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西文化論述:以《學衡》與《新青年》為分析對象

1919 年,梅光迪自美返國,赴天津南開大學擔任英文系主任,同時與聶 雲臺等人在上海創辦《民心週報》。在《民心週報》中,梅光迪針對胡適等 人所提倡的白話文及新式標點等運動,發表多篇文章予以批評,並曾引起胡 適的反駁。1920 年梅光迪應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理科主任劉伯明之邀,轉往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1921 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升格為東南大學,梅光迪 出任西洋文學系主任。此時梅光迪致函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的吳宓,力邀 吳宓返國,以東南大學為聚集同志知友,發展理想事業之地,將聘吳宓為東 南大學英語兼英國文學教授,並請吳宓擔任即將出刊的《學衡》雜誌總編輯

57。吳宓於 1921 年 6 月啟程返國,8 月抵達上海,9 月往南京東南大學。此 時,柳詒徵、胡先驌等人亦同在東南大學任教。而他們「莫不痛感新文化運 動一意毀棄傳統,不免矯枉過正,流弊無窮;又鑑於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競 言西學,卻不知究其本原,唯新是騖,往往流於“浮薄怪謬”之說,養成“叫囂 浮誇”的習氣,亟思加以匡正,以振溺挽頹,斡旋時運」58。因此,劉伯明、

梅光迪、吳宓、柳詒徵、胡先驌等人乃創辦《學衡》雜誌,欲以此為保存中 國傳統文化之堡壘。

1922 年 1 月《學衡》創刊,初期以月刊的形式出版,迄 1926 年 12 月止,

均按時出版,共發行 60 期。《學衡》初期各方俊彥雲集,士氣風發。但這種 榮景並未持續太久,1923 年底,年僅 38 歲的劉伯明因患腦膜炎遽逝,使得

《學衡》頓時失去來自東南大學校方的有力支持。同時,因為梅光迪與吳宓 兩人對於《學衡》欄目內容的安排有不同意見,因此發生激烈爭執。而吳宓 直接署名為《學衡》編輯的動作,「違背了《學衡》同人最初的約定,從而

57 有關信件中的詳細內容,請參閱: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1998),

24。

58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73。

引起了力倡學術人格的梅光迪的不滿」59,亦為造成梅光迪憤而出走的主因。

他甚至宣稱:「《學衡》內容愈來愈壞,我與此雜誌早無關係矣!」601924 年 梅光迪離開東南大學,重返美國。另一位重要撰稿人胡先驌,亦於 1924 年 離開東南大學,重回美國。有志於保存中國傳統文化命脈的《學衡》創刊諸 子,遂漸分道揚鑣,《學衡》亦面臨存亡之關鍵時刻。此時,吳宓在不得已 的情況下離開東南大學,先就聘於奉天東北大學擔任英語系教授,一學期後 轉往北京,並於 1925 年初,受聘負責主持籌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

《學衡》舊人離散各地之後,《學衡》的運作全賴吳宓一人獨力支撐,

即使離開東南大學後,仍由吳宓在北方遙控。1927 年,因北伐戰爭爆發,以 及原先與《學衡》合作的中華書局不願續辦等原因61,使得《學衡》被迫停 刊 1 年。其後在吳宓的條件交換和梁啟超斡旋下,《學衡》於 1928 年 1 月復 刊62。復刊後的《學衡》改為雙月刊,至 1929 年 12 月皆能準時出版,因此 前後共計發行 72 期。1930 年《學衡》再度停刊一年,1931 年 1 月再度復刊,

但在 5 月發行第 75 期後,又三度停刊。此後則是不定期出版。1933 年 7 月 出版第 79 期,雖云將改由繆鳳林擔任編輯繼續出版,但自此以後《學衡》

遂不再出刊。根據多位學者的研究指出,造成《學衡》解散的原因不外乎人 事、經費、以及內部傾軋等三項因素,其中尤以內部傾軋更是造成《學衡》

一蹶不振的致命傷63

59 段懷清,〈梅光迪的人文思想與人文批評〉,《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1(杭 州,2000.02): 17。

