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工基質經生物濾床分解後出水中有機碳量及有機物性質

肆、 結果與討論

一、 人工基質經生物濾床分解後出水中有機碳量及有機物性質 

O3/NPDOC=1 及 2 兩者之差別並不明顯,但在長期操作第 13 day,

O3/NPDOC=1 之生物濾床,明顯因濾床內微生物有機物之釋出,降低 其對醋酸鈉碳之去除,其去除率低於O3/NPDOC=0、2 之生物濾床,

故利用總有機碳評估生物濾床對有機物之去除能力,生物濾床之活性 程度及操作時間均需謹慎選擇。

圖14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醋酸鈉(5 mg acetate-C/L)在不同操作 時 間 下 出 水 中 NPDOC 值 (A)O3/NPDOC=0(B)O3/NPDOC=1(C) O3/NPDOC=2

Blank 1 2 3 4 5 6 8 10 13

0 1 2 3 4 5 6

Blank 1 2 3 4 5 6 8 10 13

NPDOC(mg/L)

0 1 2 3 4 5 6

Operational days

Blank 1 2 3 4 5 6 8 10 13

0 1 2 3 4 5 6

Operational days

A

B

C

圖 15 為本研究藉由人工配製有機物,進入管柱試驗當 5 mg acetate-C/L 在 O3/NPDOC=0、1 及 2 時,出流水中 NPDOC (mg acetate-C/L)之變化。圖 15(A)顯示,在 O3/NPDOC=0 之臭氧生物濾床 操作 1 天後,可將水中有機碳從 5.1 mg oxalate-C/L 降至 0.18 mg oxalate-C/L,草酸鈉碳之減少率達 96%;但第 10 天所對應值為 0.38 mg acetate-C/L,此表示當生物濾床分解草酸鈉碳時,濾床內生長之微生 物亦會釋出有機物,導致生物濾床出水中有機碳含量之增加,此增加 量約在0.20 mg oxalate-C/L。

圖15(B)顯示,在 O3/NPDOC=1 之臭氧生物濾床操作 1 天後,可 將水中有機碳從5.3 mg oxalate-C/L 降至 0.1 mg oxalate-C/L,草酸鈉 碳之減少率達98%;操作至第 5 天時,濾床出水中之草酸鈉碳則減少 至0.08 mg oxalate-C/L,去除率已達 100%,但第 6、8 及 10 天,對 應值分別為0.31、0.25 及 0.34 mg acetate-C/L,此表示當生物濾床分 解草酸鈉碳時,濾床內生長之微生物亦會釋出有機物,導致生物濾床 出 水 中 有 機 碳 含 量 之 增 加 , 此 增 加 量 約 在 0.25 及 0.34 mg oxalate-C/L。

圖15(C)顯示,在 O3/NPDOC=2 之臭氧生物濾床操作 1 天後,可 將水中有機碳從5.2 mg oxalate-C/L 降至 0.14 oxalate-C/L,草酸鈉碳 之減少率達 97%,此去除率能力,與 O3/NPDOC=1 之臭氧生物濾床 相 近 ; 操 作 至 第 3 天 時 , 濾 床 出 水 中 之 醋 酸 鈉 碳 則 降 至 0.06 oxalate-C/L,去除率約為 100%,第 4 天則增加 0.19 oxalate-C/L,但 第5 天,則減少至 0.07 oxalate-C/L,之後在第 6 及 8 天,其值分別為 0.17 及 0.13 oxalate-C/L , 但 在 第 10 天 , 則 明 顯 增 加 至 0.31 oxalate-C/L,長期操作下,O3/NPDOC=0 之生物濾床中微生物有機物 之釋出量較O3/NPDOC=1、2 之操作結果為高。

圖15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草酸鈉(5 mg acetate-C/L)在不同操作 時 間 下 出 水 中 NPDOC 值 (A)O3/NPDOC=0 (B) O3/NPDOC=1 (C) O3/NPDOC=2

Blank 1 2 3 4 5 6 8 10

0 1 2 3 4 5 6

Operational days

Blank 1 2 3 4 5 6 8 10

NPDOC(mg/L)

