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立. The Treatm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 國. 學. China to German Jewish Refugees in China (1939-1949).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周惠民 教授 研究生:曾譯緒 撰. 中華民國108年12月.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1939-49年間,國民政府對逃離納粹德國而赴華的德籍猶太難民之 處置,隨著戰爭的進程、國府實際統治範圍的變動,導致轄下的猶太難民亦隨之增減, 而不同時期的國府有著不盡相同之因應方式,此間反映出中國、猶太難民與國際情勢 互動之情況。. 1930年代納粹德國種族政策造成的全球性猶太難民潮,不同於西方各國的移民配 額限制,彼時深陷於中日衝突的中國,戰時的權力真空使其成為猶太難民的避難處, 於是面臨著中德關係轉變之際,孤立抗戰、經濟危機、工業建設匱乏等內外交迫之窘 境的國府,將猶太難民議題化為外交策略,期望藉此解決猶太難民問題,並達到對外. 政 治 大. 建立中國的人道形象、對內發展西南地區之雙重目的。. 立. 隨著中德斷交、珍珠港事件的爆發,國府正式向軸心國宣戰後,在華德僑隨即成. ‧ 國. 學. 為敵僑,故國府如何管理轄下之德僑與猶太難民,是否施以國際上通行的拘留政策, 或將一般僑民外的專業技術者、教士、猶太人等群體,使其成為集中收容的例外,則 成為相關部會討論的課題。綜觀國府敵僑管理辦法的形成與施行,過程中亦受到多方. ‧. 壓力,顯示出國際情勢與國家政策之間互相影響的關係,然由於抗戰情勢的發展、國. y. Nat. 府實際統治區的不斷變動,增加了實行相關管理辦法的困難度;另一方面,同時間生. al. er. io. sit. 活於日本占領區的上海猶太難民,則因德日關係的轉變,又有著不同的經歷。. n. v i n Ch 期間猶太難民面臨著經濟危機、國共衝突等情勢,中國情勢的不穩成為猶太難民外移 engchi U 的推力;1948年成立的以色列,成為受限於各國移民配額的猶太難民之目的地,使猶. 抗戰勝利後,國府面對與管理境內大量的猶太難民,只能仰賴國際組織協助離境。. 太難民離華遣送更為順利的進行,於是隨著猶太難民的紛紛離去,結束了十年來政府 與猶太難民之關係。. 始於納粹反猶、終於中華民國政府撤離大陸,政府與猶太難民之間是一段被動開 展與結束的過程,然而透過相關檔案與回憶錄,重塑此期國府對猶太難民之態度與處 置,以突出國府在猶太議題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關鍵字:國民政府、納粹德國、二戰、猶太難民、德僑. DOI:10.6814/NCCU202000033.

(3)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一、研究動機 .................................................................................................. 1 二、研究回顧 .................................................................................................. 4 中德關係研究 ............................................................................................... 4 在華猶太人研究 ........................................................................................... 7 日本與猶太人 ............................................................................................. 10. 三、研究方法 ................................................................................................ 11 四、章節內容 ................................................................................................ 14. 政 治 大. 第二章 國府籌設猶太寄居區域計畫始末 ......................................... 17. 立. 一、前言 ........................................................................................................ 17. ‧ 國. 學. 二、計畫案之背景 ........................................................................................ 25 三、籌議:從寄居計畫到移民計畫 ............................................................. 28 內部交涉 ..................................................................................................... 28. ‧. 外部提案 ..................................................................................................... 31. y. Nat. 四、計畫結局 ................................................................................................ 35. io. sit. 五、結語 ........................................................................................................ 39. al. er. 第三章 戰時國府對德僑與猶太難民之處置...................................... 41. n. v i n Ch 一、前言 ........................................................................................................ 41 U i e h n gc 二、敵僑敵產管理辦法形成與施行 ............................................................. 44 三、原則中的例外──教士、專業人員與猶太難民 .................................. 46 教士之免予收容 ......................................................................................... 49 機關專業人員之留用 ................................................................................. 53 德籍猶太難民之豁免 ................................................................................. 57. 四、上海猶太難民隔離區 ............................................................................. 62 五、結語 ........................................................................................................ 67. 第四章 戰後猶太難民 ..................................................................... 71 一、從VE Day到抗戰勝利 ............................................................................ 71 二、 生活景況與新秩序 ................................................................................ 77 猶太人生活及新管理辦法 ......................................................................... 77. DOI:10.6814/NCCU202000033.

(4) 上海猶太法院之爭議 ................................................................................. 84. 三、猶太難民的去留抉擇 ............................................................................. 86 中國、國際情勢的不穩定 ......................................................................... 86 以色列的建立 ............................................................................................. 94. 四、在華猶太難民之遣送 ........................................................................... 101 五、結語 ...................................................................................................... 106. 第五章. 結論 .................................................................................109. 治 政 徵引書目 ......................................................................................... 115 大 立 一、 中文 ...................................................................................................... 115 ‧ 國. 學. 二、 外文 ...................................................................................................... 124.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033.

(5) 圖次 圖1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入口處雕塑及名單 ................................................................................. 2 圖2 威尼斯隔都 ................................................................................................................................ 8 圖3 集中營現貌 .............................................................................................................................. 20 圖4 何鳳山先生塑像 ...................................................................................................................... 40 圖5 杉原千畝駐立陶宛領事館....................................................................................................... 40 圖6 漢堡華人區紀念 ...................................................................................................................... 69 圖7 歐洲猶太受難者紀念碑 ........................................................................................................ 113. 政 治 大. 圖8 大屠殺受難者紀念碑 ............................................................................................................ 113 圖9 大屠殺紀念碑 ........................................................................................................................ 114. 立. 圖10 其他展示 .............................................................................................................................. 114. ‧. ‧ 國. 學. 表次. Nat. sit. y. 表1 處理重慶市德義僑民情形報告............................................................................................... 48. io. n. al. er. 表2 上海市德奧籍男女大小人數統計表 ....................................................................................... 79.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033.

(6) 第一章 緒論. „Dort,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verbrennt man auch am Ende Menschen.“. 「焚書之後,終會燒人」 ──Heinrich Heine(1797-1856), 1821. 立. ‧ 國. 學. 一、 研究動機. 政 治 大.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是倉促告別帝制、建立共和,然而戰敗不僅為德國人. ‧. 民帶來強烈屈辱感,戰敗責任的歸屬更成為軍方與政府之間的紛爭,甚至有指責猶太. y. Nat. 人在「背後捅了一刀(Dolchstoßlegenede)」的說法,各方各派在柏林不斷上演著爭權的. sit. 角逐,不過彼時「只有共產或法西斯主義是人們喜歡的極端思想,任何形式的常規與. al. er. io. 自制都被唾棄」 ,因為那是「一個罕有的混合急躁與狂熱的年代」 ,1一切的發展成為滋. v i n Ch 當納粹黨掌權之後,開始逐步打擊異己、鞏固權力,並透過煽動性的意識形態宣傳擴 U i e h n c g 大其影響力,他們的初步成果發生在1933年5月10日,當日無數受到策動的學生焚燒不 n. 養納粹(Nationalsozialismus, National Socialism, 國家社會主義,簡稱Nazism)的養分。. 符合德意志精神的書籍,此後的發展確實驗證了前引海涅劇作中的話語,焚書只是序 曲,於是至二戰結束為止,德國彷彿陷入了集體瘋狂的年代。. 在 如 此 背 景 下 , 納 粹 為 貫 徹 其 種 族 政 策 (NS-Rassenpolitik) , 將 反 猶 主 義 (Antisemitismus, Antisemitism)昇華而成猶太問題(Judenfrage, Jewish Question,按:此詞 最初源於18世紀後,西歐社會中對於猶太人是否可享有等同當地人的公民、政治等權 利的討論) ,亦即仇恨猶太人的意識形態,變成了猶太人是否有權生存的討論。反猶主 義的存在有其宗教根源,學者Raul Hilberg將西元四世紀以來,基督宗教國家的反猶政 策發展分為三階段:改變宗教信仰、驅逐與滅絕,後者皆是前者變異而來,2而納粹統 1 2. Stefan Zweig,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Berlin: Insel Verlag, 2013), S. 276. Raul Hilberg, Die Vernichtung der europäischen Juden(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DOI:10.6814/NCCU202000033.

