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今古文之爭的新命題

清代學術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由考據向經世傾斜,在變動的世局下,

知識分子紛紛採取各種方法,冀期清王朝能夠脫離積弱不振的困境,經世思 想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興起的。清代的公羊學運動有兩派,一派為經生派,由 莊存與、孔廣森、劉逢祿、凌曙、陳立、皮錫瑞一脈相承者,此派學者研究 今文經學,實事求是,抉微闡幽,雖不免於家法成見,但志在恢復西漢經學,

在學術上厥有新猷;另一派為政論派,由龔自珍、魏源所開啟的變法思想,

以學術為政治之用81,下開廖平、康有為、梁啟超思想之先河,廖平、康有

80 我曾以複音音樂的觀點解釋晚清和五四史學,古史辨運動顯然亦呈現這種現象,有興趣 的讀者請參閱: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2002),19-26;彭明輝,

〈五四史學的方法與方法論意識〉,收入: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 田出版,2002),1-66。

81 湯志鈞,〈清代常州經今文學派與戊戌變法〉,收入:湯志鈞,《戊戌變法史論叢》(臺 北:谷風出版社,1986),80-92;特別是85-86。

為尤為今文學政論派的典型代表82

由常州學派莊存與、劉逢祿一路下來的今文家們,一面致力於學術考 辨,另一面則是學術與現實政治結合,使得晚清的經世思想得以借孔子之 屍,還其變法之魂83。這種借屍還魂的現象,使晚清今文學派的歷史解釋,

依違於考辨學術真偽與為現實政治服務之間。基於為現實政治服務的目的,

使得今古文之爭不再是純粹的學術真偽問題,而成為家法與現實政治的意氣 之爭。今文家不斷曲解孔子的意旨,注入自己的變法改革思想,無形中將今 文經原有的學術地位亦加以鏟除84。這種弔詭的發展,正好替五四時期的儒 學衰頹、諸說並起,做了很好的舖路工作,古史辨運動正巧站在這樣的轉捩 點上。

疑古派一面自詡為以“科學方法”整理古史,一面自清學汲取養分,大抵 而言,顧頡剛援引今文學者攻擊古文經的部分,用崔述“考信於六藝”之說,

懷疑諸子關於上古史事的可信度,然後再用古文家的說法攻擊今文經。顧頡 剛表明其宗旨是:“依據了各時代的時勢來解釋各時代的傳說中的古史”85, 其思想淵源即直承清學“回復古代的各種家派”而來86。梁啟超在《清代學術 概論》中將這種回復古代家派的途徑,解釋為“以復古為解放”87,余英時教

82 齊思和,〈魏源與晚清學風〉,收入:周陽山、楊肅獻(編),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 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0),193-242;有關今文學部分在235;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340-357;惟齊思和教授《中國史探 研》將龔自珍、魏源放在政論派,〈魏源與晚清學風〉則將龔自珍、魏源置於經生派。

83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113-118。

84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193-208。

85 顧頡剛,《古史辨》,1/〈自序〉,65。

86 顧頡剛《古史辨》第1冊〈自序〉云:「清代的學風和以前各時代不同的地方,就是:以 前必要把學問歸結於政治的運用,清代學者則敢於脫離應用的束縛,以前說好規定崇奉 的一尊,而清代學者為要回復古代的各種家派,無意中把一尊的束縛也解除了。」顧頡 剛,《古史辨》,1/〈自序〉,77。

87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指出:「綜觀二百餘年之學史,其影響及於全思想界者,一言 以蔽之,曰:『以復古為解放』。第一步:復宋之古,對於王學而得解放;第二步:復 漢、唐之古,對於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復西漢之古,對於許、鄭而得解放;第四 步:復先秦之古,對於一切傳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復先秦之古,則非至對於孔孟而得解

授則借用“回向原典”的觀念加以解釋88。而清學“以復古為解放”的學風,與現 代史學的“一手史料”觀念頗為接近,所以當清學回復到先秦之古以後,1920 年代的疑古派甚至連“六經”、諸子都加以懷疑了。

古史辨運動不僅以戰國諸子之學攘漢學,甚至拿戰國以前的材料來打破 戰國之學,這個擊碎玉連環的方法,到最後所相信的就只剩下《論語》,甚 至連考訂《詩經》真偽,亦以《論語》是否曾引述為標準89

事實上顧頡剛擎舉疑古大旗的目的,並不在經學考據或家派分野,而是 古史的真偽,但因“六經”本為古史記錄,因此不得不將儒學經典當成要擊碎 的對手,顧頡剛在《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序》中就明白揭出這個論點。用今 文家的說法攻古文經,用古文家之說攻今文經90,這樣一來,儒學經典就陷 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境地了。

放焉不止矣。」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11。

88 余英時教授認為清代學術思想的發展,是一種“回向原典”的歷程;參考:余英時,〈從 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學中智識主義的傳統〉、〈清代思想史的一個 新解釋〉,收入: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87-156;

余英時教授亦以此說論析清代經世之學,參考:余英時,〈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 釋.經世致用〉,收入: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87),418-431;案“回向原典”源自西方學者有關《聖經》的討論,因為中古僧侶對

《聖經》所做的層層解釋,使《聖經》失去其原有面貌,因而學者提出回到《聖經》原 始文本,再探索其意涵,其後發展出西洋文學批評的詮釋學(傳釋學)理論;參考:葉維廉,

〈與作品對話:傳釋學初探〉,《聯合文學》,2.10(臺北,1986.8): 184-199。

89 《古史辨》第4冊的討論文字,第1冊用《詩經》討論禹的問題都與此有關;反對陣營的 張蔭麟認為,在這些地方顧頡剛顯然誤用了“默證法”,相關討論請參閱本文“四、南北與 新舊”。

90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序》云:「『今文家攻擊古文經偽造,這話對;古文家攻 擊今文家不得孔子的真意,這話也對。我們今天該用古文家的話來批評今文家,又該用 今文家的話來批評古文家,把他們的假面目一齊撕破,方好顯露出他們的真象。……』

這番議論從現在看來也不免偏,偏在都要撕破,容易墮入虛無主義。但在那時,當許多 經學家在今、古文問題上長期爭議之後,我覺得這是一個極銳利,極徹底的批評,是一 個擊碎玉連環的解決方法,我的眼前彷彿已經打開了一座門,讓我們進去對這個二千餘 年來學術史上的一件大公案作最後的判斷了。」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

里仁書局,1985),〈序〉,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