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農業復原工作需要大量生產農具,因此機械製造人才、各地保修 人才便極為緊缺。儘管戰時中農機已開設研究班,然不敷戰後需求,於是 自 1946 年 12 月起,中農機便訂定實習計畫,由各工科大學推派畢業生參 與一年的實習,實習期間公司給予薪資。127實習項目包括甲乙兩組,實習

125 依當時規劃生產目標:總廠生小型農具50萬具、5馬力引擎3,000部、12馬力引擎1,000 部、礱穀機500部、碾米機1,000部、抽水機1,000部;廣州分廠則規劃生產鋤鍬等10 萬具、犁杷等4萬具、中耕機輾米機5,000部;漢口分廠則規劃生產鋤杷鐮刀等20萬 具、鍬犁等20萬具、軋花機1,000部、榨棉機200部、榨油機100部、輾米機100部、

磨粉機100部、礱穀機3,000部;長沙分廠則規劃生產普通農具300萬件、輾米機打稻 機等6,000部、抽水機300部;柳州分廠則規劃生產普通農具200萬件。見「中國農業 機械公司第一次常務董事會議紀錄」(1948年5月4日),〈第1次常務董事會議紀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1-006-02。

126 「中國農業機械公司第五次董監聯席會議報告事項」(1947年12月27日),〈第5次董 監聯席會議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1-005-09。

127 實習人員之報導見〈中國農業機械公司〉,《技協通訊》,第19期(1948),頁4。

生可自行選擇:甲組課程計平地吊車卡車(2 月)、房屋建築(2 月)、碼頭倉庫 及重木料工作(2 月)、電力及電燈工作(1 月)、水管溝渠及築路工作(1 月)、鍛 工廠(1 月)、翻砂工廠(半月)、機器工廠(1 月)、裝配工廠(半月)、模型工廠(半 月)、特種工具模子等工作(半月);乙組課程包括甲組課程計平地吊車卡車(半 月)、房屋建築(半月)、碼頭倉庫及重木料工作(半月)、電力及電燈工作(半月)、 水管溝渠及築路工作(半月)、鍛工廠(2 月)、翻砂工廠(2 月)、機器工廠(3 月)、 裝配工廠(1 月)、模型工廠(半月)、特種工具模子等工作(1 月)等,合計一年。128 大致來說甲組課程側重於營造實習,乙組課程側重於機具操作實習,此二 類都是戰後緊缺的人才。

至 1947 年底第一批實習生 23 人完成訓練,其中 10 人升為工務員派赴 總廠、分廠及黃氾區服務站工作,第二批實習員 20 名也分別在 1947 年 9 月及 10 月開班培訓。129除了選拔大學電機系及機械工程系畢業生加入實習 外,1947 年六月開始也辦理公司內部員工培訓,首批培訓 12 名員工。1301948 年中以後大幅縮短培訓時間,首先自著名大學遴選優秀學生給予短期訓練,

如中央大學選派學生 6 人訓練 10 週、金陵大學選派機械系學生 15 人訓練 6 週、廣西大學選派學生 12 人訓練 10 週等。131總計至 1948 年底完成實習生 訓練 130 人、車輛工作人員 8 人、機械工作人員 32 人、電機工作人員 5 人、

農業機械工作人員 21 人、學徒 40 人、其他員工 125 人,合計 361 人。132 這些內部技術人員或經過培訓的農業機械人才,隨著中農機全國農機 擴建事業之推廣,分散到中國各地,有的至黃氾區服務,協助機械保養維 修;有的至東北協助接收工廠,從而留在該處推動農業機械化。戰時及戰

128 「實習計畫書」(1946年12月3日),〈工作報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 林部檔案》,檔號20-51-008-19。

129 「中國農業機械公司第四次董監聯席會議報告事項」(1947年11月8日),〈第4次董 監聯席會議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1-005-07。

130 「中國農業機械公司第六次董監聯席會議報告事項」(1948年1月9日),〈董監會議〉,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1-005-06。

131 「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工作報告」(1948年9月11日),〈會議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1-005-10。

132 「中國農業機械公司三十七年度工作報告」(1948年12月24日),〈37年度工作報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農林部檔案》,檔號20-51-008-22。

後國內並非僅有中農機從事機械農具之研發製作,例如中央農業試驗所所 屬的無錫農具試驗廠便是農業機械之重鎮,然而各地的農具研究機構並未 如中農機般掌握大量的機械製造設備,同時憑藉政府資源取得國內外技術 合作,因此就推動戰後農業機械化發展來說,中農機實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儘管論者曾指出該公司規模如此龐大,卻僅止於大量生產鋤頭,對實際農 業機械化的貢獻有限。133必須指出的是,中農機技術延續自戰時重慶及貴 陽工廠,甚至就其經營團隊而言,如總經理支秉淵、林繼庸等人自戰前即 是工業界及機械生產方面的重要人物,戰後中農機的不應存在技術倒退的 問題。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從其生產計劃來看,亦沒有技術突破性的進展。