(7) .2..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治期間的對猶方針,乃是以初期的驅逐、後期的滅絕為主。面對納粹愈趨劇烈的反猶 舉措,德國猶太人的生命面臨急迫的威脅,使得離鄉背井成為僅剩的選項,否則他們 將被送入集中營──倖存者後來將之認為是「匍匐於深淵之底」的地方,因為在那裡 「我們做為人的資格已遭到取消」 ,世界上也不存在著比此更加悲慘的人類處境,3於是 他們只能傾盡所有,開啟了大時代下不得不為的流離歲月、成為非自願性人口遷徙的 一員,此也造成了1930年代末期的猶太難民潮,他們其中之一的目的地包括了飽受戰 火肆虐的中國。. 政 治 大. 彼時的中國因1937年7月爆發的抗日戰爭,使得境內除了發生為躲避戰禍的大規模. 立. 人口遷徙情況外,國民政府更因此失去多處的有效控制與管理權,其中就包括了淞滬. ‧ 國. 學. 會戰之後的上海,如此所造成的權力真空狀態,反而讓中國成為數萬猶太難民避難處, 因此相較於猶太相關議題在德國近代史的沉重,猶太難民來華反而是有關於新生與希 望(見圖1),並反映出中國與世界的連結和互動。.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1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入口處雕塑及名單 牆上名單為目前可知戰時在滬生活的猶太難民,不同於歐洲相關紀念館中鐫刻的受難者名單 所透露的沉重,這是一份生存者名單。(筆者攝於2018年1月14日,上海). 事實上,近代猶太人來華發展史早於此批猶太難民前,首批為自鴉片戰爭後、前 來從事商貿的英印籍猶太人始,他們主要聚集在於上海、香港;第二波為19、20世紀 前後,因為帝俄境內反猶活動而輾轉前來東北、上海的猶太人。故在華猶太人因其背. 3. GmnH, 1999, 9 Auflage), S. 14. 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著、吳若楠譯,《如果這是一個人》(臺北:啟明出版,2018),頁52。. DOI:10.6814/NCCU202000033.

(8) 第一章 緒論. .3.. 景、赴華緣由的不同,可被區分成不同的群體,此呈現出在華猶太人複雜且多元之樣 貌,甚至於1930末來華之猶太難民,除德國籍外,亦有少數來自於其他歐洲國家,如 波蘭、捷克、波羅的海國家等,他們不僅是國籍上的不同,也能因猶太文化認同、世 俗化程度,而被歸類成各類群體,然因此批難民以德國籍(按:德奧合併後,原奧地 利國籍者亦被視為德國籍)為大宗,故本論文所探討之對象,乃是以源於納粹德國之 種族政策而來華之德籍猶太難民為主。. 政 治 大. 不同於往昔在華猶太人研究,以探討上海或是在華猶太人的群體區別與歷史發展 等議題為主,本論文嘗試以官方角度出發,是為1939至1949間初為蔣介石主導之國民. 立. 政府、後為行憲後改組之中華民國政府,其對境內之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故地理上. ‧ 國. 學. 戰爭期間乃是聚焦於重慶、雲南等國府實際統治之大後方,戰後則是以外僑主要聚居、 由此遣送離華的上海為主。易言之,隨著戰爭的進程,國府與納粹德國關係的改變, 其中關鍵在於雙方進入交戰狀態後,國府境內之德僑轉變成為敵僑,德籍猶太難民的. ‧. 身分亦有所變動,即使納粹德國後來正式施行剝奪離德猶太人的國籍,但是此點之於. y. Nat. 國府,不盡然能使猶太難民與德僑切割;此後的抗戰勝利復原,國府主權又及於數萬. sit. 外僑居住的上海,使得轄下實際管理之猶太難民數量大為增加,如何管理與遣送成為. al. er. io. 國府新一波課題,而此間中國的情勢發展、猶太難民的戰後際遇、其所面臨的華猶衝. n. v i n Ch 過程中,亦反映出彼時政府、國際組織與新成立之以色列之間的協力。 engchi U. 突等,皆在他們離華與否的抉擇上發揮關鍵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猶太難民再安置的. 上海戰時容納大量猶太難民的城市經歷,如今轉化為其獨特資產,並成為虹口地 區歷史記憶的一環,然而這是經過將近半世紀的束之高閣,部分原因在於猶太難民在 華時期主政的中華民國經歷了1949年的遷徙之後,隨著事過境遷、相關人士的未刻意 宣揚,許多事蹟僅留存在檔案之中;而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隨著改革開放、與以 色列關係穩定之後,這段在滬猶太難民歷史才重新被提起。除如上述之歷史發展,另 外則是因為上海猶太人群體組成,如同Wolfgang Benz教授所定義,不同於政治家、文 人等知名人士的流亡,是「小人物(Die kleinen Leute)」群體──沒有金錢、失去社會 地位,所有他們期望前往的國家,對他們的態度卻全然不是無條件的接納。4雖然小人 物實際亦是歷史的見證者,但是小人物的過往並非如大人物的曾經,能輕易地引起他. 4. Wofgang Benz hrsg., Das Exil der kleinen Leute(München: C. H. 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91), S.7.. DOI:10.6814/NCCU202000033.

(9) .4..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人關注與興趣,因此這段過往在1990年代後才逐漸為人所知。. 有鑒於此,筆者將透過檔案與回憶錄,探討二戰時期至戰後中國與猶太難民的互 動歷程,藉此反映出國民政府在彼時猶太議題上所扮演的角色,此亦凸顯出中國與世 界之間的互動、甚至於交互影響的過程。. 二、 研究回顧. 政 治 大 若討論國府與猶太人的關係,除於納粹掌權、推行反猶政策的背景有關,更不能 立 不述及近代中德關係,以及抗戰時期中德斷交、德日同盟的發展,故以下研究回顧將. ‧ 國. 學. 分述中德關係、在華猶太人,以及日本對猶政策等相關研究。. ‧. 中德關係研究. Nat. sit. y. 學界就近代中德關係的研究,聚焦於中德軍事合作,期間德國對於中國的影響與 關係等,如周惠民教授的《德國對華政策研究》 ,透過德國外交部檔案與相關文獻,將. io. n. al. er. 清末以來,德國在帝國主義浪潮下,對華政策的形成,以及民國之後德國對華政策的. i n U. v. 轉變,德國除了與北洋政府維持外交關係外,對於地方勢力派的軍事武器需求如何因. Ch. engchi. 應,並於其中維持平衡,及至國民政府時期雙方軍事合作關係的發展、抗戰爆發後德 國對華、對日的立場與考量,深入探討之;柯偉林(William C. Kirby)教授的《德國與中 華民國(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運用大量檔案史料,重塑1928-38年間中德關 係的發展,其中德國對國民政府的影響與利益,不僅僅在於軍事制度建設與合作,更 是以物易物的貿易互利,甚至及於工業經濟發展、意識形態等面向,包括借鏡德國, 並結合傳統儒家道德,以改革社會風氣的「新生活運動」 、推出工業發展三年計畫,協 助國內礦業開採與工業建設,縱然後因中德關係生變、抗戰規模的擴大,使原計畫趨 於停擺、中止,惟德國仍對近代中國之軍事、工業發展,甚至意識形態有相當影響力; 馬振犢、戚如高教授合著之《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中德關係研究》 ,透過相關 史料與專書,重塑近現代中德關係發展與變化的研究成果,並述及中德斷交後,德國 與汪精衛政權間後續之發展;陳仁霞教授所著之《中、德、日三角關係研究(1936-1938)》 , 以大量中、德、日三方的外交檔案,爬梳抗戰前後三者間的外交關係,歷經九一八事.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0) 第一章 緒論. .5.. 變、德日共同防共協定、德國赴滿經濟考察團與承認滿州國等一連串事件後,三國間 互為協調、角逐與衝突的過程。由於各國利益考量,當中日衝突爆發後,德國難以分 別與中、日維持等距外交,於是德日同盟確立,作者認為此是中國外交傳統「以夷制 夷」手段的失敗,因為「德日兩國都是以強權作為實現自己國家利益的手段」 ,5而強權 亦是國際政治的最終目的,於是國府在未認清德日雙方政治利益的高度同質性,是視 角上的侷限導致失卻採行有效策略的時機,以致於最終成為三角關係角逐下的失敗者。 惟筆者認為,就彼時國府對外關係而言,其對於日本的和談嘗試、與德國軍事經貿合. 政 治 大. 作,乃至於與蘇聯的協定、對英美援助的遊說,縱使抗戰初期訴諸國際輿論等外交策 略並未立即達到效果,然此實源於國際情勢的發展,與各國利益考量下的無可奈何,. 立. 此後對美關係成為國府外交的主軸,在國際情勢未為轉變下謀求改變,則不得不謂言. ‧ 國. 學. 國府乃是在盱衡本身實力與資源下,靈活運用外交策略與手段之效用。. 若將此期的中德關係放至國際關係的脈絡下檢視,面對著中德關係的波折與轉. ‧. 變,德國之於國府,猶如國府運用外交策略的催化劑,謀求發展對英、對美關係。