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藉由近 150 筆的二手文獻,整理歸納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後,主張當前中國揉 合了蘇東共黨國家之後極權特性(政治、社會領域)及兩蔣國民黨統治時期台灣之典 型威權主義特性(經濟領域)。 不過,這不代表本文主張需要創造一個新概念,因為 當前中國政體的混合特性,仍然處在一段持續變遷的過程而非結果。惟有當這種混合 特性更加穩定,甚至發展出不同於過往任何非民主政體之發展經驗時,學界才有充分 的理由認定其是一種新形態的非民主政體。相反的,本文僅想強調當前中國是一個揉 合、混合前蘇東共黨國家及台灣威權時期特徵的非民主政體,至於未來走向發展為 何,仍須進一步的觀察而非輕易下定論。

這種混合特性代表著中國在脫離毛澤東統治之後,「政經社」三個領域的轉型幅度 有所不同,即在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偏離幅度較小,而經濟領域的偏離幅度較大。

此外,吾人也能觀察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出現那些變(例如在菁英選拔上更重視專 業憑證、政治動員內容與性質的轉變、私營經濟的繁榮、社會組織及抗爭被適度的容 忍等等)與不變(例如菁英的政治資深度和派系考量仍然是菁英選拔的重要因素、全 國性的政治動員仍然存在、宣傳部門仍然堅守對意識形態的控制、國有企業仍然掌握 關鍵產業的控制、社會組織仍然受到官僚控制等等)。同樣重要的,這種混合特性更讓 中國政體出現內部張力。該張力源自經濟領域散發出來的多元性所產生的潛在政治威 脅和社會新興力量,國家因此必須隨時找尋新的方法,維持對它們的滲透、控制。例 如,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化和多元化,「網民」遂成為代表不同社會利益的行為者,中共 也意識到網路對政權可能的威脅,因此不斷藉由軟硬體滲透網路,甚至不惜以最高領

註 Kevin O’Brien and Rongbin Han, “Path to Democracy? Assessing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pp. 367~376.

註 表面來看,本文的研究發現類似吳玉山提出的「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型國家」,但雙方的差異是存在 的。首先,吳玉山的文章並不直接涉及政體類型的討論,這與本文試圖站在非民主政體既有的概念系 譜上,討論中國的政體類型有所不同;其次,吳玉山雖然指出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與東亞發展型國家有 高度相似性,卻沒有具體、深入地給予解釋;最後,本文涉及的研究議題、文獻數量更多且全面,更 符合這類研究的要求。

註 另一個不輕易將中國視作新形態非民主政體的理由是,如果僅為了中國創造出一個新概念,這個概念 將因為難以適用到其他國家而不具備分析效用。因此,本文更主張應該透過比較視野來理解中國政 體。例如,部分學者認為越南改革與中國具有可比性,參見:Yu-Shan Wu and Tsai-Wei Sun, “Four Faces of Vietnamese Communism: Small Countries’ Institutional Choice under Hegemony,”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31, No. 4(December 1998), pp. 381~399.

導人擔任「網安小組」的組長,持續加強管理中國的網路資訊。 再例如上文對社會 組織的分析,也能看到中共一方面鬆綁對社會團體的控制,另方面卻設立「雙重管理 體制」,透過行政干預回頭滲透這些團體。當然,中共並非總能有效控制政治異議和社 會勢力,有時還是只能憑藉公開的暴力手段強制鎮壓之,例如對劉曉波、艾未未的拘 捕,抑或是越來越常出現的暴力性社會抗爭。這些事實均指向揉合著後極權和典型威 權特性的中國政體,確實出現顯著的內在張力,並持續影響未來的發展。

本文的研究發現,提供三個未來值得繼續深入探討的研究議程。第一、造成中國 政體類型出現混合特性的原因為何?又是什麼機制使得這樣的揉合成為可能?本文在 此提供一個初步的答案。借用學者的語言,這是中共在執政黨能力萎縮的過程中,作 出調適的結果。改革開放後,中共深入分析各類一黨專政國家崩潰的原因,根據這些 經驗推出一系列改革,例如鑑於蘇東國家的崩潰經驗,推動政治繼承和漸進的企業改 革;又鑑於威權國家進行政經改革後,經濟和社會勢力會回頭威脅當權者,中共限縮 政治領域只存在黨國體制內、漸進式和難以追蹤的改革,在目的上也只能是強化執政 黨的。 因此,對黨國體制本身的運作及國家對社會的控制,中共仍維持後極權特 性,儘管在經濟上願意釋放出更多的多元性。

