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崇文重教:繪客家儒農像

除了客家遷徙這一歷史敘事之外,人文風貌是中國客家博物館展示 的另一重要面向。總的來說,客家子弟出身山區的流沛身世與崇文重教 的養成傳統,大體上充實了該主館的客家人文敘事,是客家人散佈世界 這一敘事主線之外的另一主調。該館展示繼遷徙史後,圍繞著「人文萃 起」這一專題,調動圖像、歷史演義、統計數字、文墨還有教育與藝術 相關的物件實體,運用多媒體手段,建構客家民系「崇文重教」的精神 形象。

文字毫不例外有力宣示了這個主題。第一則題為「崇尚子墨」的展 示說明,清晰闡發了客家社會推崇知識和教育的意向,具體回應一般對 於客家人愛讀書的印象:

在客家社會裡,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 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客家教育多以勸學聯的方式鼓勵學生努力讀書。如:……「山

新加坡大埔客的視覺化認同表述

74

瘠栽松柏,家貧好讀書。」……

客家兒歌:「蟾蜍羅,背駝駝,不讀書,無老婆」。

由此可見,客家社會具有典型的儒農文化形態。……

儘管無論從宏觀的中國文明史或僅是引文所援古詩、兒歌都可知 悉,客家社會重文崇教其實繼承了儒家社會的結構和價值觀,也是客家 民系歷史造就士人傳統被強化的結果,且置之於現代語境,也反映客家 家庭對於社會流動的欲望。但「儒農」的確是該館冀欲打造的人文客家 形象。畢竟,作為漢民族八大民系之一,客家必須有其自身無可替代,

既能展現民系獨特生存境況又共享漢文化圈特質的精神造影。「農」與

「儒」的象徵結合,在中國農業社會與儒家傳統中,於客家人的遷徙身 世和發展歷程而言,是個內涵豐富、民系個別性與漢民族共性兼備的理 想組合。

「傳統」的調動,才能有力說明崇文重教在客家社會的根深蒂固。

展示運用了圖像演義歷史,在一組三幅水墨畫構成的展示中,以白底黑 筆的素描,幽默地摹畫了清、宋兩代三位文人縉紳「詩書傳家」的故事,

其中包括北宋江西南康人田閼「九子七成才」、清康熙翰林院檢討廣東 嘉應州人李象元家中「三代翰林」、梅州大埔進士楊之徐之妻饒氏「一 腹三翰林」等的逸史。這組中式漫畫詼諧生動,形象有趣,簡潔有力地 以歷史資源勾畫客家地區重視文教的成就。

實體物件則為最切實的展覽。為勾勒人文的蔚起,幾個展示櫃中陳 列著具史料價值的客家子弟教育相關物件,包括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投師 帖、1821 年宋湘行書致魯興書劄頁冊複製品、1950 年瑞金中學學生學

籍表、1970 年代福建龍岩等地區中學畢業證書等。另外還有宗族教育、

書院建設,歷代梅州、梅縣、龍岩、寧化、贛南、寧都等地登科人數清 單等。

另外,情景復原一向是諸多展示技術中,敘事性和趣味性最高的。

主館中央有個古代私塾的場景再現,偌大的仿造學堂裡,整整齊齊擺著 數列木製桌椅,三兩學生端坐椅上,一位蓄辮著長袍的先生,彎腰指導 一位學生讀書。牆上一塊匾額寫著大大的「貢元」二字,另一面牆上則 掛著孔子像和一副對聯。貢元即貢生,是明清時代受府、州、縣學推 薦到京師國子監學習的生員(即秀才)。這一場景重現的,不僅是教化 的普及,更寄寓了對仕宦之途的憧憬。尤其將此場景置入山村中考量玩 味,便可揣摩期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是如何形塑了山居客家人的文化 價值觀。