陶. y. Nat. 文釗、楊奎松、王建朗教授合著之《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對外關係》 、王建朗教授所著. sit. 之《抗戰初期的遠東國際關係》 ,皆是有關抗戰時期國府的國際關係,以及外交策略、. al. er. io. 對外關係轉變的研究成果。前書將抗戰之始的對內交涉尋求解決、對外訴諸國聯以謀. n. v i n Ch 者僅著墨於七七事變爆發後至日本宣布「東亞新秩序」期間止,國府衡量己之需要, engchi U 靈活運用外交手段,以使蘇聯、英、美給予援助。二書對於抗戰初期中德關係的觀點, 求列強介入,直至戰勢翻轉、勝利為止,涵蓋著整段抗戰期間的外交策略與角力;後. 在於德國居間協調的角色與此後國府外交轉向,至1930年代中、末期,雖然德國與日 本戰略利益日趨一致,但仍願擔任雙方的「遞信員」 ,其角色「並非調停,而只是將我 們所知道的交戰雙方的意見作為消息來傳遞」, 6惟由於日在華軍事行動勢如破竹、兵 臨首都南京,和談條件益發嚴苛,終使談判破裂,德方居間協調卻也失敗以終,於是 中日衝突演變成長期抗戰,中德關係亦邁向轉折,其部分源於德國全球戰略的考量, 部分來自於日本希望透過強化德、義同盟,以牽制對中國抗戰持同情態度的英、美、 蘇等國。 7. 5 6 7. 陳仁霞,《中、德、日三角關係研究(1936-1938)》(北京:三聯書店,2003),頁422-423。 DGFP, 4/1, 793,轉引自王建朗,《抗戰初期的遠東國際關係》(臺北:東大圖書,1996),頁150。 王建朗,《抗戰初期的遠東國際關係》,頁168-169。.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1) .6..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綜觀近代中德關係的發展,商業利益是維持雙方關係的主要推動力,由於一戰之 際中國與德國分屬不同陣營,依國際法原則交戰國雙方之間的條約隨之失去效力,故 一戰後的中國與德國為無約狀態,德國基於國內經濟問題,謀求發展對華貿易,之後 為保障商貿利益,雙方協商並簽訂《中德新約》 ,使德國與中國邁向平等關係的新里程。 未久,蔣介石基於軍事需求,以及為彌補蘇聯軍事顧問離開的空缺,乃透過朱家驊 (1893-1963)向其德國教授引介軍事人才來華擔任顧問,以增強國軍之戰力,終於促成 德國軍事顧問團駐華。. 政 治 大. 1930年代的中國、德國、日本之互動關係,隨著中日衝突愈演愈烈,德國初期對. 立. 於遠東事務乃是分別與中國與日本維持等距外交,時任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Oskar. ‧ 國. 學. Trautmann, 1877-1950)認為德國推行的應是遠東政策,而非親日政策或親華政策,亦即 「不捲入中日衝突,對兩國保持同等的友好關係」 ,8故中德間軍事顧問合作仍持續進行 之,雙方於1934年8月23日簽署《中國農產品與德國工業品交換實施合同》,發展易貨. ‧. 貿易,隨後於1936年4月8日簽訂的《中德信用借款合同》 ,彰顯出雙邊緊密的經貿合作. y. Nat. 關係。但受到利益驅使的德國外交政策,在期望獲得東北農礦產品的需求下,與日方. sit. 於1936年4月30日簽訂《德滿貿易協定》,並於同年11月25日,德日雙方正式於柏林簽. al. er. io. 署《德日共同防共協定》 ,此協議所透露出的政治聯盟意涵,使得蔣面對德日防共協定. v i n C h von Blomberg, 立即透過當時的國防部長柏龍白(Werner e n g c h i U 1878-1946)致電孔祥熙(18801967)保證此協定: 「不過僅係防衛國際(第三國際)煽動組織之合作,絕不反對任何國 n. 的簽訂,不禁嘆曰: 「何德國之徒見武力而不重外交,乃至如此其極聊?」 ,9雖然德方. 家,並對於中德友誼關係,絕無影響。中德完全互信互助之合作,始終如一。」 , 10惟 隨著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德國居間斡旋失敗,此標誌著已經無法分別在兩國間維持 等距外交,隨著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撤換立場較親華的外交部長紐拉特 (Konstantin von Neurath, 1873-1956)與國防部長柏龍白,一手掌握住黨、政、軍大權, 於是在納粹黨種族觀的影響下,德國的遠東政策隨之改變,並隨之結束雙方長達十年 的軍事合作、易貨貿易關係。. 然而,盱衡中德關係迭起波瀾之際,相較於1940年代的美國國務院與總統因為對 8. 「未來德國的中亞政策:陶德曼與馮.狄克森的意見分歧」(1934年3月),郭恆鈺、羅梅君主編,《德 國外交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1),頁155。 9 《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線上版》(http://www.ccfd.org.tw/ccef001/web/ 2018.4.26查閱)卷三,頁358。 1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德外交密檔(1927-1947)》(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頁50。.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2) 第一章 緒論. .7.. 華貸款的核定、軍火援助不同調時,深諳美國政治生態、身負推動美國對華貸款重任 的宋子文(1894-1971)選擇直接與羅斯福總統接洽,雖然因此引起國務院相關人士的詬 病,但卻使貸款核撥較迅速的推展,此對於時值危急存亡之秋的國府而言,乃是起了 紓解燃眉之急、安定中國民心的實質作用,111936年初到任至1937年中卸任的首任駐華 大使程天放(1899-1967),派任源於時任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的汪精衛(1883-1944),感 嘆職業外交官對國民黨與國府政策不夠了解,故希望尋求能擔任使節之黨員同志,才 能於駐外時為黨宣傳、以黨利益為優先考量,由於程之黨政經歷,與陳果夫(1892-1951)、. 政 治 大. 朱家驊都有相當之友誼,且其所學為國際關係之背景,故受到二人的大力推薦,12於是 以非外交專業人員而身負使德國理解國府立場的外交重任,並謀求完成駐外使節「爭. 立. 取軍事援助,包括購買武器和飛機、招募外國飛行員、謀求財政貸款等」任務,13惟程. ‧ 國. 學. 因於語言隔閡,且未能實際了解德國黨、政關係的政治生態,任內僅透過外交部門人 士之接洽,失卻與納粹黨高層交涉的先機,完全無法扭轉納粹黨高層的種族歧視心態, 終於隨著納粹掌握外交、軍事部門內的親華人士接連去職,使得國府在德國政府內已. ‧. 全然無支持者,故雙方關係便難以避免的走向無可挽回之局面。. y. Nat. sit. 綜上所述,中德關係研究主要聚焦軍事合作始末、抗戰時期中德斷交之前因後果,. n. al. 斷交後,國府對在華德僑之態度則鮮有研究述及。. 在華猶太人研究. Ch. engchi. er. io. 是為官方關係之研究,惟較少有關於中德非官方交流、僑民之研究,至於國府與德國. i n U. v. 猶太人的遷徙與在華發展,一方面標誌著東西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在 猶太人流散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由於猶太教信仰,使得猶太人深信其是被上帝挑 選出來的民族之締約關係,即使猶太人亡國後流散各地仍保有猶太文化特徵,但在基 督宗教國家的一元信仰中,耶穌被猶太人出賣等根源,致使歐洲多處反猶心態的萌芽 與茁壯,猶太人在歐洲始終被視為外來者而未被接納,進而難以融入居住地的文化, 其中的舉措包括限制猶太人居住於特定區域──隔都(Ghetto,見圖2)、被當權者強 迫改宗等;此外則是伊斯蘭教興起後,中東地區的猶太與阿拉伯民族之間亦衝突不 11. 12 13. 關於宋子文身負借款任務使美的作為,及其行為對中美關係產生的轉變,可參閱:齊錫生,《從舞臺 邊緣走到中央:美國在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臺北:聯經出版,2017)。 程天放,《使德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67),頁3-5。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著,《顧維鈞回憶錄》,第二分冊(北京:中華書局,2013),頁473。.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3) .8..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斷。 