因此持平而論,中農機生產事業對農業機械化的貢獻,不在於質的突破而 在於量的擴張,通過各處工廠生產、普及維修單元以及大量生產能力,這 是中農機對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價值所在。

六、 結論

20 世紀初期儘管中國的現代部門已長足進步,但大多數的經濟產值依 舊來自於農業部門,所以探討中國近代經濟發展,不能忽視農業生產技術 之蛻變。成立於戰時的中農機秉持著「以農立國、以工建國」的理念,致 力於開發及生產農業機械,除了直接用於生產的耕耘機、收割機、抽水機 外,也研製農產加工機器。然而受限於戰時的人力物力,中農機之生產事 業發展有限,反而是人才培育方面有所成就,促進國內外的技術交流。

戰後中農機接受農林部委託,承擔聯總在華設置農具製造廠的任務,

接收了 6.8 萬噸的物資,包括了大量的機械設備及生產原料。這些戰後中 國亟需的珍貴設備,提供農業機械化的契機。全國農機擴建事業在中農機 努力下,至 1948 年底已建立了上海總廠、南京分廠、廣州分廠、柳州分廠 等 4 個具有生產能力的工廠,另外有長沙、漢口、臺灣、北京等工廠進入 籌設階段。除設立工廠外,中農機也配運鐵工舖 530 套及若干活動修理車 至全國各地。此外,由戰時到戰後中農機均十分重視人員培訓與國外技術

133 王德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與中國(1945-1947)》,頁141。

交流,這些人才的積累更是當時中國寶貴資產,即便 1949 年以後亦持續發 揮貢獻。雖然嚴峻的通貨膨脹、動盪多變的戰後局勢,限制了中農機發展 的可能性,但其建設工廠、培訓人員以及發展技術等努力,在當時環境下 已十分難能可貴。

由 1949 年以後的發展來看,這些工廠多半成為中共推動農業機械化的 基礎,如上海、南京、北京、開封等處的工廠都在 1949 年以後迅速恢復運 作。更有甚者,這些工廠設備也不僅僅提供了農業機械生產的契機,更對 中共工業發展帶來很大幫助。如中農機設備最完善的上海總廠,中共接收 後於第一個五年計畫(1953-1957 年)期間通過蘇聯技術人員的幫助,在原本設 備基礎上發展為上海機床廠,從事工作母機之製造,培養許多機械工業的 技術人員。134該廠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中國工具機生產的龍頭企業,直到今 天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仍是中國工具機生產首屈一指的大廠。135約莫同 時,1958 年底臺灣也成立了另一家中國農業機械公司,主要與日本野馬農 機公司與井關農機公司合作,共同生產機械農具。該公司由臺灣省政府財 政廳出資新臺幣 2,000 萬元成立,對臺灣農業機械化有重要貢獻,不過與 本文所討論之中國農業機械公司雖然同名,但實際上已無承繼關係了。136 總而言之,誠如 1945 年中農機股東會所提出的生產建言,中國農業機 械化並非一蹴可幾,在現實環境下農村保修條件不佳、燃料缺乏,乃至資 金疲弱等問題都限制高端農具的發展,所以 20 世紀初期中國農業機械生產 仍是以中小型農具及動力抽水機為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自國外引 進的農業機具必須經過改造才能符合中國當地的自然條件,如 1947 年底黃 氾區服務站改造美國製飛剪犁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雖然中農機實際的生

134 艾長青,〈在國家建設計畫第一年的上海〉,《人民日報》,1953年12月4日,2版;

〈採用蘇聯技術經驗 上海舊企業面貌改觀〉,《人民日報》,1957年10月22日,3 版;劉先煌、袁張度,〈飛翔吧上海機床廠〉,《人民日報》,1959年8月25日,2 版。

135 有趣的是,該工廠大事紀中仍以1946年成立的中農機上海總廠為其前身。見該公司 網站:http://www.smtw.com/cn/aboutus.asp?sid=17 (2013/11/25點閱)。

136 「財政廳簽為土地銀行呈為響應均長促進農業機械化號召,擬投資中日合組之中國 農業機械公司新臺幣2000萬元請核示案」(1959年9月29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省級機關檔案》,典藏號00501060603。

產項目並未包括曳引機、拖拉機等先進機械農具,甚至連動力馬達的生產 技術都未顯著超越戰前水準,但其對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在於質的突 破,而在於量的擴大。通過普遍設置工廠、推廣鐵工舖和活動修理車等簡 易保修設備,以及農機生產維修人才之培訓,中農機對中國農業近代化的 貢獻依然值得給予肯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