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認知歷程為主的創造力測量工具之回顧

吳靜吉、陳嘉成與林偉文 (1999) 曾將國內研究者所編製的創造力測 驗作一彙整,民國 63 年至 87 年總計共有 29 個創造力測驗被發展出來,

單單從 85 年至 87 年三年間就發展出了 17 個創造力測驗,可見國人對創 造力的日益重視。Houtz 與 Krug (1995) 認為未來的創造力評量會更傾向 歷程取向 (process oriented),而且會集中注意在認知能力與技能上。

一、創造測驗的類型

Wakefield (1992) 根據「問題類型」、解答的「開放性或封閉性」

(openness or closed) 將問題類型區分為邏輯性思考、擴散性思考、創意 性思考、頓悟性思考四種 (如圖2-6所示)。以下就四種問題類型加以說明。

1.邏輯性問題

邏輯性問題的封閉性問題與封閉性解答,問題定義明確,解題者只要 照著特定而清楚的程序,終可以獲得解答,且這類問題對於解答有客觀的

標準存在。一般的邏輯推理問題皆屬此類,如:7+3。但邏輯性問題並不 屬於創造力作業。

2.頓悟性問題

此類型問題屬於開放性問題與封閉性解答,有定義不明確的問題起始 狀態,卻有明確的目標狀態之定義,也就是說,問題未給予解題者明確的 指引,如:九點問題。這種型態的問題需要受試者對問題進行假設,但是 一旦假設設定,則有一個相對建構良好的解題程序及效標來評價這個解 答,換句話說,問題一旦被表徵,則於解題歷程裡要求聚斂性思考,因此,

這類的問題解題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問題表徵 (引自邱發忠,2005)。

圖 2-6 Wakefield 對問題類型之分類 (資料來源:Wakefield, 1992)

3.創造性思考問題

屬於開放性問題與開放性解答,這類的問題有定義不明確的問題狀 態,因此個體不易形成解答所需的假設,而且題目亦未提供明確的標準來 評定答案的優劣、創意程度,在現實世界中不乏這樣的問題,如:創作一

開放性問題

封閉性解答

封閉性問題 開放性解答

頓悟性思考

邏輯性思考 擴散性思考

創造性思考

首詩。但也由於問題沒有明確的定義,解答也沒有明確的效標,所以這類 的問題的評鑑標準則在於擴散性思考、主觀評價等歷程 (邱發忠,2005)。

4.擴散性思考問題

此類問題屬於封閉性問題、開放性解答,如:重新設計一部車子,使 其較為省油。這類的題目給予解題者在問題的起始狀態有明確的定義,但 對於目標狀態則沒有,擴散性思考測驗就是屬這類型的問題。

二、以認知歷程為主的創造力測量工具

(一)遠距聯想量表

Mednick 認為創造力之定義是為了特殊目的或需要,而將可聯結之要 素,結合成新關係的能力;且新聯結在一起的要素間之距離越遠,則產生 的結果或歷程就更具創造力。其觀點為愈是有創意的人,愈能夠透過一些 中介之節點聯結 (mediating connective links),將遠距的概念聯結在一 起。Mednick (1968) 提出創造力的程度或解答,隨聯結元素之相互距離與 滿足特殊要求的答案數量變化而不同。

Mednick (1962) 根據遠距聯想的概念,發展了「遠距聯想量表」

(Remote associates test, RAT),Mednick 相信個體在 RAT 的能力即表示 在不同的概念間形成遠距聯結的能力,且可以用來區別有創造力與沒有創 造力的個體。Mednick 使用適用於各領域的且為一般人所熟悉的語文材料 來編製量表,提供受試者三個距離很遠的刺激詞,要求受試者找出與三個 刺激詞都有關聯的中介詞,而中介聯繫必須完全地聯結,而不是一種複雜 的邏輯規則、概念組成或一般的問題解決。如題目「rat blue cottage」,中 介 詞 為 「 cheese 」, 目 標 字 與 刺 激 詞 組 合 成 的 詞 對 為 「 rat-cheese blue-cheese cottage-cheese」。根據以上的原則,建立遠距聯想量表,

