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然而,依據這八種組型的優勢分數,是否確實能區分出具有優勢組型的個體?研究者以 四種量表計算之組型分數作為分組之依據:組型分數大於等於 60 者(平均數高於一個標準差 以上)為高分布且,小於等於 40 者(平均數低於一個標準差以下)為低分組,再由教師與學生 填答之檢核表中,依勾選形容詞之分數計算組型分數,以檢驗依組型分數之高低是否真的能 夠區分出優勢特質的個體。由表 17 至表 20 的結果來看:

在實用組型方面,無論教師評定學生特質的方式是勾選形容詞或評定學生在實用組型方 面的傾向,他們都無法明確地區分出實用組型傾向較高的學生 (F 值分別為1. 23 與.肘,皆未 達 p

<

.05 顯著水準)。反觀學生無論是勾選形容詞或自評在實用組型方面的傾向,他們的分 數皆可準確地區分出自己是否具備實用組型的傾向 (F 值分別為 8.34 與 9 .42 '皆達 p

<

.05

顯著水準)。

在研究組型方面,無論是教師或學生,都能非常明確地區分具備此一特質的學生 (F 值分

• 54 .生涯發展組型建構 吳武典、簡茂發、洪冬桂、舒琮慧、鄒小蘭、張芝萱、吳道愉

表 17 教師在八種組型高低分組勾選形容詞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生涯發展組型 低分組 萬分組

F

n

M

SD n

M

SD

實用組型 17 49.04 7.62 28 51.87 8.68 1.23

研究組型 14 43.52 4.50 38 52.77 10.68 9.76**

藝術組型 19 44.31 4.91 44 54.50 12.45 11.82**

社會組型 26 49.15 9.61 29 53.04 l唔1. 00υ 1.92

企業組型 14 43.96 4.18 25 51.16 10.90 5.59*

事務組型 44 49.70 9.62 50 50.87 10.43 .32

人丈組型 15 43.68 6.55 31 54.48 11.84 10.78**

數理組型 15 43.06 5.33 40 55.03 12.82 12.17***

*p

<

.05. **p

<

.01.***p

<

.001.

表 18 學生在八種組型高低分組勾選形容詞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生涯發展組型 低分組 萬分組

F

n

M

SD n

M

SD

實用組型 7 43.84 5.72 12 58.13 12.23 8.34*

研究組型 4 37.89 3.53 15 59.74 9.47 19.81***

藝術組型 9 41.98 6.51 19 59.88 8.64 30.19***

社會組型 11 41.47 11.51 13 58.28 6.33 20.51 ***

企業組型 8 41.05 4.89 11 55.90 11.76 11.22**

事務組型 13 44.52 4.90 25 50.36 10.34 3.68

人丈組型 4 42.35 7.82 14 58.13 8.26 11.58**

數理組型 5 40.28 4.36 17 60.12 12.55 11.71**

*p

<

.05. **p

<

.01.***p

<

.001.

別為 9.76 、 5.13 、 19.81 與 14.紗,皆達 p

<

.05 顯著水準)。這樣的結果顯示:對於教師與學 生來說,研究組型是一個相當明確的組型概念。

在藝術組型方面,教師利用勾選形容詞的方式時,比較能夠明確地區分出具備組型的學 生 (F= 11.82, p

<

.01)' 但是如果利用總體評分的方式時,卻反而無法區分出具備此一傾 向的學生了 (F=3.側 , p

>

.05) 。學生則不論用何種方式,皆能明確地區分自己是否具備藝 術組型的傾向 (F 值分別為 30 .1 9 與 37 .1 5 '皆達 p

<

.001 顯著水準)。

在社會組型方面,與實用組型類似,無論教師評定學生特質的方式是勾選形容詞或評定 學生在社會組型方面的傾向,他們都無法明確地區分出社會組型傾向較高的學生 (F 值分別為 1. 92 與 .81 '皆未達 p

<

.05 顯著水準)。反觀學生無論是勾選形容詞或自評在社會組型方面

吳武典、簡茂發、洪冬桂、舒琮慧、鄒小蘭、張芝萱、吳道愉 生涯發展組型建構· 55 •

表 19 教師在八種組型高低分組總體評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生涯發展組型 低分組 高分組

F

n

M

SD n

M

SD

實用組型 17 2.41 .94 28 2.68 .94 .85

研究組型 14 2.29 .73 38 3.00 1.09 5.13*

藝術組型 19 2.68 1.70 44 3.32 1.12 3.08

社會組型 26 3.58 1.03 29 3.83 1.04 .81

企業組型 14 2.93 1.98 25 3.32 1.70 .42

事務組型 44 3.57 1.02 50 3.72 1.05 .50

人文組型

15 3.33 .98 31 3.84 1.27 1.85

數理組型 15 2.13 .52 40 3.18 1.24 9.88**

可< .05.**p

<

.01.

