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基層選舉是目前國家與社會間的制度連結,可作為社會多元性本質的反映。

本文回顧基層選舉的文獻後,主張基層選舉出現後極權特性。目前中共實施多種基層 選舉,其中以村委會選舉最受到學界重視。改革開放以後,中共逐步藉由村選舉和村 民自治,解決基層權力真空及黨群關係緊張化的問題。換言之,村選舉是中共有意識

註 芩 Yongshun Cai, “Social Conflicts and Modes of Action i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No. 59(January 2008), pp. 89~109;王信賢,「為何鎮壓?中國社會抗爭與國家的策略選擇」,發表於兩岸比較視野 下的中國政治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2012 年 6 月 2 日),頁 1~27。

註 苂 Thomas Bernstein and Xiaobo Lu,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p. 139;

Yongshun Cai, “Power Structure and Regime Resilience: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8, No. 3(July 2008), pp. 411~432.

註 芤 Thomas Gold,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Armonk, NY: M. E. Sharpe, 1986), p. 3.

註 苃 王振寰,「反對運動與台灣的政治轉型」,王振寰主編,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 會轉型(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 年),頁 46~47。

註 芶 同前註,頁 48~49。

註 芢 Kevin O’Brien, “Implementing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s Village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a Affairs, No. 32(July 1994), pp. 33~59; Tyrene White, “Rural Politics in the 1990s: Rebuilding Grassroots Institutions,” Current History, Vol. 91, No. 566(September 1992), pp. 273~277.

推動的選舉。Kevin O’Brien 和 Lianjiang Li 就指出,革命老幹部是村選舉最有力的推 動者, Tianjian Shi 也指出中層菁英(民政部)對推動村選舉的積極作用。 最終,

經過長期辯論、試點,全國人大常委會在 1987 年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 織法》,並在 1998 年正式完成立法。

在現有文獻中,本文發現多數學者都認為村選舉具有顯著的政治效果,影響村民 的政治生活,村幹部變得更有回應性,村民在政治中不再是無作用的行為者,不同於 毛時期的黨群關係。例如,由於候選人必須獲得一定選票才能當選,村選舉可以增加 村幹部和村民之間的「契合度」(congruence),亦即一種政治連結。 其他學者也提出 類似觀點,他們發現在自由公平選舉中當選的村幹部,通常更願意在土地重分配時,

回應村民對公平原則的偏好。

這表示無論對村民和村委會而言,村選舉都具有「授權效果」。對村民而言,村選 舉提供村民撤換村幹部的機會,較能選出負責任、肯回應村民的幹部,使其在執行國 家政策時,較不會偏袒某方利益。 此外,學者也發現村選舉能減少地方幹部的尋租 行為,即使選舉本身未必是公平的。 何包鋼和郎友興更發現,農村能人與企業老闆 因為村選舉,對黨支部書記的權力產生衝擊,他們甚至會試圖謀求政治職位,出現

「老闆書記」。 對村委會而言,一旦村幹部是在一個高投票率選舉中當選的,村委會 就獲得相較於黨支部更多的授權,進而可能造成村委會與黨支部間在經濟議題上發生 紛爭。 另有學者發現,自由公平的選舉能加強村委會與村民的接觸,共同抵抗鄉鎮 幹部的政策,因而有助於提升村委會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 村選舉甚至能讓村幹部

註 Kevin O’Brien and Lianjiang Li, “Accommodating Democracy in a One-Party State: Introducing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2(June 2000), pp. 465~489.

註 Tianjian Shi,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s in China: Institutionalist Tactics for Democracy,” World Politics, Vol. 51, No. 3(April 1999), pp. 385~412.

註 Melanie Manion, “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0, No. 4(December 1996), pp. 736~748.

註 John Kennedy, Scott Rozelle and Shi Yaojiang, “Elected Leaders and Collective Land: Farmers’ Evaluation of Village Leaders’ Performance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9, No. 1

(Spring 2004), pp. 1~22.

註 Lianjian Li, “The Empowerment Effect of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Asian Survey, Vol. 43, No. 4

(July/August 2003), pp. 648~662.

註 Loren Brandt and Matthew Turner, “The Usefulness of Corruptible Elections: The Case of Village Elections in Rural China,” Economics & Politics, Vol. 19, No. 3(November 2007), pp. 453~480.