14但在中國千百年來的歲月流變之中,唐朝左右來華定居開封的猶太人已完全融 入了中國社會,此源於開封猶太人的人數並不多,發展到明代的鼎盛時期約500餘戶 人家,4400-5000人, 15當他們開始與當地人通婚之後,終於逐漸被中華文化同化。鴉 片戰爭後來華的猶太人,則是規模較大的移民群體,惟他們或因為帝國主義者的驕傲 心態,或為避難之暫居心理,故並未澈底融入當地而維持相當之宗教、教育、文化生 活,不過彼此間仍發生程度不一之文化交流。.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Nat. 圖2 威尼斯隔都. 1516年威尼斯即出現猶太隔都。左為該隔都廣場,右為荷槍的士兵驅趕著人群進入火車車廂. io. n. al. er. 的紀念碑,是紀念納粹占領時期,此處被遣送至集中營的受難者。. i n U. v. (筆者攝於2019年2月20日,義大利威尼斯). Ch. engchi. 下述書籍主要以猶太人來華發展歷程為主,是為較綜述性之研究,包括:唐培吉 教授等著的《上海猶太人》,呈現了鴉片戰爭後赴上海發展的英印籍猶太商人沙遜 (Sassoon)、哈同(Hardoon)、嘉道理(Kadoorie)、安諾德(Arnhold)等家族,如何成立商行、 成為巨富的過程,以及之後上海成為遭受迫害的俄羅斯猶太人、歐洲猶太人的避難地, 並就上海猶太人的宗教、文化、救濟、復國主義者等活動敘述之;徐新教授的《異鄉 異客》,認為近現代猶太人來華是猶太民族散居(Diaspora)史中獨特的篇章,並分述哈 爾濱、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發展出猶太社群的前因後果、期間華猶間的交流,以及 改革開放後中以關係重新發展,為近現代猶太人在華散居做一統整性之研究;潘光教. 14. 15. 猶太人早期歷史及流散史可參見:西蒙.夏瑪(Simon Schama)著、黃福武、黃夢初譯,《猶太人:世界 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臺北:聯經出版,2018)。 王一沙,《中國猶太春秋》(上海:海洋出版社,1992),頁10;轉引自,潘光、王健,《猶太人與 中國》(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頁10。.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4) 第一章 緒論. .9.. 授的《猶太人與中國》 ,將猶太人在華發展歷程,自開封猶太人至中國始,鴉片戰爭後 猶太人來華經商,後俄羅斯、德國的反猶致使境內猶太人東來避難,在抗戰情勢之下 最後聚居上海度過戰爭歲月,戰後猶太人的離滬考量與管道等,及至改革開放後猶太 人重返中國就學、就業之境況,為數千年來在華猶太人的發展過程詳實敘述之;Mark O’Neill先生的《異地吾鄉:猶太人與中國(Israel and China: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silicon wadi)》 ,以記者之眼,作家之筆,將猶太人在華數千年來於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生活狀況描述之,並聚焦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中、以關係正常化的過程、猶太人. 政 治 大. 如何重返中國市場,且訪問來華之相關商貿、宗教人士,獲得第一手觀察資料,此外 便是近數十年來,中國地方政府開始對猶太人在華遺蹟的重視與保存、成立相關紀念. 立. 館等,以見證猶太人在華經歷之獨特性。. ‧ 國. 學. 至於聚焦二戰時期猶太難民在滬之景況,則有如下研究:戴維.克蘭茲勒(David Kranzler)的《上海猶太難民社區》著重於1938-45年間,上海猶太難民社群的起因、. ‧. 發展與結束之過程,包括歐洲猶太難民前往遠東的路線──透過曲折海路或轉道西伯. y. Nat. 利亞的陸路,皆受到歐洲戰爭情勢的影響,期間上海猶太人與日本當局的關係、猶太. sit. 社區本身所主持的救濟活動等情況,為較早期關於猶太難民上海生活的綜合論述研. al. er. io. 究;詹姆斯.羅斯(James R. Ross)透過訪問四位猶太難民,並與其他難民的故事、文. n. v i n Ch Jewish Community in China)》,主要藉由該四位猶太難民的經歷,拼湊出戰時猶太難 engchi U 民的生活樣貌,其中就戰後中國情勢的變化,包括中國人排外情緒顯現、國共內戰爆. 件、報導等資料,交叉比對而完成之《逃到上海的猶太人(Escape to Shanghai: a. 發等狀況,使得猶太難民繼續留在上海的前景亦不樂觀,於是紛紛尋求向外移民,然 而卻受限於移民配額,導致外移困難等情景。本書的特色除戰時猶太難民生活經歷 外,便是關於戰後猶太難民的選擇與困境,以及救濟組織又如何在其中扮演關鍵的協 助要角。. 關注上海猶太人生活與文化交流之著作中,顯現出猶太文化對滬之影響:王健教 授的《上海猶太人社會生活史》 ,以相關檔案與史料重現近代以來移民上海的猶太群體 的社會生活,亦即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活動、宗教文化等精神生活與人際網絡所構成 的生活變遷過程。透過此書研究,可窺見上海猶太人歷經三個主要移民潮,各自形成 不同之猶太社群、組織管理形式與慈善團體,以及各群體間之職業組成、經濟活動概 貌,此外,猶太人的宗教生活與教育、藝術等文化活動不僅增加文化認同,與居住地.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5) .10..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的文化交流,實際上更豐富了上海文藝圈;許步曾教授於《尋訪猶太人:猶太文化精 英在上海》一書中,透過17位猶太人的故事,其分別在教育、音樂、繪畫、影視、醫 學、工程、建築等領域貢獻其所長,不僅滋潤了上海的文化土壤,作育英才之外,更 將各專業知識傳承與後,為中國的文化界帶來相當之轉變與影響。. 無論以文化史、城市史,或以各猶太群體等面向觀之,在華猶太人研究已有相當 成果,至於在華猶太人與各官方之關係則較稀缺,尤其是戰時轄下非有廣大猶太群體. 政 治 大. 的國府,其對於猶太人的態度則鮮有研究提及。. 立. 日本與猶太人. ‧ 國. 學. 隨著中日情勢的演變,在華猶太人聚居之地,如哈爾濱、天津、上海等城市,皆 相繼淪為日本占領地區,日本面對區域內相當規模之猶太群體,如何管理與維繫當地. ‧. 猶太社群,以及延伸之該地猶太社群與國外猶太人之關係,皆考驗著日本當局的智慧, 有鑑於此,日本的猶太政策有其重要性。. sit. y. Nat. al. er. io. Marvin Tokayer與Mary Swartz合著之《河豚魚計畫(The Fugu Plan)》,揭露二戰時. n. 期,日本計劃改善東北猶太人境遇與關係,將於滿州國建立猶太自治區,目的在於該. Ch. i n U. v. 區除了能成為日、蘇之間的緩衝地帶,更將以此吸引猶太資本與技術,達到占領區建. engchi. 設之用,以及達成大東亞共榮圈的最終目標;此外,更期望運用猶太人在美之影響力, 謀求改善日美關係。本書雖為增加可讀性而小說化,將無數猶太難民的真實流亡經歷 轉化成9個角色,敘述其各自逃離家鄉、輾轉抵華之遭遇,卻仍殷實烘托出納粹反猶、 無數歐洲猶太人逃亡之背景與歷程,並參考外交檔案與相關人士的訪談紀錄,呈現日 本對猶親善政策「河豚魚計畫」的前因後果。最終由於日本對猶太人在美政治影響力 的錯誤期待,加之彼時政府改組、對美政策轉變、 「河豚魚計畫」並未如預期吸引大量 猶太技術與資本家,協助日本占領區獲得經濟、工業建設上之助益,故為避免讓猶太 問題成為德、日齟齬之根源,該計畫遂於1942年告終。. Heiz Maul於其著作《為何日本未迫害猶太人(Warum Japan keine Juden verfolgte-Die Judenpolitik des Kaiserreiches Japan während der Zeit des Nationalsozialismus(19331945))》 ,探討近代發展歷程相似的德國與日本──同樣於晚期擠身帝國主義行列、國.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6) 第一章 緒論. .11.. 家單一種族至上論──並成為二戰時期盟友的二國,惟為何日本並未採取同德國一般 的反猶措施?作者藉由釐清日本的猶太政策後,歸納出以下三個發展階段:1933-1937 年的不確定期、1938-1941年的敏感與危機期、1942-1945年的反猶宣傳期,並認為是戰 爭的曲折發展、日本的文化發展迥異於西方,故未有原生之反猶主義,以致日本始終 未對占領區內之猶太人採取「最終解決方案(Die Endlösung, The Final Solution)」,或任 何其他積極處理手段,僅在德方壓力下,於上海虹口劃設猶太人居住限制區域。事實 上,德日關係始終因其各自國家利益、對蘇聯之考量而有所改變,於是隨著戰爭情勢. 