當討論揉合機制時,上述現象將更顯著。本文特別點出執政黨對於當前中國能一 方面揉合後極權及典型威權特性,另一方面還能維持政權穩定的作用。在現有文獻 中,執政黨被視為非民主國家能否維持政權穩定的關鍵。 當前中國也不例外,執政 黨持續利用黨國體制吸納新興社會、經濟勢力,因此我們能看到,儘管中國出現高速 經濟增長,黨國仍能維持對社經多元化與對政治自由化要求的控制。舉例來說,學者 藉由實證分析,發現隨著地方社會利益多元化後,中共開始藉由地方政治協商會議吸 納來自地方的非共黨菁英或社會領袖,維持政權穩定。 再例如中共一方面允許私營 部門及企業主的擴張,但在另一方面又將其吸納至黨國體制,在給予既得利益的前提 下,確保他們對目前政權的支持。又例如中共藉由基層選舉,提供社會人民政治參與 的機會,允許社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偏好,猶如社會「安全閥」,但執政黨卻在同時間又 會限制這樣的多元性,諸如透過限制直選層級、干涉提名過程等等,確保基層選舉不 會直接威脅到中共政權。

註 「 傳 陸 設 網 安 小 組 習 近 平 掌 管 」 , 中 央 通 訊 社 ,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1080043-1.

aspx。

註 David Shambaugh, China’s Communist Party: Atrophy and Adaptation, p. 4.

註 Jason Brownlee, Authoritarianism in an Age of Democratization(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Beatriz Magaloni, “Credible Power-Sharing and the Longevity of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41(January 2008), pp. 715~741.

註 Xiaojun Yan, “Regime Inclusion and the Resilience of Authoritarianism: The Local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n Post-Mao Chinese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 66(July 2011), pp. 53~75.

第二、關於非民主政體的概念分類。當學者從事政體分類時,經濟因素究竟該扮 演何種角色?誠然,我們很難單獨從經濟面向來判斷一個非民主國家屬於那種類型的 非民主政體,這也是為什麼現有分類多集中在政治因素。本文同意在政體分類上,政 治因素確實要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不過當前中國政體的混合特性,使本文主張就算經 濟因素不是決定性因素,也應該是一個輔助性因素。

從中國案例來看,如果本文參照多數學者捨棄經濟因素的做法,當前中國就是一 個完全的後極權政體;然而,正是因為當前中國的經濟領域貼近典型威權主義的特 徵,加上它仍處在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吾人就必須考慮到經濟因素帶動政治、社會 領域出現變化的可能。例如,政治和社會領域同樣隨著經濟領域的腳步,從後極權轉 型到典型威權主義。這種路徑是可能發生的,目前吾人已經看到社會上不斷出現人民 因為經濟議題挑戰國家的抗爭事件(例如什邡事件)。儘管目前中共仍維持控制社會力 量的能力,但這個能力是否隨著經濟多元性的日益增加而弱化,必須持續的觀察。又 或者,政治和社會領域不但沒有追隨經濟領域的腳步,反而回頭加強、鞏固後極權主 義的特徵。這種路徑同樣可能發生。總之,儘管現在無法得知經濟領域的典型威權特 性,究竟會將中國帶向那裡,但不可否認的,經濟因素將持續影響黨國的運作及國家 與社會間的關係,這就是何以未來學者需更重視經濟因素,而不是直接忽略之。

第三、未來學界應該從事更多的少量案例比較研究,一方面明確化後極權主義的 概念內涵,另一方面釐清鄰近概念之間的關係。這個研究議程的必要性起源於此問 題:如果一個非民主政體不是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同一種特性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判 斷其政體類型?亦即,當前中國政體展現出混合時,到底應該用後極權還是典型威權 來定位之?從目前的研究進程來看,這個問題無法解決,主因除了是後極權主義本身 的概念定義就不精確,更是其與典型威權主義之間的概念邊界相當模糊。當初 L&S 提 出後極權主義時,僅僅只是對比極權主義和典型威權主義的產物,而不像後兩者有明 確的表列式特徵。不過本文主張,未來學界有必須解決這個長久以來的問題,因為在 研究共黨類型的非民主國家時,後極權主義更能突出這些國家曾經歷一段不同於非共 黨國家的統治時期。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本文主張,若要明確化概念內涵及釐清概念邊界,最適合的 方式就是透過少量個案的比較研究(small-n/comparative studies),從實證研究中進行 概念建立(concept building),並且清晰化概念之間的關係。具體來說,未來學界可以 針對具有後極權傾向的國家進行比較研究(例如中國與越南、中國與前蘇東國家),以 及比較後極權國家與典型威權國家的異同(例如中國與台灣威權時期),如此將有助於 明確化相關概念的概念內涵。

註 這也暗示了目前中國政體的混合特性處在一個過程之中。如正文所述,目前中國既可能伴隨社經利益 的多元複雜化,使中共因為無法有效控制之而必須進行深化的政治改革、再次放鬆對社會領域的控

註 這也暗示了目前中國政體的混合特性處在一個過程之中。如正文所述,目前中國既可能伴隨社經利益 的多元複雜化,使中共因為無法有效控制之而必須進行深化的政治改革、再次放鬆對社會領域的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