若這些物件展示與情境復原只能表明教育在客家社會的地位,那 麼,其他好幾個散落主館各角落陳列櫃中的唐、清、民國等歷朝精緻文 具,則描繪了另一種和山村寒窗苦讀狀態或農家粗放審美趣味迥然而異 的士人文化,展現客家人另一階段與階層的人文風貌。清代白釉硯、唐 青釉八足硯、唐青釉水盂8、民國木雕壽字麒麟紋筆筒、民國酸枝木路 八仙紋筆筒,以及印刷用的清代木字粒等,這些表徵漢字文化圈士人品 味的傳統文書工具,作功精細,淡雅華美,融雕刻、繪畫、陶藝於一體,

合實用、裝飾於一身,在分類上模糊了生活日用與藝術審美,配合著牆 上的「名士風流」、「客家英才」等專題人物圖像展覽,指向了客家民 系因文緣教的可能出路。

8 水盂:盛水以供磨墨用的器皿。

新加坡大埔客的視覺化認同表述

76

展示中,常見傑出人物被作為象徵資本,有意識地挪用於各種表述 中,這種通過展示名人肖像敘述歷史的做法,自16 世紀歐洲的保羅吉 歐維(Paolo Giovio)肖像館就開始。中國客家博物館既為中國最大的 客家民系博物館,盤點並展示社群中傑出人物以榮耀及凝聚社群,也不 例外地為其展示策略之一。有別於新加坡茶陽文物館為其鄉賢李光耀設 置專欄展覽,中國客家博物館主館展出的,則是一組題為「客家英豪」

的著名客家人物群像。這批精挑細選的30、40 位名人,在時間上跨越 中國歷朝不同代際,表徵客家子弟的人才輩出,印證客家人重視文教傳 統的累積績效;在空間上,他們也跨越中國國界,足跡、貢獻與認可度 遠佈世界各地多元領域,從工商社政到科教文等皆有所及。這些國內外 多重跨域的客籍翹楚之群像展示,整合了其背後集結的網絡與資本,再 次展現建構全球客家共同體的意識。這一群體,廣遍世界,世代不同,

際遇有別,卻彰顯了一個同源一致、認同相似的有機共同體。正是如此,

「中國客家」為「世界客家」搖籃的文化角色獲得鞏固,並在中國漢族 八大民系的敘事中,於歷史文化層面佔據話語基礎。一段題為「風範國 民」的文字,表述了中國客家人的這種文化心理:

客家人憑藉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抱著對美好生活的不泯追 求,走出落後,擺脫貧窮,在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 中形成不可忽視的力量。

「走出落後,擺脫貧窮」可謂策展方對客家民系山居歷史與社會生 存狀況的評價,也顯見「客家」主體淩駕於「地方」主體之上。這一專 題展示旁的一副對聯或與之同訓:「是尋是訓進德無疆,克勤克儉保世

滋大」。

對客家人儒農形象的鑄造,集中體現於豎立該主館中央的一柱擎天 石筆底座。這個紅銅色的龐大石旗杆模型,筆身浮刻著前述「客家淵源」

撰文,以文字與物像的結合,重申客家民系崇文重教、足跡遍世的敘事。

古時客家人及第,必在本族祠堂、家廟或祖屋前豎一對石筆,於筆身或 底座篭部位刻上姓名、世次、年代科次、功名、官銜品位、立石筆年代。

石筆筆身雕繪龍鳳等吉祥圖案,筆身長短、底座形狀和雕飾式樣因功名 等級、品位高低和文武差別而異,一般最長達10 餘米,最短 5 米,底 座則有四角、六角和八角等式樣,以八角為上等。豎石筆是客家人吸收 儒家文化的表現,也反映該民系認可以教育作為社會流動工具。

總的來說,梅州是歷經五次大遷徙的客家民系之最終形成處與最密 集聚居處。啟於1971 年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時,會議 地點便選在梅州。梅州也在這1994 年舉辦的第 12 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上,被譽為「世界客都」,從名義上建構了一個聯繫世界客家人情感認 同和文化根源的精神家園。由此便可瞭解,為何這一客家成分純正的地 級市,會以客家為專題,打造這一漢民族中唯一的民系專題博物館。「客 家」於此既是展示客體,卻也結構了該館乃至梅州的主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