政 治 大. 的發展,日方無暇配合德國的猶太政策,在滬猶太難民因此未再遭受進一步之迫害。. 立. 日本與國府都一度曾計劃將猶太議題,化為外交與經濟策略運用之,然卻皆因客. ‧ 國. 學. 觀條件限制,以及目標難以達成,致使計畫終以失敗告終。不過由於二戰時期,德日 同屬軸心國的背景,往昔研究多聚焦於在滬猶太難民與日本之關係,然若試著比較彼 時在滬之猶太人及在國府轄下之猶太人之景況,則可凸顯出日本當局與國府就猶太人. ‧. 管理迥異之處,乃至於政權基於各自立場,分別對猶太群體所採取之態度。. n. al. er. io. sit. y. Nat. 三、 研究方法. Ch. i n U. v. 筆者透過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 engchi. 黨史 館 、上 海 市檔 案 館等 有關 部 會庋 藏 之檔 案 ,以 及 德國 外 交部 檔 案(Akten zur Deutschen Auswärtigen Politik 1918-194, ADAP)爬梳與對照1930年代中德關係的轉變、 國民政府外交因應措施與政策,如何運用當時幾近席捲全球的猶太難民問題,使其成 為改善國際地位的施力點,並嘗試與內政相結合──如何設法將國內工業建設需求, 與猶太難民潮、寄居計畫相結合,目的在於除得到國際宣傳上的利益外,更是考量此 能否為國內工商業發展帶來實質效益,此外便是中德斷交後,對轄下之德僑處置與管 理,及至戰後在華猶太人的管理與個人去留抉擇等情況。. 除上述檔案外,討論猶太相關議題,勢必要觸及納粹種族政策與大屠殺 (Holocaust),此亦是國府管理境內猶太人之前因,相較如今廣為人所知的說法是納粹對 六百萬猶太人的迫害與屠殺,但背後實涵蓋著納粹統治期間和種族政策非單一受害者 的複雜面向,以及納粹猶太方針的各不同階段,故筆者用一定篇幅鋪陳第三帝國的情.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7) .12..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況,及生活於其中的猶太人的反應、國際情勢與移民的困難等。因此,藉由相關著作 與回憶錄,無論是僑居德國的他者視角,或是德國人、猶太人的我者視角,重塑193、 40年代第三帝國的景況和居於其中猶太人的遭遇。. 他者視角如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r)的《第三帝國興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其駐於德國的外媒記者身分,親身經歷、親眼見證了威瑪共和 (Weimarer Republik, Weimar Republic)至第三帝國時期德國氛圍的轉變,納粹如何在短. 政 治 大. 短一年內,推翻了共和、取消了聯邦制、取締了任何民主結社,把猶太人驅出了政治 生活和一般職業、取消了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扼殺了司法獨立,16更於一連串之政治. 立. 舉措來鞏固政權,外交角力中確立國際地位;或如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的《野獸. ‧ 國. 學. 花園(In the Garden of Beats)》 ,藉由美國外交官威廉.杜德(William Dodd)於納粹崛起的 1933年前後,駐於柏林的所見所聞,期間納粹對於猶太人、共產黨員,或任何可能對 於政權造成威脅的人的對待方式,乃是層出不窮的虐待、暴力事件,受害對象亦包括. ‧. 許多外國公民,隨著「一體化運動」17的擴展,如納粹禮(Hitlergruß)等象徵式行為逐漸. y. Nat. 普及於群眾生活,此後納粹鼓吹公投,以尋求民眾支持退出國聯與其追求軍備平等的. sit. 外交政策,並發動長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等一系列行動,納粹逐步鞏固權. er. io. 力、對德國社會發揮全面性的影響力,當時「就連代表理性的科學領域,都難以獨身. al. n. v i n Ch 立場,並不能阻止自己的科學觀點受到政治影響,並且幾乎淹沒了他們,而打破了科 engchi U 學能夠阻擋深遠的非理性和極端主義的神話」, 獨裁的政權透過策略性的宣傳,使得 於外,如同愛因斯坦與其他優秀物理學家的遭遇,縱然德國科學家假裝自己沒有政治. 18. 就連代表理性的學科領域亦難以澈底置身事外,因此不難想像納粹種族政策之巨大影 響力,然而其他歐陸國家最初對納粹德國軍事擴張所採取的綏靖政策,或著如美國最 初將猶太問題視為外來移民問題,而「納粹迫害猶太人是德國的內政」不宜干涉,19終. 16. 17. 18. 19. 威廉.夏伊勒(William Schirer)著、董樂山譯,《第三帝國興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卷一》(臺北:左岸文化,2011,初版3刷),頁328。 一體化運動的用意在於使公民、政府、學校等文化與社會機構符合國家社會主義的信念和立場,參見: 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著、黃中憲譯,《野獸花園(In the Garden of Beats)》(臺北:漫遊者文化, 2014),頁72。 菲利浦.鮑爾(Philip Ball)著、張毓如譯, 《為第三帝國服務:希特勒與科學家的拉鋸戰(Serving the Reich: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Physics under Hitle)》(臺北:麥田出版,2017),頁128。本書以三位諾 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彼得.德拜、馬克思.普朗克、華納.海森堡,他們在納粹時期的職業生涯與個 人選擇之際遇、對政權之反應,反映的不僅是德國物理學界與政治之互動狀況,更是科學與政治間複 雜關係的反思,亦是納粹思想如何進入、影響科學界知識份子生活中各面向的研究成果。 艾瑞克‧拉森著、黃中憲譯,《野獸花園(In the Garden of Beats)》,頁42。.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8) 第一章 緒論. .13.. 究演變成後來的歐戰爆發與大屠殺。. 我者視角如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的《一個德國人的故 事(Geschichte eines Deutschen: Die Erinnerungen 1914-1933)》、史蒂芬.茨威格(Stephan Zweig)的《昨日世界:一個 歐洲人的回憶(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艾德加.福伊希特萬格(Edgar Feuchtwanger)的《我的鄰居希特勒:19291939,一名猶太歷史學家的童年回憶》 、英兒.杜肯(Inge Deutschkron)的《我戴著黃星. 政 治 大. 星等(Ich trug den gelben Stern)》等相關作品,皆是作者親歷、見證了納粹崛起,並深 受影響,非納粹同路人如哈夫納因此離德、赴英;身為猶太人的茨威格輾轉流亡,最. 立. 終在巴西因對歐洲局勢的絕望下自殺身亡;艾德加.福伊希特萬格同為猶太人,與雙. ‧ 國. 學. 親赴英;猶太人英兒.杜肯設法與母親於柏林藏匿、隱藏猶太身分,在友人的協助下 度過戰爭歲月。. ‧. 隨著時間發展,德國猶太人的處境益發維艱是殘酷的事實,他們的抉擇不是離開. y. Nat. 便是留下,而留在第三帝國則意味著被送入集中營或想方設法藏匿、遮掩度日,費力. sit. 生活於物資短缺、空襲不斷的戰時歲月,直至戰爭終了;較特別的是,Katharina. al. er. io. Katzenmaier依其人生故事所撰寫的《從集中營到修道院(Vom KZ ins Kloster)》 ,作者於. n. v i n C「對最終勝利的懷疑」 上公開述及「安樂死形同謀殺」、 h e n g c h i U,導致被秘密警察逮捕、審訊, 最終被送往女子集中營Ravensbrück監禁,經歷了強制勞動、醫藥與物資缺乏、見證了 1942年開始身為教會心靈導師(Seelsorgshelferin)的職業生涯,然而隔年即因為在課堂. 猶太囚友的被虐待、死亡,以及戰爭末期的死亡行軍(Todesmarsch)。作者以非猶太人 的囚犯身分,親歷了集中營殘酷的一面。. 雖然回憶錄會因作者主觀態度或立場,導致事件的紀錄可能減損其客觀性,然而, 無論是當局者或旁觀者的觀察視角,皆是為風雲詭譎的年代,交織著個人的殘酷命運 命運,留下了時代的見證。因此,就第三帝國與猶太人此段歷史而言,相關當事人─ ─無論是猶太人與否──真實的經歷與回憶,皆可拼湊起當時德國的樣態,以及猶太 人的生活面貌。另外,透過赴華猶太難民的訪談紀錄或回憶錄,則可知悉其赴華經歷 及在華生活景況。. DOI:10.6814/NCCU202000033.