註 何包鋼、郎友興,尋找民主與權威的平衡:浙江村民選舉經驗(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年)。

註 Zhenglin Guo and Thomas Bernstein, “The Impact of Elections on the Village Structure of Pow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illage Committees and Party Branch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3, No. 39(May 2004), pp. 257~275.

註 Lianjian Li, “Election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Vol. 15, No. 2(October 2001), pp. 1~19.

願意將村民利益,置於鄉鎮政府和村黨支部的利益之上。

然而,村選舉的「授權效果」,是否表示一種不受限的社會多元性,已經出現在農 村呢?從學者的研究可看出,即使最小程度的多元性因為村選舉而出現,它只是體制 內多元,即是在黨國控制下的多元性。根據現有文獻,本文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之。第 一、黨控制村選舉的選舉過程。按照法令規定,村委會幹部的候選名額必須多於應選 名額;再者,村民可以自發性提名,選舉也必須是無記名投票和公開記票。據此來 看,村的選舉過程事實上已大幅改善,符合中共當初「先求有,再求好」的預期。莫 寧就認為,約從 1998 年開始,選舉程序就明顯進步了,舉凡匿名投票、公開計票和保 證差額選舉,基本上已普遍施行全國。 部分學者甚至指出,若單從選舉程序來看,

村選舉甚至相當貼近西方選舉的標準。

但事實上,黨仍然控制選舉過程,特別是最重要的提名過程。黨/鄉鎮政府不但 會干涉提名人選,還可以決定最終的候選人名單。在這種情況下,黨管幹部的原則得 到維持,中國的選舉反而更像是一種選拔,而不是選舉。 Pierre Landry 等人提出另 種理解黨控制選舉的視角:他們發現即使知道選舉是有利於黨員,只要村民有撤換幹 部的機會,他們就會願意出來投票,甚至認為選舉是競爭的,從而增強對政權的支 持;換言之,無論選舉過程有無受到黨的控制,只要選舉有適當的多元性,村選舉就 有助於政權穩定。

第二、村委會在「選後」的運作,依舊受到黨支部和鄉鎮政府的控制。李連江和 歐博文很早就提出,當初試行村選舉時,從省到村的各級幹部,就以各種方式進行抵 制。其中,特別是來自鄉鎮一級幹部的阻力,因為「她們擔心選舉將使她們失去最可 靠的村幹部」。 更嚴重的情形發生在黨支部與村委會的關係。部分學者認為,儘管村 選舉提供撤換村幹部的機會,但村的實權還是由掌握企業經營權、集體財分配權的村 支部書記控制。 另有學者發現,雖然村委會獲得權力的方式改變了,但其權力執行 並未出現本質性改變,還是受到鄉鎮政府、村黨支部和社會力量(包括宗族、宗教組

註 Baogang He, Rural Democracy in China: The Role of Village Elections(New York: Palgrave McMillian, 2007), pp. 109~111.

註 Melanie Manion, “How to Assess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in Kevin O’Brien and Zhao Suisheng eds., Grassroots Elections in China(New York: Routledge, 2011), p. 22.

註 Kevin O’Brien and Rongbin Han, “Path to Democracy? Assessing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8, No. 60(June 2009), pp. 359~378.

註 Wenhsuan Tsai and Penghsiang Kuo, “Public Nomination and Direct Election in China: An Adaptive Mechanism for Party Recruitment and Regime Perpetuation,” Asian Survey, Vol. 52, No. 3(May/June 2012), pp. 484~503.

註 Pierre Landry, Deborah Davis and Shiru Wang, “Elections in Rural China: Competition Without Partie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43, No. 6(June 2010), pp. 763~790.

註 李連江、歐博文,「村民自治:構想與實踐」,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

(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年),頁 332~333。

註 Jean Oi and Scott Rozelle, “Elections and Power: 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in Chinese Villag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2(June 2000), pp. 513~539.

織與黑社會)的干擾。

總結基層選舉的文獻,可以發現基層選舉雖然為社會人民帶來「授權作用」,體現 一定程度的社會多元性,但是黨仍然控制選舉過程,並限制村委會在選後的行動,這 就限制了基層選舉至多只為社會帶來體制內多元,展現後極權特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