0 1 2 3 4 5 6

Operational days

Blank 1 2 3 4 5 6 8 10

0 1 2 3 4 5 6

Operational days

A

B

C

(二) 不同臭氧化穩定後之生物濾床對草酸鈉及醋酸鈉之分解後出 水中之螢光激發發射光譜圖

圖16 為 5 mg-acetate C/L 之人工配製原水經 O3/NPDOC=0、1 及 2 生物濾床分解,在不同操作天數下,濾床出水之螢光激發發射光譜,

圖16(A-1、B-1、C-1)為三種不同臭氧濃度生物濾床分解 acetate 第 1 天,濾床出水經 0.2 µm 之濾膜過濾後之螢光激發發射光譜圖,圖中 顯示主要波峰位置發生在240/410-420 nm 及 310/410-430 nm,此結果 與Wu et al.(2003)以切線流超過濾(tangential flow ultrafiltration),進行 分離Biwa 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DOM)不同分子量 EEFM 圖譜,發現 不 同 分 子 量 之 有 機 物 , 均 出 現 兩 個 Ex/Em 波 峰 , peak A 為 320-350/430-460 nm ,即 peak B:Ex/Em 230-250/430-470 nm,其中 peak B 部份之螢光被水的 Raman 散射(Scattering)遮住,此 peak A 與 peak B 與 水 域 多 數 DOM 之 螢 光 特 性 之 研 究 相 似 , 並 可 視 為 humic-like 螢光物質 (Del Castillo et al, 1999;Wu et al, 2001),此意 謂本濾床出水之兩波峰之有機物性質可能屬humic-like 螢光物質。

圖16(A-6、B-6、C-6)為生物濾床分解 acetate 在第 6 天之濾床出 水之螢光激發發射光譜圖。圖中顯示220-230/400-420 nm 其螢光強度 值分別為37.32、59.5 及 40.4 及 310/420-430 nm 其螢光強度值分別為 34.78、39.97 及 29.67,仍是主要之波峰位置,較第 1 天濾床出水相 對應位置為高;圖 16(A-13、B-13、C-13)為生物濾床分解在第 13 天 濾床出水之波峰位置為220-230/420-430 對應之螢光強度值為 87.77、

121.5、68.7 與 310/420-430 nm 對應之螢光強度值為 74.46、68.07 及 51.79 為主,較第 6 天濾床出水接近之相對應位置值為高,此表示濾 床出水含humic-like 螢光物質之量隨之增加,因本實驗僅通入人工之 有機物(醋酸鈉),不含 humic-like,此表示濾床微生物分解有機碳過 程,可能因其代謝過程中釋出humic-like 螢光物質相關。

圖16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醋酸鈉後出水在不同天數之螢光激發 發射光譜圖(A)O3/NPDOC=0 (B)O3/NPDOC=1 (C)O3/NPDOC=2

Emission Wavelength (nm)

C-1

310/410nm(14.97) 240/410nm(15.01) 210/450nm(17.15)

B-1

310/430nm(24.01) 240/420nm(43.81)

210/430nm(42.05) 220/470nm(26.55)

C-4

310/420nm(25.22) 220/400nm(36.37)

210/470nm (26.19) 220/450nm (21.79)

B-4

310/430nm(32.05) 210/470nm(55.38)

220/420nm (44.25)

240/420nm (41.44)

C-6

310/420nm(29.67) 240/420nm(40.40)

210/450nm(44.34)

B-6

310/420nm(39.97)

210/440nm(90.37) 230/430nm(59.50) 210/470nm(45.82)

C-10

420/470nm(11.27)

220/290nm(14.98) 310/410nm(39.44)

210/420nm(78.36) 220/450nm(41.69)

C-13

420/470nm (12.47)

210/270nm(

14.82) 310/420nm

(51.79) 220/420n

m(80.83) 240/520n m(12.75)

B-10

310/420nm (52.96)

220/410nm (89.83) 210/260nm (20.01)

210/420nm (111.9)

210/470nm (56.93)

B-13

310/430nm(68.07)

200/280nm (30.37)

230/540nm (12.39)

220/420nm (102.1)

210/460nm (72.85) 210/430nm

(121.5)

A-1

340/450nm(10.21)

A-4

310/420nm(21.35)

240/420nm(24.79) 220/410nm(22.56)

210/470nm (9.665)

A-6

310/430nm(34.78)

240/420nm(37.32)

210/450nm (23.93)

A-10

220/480nm (43.40) 320/430nm (62.19)

240/420nm (64.84)

210/450nm (45.95)

A-13

310/430nm (74.46)

230/430nm (87.77)

230/500nm (22.74) 210/450nm (49.86)

Excitation W a velen g th ( nm )

