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在研究教師任教之國小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中,實踐嵌 入式評量融入探究教學之實踐歷程與轉變、問題與因應之道及檢核教學後學生探究能力是否 提升。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以下問題:

1.嵌入式評量融入探究教學實施之歷程為何?

2.實施嵌入式評量的歷程中會遭遇哪些問題?如何因應?

3.探究教學之評量判準為何?補救策略為何?

4.研究教師實施嵌入式評量之歷程中之省思與成長為何?

發展補救策略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評量活動 發展評分判準

界定探究五階段

界定中年級探究五階段之行為表徵

提升中年級學童之探究能力

評分依據

教學活動

有效教學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選取研究對象時,因考量人力、時間及場地等因素,故選取研究教師所任教的 班級作為本研究的對象。且因研究教師為該班級任導師,對於研究對象之背景及學習情況均 可掌握,並且有家長之鼓勵與配合,可使研究進行更為順暢可行。

研究教師的學校是屏東縣鹽埔鄉某國小,該校目前有11個班,學生約230人。本研究的對 象是該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全班有十九位學生,男生八人,女生十一人。學生各科平均成績 為常態分布。由於該區文化刺激較弱,所以學生平均素質較市區國小的學生稍差。

平時研究教師大部分的上課方式是採取分組上課,方便學生討論以及實施小組合作學 習。上課時雖盡量讓學生能以操作實驗的方式上課,但受限於時間的限制,並無進行較完整 之探究課程,所以學生普遍對於探究技巧不熟悉。

2.研究架構

研究之初,研究者成立科學探究研究群。研究群首先由文獻中界定探究能力,再配合九 年一貫能力指標整理出中年級探究五階段之行為表徵,根據此行為表徵分別發展評分判準及 補救策略,在教學中能依評分判準評量教學活動,檢核學生探究能力,再搭配所發展之補救 策略進行有效之教學活動。

圖 5:研究架構圖.

擬定下次教學計畫 最大的教學效益。因此研究者參考 Gallagher(1997)的教學設計模型提出本研究之理論架構 如圖 6:

再配合螺旋式的課程設計,以螺旋式的學習方式,讓兒童逐步獲得複雜的探究技能。

B.評量方式與時機:嵌入式評量強調模糊教學與評量之界線,每一個教學活動都能視為 一個評量活動,因此多元的探究活動即是多元的評量活動。且當學生進行各階段探究活動時,

教師應把握及時的評量時機,讓每一個探究活動即是教師掌握學生學習資訊或學習困難機會。

C.補救策略:蓋聶(1968)認為在探究過程中提供指導,將可節省教學時間及增進學習 結果(引自林寶山, 1988)。當教師在評測完學生的能力之後,若想把評測的結果應用到教學 上,就勢必要評析促成該項能力的因素,據此設計培養該項能力的策略(陳文典, 2003)。而 嵌入式評量的精神,在於教學時診斷學習困難,並提供立即的回饋,讓「進行教學與評量活 動」、「分析評量資訊」、「補救教學」三階段能持續循環,因此除了設計教學與評量活動外,

更應針對學生學習困難發展出適合的補救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習困難提供不同層次的引導與 補救。

D.界定探究能力成份

研究團隊發現,五階段探究評量的重點即是該階段重要的探究能力成份,在同一階段所 需的探究能力可能會因探究的主題、類型不同而需要不同的探究能力成份,因此需進一步界 定各階段之探究能力成份。

本研究團隊以高慧蓮(2004, 2005)所界定之五階段探究過程為主要架構,配合中年級能力 指標,進一步發展出中年級探究教學各階段之探究能力成份及具體行為表徵:

a.界定問題的能力(包含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自然現象產生疑惑,發現問題之所 在,再經由詳細的觀察、組織與分類而提出可探討性的問題,並進一步形成預測式 之假設,確定問題之性質。

表 13:界定問題之探究能力成份及具體行為表徵

探究能力成份 具體行為表徵

察覺問題 能詳細觀察現象並進一步「組織」、「分類」或「比較」,

最後提出延伸性可探討性問題。

新舊經驗聯結 能提出新舊經驗的衝突。

b.設計規劃的能力(包含收集資料、設計實驗):確定問題後,能針對問題蒐集相關資 料,並根據資料形成實驗假設,再利用本身科學知識規劃出實驗流程並能運用相關 器材來設計得以驗證假設之實驗。

