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探究為核心之平衡語文課程

一個成功的語言課程,必須基於對語言自然發展過程的瞭解。如果語 言課程能含納真實的聽說和讀寫事件,教師有充分的語言發展知識,

並能注意、追蹤和支持語言的成長,那麼學校才能真正地助長學生的 語言發展。 ― Goodman(引自李連珠譯,1998:45)

回顧前三節之討論,我們期望找到一個參考架構,帶有實用探究與批判實 踐的課程理念,涵融建構主義的知識與教學觀點,以探究取向整合傳統語文教 學和全語言教學,走出語文教育的新境。而我認為,第一章曾提及的:以探究 為核心,平衡「學習語言」、「關於語言的學習」與「透過語言學習」的語文課 程與教學(Short, 2001),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Short 提出此「平衡的語文課程」之時空背景,一如 Pearson (2000),她也 企圖在 20 世紀末美國學界與教育政策在回復傳統基礎教學與全語言教學之間 爭議不休,擺盪於「非此即彼」(either-or)兩極之間的鐘擺狀態下,尋找真正「平 衡」的語文教育觀點。她批判當今所謂「平衡」的語文教育,其實是回到傳統 那種高度順序化、階層化的拼音教學與指導閱讀(guided reading)的方法,全語 言教學強調的以文學為本、讀寫萌發、文學圈討論等等的活動,被排在後面、

邊緣化甚至完全排除。而這種「平衡」,與Pearson (2000)支持的「植基於全語 言的教學觀,兼顧培養基本語文能力與閱讀策略之平衡的語文教學」,強調重點 與優先考量完全顛倒,真有可能革新語文教育嗎?Short 的回答是否定的,她認 為這種「平衡」不過是重彈傳統語文教學老調,以人工化的語文技能編序來訓 練學生,違反語言自然發展的過程,鑒諸過往經驗,其失敗結果是可預見的。

那麼,如何取得真正的「平衡」呢?Short 回思自己擔任語文教師的經驗,

從最早倚賴基礎讀物進行單獨語文技能的教學,自己教得無趣、無成就感,學 生只是忙於填完工作單、很少時間閱讀,也沒有興趣閱讀。深自檢討後,她開 始轉向以文學為本的教學,以文學圈討論方式鼓勵學生彼此分享,並從事批判 性閱讀,這種教學雖然提昇了學生閱讀與學習的熱忱,但學生卻未學到閱讀過 程的種種策略,無從探索文學與語言的功用,因此她又重新調整教學重點,試 圖在「閱讀策略和語文要素的反思」以及「文學作品的閱讀享受和討論對話」

之間取得平衡(Short, 1999)。成為學者之後的她發現,其他專業的語文教師也經 歷類似的蛻變過程,也許深入挖掘這些教師是如何規劃課程、經營教學,可以 帶大家走出兩極擺盪、停滯不前的狀態,走向有益於學生學習的平衡發展。

因此,Short 在 1998 到 2000 年,與七位閱讀模範教師(exemplary teachers) 合作研究,了解他們如何在以文學為本、以意義與思考為中心的語文課程中,

教導學生相關的閱讀寫作技能與策略,達到語文技能與文學意義之平衡,以跨 個案分析方式試圖釐清這些教師共有的課程架構,從中建構出以教學實務為基 礎的理想語文課程。Short 援引社會語言學家 Halliday 在兒童口語學習上的研究 洞見,即第二節曾提及的「語言為本的學習理論」(Halliday, 1985; 1993):學習 是學習如何表達意思(learn how to mean)以及拓展個人的意義潛能,而學習歷程 如同孩子學會口語表達之歷程,是學習語言(learning language)、透過語言學習 (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關於語言的學習(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三方面同時 並進、動態互補的歷程。Short 以這三個面向為基礎,提出「平衡的語文課程」

架構,然後將相關語文研究與教學案例建議的多種教學策略和活動,按其中心 目的分別歸於不同的面向之中,成為如圖2-4 所示「平衡的語文課程模式」的 三環。而三環交叉的中心是「探究」,乃因Halliday 強調,在有意義的情境下,

學習語言、透過語言學習、關於語言的學習的三方面才得以運作,而有意義的 版本,發現其中有名詞翻譯錯誤:genre studies 誤譯為性別研究,更正為「文類研究」;另一 更動是將「與文學聯繫」改為1999 版的「對文學的回應(response to literature)」,較清楚易懂;

另外,「探索式學習(inquiry studies)」更改為「探究式學習」,除統一圖中所有 inquiry 之翻譯 外,也是我個人的偏好(參見第一章註解8)。

這三環的學習都有不同的目的和閱讀素材,其中的師生角色也有差異,

綜合Short (1997a; 1999; 2001)之相關說明,整理如表 2-4。實際設計課程時,教 師可能選擇偏重其中一環的學習,特別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總是強調「關於語

這三環中列舉的教學活動,大致可分為指導閱讀(guided reading)和文學圈 (literature circles)兩類,各有其中心目的、師生角色和教學方式(Short, 1999):

1. 指導閱讀:目的是讓學生透過閱讀來練習、發展閱讀策略;教師扮演主 要指導角色,選擇難度和挑戰性漸增的閱讀文本來進行閱讀策略教學;