另在圖17(A、B、C)210-240/400-440 nm 及 210-220/430-480 nm 為三種濾床共同出現之波峰位置;圖 17(A、B)共同之波峰位置為 220-240/400-430 nm;圖 17(B、C)共同之波峰則有 310/410-430 nm,

此四種波峰之螢光強度值皆隨著操作時間增加強度值也有增加之趨 勢,此代表為濾床中的 SMP 濃度也隨著運作天數增加而增加,也可 證明濾床中微生物之活性仍為活躍。

圖17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醋酸鈉之出流水中特徵波峰的螢光強 度值變化(A)O3/NPDOC=0 (B)O3/NPDOC=1 (C)O3/NPDOC=2

Operational days

Operational days

0 2 4 6 8 10 12

0 20 40 60 80 100 120

(210/400-430 nm) (210-220/460-470 nm) (220-240/400-430 nm)

Ex/Em

A

Operational days

0 2 4 6 8 10 12

0 20 40 60 80 100 120

(210/400-430 nm) (210-220/460-470 nm) (220-240/400-430 nm) (310/410-430 nm)

Ex/Em

B

0 2 4 6 8 10 12 14

0 20 40 60 80 100 120

(210-220/430-480 nm) (210-240/410-440 nm) (310/410-420 nm) (420/470 nm)

Ex/Em

C

Fluorescent Intensity (FI)

圖18 為 5 mg oxalate-C/L 之人工配製原水經 O3/NPDOC=0、1、2 生物濾床分解,在不同操作天數下,濾床出水之螢光激發發射光譜。

圖 18(A-1、B-1、C-1)為生物濾床分解第 1 天,濾床出水之螢光激發 發 射 光 譜 圖 , 圖 中 顯 示 主 要 波 峰 共 有 3 個 位 置 , 分 別 為 230-240/340-370 nm 強度值為 25.19、29.13、43.43,另 310-320/420 nm 強度值為 12.37、19.99、16.56 及 210-220/450-470 nm 其強度值為 24.42、28.65、26.4,在第 6 天時(圖 18 (A-6)),濾床出水之主要波峰 共有2 個位置,分別為 310/420 及 220/430 nm,其對應之螢光強度為 27.64 及 55.43,而第 6 天時(圖 18 (B-6、C-6))濾床出水之主要波峰共 有4 個位置,分別為 240/370-390 nm 其對應之螢光強度值為 60.89 及 66.2,310/420 nm 其對應之螢光強度值為 38.79 及 29.13,240/410-420 其對應之螢光強度值為62.85、54.91 及 210/470-480 nm 其對應之螢光 強度值為32.77 及 33.3,圖 18(A-10、B-10、C-10)則顯示生物濾床操 作第 10 天時,觀察濾床出水之螢光激發發射光譜圖,發現上述之主 要波峰之螢光強度值均隨操作時間之增加而增加,此趨勢表示濾床內 之微生物較為活躍仍有再進行分解及代謝之作用。

圖19 為 5 mg oxalate-C/L 之人工配製原水經 O3/NPDOC=0、1、2 生物濾床分解,在不同操作天數下,濾床出水之螢光激發發射光譜之 強度分佈。從圖19(A)可發現主要波峰為兩個,波長為 210-220/420-450 及230-240/400-430 nm,其強度值隨著操作時間增加而強度值也隨著 增加之趨勢。

由圖 19(B)發現主要波峰為 4 個,其波長為 210-220/460-480、

220-240/410-430、310/410430 及 220-230/280-300 nm,其中以前三種 波 長 有 較 明 顯 的 隨 操 作 時 間 增 加 而 強 度 跟 著 增 加 之 現 象 , 則 220-230/280-300 nm 之波長位置之物種增加之趨勢為較不明顯;圖 19(C) 發 現 主 要 波 峰 也 為 4 個 , 其 波 長 為 210-220/450-480 、 230-240/400-430、300-320/410-420 及 230-240/360-380 nm,其中以前 三種波長之物種隨著操作時間增加,而強度值有明顯之增加之趨勢,

則230-240/360-380 nm 之波長位置強度值較無明顯之趨勢,顯示此位 置可能非為SMP 之主要性質之物種。

圖18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草酸鈉後出水在不同天數之螢光激發 發射光譜圖(A)O3/NPDOC=0 (B)O3/NPDOC=1 (C)O3/NPDOC=2

Emission Wavelength (nm)

Excitation W a velen g th ( nm )

圖19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草酸鈉之出流水中特徵波峰的螢光強 度值變化(A)O3/NPDOC=0 (B)O3/NPDOC=1 (C)O3/NPDOC=2

