難民聽到日本投降的傳 言,於是一些對日本警察滿懷怒意的猶太難民,驅逐日本人並占領了警察局,但沒多 久日本人又回來了;297因為住宅被前月之轟炸而受損、暫居於嘉道理學校中的猶太人,

不理會燈火管制開始慶祝,然而隔日早晨,日方仍展現出他們主政的權威,逮捕了幾 位撕除虹口隔離區標示的人,不過未久,美機撒下宣傳單,預告日本將會在8月14日投 降、盟軍會在此之後的幾週內進駐。298不久之後,日本天皇「玉音放送」、日本正式宣 告投降,上海的街頭擠滿了欣喜若狂、縱情歡鬧的人們,陌生人之間相視而笑、握手 擁抱、笑逐顏開;299隔離區周遭也不見日本人的蹤影了,入口處再也沒有檢查人員、

鐵絲網也消失了,300此對上海猶太難民最實質的影響是,再也不受限於通行證、終於 擁有行動自由了。上海的秩序並沒有因為日本人的消失而陷入混亂,因為美軍、國軍 先後進駐上海,接著在9月3、4日左右,美國第七艦隊抵達上海港,英、美及其他盟軍 的七百多艘船艦亦隨後到來,上海街頭隨處可見興高彩烈的水手;301而上海街頭的軍 用吉普車與三輪車都插著一種特別的旗幟,反應出設計者對世界新秩序的幻想:旗子 的四邊畫上四強的國旗,國府的青天白日旗最大,其次是美國的星條旗、英國的米字 旗及蘇聯的鐮刀旗。302

297 Otto Schnepp訪談紀錄,收錄於Steve Hochstadt, Exodus to Shanghai: 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p.172.

298 Ernest Culman訪談紀錄,收錄於Steve Hochstadt, Exodus to Shanghai: 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p.168.

299 Rena Krasno訪談紀錄,收錄自潘光主編,《艱苦歲月的難忘回憶: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1933-1945》,

頁198。

300 Eric Reisman訪談紀錄,收錄於Steve Hochstadt, Exodus to Shanghai: 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p.173.

301 Ernest Culman訪談紀錄,收錄於Steve Hochstadt, Exodus to Shanghai: 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p.168.

302 黃仁宇著、張逸安譯,《黃河清山:黃仁宇回憶錄(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頁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戰後新秩序的到來,政治上,不僅是國府開始回復主權的過程,國府必須直接面對 往昔處於日本統治下的大量德僑與猶太難民;經濟上,上海的商店不只願意接受法幣 鈔票,購買價值相當於在昆明或柳州的十倍之多,303此外,美軍不只為上海帶來大量 了美元、熱絡了經濟,整個虹口的氛圍驟然大變,美軍向孩子們贈送口香糖、巧克力,

糖果和鉛筆,成年人則受贈香菸和羊毛毯,304上海的猶太難民各憑本事做起了小本生 意,包括透過蒸餾法提取酒精,以滿足美軍對杯中物的需求、305編制草包、製作繪有 體現中國古代傳說精美圖案的皮製小粉盒,成為美軍為母親、妻子購買的禮物,306而 美 軍 、 之 後 成 立 的 聯 合 國 善 後 救 濟 總 署 (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UNRRA)上海辦公室等單位,皆為猶太難民提供不少職缺,如翻譯、文 書行政或卡車司機等工作。

戰爭甫一結束,對於戰時被收容、拘禁之德人,在未擬妥相關處理辦法前,仍舊待 之以敵國人民條例,從外交部回覆北碚收容所內的閔登之函可知,雖然戰時國府處理 境內的德僑之方式與英美不盡相同,不過英美兩國戰後數月仍未釋放被拘禁的德人,

且「美國政府曾建議於歐戰停止時,將現被拘禁之德人,留待將來管理德國之聯合軍 事機關處理,未處理前,一律繼續拘禁」;307美方處理德僑之方式,是將依法處理因間 諜嫌疑被拘之德僑,而美軍所俘虜之德國士兵的處置,則待有關各國洽商之後才行決 定,且目前德國仍處於盟國分區占領之狀態,因此國府「對於德國在華僑民教士之處 理,自應俟商洽有關各國後,再行決定,在未決定前,仍應遵照敵國人民處理條例辦 理」。308

經德僑管理委員會依據德奧人民會所登載之名冊,在未將約一萬二千餘名歐洲猶 太難民列入計算下,309彼時上海市德奧僑民數為(見下表2):

303 黃仁宇著、張逸安譯,《黃河清山:黃仁宇回憶錄(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頁53。

304 George Reinisch訪談紀錄,收錄自潘光主編,《艱苦歲月的難忘回憶: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1933-1945》, 頁189。

305 Israel Kipen訪談紀錄,收錄自潘光主編,《艱苦歲月的難忘回憶: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1933-1945》,

頁195。

306 George Reinisch訪談紀錄,收錄自潘光主編,《艱苦歲月的難忘回憶: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1933-1945》, 頁189。

307 「為准函請求開釋事」(1945年8月28日),〈處理敵僑敵產(二)〉,《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 史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32-99-10-039。

308 「為准函請求開釋事」(1945年8月28日),〈處理敵僑敵產(二)〉,《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 史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32-99-10-039。

309 1946年3月美猶分配委員會(JDC)完成調查,共有13475名歐洲難民在上海,其中有7498人為原德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籍 男性 女性 兒童(15歲以下) 合計