總共三十題,每答對一題給一分。有研究者認為 RAT 所測的能力過窄,只 限於 Guiford 智慧構造中的語意關係的聚斂思考;不過由於受試者可以想 出一個以上的字與另外三字相關,受試者也可以用到語意關係的擴散性思 考 (郭有遹,2001)。另外 Mednick (1962) 研究亦發現 RAT 分數高者,

變通性思考較佳且具有非典型的思考觀點。

遠 距 聯 想 量 表 之 歷 程 與 頓 悟 性 思 考 測 驗 之 認 知 歷 程 是 相 似 的 (Bowden & Beeman, 2003a)。遠距聯想量表具備頓悟問題主要的特徵: (1) 皆會錯誤引導提取之歷程;(2)答題者經常無法報告導出解答的過程 (Ben-Zur, 1989);(3) 在解題時,皆會有啊哈 (aha!) 的經驗產生 (Bowden

& Beeman, 2003b)。由此可知,遠距聯想量表與頓悟性問題測驗測量所得 是同樣的認知歷程,且典型 RAT 分數高的人與優秀的頓悟問題解決能力相 關。甚至有許多實驗研究都以遠距聯想量表來取代頓悟性問題,作為實驗 之材料 (Beeman & Bowden, 2000;Bowden & Beeman, 1998;Bowden 等人,2003a;Bowden 等人,2003b;Bowers, Regehr, Balthezard & Parker, 1990) 。除此之外, RAT 也廣泛使用在其他領域的研究中,包括精神疾 病的研究、成敗經驗,及二擇一的錯覺回饋 (McFarlin & Blascovich, 1984)。甚至,RAT 被視為可以反映初級歷程與次級歷程機制的工具 (Murray & Russ,1981)。

Bowden 等人(2003a)分析 Mednick 遠距聯想量表之題目,發現題目 中目標詞與線索詞包含了三種聯結方式,分別為 (1) 同義字,表示線索詞 與目標詞彙有相同之語意,如 same 和 match; (2) 複合字,指線索詞和 目標詞可以形成一個複合詞,如 matchhead; (3) 語意聯結:指線索詞和 目標詞兩者有語意上的聯結關係,如 tennis match。而 Bowden 等人 (2003a) 保 留 了 遠 距 聯 想 量 表 的 優 點 ─ 解 題 時 間 短 (McFarlin 等 人 , 1984)、答案是單字,評分也較容易;為了控制混淆變項,統一採用較單

純之複合字的聯結方式為編題依據,建立 144 個題目的題庫,作為實驗以 及研究材料之用。

RAT 在國外過去曾有許多相關研究,主要用於區分創造力之高低,

如:Schlicht 等人(1968)研究創造力與智力之相關;Andrews (1965) 探討 社會心理學變項下,創造能力與創造表現的關係;Mcfglynn、Gibbs 與 Roberts (1982)探討合作及競爭在創造性反應之作用的研究中,RAT 亦使 用於測量創造力。

Sitton 與 Pierce (2004) 進行聯覺(synesthesia)與創造力的研究,RAT 則用於語文創造力之測量;創造性思考與初級歷程的概念類似,而感覺串 聯的感覺稱為聯覺(synesthesia)和外在的(physiognomic)知覺是初級歷程 思考的兩大部份,在一份探討創造力與聯覺傾向、外在(physiognomic)知 覺的研究中,RAT 被用來測量創造潛能 (Dailey 等人,1997);RAT 亦應 用於建立 Fredrickson's (2002)的正向情感模式,加入創造力變項以擴大模 式的研究中 (Walton,2003);在驗證 Eysenck (1995)和 Martindale (1999) 的實驗中,給予受試者成對的刺激,判斷兩個刺激是否相關,以 RAT 區分 創造力高低,發現有創造力的人在概念激發上,概念的活動、活化表現比 沒有創造力的人更佳 (Vartanian,2002)。

Ruff (1975) 針對大學生進行幽默覺知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得出 RAT 得分與幽默 (卡通測驗) 具顯著相關,表示幽默與創造力皆是將原本 不相關的事物作瞬間聯結,也符合了 Koestler (1964)提出的雙重聯結概念