Operational days

0 2 4 6 8 10 12

0 20 40 60 80

100 210-220/450-480 230-240/400-430

Operational days

0 2 4 6 8 10 12

Fluorescent Intensity (FI)

0 20 40 60 80

100 210-220/460-480 220-240/410-430 220-230/280-300 310/410-430

0 2 4 6 8 10 12

0 20 40 60 80 100

Ex/E

Ex/E

Ex/E

A

B

C

Operational days

(三) 不同臭氧化穩定後之生物濾床對草酸鈉及醋酸鈉之分解後出 水中之同步掃描圖

本研究藉由人工配製有機物,進入管柱試驗,當5 mg acetate-C/L 在 O3/NPDOC=0、1 及 2 時,隨著操作第 1、2、4、5、6、8、10 及 13 天之出流水過濾後上機進行同步掃描光譜之分析,結果如圖 20 所 示。

圖 20(A)是為 O3/NPDOC=0 條件之生物濾床,從圖中可發現在 340、380 及 440 nm 之波峰,會隨著運作天數增加而跟著增加之趨勢;

圖 20(B)為 O3/NPDOC=1 條件之生物濾床,而該濾床之出流水中發 現,波長在 310、380 及 440 nm 之波峰位置,也隨著操作天數增加而 強度值也跟著增加之趨勢;圖 20(C)為 O3/NPDOC=2 條件之生物濾 床,而此濾床之波峰位置則為310、340 及 440 nm,則在 440 nm 之 位置有明顯之增加趨勢。

由圖 20 中發現在三種濾床中,隨操作天數波峰強度明顯增加的 皆為不同位置,在 O3/NPDOC=0 管柱有明顯變動為波長 360-400 nm,

而此波長之物種可能為芳香族蛋白質之物質,在 O3/NPDOC=1 則是 以波長位於340 及 380 nm,而 310 nm 可能為似蛋白質成份(酪氨酸),

接著則是O3/NPDOC=2 之部分則為 440 nm 有明顯之增加趨勢,而此 波長之物種可能為似腐植質成份。

圖20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醋酸鈉之出水在不同操作天數之螢光 同步掃描圖(A)O3/NPDOC=0 (B)O3/NPDOC=1 (C)O3/NPDOC=2

此 試 驗 主 要 以 人 工 配 製 有 機 物 , 進 入 管 柱 試 驗 , 當 5 mg oxalate-C/L 在 O3/NPDOC=0、1 及 2 時,隨著操作第 1、2、3、4、5、

6、8 及 10 天之出流水過濾後上機進行同步掃描光譜之分析,結果如 Wavelenght (n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0 2 4 6

1 2 4 5 6 8 10 13

A days

Wavelenght (n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Fluorescence i nt ensit y

0 1 2 3 4 5 6

Wavelenght (n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0 1 2 3 4 5 6

B

C

圖21 所示。

圖21(A)是為 O3/NPDOC=0 條件之生物濾床,從圖中可發現在 310 及440 nm 之波峰,會隨著運作天數增加而跟著增加之趨勢,而 440 nm 最為明顯;圖21(B)為 O3/NPDOC=1 條件之生物濾床,而該濾床之出 流水中發現,波長在 310、340 及 440 nm 之波峰位置,螢光強度隨著 操作天數增加而增加;圖21(C)為 O3/NPDOC=2 條件之生物濾床,而 此濾床之波峰位置則為310、340 及 440 nm,在 440 nm 之位置最為 明顯之波峰。

由圖 21 中發現在 O3/NPDOC=0 的出水中是以 440 nm 較有明顯 增長趨勢;而在O3/NPDOC=1 及 2 則是以 310、340 及 440 為主要增 加之波峰位置;從 Ahmad and Reynolds.(1995)研究中發現波長在於 280 nm 主要來自生物降解芳香烴組成,而 480 nm 是較持久及正常之 腐殖酸螢光光譜。

圖21 不同臭氧化生物濾床分解草酸鈉之出水在不同操作天數之螢光 同步掃描圖(A)O3/NPDOC=0 (B)O3/NPDOC=1 (C)O3/NPDOC=2

Wavelenght (n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1 0 1 2 3 4 5

1 2 3 4 5 6 8 10

Wavelenght (n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Fluorescence intensity