(19) .14..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四、 章節內容 除去首、末章的緒論與結論,各章節討論之議題如下述:. (一)第二章〈國府籌設猶太寄居區域計畫始末〉,旨在藉由1939年,國民政府於西南 地區劃設猶太人寄居區域案之提案背景、運籌帷幄過之過程,探討抗戰時期國府決策 產生與籌議間,當外交策略有所轉變,如何就國際性議題提出因應之道,以達到對外. 政 治 大. 營造正面國際形象、對內發展西南邊區經濟建設等雙重目的。. 立. 1930年代末期的中國,面對著日德同盟確立,中德間軍事合作、易貨貿易之終止,. ‧ 國. 學. 中德之間的友誼面臨轉變之際,國府嘗試為納粹德國所造成之全球性猶太難民問題提 出解決之道,一方面使猶太難民得以在華安生立命,並期望以其專業知識、才能促使. ‧. 原人煙稀少之西南邊區的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資源開發;另一方面,可藉此營造出 中國人道救援之國際形象,使西方國家轉而注意中國,進而給予孤軍奮戰之中國實質. Nat. sit. io. n. al. er. 影響。. y. 援助,以因應中日衝突的逐漸擴大下,對中國產生如物資短缺、經濟建設停滯等負面. Ch. i n U. v. 抗戰不僅改變體制,使戰時機制獨特化、效率化,更左右了國府策略與計畫的提. engchi. 出與執行,當外交與內政相互影響、彼此延續之下,國府外交策略之提出,如何將多 方因素綜合考量,使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範疇皆達到效益最大化。縱然計畫案 最終因國府對猶太難民問題並非有全面的認識與理解,以及國內政經問題,致使未能 施行,惟此計畫之提出背景、籌議過程中,揭示出國府對國際議題的關注、政治外交 策略交互運用的努力,以打破中國孤立抗戰、中央及地方角力、經貿停滯、難民問題 等紛雜交錯之窘境。. (二)第三章〈戰時國府對德僑與猶太難民之處置〉 ,聚焦於珍珠港事變爆發後,國府 正式向日、義、德軸心三國宣戰,隨著雙方進入交戰狀態,而彼此間原有的外交、權 利義務關係亦隨之中斷,在華德僑的身分亦隨之轉換成敵僑,故如何管理境內之敵國 人民與財產,成為國府急待解決的問題。至於在國府實際管轄範圍下、主要生活於重 慶與雲南等大後方各處的德僑,是否能因各特殊身分──教士、修女等神職人員、躲.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0) 第一章 緒論. .15.. 避納粹迫害的猶太難民,以及在機關任職的專業技術人員等──免於被集中管理與收 容,則成為相關部會討論的課題,期間並受到盟國與相關團體的壓力,以及戰線的變 動皆對管理辦法的施行造成影響,此亦反映出國際情勢與國家政策彼此之間,緊密、 互為影響的互動關係。. 故本章旨在探討國府敵僑管理辦法的形成與施行狀況,以及國府對轄下之專業人 才、猶太難民與左派背景者之身分重疊之處置情況,顯示出戰時國府德僑管理上之基. 政 治 大. 本態度,及其對於敵國籍、抑或是左派背景者防堵之重視。此間猶太難民被納粹德國 正式剝奪國籍後,對於國府是否能產生作用、讓猶太難民不再被等同於德僑視之,然. 立. 因各地方政府執行狀況之差異,甚至在執行上與德僑產生之衝突,或是個別猶太難民. ‧ 國. 學. 的經濟困境,亦讓原則下之執行成果因個案差異而呈現出多元的面貌。. 除此之外,值得比較的則是在日本占領區下的上海外僑與猶太難民,因為日本政. ‧. 府與外籍者母國之關係轉變,英美等盟國僑民被日方視為敵僑,必須被集中拘禁;對. y. Nat. 於猶太難民而言,由於日方與納粹德國間之關係轉折,在滬之猶太難民因此有著不同. er. io. al. sit. 於國府轄下猶太難民之際遇。. n. v i n Ch 戰爭末期至甫結束的歐、亞洲,皆是戰時混亂情況的延續,飢餓、物資短缺等情況仍 engchi U 持續著,而新秩序的建立是一段緩慢、漸進式的過程,其中更伴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 (三)第四章〈戰後猶太難民〉,探討的是戰後中國對在華猶太人之態度與管理方式。. 美蘇強權的對立,對於戰後的中國與歐洲有著劇烈的影響。. 經歷多年艱苦的戰爭歲月,戰後的中國僅短暫享受了和平的榮景,接下來便是國 共和談的破裂、各地紛起的學潮、失去控制的經濟危機等一連串問題,國府勝利復員 後,首要面臨著上海大量的外僑及猶太難民,對此國府是將德籍猶太難民視同德僑管 理之,並準備將其遣返,隨後才因相關團體的反應,逐步使猶太難民享有更多的自由 與財產權;此外,對於戰時設立之猶太仲裁法院的裁撤,國府皆是處於被動因應之狀 態,至於最終猶太難民之外移等過程,更因資源匱乏而無法以政府角色協助之。. 戰後猶太難民的生活,其面臨著原居民的回歸,居住與工作機會相對壓縮之情況, 雙方間不免發生糾紛,以及其他之犯罪現象。伴隨著國共衝突情勢的嚴峻、社會上反.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1) .16..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美排外風潮的興起,對於在華猶太人皆是向外移居的推力;當以色列於1948年5月14日 成立,對於苦於受限各列強移民配額的猶太難民而言,是為極具吸引力之目的國,以 國也開始履行國家職責,為各地猶太人提供援助與保護,此亦是國際難民組織 (International Refugees Organization, IRO)得以順利遣送猶太難民離華之因,以國不只給 予猶太難民國籍與居住地,日後在大屠殺受難者的索賠上,更成為猶太受難者強而有 力的後盾。. 政 治 大. 此後在中國情勢轉變的背景下,一批批猶太人紛紛離去,不只結束了百年來中國 與猶太人的緣分,亦終結了這十年段國民政府與猶太人的關係。.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2) 第二章 國府籌設猶太寄居區域計畫始末. 治 政 大 入骨髓的劇烈疼痛,從高架鐵路的梁柱,從陽台的鐵欄杆,從橋樑、電車軌道、 立 路燈柱、公共廁所傳來。鋼鐵震動收縮,石塊和磚頭隱隱作痛,灰泥則僵硬的. 「柏林是一副骸骨,在嚴寒中作痛─有如是我自己的的骨骼在發疼。我感覺到痛. ‧ 國. 學. 麻木。」 20. ‧. al. er. io. sit. y. Nat. 一、 前言. ──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 v i n 況將長達12年之久,在經歷了混亂與繁榮並存的「黃金20年代(Die goldenen 20er)」: Ch U i e h n gc 通貨膨脹、失業、政治危機,及外國的愚蠢行為都激發德國人的反應,所有階層 n. 1932、3年之交的冬季,酷寒不只侵襲了柏林,更籠罩在德國猶太人之上,而此狀. 的德國人都強烈渴望秩序,而秩序始終比自由與權利(Recht)重要,誰承諾秩序 ──如同歌德曾言,混亂比不公正更令他討厭──誰就能受到群眾的擁戴。 21 渴望著秩序的多數德國人選擇了納粹黨,之後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開始極權統治之 路,同時間這也代表著「威瑪共和的末日」 。 22而如此情況亦將影響八千多公里之外的 中國,此際的國民政府(以下簡稱國府)為因應日本日益明顯的侵略野心,深知己之實 力不足,在一系列事變下運用交涉與抵抗之雙面手法,避免過早陷於對日戰爭的泥淖, 故國府從內政至外交一致之策略在於累積實力、爭取援助,使國防工業建設與軍事部. 20. 21 22.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著、劉霽譯,〈柏林日記‧1932-3年 冬〉,《柏林故事 集(The Berlin Stories)》(臺北:一人出版社,2013),頁544。 Stefan Zweig,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 S.327. 艾德加.福伊希特萬格(Edgar Feuchtwanger)、貝提勒.史卡利(Bertil Scali)著、粘耿嘉譯,《我的鄰居 希特勒:1929-1939,一名猶太歷史學家的童年回憶》(臺北:貓頭鷹出版,2014),頁97。.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3) .18..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隊力量的提升,以作長期抗戰之準備,並訴諸於國際,試圖打破獨立抗戰局面的外交 準備與策略運用,以便「在太平洋霸權爭奪過程中,期待他日能夠以夷制夷」 , 23早日 迎來最後的勝利。. 1933年3月的蔣介石(1887-1975,以下簡稱蔣) ,對於外交之勢的看法為「中德義 之聯合、或為中美俄之聯合、或為中俄德之聯合,總之須努力打破僵局,以喚醒歐美 之注意於東方也。」 , 24由此可見,國府對外著重與他國同盟合作,在此需求之下,從. 政 治 大. 1928年來中德之間的軍事合作關係自然便是國府亟欲維持的,惟國際關係奠基於「力」 與「利」之上,德國外交政策亦受國家利益所驅策,故中德關係始終存在著不穩定性。. 立. 德國在希特勒及其所屬之納粹黨於1933年掌權後,逐漸改變其外交策略,不僅退出國. ‧ 國. 學. 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 以下簡稱國聯) 、發展軍備,透過發動戰爭以尋求「生存空 間(Lebensraum, Living Space)」 25的呼聲愈來愈強烈,並將原本是政治和軍事主宰空間 的地緣政治(Geopolitik, Geopolitics)理論概念扭曲、轉化,並成為如此的口號: 「今日我. ‧. 們擁有德國,明日我們擁有全世界(Heute gehört uns Deutschland, morgen die ganze. y. Nat. Welt.)」 ;26德國的遠東政策亦受到種族觀之影響,儘管中國人和日本人在希特勒眼中都. sit. 是弱小種族,但在其種族價值天平上,日本人似乎稍重了些,且他認為日本可能成為. al. er. io. 對蘇聯施加壓力的工具, 27故最終選擇與日本合作,雙方簽訂《共同防共協議》 ,而德. n. v i n Ch 間易貨貿易所帶來的實質利益,選擇終止中德間軍事暨經貿合作、召回駐華大使陶德 engchi U 曼(Oskar Trautmann, 1877-1950)、與日方簽訂《德滿貿易協定》 ,最終承認汪精衛主導. 國試圖斡旋中日衝突的失敗,標誌著德國無法在中日間維持平衡之關係,故忽略中德. 之南京國民政府等舉措,終於使得中德關係逐漸邁入無可挽回的局面。. 1930年代的德國猶太人,未能預料如此的情況只是個開始:. 23. 24 25. 26 27. 