德籍 772 696 497 1965

奧籍 63 51 27 141

其他 15 24 13 52

總計 850 771 537 2158

表2 上海市德奧籍男女大小人數統計表310

說明:其他為本來列名德奧僑名冊上,但否認其為德奧籍者。

除此之外,經國府方面所獲情報估計,滬市有間諜嫌疑或行動之德僑約300人、舊 奧籍人100人、前德籍猶太人200人;有幫助日軍企圖或行動之德人約500人、舊奧籍人 200人、前德籍猶太人約500人。311

面對如此規模的德奧僑民與猶太難民,之後由淞滬警備司令部邀集第三方面軍司 令部、外事處、警察局、市政府憲兵團及該部稽查處,開會討論市內之白俄、猶太人、

印度人及無國籍人,若往昔曾有非法活動或有危害國家之行為者,應如何依法懲處一 事,以及日後可能影響治安之外僑問題。會議結果在德僑管理問題上,儘可能將全體 德僑集中,若一時不能完全集中,則應先以外交人員、納粹分子加以集中看管,而應 拘押曾有危害中國行為之德僑,屬必要時可於僱用機關負完全責任下僱傭德籍技術人 員;無國籍人民問題上,由警察局保甲組儘速辦理登記調查,辨別其國籍,以注意其 異動、猶太人不予集中,但其如有劣跡者,可先加以拘押、因與蘇聯外交有關,故對 白俄之政策,尚須請示政府,但其中如查有危害我國者,仍先加以拘捕,至於白俄所 開設酒肆對治安危害甚大,應由警察局衛生局制止設立或查封之;在外僑違法問題上,

現行犯由警察局逮捕處理,如案情涉及軍事,送交三方面軍、因檢舉或密告而逮捕之 通敵資敵外僑,由警察局或憲兵團處理,如涉及軍事,則送往三方面軍、與敵曾有勾 結之外僑名單,須根據情報及人民之檢舉,擬定經上奉批准後方能執行逮捕,各有關 方面須加聯繫,方能得一無遺漏而完全之名單;至於其他問題上,各公共機關、公司、

4337名為奧國人,見詹姆斯‧羅斯(James R. Ross)著、何修譯,《逃到上海的猶太人(Escape to Shanghai:

a Jewish Community in China)》,頁349。

310 製表資料來自於:「上海市德奧籍男女大小人數統計表」(1946年2月14日),《關於查報德奧僑民 人數統計與第三方面軍司令部來往文書(附南京市德僑及猶太籍僑民送滬返國名冊一份)》,上海市 檔案館藏,檔號:Q1-6-376。

311 「滬違反處置法令德僑人數統計」(1946年1月2日),〈德僑處理(一)〉,《外交部》,國史館藏,

典藏號:020-990600-32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商號,聘僱職員時應以國人優先,無必要時不得僱用外僑,而各娛樂場所及公共場所,

均須在戒嚴時間前半小時停業,以使盟軍回隊,避免妨礙戒嚴。312不過由於處理外僑 與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有關,故談話結論僅能做為各單位實施方針的參考之用,然此 會談結果,顯示出上海市有關單位對於當地外僑之管理態度。

10月9日,報載對在滬德僑之處置,乃是軍方當局將開始拘捕外交界、新聞界、納 粹領袖與秘密警察等,並送江灣集中營,預計在月底完成相關工作;313南京方面之三 十餘名德僑,市府將會同各有關機關將之送入玄武門之集中營;不過,15日時中央社 實際訪晤滬市德僑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知悉滬德僑尚未開始拘捕,首批納粹份子13人 將於18日拘入江灣集中營,後將陸續拘捕其他洋行職員,及接收德商之洋行等。314至 11月初,滬市德僑管理處表示,除少數技術人員及患重病者外,在滬德僑2400餘人將 陸續拘禁,目前已拘捕德僑七批、共120人,先行拘捕納粹黨員、非納粹黨人次之,且 通告德僑此為平民集合所、並非戰時集中營,故非永久拘禁,不過期限未定而已。315

另一方面,交通運輸網開始重建與連結,此亦代表著國內流離失所者(Displaced Persons, 縮寫為DPs)與難民的(Refugees)大規模的遷徙潮開始,包括國內因逃避戰禍 的人民返鄉潮、跨國間難民的安置,然而比起平民的回歸與遣送,儘速解除武裝的日 本軍隊才是盟軍的首要任務,且因為國軍「當時擁有的運輸工具絕大部分由美國提供,

正忙著將政府人員從重慶送回南京,把軍隊從南方運送到北部及東北」,316有鑒於此,

日軍的遣返在執行上反而並非國軍的當務之急;至於隨著日本帝國殖民或占領,帝國 擴張下而外移的日本海外平民,盟軍幾乎沒有任何遣返計畫,然而1945年8月始,民眾 自發性的遷徙迫使盟軍與日本政府不得不做出回應,不久,有組織的人口遣送措施─

─遣返營、隔離程序、身分文件與官署──開始成形;317相較之下,在華其他外僑非 如在華日人的規模,使得盟軍與日方必須即刻處理之,於是德僑遣送程序仍有待建立,

─遣返營、隔離程序、身分文件與官署──開始成形;317相較之下,在華其他外僑非 如在華日人的規模,使得盟軍與日方必須即刻處理之,於是德僑遣送程序仍有待建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