-1 0 1 2 3 4 5

Wavelenght (n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1 0 1 2 3 4 5

A

C B

days

(四) 以平均螢光強度值評估生物濾床出水中有機物性質

本次實驗是以螢光激發發射光譜儀之全譜掃描後,將數據扣除背 景值後將數據輸出,輸出之激發發射波長為Ex/Em:200-400/280-550 nm,數據輸出後並將於石英 cell 折射之 Rayleigh-Tyndall 去除,接著 如(圖 22)之方式分為五大區塊,並將各區塊之螢光強度進行累加、平 均強度及組成百分比,再製作成表格或分佈圖即可完成。

而區塊I 主要組成成份為芳香族蛋白質(如:酪胺酸);區塊 II 主 要組成也是為芳香族蛋白質;區塊 III 主要組成成份為黃酸;區塊 IV 是為溶解性微生物產物之蛋白質(如:色胺酸及酪胺酸);區塊 V 之主 要組成成份則為腐植酸,而腐植酸分為典型的腐植酸聚合物、海中所 產生之腐植酸及疏水性的酸。

  圖 22 不同有機物性質對應之螢光激發與發射波長位置(Chen et al,

2003)

表12 為 5 mg-acetate C/L 於 O3/NPDOC=0、1、2 之濾床操作過 程出流水之量化分析,從表12 中 O3/NPDOC=0 的操作第一天處的區 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 依序如下:2.7、0、3.2、0.5 及 3.4,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27.6、

0、32.7、5.1 及 34.7;第四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 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7.0、4.4、12.4、1.3 及

5.2,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23.1、14.5、42.9、4.3 及 17.2;第 十三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 (AFI)五區塊依序如下:9.1、5.5、45.9、4.2 及 18.5,而分佈百分比(%) 依序如下:10.9、6.6、55.2、5.0 及 22.2;由上述分佈百分比中以區 塊 III 及 IV 之分佈百分比有隨著操作天數增加而增加,但就 AFI 來看,可發現五大區塊皆有上升,而區塊 III (黃酸)增加量是為最多 的。

在 O3/NPDOC=1 的操作第一天處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 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3.5、5.0、22.4、

2.4 及 6.3,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8.8、12.6、56.6、2.4 及 15.9;

第四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 (AFI)五區塊依序如下:6.5、0、24.1、2.8 及 7.7,而分佈百分比(%) 依序如下:15.8、0、58.6、6.8 及 18.7;第十三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

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15.8、

7.6、56.5、5.2 及 16.1,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15.6、7.5、55.8、

5.1 及 15.9;由上述分佈百分比中以區塊 III 所佔比例為最高,但就 AFI 來看,可發現五大區塊皆有上升,而區塊 III (黃酸)增加量是為 最多的,其次是區塊 I (芳香族蛋白質-酪胺酸)及區塊 V (似腐植酸)。

在 O3/NPDOC=2 的操作第一天處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 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1.0、1.9、11.6、

1.4 及 3.3,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5.2、9.9、60.4、7.3 及 17.2;

第四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 (AFI)五區塊依序如下:6.3、5.5、20.1、4.1 及 6.3,而分佈百分比(%) 依序如下:14.9、13.0、47.5、9.7 及 14.9;第十三天的區塊量化分析 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

9.4、12.1、43.2、6.3 及 12.8,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11.2、14.4、

51.6、7.5 及 15.3;由上述分佈百分比中以區塊 III 所佔比例為最高,

但就AFI 來看,可發現五大區塊皆有上升,而區塊 III (黃酸)增加量 是為最多的,其次是區塊 II (芳香族蛋白質)及區塊 V (似腐植酸)。

表 12 生物濾床分解醋酸鈉出水中不同有機物性質對應之 AFI 值及比例 O

3

/NPDOC day

區塊

I II III IV V

1 2.7(27.6) 0 3.2(32.7) 0.5(5.1) 3.4(34.7) 4 7.0(23.1) 4.4(14.5) 12.4(42.9) 1.3(4.3) 5.2(17.2) 0

13 9.1(10.9) 5.5(6.6) 45.9(55.2) 4.2(5.0) 18.5(22.2) 1 3.5(8.8) 5.0(12.6) 22.4(56.6) 2.4(6.1) 6.3(15.9) 4 6.5(15.8) 0 24.1(58.6) 2.8(6.8) 7.7(18.7) 1

13 15.8(15.6) 7.6(7.5) 56.5(55.8) 5.2(5.1) 16.1(15.9) 1 1.0(5.2) 1.9(9.9) 11.6(60.4) 1.4(7.3) 3.3(17.2) 4 6.3(14.9) 5.5(13.0) 20.1(47.5) 4.1(9.7) 6.3(14.9) 2