表 20 學生在八種組型高低分組總體評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生涯發展組型 低分組 高分組

F

n

M

SD n

M

SD

實用組型 7 1.86 1.07 12 3.58 1.24 9.42**

研究組型 4 1.50 .58 15 3.93 1.22 14.49**

藝術組型 9 2.33 1.32 19 4.42 .51 37.15***

社會組型 11 2.91 1.38 13 4.62 .65 15.91 ***

企業組型 8 2.00 .93 11 4.18 .87 27.49***

6

事務組型 13 3.00 1.15 25 3.96 .79 9.17**

人文組型

4 2.50 1.00 14 4.07 1.07 6.86*

數理組型 5 1.60 .55 17 3.71 1.21 13.86**

可< .05. **p

<

.0 1.料可< .001.

的傾向,他們的分數皆可準確地區分出自己是否具備社會組型的傾向 (F 值分別為 20.51 與 15.91 '皆達 p

<

.001 顯著水準)。

在企業組型方面,教師對於學生是否具企業組型傾向,有具體事項之勾選形容詞的方式 較能區分出此種傾向的學生 (F=5.59, p

<

.05); 若僅是請教師以籠統的印象進行總評時,

則教師無法明確地區分出具備此一組型傾向的學生 (F= .42, p

>

.05) 。反觀學生無論是勾 選形容詞或自評在企業組型方面的傾向時,他們的分數皆可準確地區分出自己是否具備企業 組型的傾向 (F 值分別為 11.22 與 27.紗,皆達 p

<

.01 顯著水準)。

在事務組型方面,僅在學生總體評分上能明確區分是否具備事務組型傾向 (F= 9.17, p

<

.01) 。其他三種比較皆未通過差異考驗 (F 值分別為 .32 、 .50 與 3.68 '皆未達 p

<

.05

• 56 .生涯發展組型建構 吳武典、簡茂發、洪冬桂、舒琮慧、鄒小蘭、張芝萱、吳道愉

顯著水準)。

在人文組型方面,教師對於學生是否具人文組型傾向,有具體事項之勾選形容詞的方式 較能區分出此種傾向的學生 (F=10.78,p

<

.01); 若僅是請教師以籠統的印象進行總評時,

則教師無法明確地區分出具備此一組型傾向的學生。學生則能明確地區分出自己是否具備人 文傾向 (F 值分別為 1 1. 58 與 6.86 '皆達 p

<

.05 顯著水準)。

在數理組型方面,無論教師或學生,不管採用哪一種比較方式,都能明確地區分具備數 理組型傾向的學生 (F 值分別為 12 .1 7 、 9.88 、 1 1. 71 與 13.86 '皆達 p

<

.01 顯著水準)。顯示 教師與學生本人對於學生是否具備數理組型傾向,皆能準確地區別出來。

總結來說,在差異考驗方面,有兩項主要發現:

1.學生的自評效度高於教師

以特質檢核結果區分出的生涯組型高、低分組作為效標,可看出本研究建構的生涯組型 具有不錯的實徵效度,而學生的自我評選,顯然比教師對學生的評選更較能準確地區分出學生 本人是否具備某種特定的生涯組型(在形容詞勾選評分方面, 7 型顯著對 5 型顯著;總評方 面, 8 型顯著對 2 型顯著)。從表 17""'20 看來,教師對學生的研究組型和數理組型的鑑識精確 度不遜給學生,但對學生的實用組型、社會組型和事務組型幾乎完全鑑識不出來,倒是學生 較能了解自己動于操作、社會關懷和安定工作的偏好。這種情形除了再度說明學生的自我了 解精確度超過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外,似亦顯示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偏向與升學有關的功課面,

而較少涉及學生日常生活面及深層的個人志趣。正如吳武典等 (2007 )的研究發現,其實高 中學生的職業興趣有相當大的廣度,這恐怕不是許多教師和家長所能了解的。

2. 不同的效標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形容詞勾選評分較為具體有據,籠統的總評較憑主觀印象。就教師而言,顯然前者比後 者較具區別效度 (5 型顯著對 2 型顯著) ;就學生而言,則兩者皆具高度區別力 (7 型顯著對 8 型顯著)。這似意味著若提供教師具體的行為觀察項目,當有助於教師對學生的生涯組型做較 精確的評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