李君山,《蔣中正與中日開戰(1935-1938):國民政府之外交準備與策略運用》(臺北:政大出版社, 2017),頁223。 黃自進、潘光哲編,《困勉記(上)》(臺北:國史館,2011),頁377。 此概念源於國際關係的地緣政治理論,其以國家之間距離、位置等地理關係為基礎,並著眼於彼此政 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國家利益思考,進而制訂適當的對外政策和國家安全戰略的概念,而生存空 間率先由Heinrich von Treitschke提出,主張國家應採取戰爭手段來獲取領土,積極擴大生存空間,後 Karl Haushofer將此概念與「國家有機體」延伸擴充,強調一國具有擴張土地、奪取資源以安置其人口 的權利,因此大國毋須顧及其他弱小國家的生存權利,成為納粹德國向外侵略的理論依據。參閱、引 用自:張亞中、張登及主編,《國際關係總論》(新北市:揚智文化,2016第四版),頁61-62。 Stefan Zweig,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 S.173. 柯偉林,《德國與中華民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二刷),頁153。.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4) 第二章 國府籌設猶太寄居區域計畫始末. .19.. 1930年10月的一個晚上,大約是選舉過後的一個晚上,萊比錫街發生了場暴動。 成群納粹暴徒上街對猶太人示威。他們對一些髮色深、鼻子大的人施暴,並砸 破所有猶太店鋪的窗子。事件本身沒有多值得一書:沒有出人命,零星幾聲槍 響,被捕的超過兩打人。我之所以記得,只是因為這是我頭一次見識到柏林的 政治活動。 28 接著是納粹種族宣傳所激發的集體性反猶行為,先是1933年4月1日由官方鼓勵民眾抵 制猶太商店,29衝鋒隊員站在店門口禁止任何人進入購物,其提出的理由的目的乃是為. 政 治 大. 了自衛,同時對猶太人在國外詆毀新德國的狡詐宣傳提出反擊,結果在德國激出討論 的反應,但所談論的課題並不是反猶主義,而是「猶太人問題」 , 30亦即納粹最初以官. 立. 方主導之反猶行為所獲得的效果,是讓普遍群眾開始思考猶太人是否值得存在的問題,. ‧ 國. 學. 而非反猶主義或反猶行為本身的合理與否。對此,德國多數猶太人認為: 「只需撐到下 回的選舉就行了,人們很快就會受夠獨裁統治」 , 31到時候猶太人的處境將會好轉。然 而,現實卻是德國猶太人於生活中受到更多限制,包括禁止擔任公職等,之後是1935. ‧. 年 9 月 15 日 通 過 的 紐 倫 堡 法 案 (Nürnberger Gesetze) 中 的 帝 國 公 民 法 案. y. Nat. (Reichsbürgergesetz),定義德國公民為具有德國或相關之血緣, 32換言之,猶太人即不. sit. 再被視為德國公民,因此喪失與第三帝國間之公民權利義務關係,同時也代表著失去. al. er. io. 國家的保護,亦可能被驅逐,雖然此法最初所造成的狀況是剝奪猶太人的政治權,但. n. v i n Ch 將納粹掌權之後猶太人身為二等公民的既存事實合法化, e n g c h i U 在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 築起高牆。. 猶太人仍具備民權,還是國家居民,即使移民也不會成為無國籍,法律的通過不過是 33. 納粹的種族政策將人因其血緣、種族而劃分優劣,於是猶太人不只是因為出生、 習俗成為猶太人,還包括國家定義的猶太人,因此如納粹掌權以前認同自己是德國人. 28 29. 30. 31. 32. 33.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著、劉霽譯,〈藍道爾〉,《柏林故事集》,頁476。 克勞德.費雪(Klaus Fischer)著、張連康譯,《納粹德國史(Nazi Germany:A New History)》(臺北: 絲路出版社,1998),頁386。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著、周全譯,《一個德國人的故事((Geschichte eines Deutschen: Die Erinnerungen 1914-1933))》(臺北:左岸文化,2012),頁182-184。 艾德加.福伊希特萬格(Edgar Feuchtwanger)、貝提勒.史卡利(Bertil Scali)著、粘耿嘉譯,《我的鄰居 希特勒:1929-1939,一名猶太歷史學家的童年回憶》,頁95。 Nürnberger Gesetze-Reichsbürgergesetz(http://www.documentarchiv.de/ns.html, 2018年1月9日查 閱) Hannah Arendt, Eichmann in Jerusalem: Ein Bericht von der Banalität des Bösen(Müchen: Piper Verlag GmbH, 2006), S.113-114..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5) .20..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的無神論者,卻在1933年1月30日後於國家的強迫下認同自己的猶太身分。 34面對如此 狀況,當時沒有人能夠回答猶太人這些問題: 「為什麼人們會因為他們的種族、信仰、 政治立場而被迫害、侮辱、折磨呢?」。 35甚至於隨著時間的進展,情況仍未見好轉: 開始陸陸續續聽到有親戚朋友被蓋世太保逮捕、釋放的消息,有些會分享被拘 留時的所見所聞,有些選擇沉默,更有些人從此失去自由,他們將被送往集中 營,而只有少數才能倖存。當時(按:1933年)集中營的概念並未如同現今所 代表的意義,僅是用地名稱呼之,如奧拉寧堡(Oranienburg)、達豪(Dahau)。36(該 集中營現貌請見圖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左為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大門,其上為「工作使人自由(Arbeit e n g c h i U macht frei)」的標語(筆者攝於 2018年9月6日,德國奧拉寧堡) ;右為達豪集中營一隅,過去這裡是橫列的營房(筆者攝於 圖3 集中營現貌. 2019年3月5日,德國達豪) 。. 自此之際,開始有較多猶太人移居他國。此期的德國納粹政府的對猶政策是趕盡、 而非殺絕,也就是在「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Die Endlösung der Judenfrage, The Final Solution to the Jewish Question)」出現之前,納粹對於猶太人非以屠殺為對待方式,而 是將之驅離德國,以避免污染或阻礙希特勒打造雅利安(Arier)帝國,故只要被關押在 集中營者的家人,能在規定時限內為被關押者提出離開德國的證明,例如取得離開德 34. 35. 36. 奧利佛.希爾梅斯(Oliver Hilmes)著、傅熙理譯, 《柏林1936:納粹神話與希特勒的夏日奧運(Berlin 1936: Sechzehn Tage im August)》(臺北:貓頭鷹出版,2017),頁176。 Inge Deutschkron, Ich trug den gelben Stern(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GmbH&Co. KG, 25. Auflage 2013), S.15. Inge Deutschkron, Ich trug den gelben Stern, S.16..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6) 第二章 國府籌設猶太寄居區域計畫始末. .21.. 國的船票,便有被釋放的可能。37惟德國猶太人多居住於城市──1933年德國境內的猶 太人,約占當時德國人口6500萬的百分之一,光柏林就住了全國約三分之一的猶太人, 約16萬多,38以致納粹的反猶行動初期並未引起國際相當之關注,外人僑居於德國者亦 未必能深切瞭解此番情況,甚至猶太人本身,多認為此乃暫時性的行為,而忽略其危 險性,但隨著納粹一系列、漸進式加劇的反猶行動發展下,開啟了無數歐洲猶太人被 迫離鄉背井、異域求生、家族親屬四散凋亡的悲劇。. 政 治 大. 1938年3月德奧合併後,波蘭政府害怕原生活於奧國的波籍猶太人,為了躲避納粹 迫害而返回波蘭,故國會決議了「三月法案(März Getsetz)」──撤銷在國外連續居住. 立. 達五年者的國籍,該法案於10月6日生效,並訂於10月中施行, 「只要國外居住達五年. ‧ 國. 學. 者未能於14天的期限內於護照上註記,則護照失效、國籍喪失」。 39納粹方面的反制是 在10月底開始驅逐行動──是為「波蘭行動(Polenaktion)」,許多居住於柏林的波蘭籍 猶太人在家中被逮捕,僅被允許攜帶少量行李與10馬克,隨後送上前往新邦申(Neu-. ‧. Bentschen)或霍伊尼采(Chojnice)的列車。40波蘭方面對此猝不及防,最初並未允許被遣. y. Nat. 送的猶太人入境,致使被驅逐之猶太人於德、波邊境地帶處境維艱,其中包括了當時. sit. 於法國非法居留的猶太青年葛林斯潘(Herschel Grynszpan, 1921-1960, 按:刺殺事件. al. n. 家屬向法院聲請宣告死亡)的雙親。 41. Ch. engchi. er. io. 後他被送往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監禁,此後生死未明、未有明確之死亡紀錄,1960年由. i n U. v. 葛林斯潘在得知雙親的遭遇後,憤而於11月9日向德國駐法大使館官員採取報復行 動,德國駐法之外交人員馮.拉特(Ernst vom Rath, 1909-1938)遭受其槍擊,因此於當 日傷重不治,納粹黨藉此發動大規模的反猶行動,是為「帝國水晶之夜 37. 38. 39. 40. 41. 詹姆斯.羅斯(James R. Ross)著、何修譯,《逃到上海的猶太人(Escape to Shanghai: a Jewish Community in China)》(臺北:絲路出版社,1988),頁68。 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著、黃中憲譯,《野獸花園(In the Garden of Beats)》(臺北:漫遊者文化, 2014),頁73。 