學生依照不同的閱讀能力與程度做同質性分組,在教師說明、教導後,

分組練習運用策略來解決文本理解的問題,直到能在教師最少支持協助 下學會閱讀文本為止,然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文本閱讀與策略學習。

2. 文學圈:目的是讓學生透過閱讀以了解生活或生命的意義;學生可以依 個人興趣來選擇文本(多屬文學作品),跟有相同興趣的人同組對話,

思考文本中的生命議題,討論彼此的多元詮釋觀點,也由文本的情節與 意義來批判現實世界的狀況;教師是文學討論對話的參與者,示範身為 讀者如何思考與回應文本,跟學生一起探究其中的生命議題與意義。

在實際教學時,Short 發現這些模範教師會彈性運用這兩類活動,認為它們 各自發揮不同的功用,對學生同等重要,教師無須認為自己只能二選一、非此 即彼,而是應該依據學生與情境的需要,將兩種活動帶入教學中。在三環平衡 的課程架構下,這是另一層次的「平衡」之追求,這兩類活動乃是不同取向的 專家學者之研究成果,各有其適用情境與所欲達成的目標,教師若能深入考量、

靈活運用,學生自是受益無窮。

最後來談此課程架構之核心——探究。Short (1997b; 2001)解析何謂探究、

它與「主題教學(thematic teaching)」不同,指出探究課程的四項特徵11: 1. 學生是問題提出者,也是問題解決者:學生先有一段時間沉浸與探索

某個主題,再找出自己覺得重要的問題,而不是研究別人提出的主題

11 這些特徵,與第二章第二節 Wells (1995)提出的探究學習特徵,大致上是相似的。

或問題。主題教學中,老師常在單元一開始就要學生確定他們知道什 麼、想要知道什麼,這時機太早了,會導致學生的問題偏於浮面;在 探究課程中,學生的問題是在探索之中產生的。

2. 探究涉及不同的學習型態:課程的核心是探究,不是學科領域。在主 題教學單元中,主題常是用來教個別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的藉口;但在 探究之中,學生是運用學科知識技能做為工具,來探索與檢驗自己的 問題。在探究課程中,學生會建立三種不同的知識:

(1) 個人與社會知識:探究主要始於學生個人的故事和生活經驗,學習 者需要尋求他們生活中重要的問題,並有系統地探索這些問題。

(2) 知識系統:亦即人類用以組織知識的學科領域,在探究中,學科中 獨立的事實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學科系統提供了怎樣觀看 世界的不同觀點。

(3) 溝通系統:除了增加藝術或音樂活動使一個主題完整化之外,探究 更提供學生運用語文、音樂、藝術、肢體動作、戲劇等多元方法來 創造與溝通意義,學生會在研究中檢視一樣藝術作品、用素描或圖 表來紀錄觀察、或以戲劇來呈現自己所學。

3. 探究是一個永不結束的循環歷程:傳統使用教科書或主題單元的教學 結束後,若再回到該主題,學生常會說「可是我們已經做/學過啦!」

而非持續探索、不斷更新自己的學習。而在探究課程中,學生是帶著 全新的了解與新問題來「完成」目前的探究,並且還會自己持續追索 新問題的解答——他們已經開始成為終身學習者的歷程。

4. 教室是民主的:民主需要師生之間平等的參與和協商,亦即教師不能 只是把自己預先決定的幾種選擇搬出來,要學生從中選一個,相對的,

學生必須參與提出選擇的過程。因此,教師的角色與功能就變成:創 造學習環境,提供經驗,幫助學生提出問題;幫助學生在他們的好奇 思索之中找出問題,支持與協助學生探索主題;引介學生未曾考慮過 的觀點;幫助學生自主推動自己的學習。

Short (1997)也進一步指出「探究」不是什麼:它不是教師觀察學生,然後 替他們做決定;也不是一個「只要學生喜歡,什麼都可以」的教室。探究是一 個學生和老師協同合作把課程「弄清楚」(figuring out)的歷程:老師跟學生一起 建立課程,而非僅是根據學生建立課程(with the students, not just from the students)。所以,在探究課程中,老師和學生都可發聲、各有貢獻:教師可以 參酌教室外的課程發展者、行政人員和其他專家學者的想法和知識,融入自己 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了解;學生可以帶入自己的興趣、經驗和知識理解,然 後師生共同協商、共同創造課程,這樣發展出來的探究課程,其主要核心是學 習,而非教師或學生(Short, & Burke, 1991)。它並不只是一個促進學生學習的方 式,而是為每個人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讓老師和學生都能有所學習與成長。

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平衡」,走出Dewey (1938a)所謂「傳統教育」與「進 步主義」之間非此即彼的對立狀態,走出「教師主導」與「學生中心」之間的 兩極擺盪,秉持Short, Harste, & Burke (1996)「課程乃協同探究」的理念,以「自 主學習循環」為課程架構,取向Wells (1995)所謂的同時達成「重要社會文化知

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平衡」,走出Dewey (1938a)所謂「傳統教育」與「進 步主義」之間非此即彼的對立狀態,走出「教師主導」與「學生中心」之間的 兩極擺盪,秉持Short, Harste, & Burke (1996)「課程乃協同探究」的理念,以「自 主學習循環」為課程架構,取向Wells (1995)所謂的同時達成「重要社會文化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