60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 書店,1995),235。

61 有關《學衡》與中華書局之間的合作關係,請參閱:李剛、張厚生,〈《學衡》雜誌初 探〉,《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南京,2002.05): 13-14。

62 有關吳宓此次與中華書局之間的交涉,請參閱:沈衛威,《吳宓傳:泣淚青史與絕望情 慾的癲狂》(新店:立緒文化公司,2000),88-90。

63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84-85。

四、 《史地學報》與反古史辨運動

《史地學報》是“史地研究會”的機關刊物,史地研究會則是南京高等師 範學校文史地部及其他科系所聯合組成的學生組織64,以研究史地為宗旨。

史地研究會的成員,基本上是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史地部學生為主,再加 上其他科系學生所組成,因此其職員皆為學生,組織則為總幹事制。史地研 究會的前身為“地學研究會”,在地學研究會時代,首任總幹事為龔勵之,第 二屆為諸葛麒,而即在諸葛麒擔任總幹事的第二屆通過簡章,改名為史地研 究會,並請柳詒徵、朱進之與童季通擔任指導員,因此,地學研究會的第二 屆即為史地研究會的第一屆。

史地研究會的第二屆總幹事為陳訓慈,會員 62 人,請柳詒徵、徐則陵 和竺可楨等三人擔任指導員。第二屆史地研究會主要的工作內容有兩項:其 一是地質考察,其二為會刊之籌備。但《史地學報》並未在第二屆手中誕生,

而是到了第三屆才正式出版65

由於史地研究會前兩屆的職員錄並未公布,其組織結構如何無法瞭解,

第三屆以後因出版《史地學報》,雜誌上陸續刊載史地研究會的會議紀錄,

以及會員錄與職員錄,對於史地研究會的情形或可藉以瞭解一二;史地研究 會第三屆的職員組織如下:

總幹事:胡煥榮 副總幹事:錢堃新 幹事:王學素 陳旦 總編輯:張其昀

編輯:諸葛麒 繆鳳林 邵 森 謝 群

書記:陳訓慈 景昌極 趙祥瑗 王玉璋 唐兆祥 王 庸

64 史地研究會簡稱為“史地會”,該會內部文件或自稱時為“史地會”,對外則稱“史地研究 會”,《史地學報》上的編輯單位即為“史地研究會”。

65 《史地學報》,1.1: 198。

會計:何惟科66

會員方面基本上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科學生為主,但從會員錄來看,

似乎並非所有文科學生都加入史地研究會,而係以個人興趣為依皈67。至於 職員方面,除了個人職務以及人力的調整外,主要負責人大體沒有什麼太大 變動,地學研究會初成立於 1919 年 10 月,至 1921 年 11 月創刊《史地學報》, 1926 年 10 月出版第 4 卷第 1 期停刊,總計近五年時間共出版 20 期雜誌。《史 地學報》文稿之分類,刊登於 1 卷 3 期的〈編輯要則〉有詳盡的說明。

這篇〈編輯要則〉大體表明了《史地學報》的內容與編輯宗旨,其文類 計分 19 類,另加卷首插圖共為 20 類,細目為:1.評論;2.通論;3.史地教學;

4.研究;5.古書新評;6.讀書錄;7.雜綴;8.世界新聞:(A)時事紀述(B)地理 新材料(C)中外大事記;9.氣象報告;10.書報介紹;11.史地界消息;12.調查;

13.史地家傳記;14.譚屑;15.專件;16.選錄(仿《東方雜誌》最錄之意,酌量轉載關於史 地之文字);17.書報目錄:(A)書籍(B)雜誌(C)論文;18.會務(紀錄,會員錄,職員錄); 19.通訊68。但並非每期雜誌均完全包含上述內容,而是視來稿情形有所調整

69。至於《史地學報》的編輯旨趣,在這篇〈編輯要則〉中,也說得很明白:

