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行為體系問項

此體系共有十一道題目,差異達顯著水準的有七個問項,沒有的則有四道

(參見表 4-7)。

表 4-7 行為體系評定遊憩專業結果一覽表

差異達顯著水準 差異未達顯著水準 G1.我都到固定的釣場釣魚

G2.釣魚前我都會先勘查釣況、場地 G3.我依據想要釣的魚選擇不同的釣場 I6. 參與池釣的頻率

Be2.參與海水池釣的年齡 Be6.到該海水池釣場的次數 Be10.釣魚時間佔休閒時間的比例

I4.我經常閱讀有關於釣魚的報 導或訊息

I10.是否加入釣魚協會 Be3.曾經參與的釣魚方式 Be12. 結伴同行的人數

資料來源:2004 年 7 月~2005 年 6 月田野實察

行為體系包含早期的體驗活動、對活動熟悉所構成,因為重複的參與活動行 為,會促進對活動的認知更加明確,從表中可以得知,當釣客參與池釣的頻率愈 高、參與海水池釣的時間與長、釣魚時間佔休閒時間比例愈高,釣客的遊憩專業 層次也就愈高。同時也驗證了釣客的行為體系對遊憩專業的影響。

前面在探討認知體系時,釣客就已經表示對海水池釣場的認識來自於經驗的 摸索,所以釣客對於同一個釣池的重複拜訪率也很高(見圖 4-6),83 位受訪者

當中就有 47 位在該海水池釣場釣魚的次數高達 30 次以上,因為釣客表示,想要 在池釣的領域有所收穫的話,不二法門就是「多繳學費」。

5次以下 5-10次 10次以上

每 一 個 池 子 的 魚 窟 都 不 一 樣,所以我也很難告訴妳到底要 怎樣決定下竿的地點,……反正 就 是 要 多 來 釣 幾 次 就 知 道 了 !

(受訪者 4╱高專業)

魚都會有自己的領域性,固 定在哪裡就是在哪裡,可是池子 的 底 是 怎 樣 的 地 形 我 們 也 不 知

道,所以就只有多來看看,順便看看在哪裡下竿的人釣得最多,我們偷學起來就 對了,而且用別人好用的餌也是不錯的方法。(受訪者 25╱低專業)

圖 4-6 一年內海水池釣場釣客重訪海釣 場次數比例圖

資料來源: 2004 年 7 月~2005 年 6 月田野實察

Bryan(1977)指出休閒活動的進行都含有某種社會程度上的意義,並且以 社會學建構遊憩專業來討論遊憩活動,藉此說明活動者的特性。他認為專業的遊 憩活動者將形成一種連續,超越傳統職業和阻礙層級,與其他成員結成休閒的社 交圈(Leisure Social Worlds),並且有著類似的態度(Attitude)、信仰(Beliefs)以及意識形態(Ideologies),並從事類似的行為以及有群體的認同感(Bryan,

1977:186)。

雖然在池釣的田野時察中,發現大部分的釣客並沒有參加正式的釣魚團體、

釣魚協會,但是遊憩專業層次與社交還是有顯著差異,遊憩專業層次較高的釣者 釣會與朋友同行釣魚,並且從動機分析也可以發現相同結果,專業層次較高者釣 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與朋友相處。所以雖然絕大部分的釣客沒有加入釣魚的 團體、協會,可是還是可以看出其次團體的存在,只是這樣的次團體沒有組織,

也沒有強制性,純粹是因為釣魚而形成的小團體9

而這樣的休閒社交圈並不只侷限在釣客與釣客之間,池主與釣客的關係很重 要(見圖 4-7)。釣客認為池主有信用,真的有放魚,魚的索餌率高,自然而然釣 客就願意來釣魚,並且會口耳相傳,常來的釣客就會與池主熟識,甚至有的釣客 轉客為主,成為海水池釣場的經營者。

沒有顯著相關的部分有三道題目,其不顯著之原因如下:

3.曾經參與的釣魚方式

要勤跑海水池釣場,所以當一位釣者參與的釣魚方 式愈

Be12. 結伴同行的人數

憩專業的構成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專業層次的高低

0 5 10 15 20 25 30

離家近 熟悉釣場 特定魚種 好釣 認識老闆 親友介紹 其他

人次

圖 4-7 海水池釣場釣客選擇海釣場原因示意圖

資料來源:2004 年 7 月~2005 年 6 月田野實察

Be

在池釣要有很好的成績需

多,並不能代表該釣客在海水池釣的專業層次一定較高。

雖然社交休閒圈對於遊

9 筆者前往田野實察時發現,釣客與釣客、釣客與池主之間相當熟稔,甚至還有池主忙不過來,

釣客代為處理池務的情形,釣客即使不釣魚,也會坐在釣池旁,與池主、釣客三三兩兩聊天。

並未

I4.我經常閱讀有關於釣魚的報導或訊息

來源主要是來自於「朋友討論」,「自 行摸

I10.是否加入釣魚協會

達,所以大部分的釣客並未加入正式的釣魚協會,而 本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