Alina Bothe und Gertrud Pickhan Hrsg., Augewiesen! Berlin, 28.10.1938: Die Geschichte der Polenaktion(Berlin: Metropol Verlag, 2018), S.16. Alina Bothe und Gertrud Pickhan Hrsg., Augewiesen! Berlin, 28.10.1938: Die Geschichte der Polenaktion, S.17-18. 依據其父在艾希曼審判上的證詞,1938年10月27晚突然收到前往警察局集合的消息,然後便與其他約 1萬2千名猶太人被送往德波邊境,「波蘭人一無所知,派來一位將軍與幾位官員檢查證件,發現我們 是波蘭公民並持有特別護照,我們被允許入境,被送往一個六千人的村莊安置。……期間我們頗受折 磨,滴水未進,直到抵達波蘭的第一天才有麵包供應,之後我寫信給在法國的兒子,請他不要再寫信 到德國,我們現在在邦申(Bentschen)。」參考自:Hannah Arendt, Eichmann in Jerusalem: Ein Bericht von der Banalität des Bösen, S.340-342..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7) .22.. 國民政府對德籍猶太難民之處置(1939-1949). (Reichskristallnacht)」,因為是夜「被打碎的猶太商店櫥窗玻璃佈滿德國街道,閃閃發 光」 ,42從9日晚上到10日淩晨之間,德國全國約有千處以上的猶太宗教場所被燒毀或以 手榴彈炸毀、7千500家猶太商店被破壞、將近百名猶太人被殺、3萬名猶太人被逮捕、 送入集中營。 43. 「波蘭行動」是「帝國水晶之夜」集體性反猶暴力行動的前奏,此次針對在德波 蘭 籍 猶 太 人 的 遣 返 (Abschiebung) 行 動 , 明 顯 不 同 於 在 此 之 前 對 猶 太 人 的 驅 逐. 政 治 大. (Ausweisung),以及之後戰爭期間的輸送(Deportation),44亦是納粹系統性運送猶太人的 初步嘗試。 「帝國水晶之夜」後才是猶太人移民的高峰,惟西方社會中長期存在之反猶. 立. 主義、經濟大恐慌後景氣仍舊低迷之情況,使得英美等國不願大量接納猶太移民,縱. ‧ 國. 學. 然1938年7月6日至15日,32國代表於在法國埃維昂召開會議(The Evian Conference),期 望解決納粹種族政策所造成的猶太難民問題,45惟與會國家除了多明尼加外,其他國家 仍 不 願 意 放 寬 移 民 限 制 , 故 會 議 結 果 除 成 立 跨 政 府 委 員 會 (Intergovernmental. ‧. Committee)處理難民問題外,並無任何實質的結果,這也讓納粹政府感到震驚,表示. y. Nat. 「各國批評德國政府對待猶太人的方式,但當機會到來卻又沒有人願意敞開大門來幫助. al. er. io. 大旗之下的命運已是風雨飄搖、危在旦夕。. sit. 猶太人」 , 46在與會各國不願意開放移民配額的決定之下,歐洲猶太人在各國保護主義. n. v i n Ch 以文化背景、物質條件為考慮,許多猶太人優先希望前往美、英等國,或任何親 engchi U 友所在之其他國家,期望獲得財務擔保或移民協助等外移所需手續幫助,然由於外國 親友並不完全瞭解德國境內反猶之劇烈、猶太人外移的迫切,如請求住在巴西的親屬 協助辦理移民,僅得到「我們正奔波於展店事宜,忙完之後再協助你申請入境」 47的 回應,諸如此類未能及時協助移民或婉拒的狀況不在少數;另外,巴勒斯坦被離散千. 42. 43. 44. 45. 46. 47. 克勞斯.費舍爾(Klaus Fischer)著、錢坤譯, 《德國反猶史(The history of an obsession : German Judeophobia and the Holocaust)》(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頁334。 詹姆斯.羅斯(James R. Ross)著、何修譯,《逃到上海的猶太人(Escape to Shanghai: a Jewish Community in China)》,頁64。 Alina Bothe und Gertrud Pickhan Hrsg., Augewiesen! Berlin, 28.10.1938: Die Geschichte der Polenaktion, S.26. Decisions Taken at the Evian Conference On Jewish Refugees (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Holocaust/evian.html,2017年12月20日查閱) The Evian Conference(https://www.ushmm.org/outreach/en/article.php?ModuleId=10007698,2017年12 月20日查閱) Inge Deutschkron, Ich trug den gelben Stern, S.46.. DOI:10.6814/NCCU202000033.

(28) 第二章 國府籌設猶太寄居區域計畫始末. .23.. 年的猶太人視為故土,惟由於當地的阿拉伯與不斷移入的猶太人衝突加劇,英國當局 於是在1939年發表有關巴勒斯坦問題的白皮書,限制猶太移民,五年內只允許7萬5千 名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 48在此情況下,合法移民巴勒斯坦並非易事,因此有些猶太 人選擇透過非法的方式──偽造護照前往巴勒斯坦。 49但對於非錫安主義 (Zionismus, Zionism,或稱猶太復國主義)支持者的猶太人而言,巴勒斯坦並非外移首 選,因為「猶太教並不等同於錫安主義」 , 50猶太人的宗教信仰源於血緣的羈絆,各 自的政治理念或對於猶太問題的看法早已不同,如同最初特奧多.赫茲爾(Theodor. 政 治 大. Herzl, 1860-1904) 51出版《猶太國(Der Judenstaat)》,闡述其猶太復國理想時,在維也 納猶太文化圈中激起的反應是嘲諷與憤怒,並被謔稱為「錫安國王(der König von. 立. Zion)」, 52因為大多數維也納猶太人經長期聚居、發展以來,對於奧地利、德語文化. ‧ 國. 學. 的認同,遠遠大於原鄉巴勒斯坦、猶太文化,此類因素使得猶太民族在長時的離散與 發展下,最終面對納粹反猶行動,各就己身認同衡量,分別有其理想之移民國家。. ‧. 此時,位於遠東的上海,隨著中日衝突的全面爆發、戰線南移,於國府戰略考量. y. Nat. 下成為戰場,惟由於上海開港通商後百年來的繁榮發展,租界更標誌著西方強權勢力. sit. 範圍的獨特背景,日軍為避免與列強直接衝突,淞滬會戰後僅占領上海部分地區,導. al. er. io. 致公共租界與法租界進入僅剩海路向外聯繫的「孤島」時期,此時「租界發放護照的. v i n Ch 失控狀態, 於是在此戰時特殊背景之下,上海得以成為猶太難民的避難處。雖然直至 engchi U 珍珠港事變爆發之前、日方未全面占領租界區,上海乃是不需要簽證即可進入的城市, n. 辦公室已經關閉、沒有護照的人也准許進入」 ,53使得1937-39年的上海處於護照、簽證 54. 但由於護照、簽證乃是猶太人將離開德國的證明,必須憑其購買船票,因此有猶太人 在各國駐德、奧領事館外大排長龍、苦等簽證之景況。而此波源於納粹黨反猶造成的 猶太人遷徙潮,亦讓歐洲猶太人成為二戰時期東、西戰場的見證者。 48 49 50 51. 52 53. 54. 楊陽,《以色列與美國猶太人關係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6),頁23。 Inge Deutschkron, Ich trug den gelben Stern, S.60. Inge Deutschkron, Ich trug den gelben Stern, S.47. 赫茲爾以記者身分目睹了法國猶太軍官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 1859-1935)的審判,其被控為德國間 諜,是源於其猶太身分而蒙受不白之冤,赫茲爾預見到猶太民族的悲慘命運,期望透過在故鄉巴勒斯 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家,以使猶太民族不再受到歧視,並出版了《猶太國(Der Judenstaat)》闡述此理念, 後被視為錫安主義之父。參見:Stefan Zweig,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 S.99101. Stefan Zweig,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 S. 101 詹姆斯.羅斯(James R. Ross)著、何修譯,《逃到上海的猶太人(Escape to Shanghai: a Jewish Community in China)》,頁25。 潘光,〈來華猶太人的國籍和法律問題(1840-1945)〉,《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頁127。. DOI:10.6814/NCCU2020000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勞動部為促進青少年就業,及培訓契合企業需求之優質專業技術人 力,自民國 92 年與教育部合作,引進德國「雙軌制」(Dual

《賽德克‧巴萊》以及製片李烈《翻滾吧!阿信》 ;HTC 王雪紅旗下影音平台 CatchPlay 在近年也成立了

賈伯斯早在 1972 年就讀里德 學院( Reed College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28   穆罕默德·瓦利烏拉·汗著,陸水林譯《犍陀羅——來自巴基斯坦的佛教 文明》,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9 年,第 78-81

,老師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 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 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

2018 年,美國 Bowan 在匹茲堡殺掉 12 個猶太人。2017 年,加拿大 Bissoonett 在 魁北克殺死 6 位穆斯林。2015 年,美國 Roof 在南科羅萊那殺死 9 位黑人基督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