13 9.4(11.2) 12.1(14.4) 43.2(51.6) 6.3(7.5) 12.8(15.3)

( )=% 區塊 I=芳香族蛋白質(酪胺酸);區塊 II =芳香族蛋白質;區塊 III =黃酸;

區塊IV =溶解性微生物產物(色胺酸);區塊 V =腐植酸

綜合上述三種臭氧化濾床可發現,出水中之區塊 III 所佔的比例 是為最高的,並且會隨著操作天數增加而 AFI 值也大幅之提升,因此 可判斷此試程中之黃酸,是由濾床內部之微生物分解(acetate)所代謝 之產物,並且隨著操作天數增加而增加,如圖23 圓餅百分圖所示。

圖23 生物濾床分解醋酸鈉出水中不同有機物性質 AFI 值百分比分佈 圖;A:O3/NPDOC=0;B:O3/NPDOC=1;C:O3/NPDOC=2;依序 為1、4、13 天

表13 為 5 mg-oxalate C/L 於 O3/NPDOC=0、1、2 之濾床操作過 程出流水之量化分析,從表 4-7 中 O3/NPDOC=0 的操作第一天處的 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 塊依序如下:4.9、10.4、13.0、3.3 及 4.0,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 下:13.8、29.2、36.5、9.3 及 11.2;第四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 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6.3、9.2、

20.1、3.4 及 15.9,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13.6、19.8、43.3、8.0

I:27.6 III:32.7

IV:5.1 V:34.7

A-1

I:23.1 II:14.5

III:42.9

IV:4.3 V:17.2

I:10.9 II:6.6

III:55.2

IV:5.0

V:22.2

A-2

A-3

I:8.8 II:12.6

III:56.6

IV:6.1 V:15.9

I:15.8 III:58.6

IV:6.8 V:18.7

I:15.6 II:7.5

III:55.8

IV:5.1 V:15.9

B-1

B-2

B-3

I:5.2 II:9.9 III:60.4

IV:7.3 V:17.2

I:14.9 II:13.0

III:47.5

IV:9.7 V:14.9

I:11.2 II:14.4

III:51.6

IV:7.5 V:15.3

C-1

C-2

C-3

及15.3;第十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 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5.4、15.3、36.3、5.8 及 12.1,而分佈 百分比(%)依序如下:7.2、20.4、48.5、7.7 及 16.2;由上述分佈百分 比中以區塊 III 所佔比例較高,其次為區塊 II ,就 AFI 來看,發現 有上升趨勢為區塊 III 、IV 及 V,而區塊 III (黃酸)增加量是為最 多的。

在 O3/NPDOC=1 的操作第一天處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 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9.1、12.6、19.7、

5.7 及 7.3,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16.7、23.2、36.2、10.5 及 13.4;

第四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 (AFI)五區塊依序如下:18.1、30.2、37.3、16.0 及 10.3,而分佈百分 比(%)依序如下:16.2、27.0、33.3、14.3 及 9.2;第十天的區塊量化 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 下:21.0、34.8、54.2、16.0 及 16.2,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14.8、

24.5、38.1、11.3 及 11.4;由上述分佈百分比中依然以區塊 III 所佔 比例為最高,但就AFI 來看,可發現五大區塊皆有上升,而區塊 III (黃 酸)增加量是為最多的,其次是區塊 I 及 II (芳香族蛋白質),而區塊 IV 及 V 較不明顯。

在 O3/NPDOC=2 的操作第一天處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 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11.9、18.5、

24.6、8.7 及 5.8,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17.1、26.6、35.4、12.5 及 5.8;第四天的區塊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 強度值(AFI)五區塊依序如下:13.0、27.9、33.3、12.4 及 8.4,而分佈 百分比(%)依序如下:13.7、29.4、35.1、13.1 及 8.8;第十天的區塊 量化分析中,發現各區塊之組成累積平均螢光強度值(AFI)五區塊依 序如下:16.0、39.7、52.9、17.9 及 13.0,而分佈百分比(%)依序如下:

11.5、28.5、37.9、12.8 及 9.3;由上述分佈百分比中以區塊 III 所佔 比例為最高,但就AFI 來看,可發現五大區塊皆有上升,而區塊 III (黃 酸)增加量是為最多的,其次是區塊 II (芳香族蛋白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