(劉佩雲,79);Couturier、Mansfield 與 Gallargher 等人 (1981) 亦以 RAT 從事有關於語文幽默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另外,RAT 亦被使用於測量認知變通力,以了解適應性退化與認知變 通力之關聯 (Murray 等人,1981);Mikulincer 與 Sheffi (2000) 在減少依 附風格對正向效果誘導之認知反應上的效果研究中,RAT 為創意問題解決

的作業;在 Isen、Daubman 及 Nowicki (1987) 探討正向效果 (positive affect)影響創造性問題解決的實驗中,更將 RAT 視為需要創造性獨創力的 作業。此外,White 與 Shah (2006) 欲了解注意力缺乏過動異常症患者之 創造力,由抑制控制及創造力之擴散性思考和聚斂性思考來進行研究,在 此報告中 RAT 所代表是聚斂性思考能力。而 Ansburg (2003) 認為有創造 力的思想家致力於處理與眼前的問題契合但又好像不相關的訊息,這樣的 問題解決方式會有頓悟產生。因此,有創造性的思想家應該有效地使用提 出外在的暗示,並使用 RAT 測量創造力,以證實 RAT 得分可預測使用外 在暗示的能力。

甚至,因 RAT 題型單純易於實驗操弄,在研究錯覺回饋中應用 (McFarlin 等人,1984) 等。由此可知,RAT 不僅是個良好的創造力測量工 具,甚至是一個可多元應用的工具。

國內也有研究者根據 Mednick 的聯結論觀點,發展了中文遠距聯想量 表 (任純慧等人,2001;任純慧等人,2004;陳學志等人,2000)以及新 編中文遠距聯想量表(Revised CRAT) (陳怡潔等人,2002;黃博聖、陳學 志,2003),而且所採取的編製題型也與 Bowden 等人 (2003a)所提出的 複合字的聯結方式相同。

1.中文遠距聯想量表

(1)中文遠距聯想量表的建立

任純慧等人 (2001,2004) 根據聯結論觀點,編製中文遠距聯想量表 (CRAT),排除直譯 Mednick 遠距聯想量表時在語言及文化上的問題,而 採用和 Mednick 相同的策略編製測驗。RAT 是以「字對」的方式來編製測 驗,雖然英文中的「單字」實際上是等同於中文的「詞」,但因為中文的 詞對少與語言習慣未必有邏輯關係存在,而將「詞對」改採「字對」的方

式設計題目。如:題目為「生、天、溫」,要求參與者找出可以與這三個 線索字各自組成目標詞彙的目標字,結果為「生─氣、天─氣、氣─溫」

(如圖 2-7),故「氣」為本題之答案。

圖 2-7 中文遠距聯想量表之範例題目 (資料來源:任純慧等人,2004)

中文遠距聯想量表係以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資料字詞頻統計 報告為材料的詞組庫,並控制目標詞彙之雙字詞頻的高低及目標字出現的 位置。在詞頻方面,依高低頻排列組合有四種不同狀況:(1)三個雙字詞皆 為高頻詞 (HHH);(2)有兩個雙字詞是高頻詞,一個雙字詞是低頻詞 (HHL) ﹔(3)有一個雙字詞是高頻詞,兩個雙字詞是低頻詞 (HLL) ﹔(4)三 個雙字詞皆是低頻詞 (LLL)。在目標字出現的位置方面,則因為目標字在 雙字詞中的第二個位置時會比在第一個位置容易被聯想到,所以將此變項 納入考量,四種狀況如下:(1) 目標字都是出現在雙字詞的第一個位置 (FFF) ﹔(2)目標字出現在兩個雙字詞的第一字,出現在另一個雙字詞的第

二個字 (FFB) ﹔(3)目標字出現在其中一個雙字詞的第一個字,出現在其 他兩個雙字詞的第二個字 (FBB) ﹔(4)目標字都是出現在雙字詞的第二個 字 (BBB)。如「生、天、溫」與目標字「氣」,是屬於目標字出現在其中 一個雙字詞的第一個字,出現在其他兩個雙字詞的第二個字 (FBB) 的組 別。

考慮到上述的詞頻以及目標字出現位置的問題,是故在選取詞組時總

考慮到上述的詞頻以及目標字出現位置的問題,是故在選取詞組時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