同人深維史地之學,一由時間之連續,示人類之進化;一由空間之廣 闊,明人類與自然界之關繫。其博大繁賾,實超其他科學。而就其近

66 《史地學報》,1.1: 199。

67 史地研究會第3屆會員名單如下:

方培智 王玉章 王學素 王鍚睿 王 庸 仇良虎 田耀章 何惟科 吳文照 周光倬 胡煥榮 范希曾 姜子潤 徐景銓 徐啟銘 徐震愕 袁鵬程 夏崇璞 唐兆祥 孫士柟 黃英偉 陸鴻圖 張廷休 張其昀 陳訓慈 景昌極 楊 楷 趙鑑光 劉文翮 錢新 盛奎修 高國棟 繆鳳林 羅會灃 諸晉生 諸葛麒 (以上文二)

王煥鑣 束世溦 周 愨 邵 森 芮九如 馬繼援 汪章才 陳兆馨 張邃如 陸維釗 黃應歡 閔毅成 彭振綱 楊受慶 楊承奐 潘葆煌 趙祥瑗 劉啟文 鄭沛霖 龍文彬 謝 群 陳 旦 尤廷堅 (以上文一)

林 超 李漢信 陳 忠 陳家棟 曹銓樓 (以上他科) (《史地學報》,1.1: 199)

68 《史地學報》,1.3: 頁前6之2。

69 《史地學報》,1.3: 頁前6之2。

者言之,則一事一物,莫不有其源流與其背景,果屏斯二者,即不足 曉事物之真,更無由窺學術之全。是以各種學問,靡不有所憑於史地;

而史地之可貴,亦要在出其研幾所得,供各學科之致用。此所以西洋 自然科學發達,而史學地學與之偕進而無已也。吾國自黃帝置史,大 禹敷土,史地之學,肇端特早。祇以科學不進,實學沉涸;故史籍雖 富,史學不昌;地志圖表,尤闕精進。遂使先民之緒,墜而不振,昌 明光大,歸美白人,近年以還,國人盛言西學,談論著述,蔚為巨觀。

顧於真實之學,輒相畏避,史學地學,尤稀過問。新說之灌輸無聞,

舊籍之研求日荒,懷古例人,寧非大恥。同人等問學旨趣,偏此二學,

心痛現狀,爰布茲冊,將以求正有道,希助友聲,以共闡前古之積緒,

而期今後之精進70

《史地學報》於 1921 年 11 月創刊,迄 1926 年 10 月停刊,計發行 4 卷 20 期,這段期間正是五四運動及其相關之新文化運動發展最蓬勃的時期;而

《史地學報》創刊前的“地學研究會”成立於 1919 年 10 月,正是第一次世界大 戰結束,巴黎和會召開之後,此時因巴黎和會引發的山東歸屬權問題,是當 時中國學術界所熱切關心的。處在五四的學術風氣下,《史地學報》對山東 問題的回應,以及相關的學術文化思考,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其間所呈 現出的中西學術交流,治學方法與史學理論的異同,都是值得加以分析的。

《史地學報》,一方面承繼了傳統中國史學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嘗試向西學取 經。

《史地學報》是古史辨運動初期最重要的反對陣營,在古史辨運動初啟 時,曾扮演堅強的反對者角色。

在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過程中,古史辨運動無疑具有相當程度的爭議 性。擁護者認為是擂醒現代中國新史學的鼓角,反對者認為是破壞傳統文化 的罪魁禍首,而緊咬住“大禹是蜥蜴類”的論題不放。以今日吾人的後見之明

70 《史地學報》,1.3: 頁前6之1。

來看,古史辨運動無疑是現代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結,在五四與後 五四時期所造成的狂風巨浪,影響深遠,迄今未衰。現代中國史學的上古史

來看,古史辨運動無疑是現代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結,在五四與後 五四時期所造成的狂風巨浪,影響深遠,迄今未衰。現代中國史學的上古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