表 14:設計規劃之探究能力成份及具體行為表徵

探究能力成份 具體行為表徵

蒐集資料 能說明所需資料的原因及如何蒐集。

規劃實驗流程 能考量關鍵因素,掌握相關變因,進而提出能提出兩步 驟以上之詳細實驗方法。

預測結果 能提出完整因果關係之預測結果。

c.實作驗證的能力(包含進行實驗、觀察、操作、記錄):能控制實驗變因,運用感官 及工具進行觀察與操作,且能運用文字、圖表等記錄實驗結果。

表 15:實作驗證之探究能力成份及具體行為表徵

探究能力成份 具體行為表徵

實驗操作 能根據所設計的實驗流程正確操作且紀錄詳實。

運用圖表輔助紀錄 繪製的表格能仔細思考,能嚴謹的控制好其它變因。

多元思考解決探究

過程所發生之問題 能提出兩個以上有效之問題解決之策略。

d.解釋分析的能力(實驗結果的解釋、分析與推理):能利用各種方式將實驗結果彙整出 規則,並解釋或預測所發生的現象。

表 16:解釋分析之探究能力成份及具體行為表徵

探究能力成份 具體行為表徵

比較、解釋與彙整 資料的能力

分析實驗數據,找出其通則性或因果關係,歸納並解釋 實驗結論。

對探究結果做推論 的能力

彙整實驗數據,歸納其通則性,並對於結果作出推論、

預測或實驗設計不周延之處。

e.溝通辯證的能力(溝通、批判、下結論):能將自己的發現向他人做詳細的描述,並能 分析自己的優缺點,進一步批判他人的優缺點,或對他人的批判做出合適的回應。

表 17:溝通辯證之探究能力成份及具體行為表徵

探究能力成份 具體行為表徵

溝通探究過程與批

判質疑的能力 提出的問題結構完整,且與報告內容相關。

E.發展評分判準與補救策略

在設計教學前須先評估學生學習困難,但欲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須先了解學生的起點 行為,但在高度複雜的探究情境中並不容易由學童之舊經驗得知,須仰賴評量的輔助。因此 研究者認為欲了解學生的學習資訊,需要符合學生能力的具體評分判準。因此,研究者根據 探究各階段的行為表徵發展嵌入式評量之評分判準。

中年級評分判準應以整合、簡單為主,讓教師在上課中易根據判準掌握學生狀況。研究 者考量學生之個別差異,將各探究能力成份分為三種層級,a.第一級:完全無能力進行探究 活動;b.第二級:能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c.第三級:能進行完整的探究活動。

而教師透過嵌入式評量了解學生之起始探究能力與學習困難後,可參考該階段行為表 徵,找出學生探究能力之近側發展區,並立即輔以適合且有效的補救策略,因此研究者亦根 據行為表徵,針對不同的探究層級提出補救策略,希望不同能力的學童皆能輔以適當的引導,

以達最佳教學效果,以下即為各階段評分判準及補救策略。

a.界定問題階段

3 能說明所需資料的原因及如

c. 實作驗證階段

2 會依照不同的自變項繪製簡

0 寫出不正確的答案或其它不

探究之主題,進行探究能力成份分析,分析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 23:教材之探究能力成份分析表 單元 探究

能力 探究能力成分

毛細現象 溶解作用 雨量觀測

察覺問題

 

界定問題

新舊經驗聯結

 

蒐集資料

規劃實驗流程

 

設計規劃

預測結果

實驗操作

  

變因的掌控

  

運用圖表輔助紀錄

 

實作驗證

多元思考解決探究

過程所發生之問題

 

比較、解釋與彙整

資料的能力

  

分析解釋

對探究結果做推論

的能力

  

溝通辯證

溝通探究過程與批

判質疑的能力

  

本研究採用的教學單元是國小自然科三年級下學期「水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氣象 觀測」兩個單元中三個活動「毛細現象」、「溶解作用」、「雨量觀測」,教學活動設計依照 嵌入式評量教學模式,教案中呈現各階段評量評分判準及補救策略。而活動單設計上亦 配合欲提升之探究能力成份,以便於課後分析學生經過嵌入式評量之補救教學後能力成 長情形。

G.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採用研究團隊所發展之中年級探究實作評量-「影子王國」,該探究主 題與實驗教學課程無關,但學生有相關舊經驗,研究團隊認為欲了解學生在這階段探究能力

是否提升,應採用新的探究情境,但該情境應考量學童認知發展情況,若採用過於艱深的情 境,學童不容易進行探究活動,因此決定以影子為探究主題,發展中年級實作評量,以檢核 學童探究能力之發展。

H.資料蒐集與分析

教學中學生相關資料之蒐集為教師反思的主要依據,並進而促進教師教學轉變,因此本 研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蒐集資料、並進行整理、分析與反思。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種類如下:

教學中學生相關資料之蒐集為教師反思的主要依據,並進而促進教師教學轉變,因此本 研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蒐集資料、並進行整理、分析與反思。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種類如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