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表中可以看出學者們對於創造力定義之 分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由表中可以看出學者們對於創造力定義之 分歧"

Copied!
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力之內涵

創造力相關主題在1950年以前是相當少見的,直到Guilford在1950年 的演說後,有計劃性的創造力議題才在科學研究中成為活躍的領域

(Sternberg & Lubart, 1999; Runco,2004)。當代英文大辭典將「創造」解 釋為「賦予存在」 (to bring into being),所以,創造力乃是賦予某些新事 物存在的能力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

創造力是一個範圍非常廣泛的主題,有人認為它是發明能力,有人認 為是擴散性思考、生產性思考的能力,甚至有人認為是想像力 (Torrance, 1984)。背景不同的學者以不同的角度、觀點去剖析創造力,對於創造力 當然就有不同的看法。毛連塭 (2000) 歸納出八項有關創造力的概念,列 舉於表2-1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由表中可以看出學者們對於創造力定義之 分歧。Wehner、Csikszentmihalyi 與 Magyari-Beck (1991) 指出,創造 力研究就像瞎子摸象的寓言一樣:「我們在同一隻野獸身上,摸著不同的 部位,然後根據各自所知,對於整體選成了扭曲的圖像,摸到尾巴的人說:

『大象就像蛇。』摸到側面的人說:『大象就像牆壁。』」 (Sternberg &

Lubart,1999)。Mackler 與 Shontz (1965)指出沒有單一已存在的理論,足 夠涵蓋創造力歷程,所以,要想獲得一致性的創造力定義並不簡單 (陳龍 安,1998)。

但 Runco (2004) 提 出 在 創 造 力 研 究 中 最 經 常 使 用 的 架 構 是 由 Rhodes (1961/1987) 蒐集數十篇文獻,分析創造力之眾多定義而提出的 四 P 來加以分類。第一個 P 是指「個人的特質」 (Person),探討創造力

(2)

高的人具有什麼樣的特質?第二個 P 是指「產品」 (Product),探討什麼 樣的產品創意高?第三個 P 是指歷程 (Process),探討創意產生於什麼樣 的歷程?第四個 P 是指壓力 (Press),探討什麼樣的壓力或環境因素有利 於創作 (引自吳靜吉,1998)。

有些研究者認為創造與人格特質有關,如 Williams (1920) 則認為創 造力高者在情意態度方面具有好奇、冒險、挑戰與想像等心理特質 (陳龍 安 , 1998) 。 而 產 品 取 向 的 創 意 則 聚 焦 在 作 品 及 創 造 歷 程 下 的 產 物 (Runco,2004) , 認 為 創 造 力 是 一 種 生 產 出 既 新 穎 和 適 當 產 品 的 能 力 (Lubart, 1994;Ochse, 1990;Sternberg, 1988a, Sternberg & Lubart, 1991, 1995,1996,1999)。

以創造為歷程來定義創造力的研究,則著重在推斷從意念萌生之前到 形成概念的整個階段。Wallas (1926) 提出創造歷程包含四個階段:準備 期、醞釀期、豁然期與驗證期。而Mednick (1962) 認為創造者為特殊需要 或有用之目的,將可聯結的要素加以結合成新關係的能力。Guiford (1956) 認為創造力即擴散性思考的基本能力,包含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以及 精進力。完形心理學家強調創造性思考在於頓悟的萌生,是在當解題者重 新建構棘手之題目的時候,需要在意識層面中對於題目有新的理解時發生 (Ansburg,2000)。邱發忠 (2005) 認為創造力是個體認知結構與認知處理 的交互歷程,此歷程包含可覺察的外顯及不可覺察之內隱處理,經由此歷 程,能生產出有用及新奇的事物。

由上所述,可以概括了解各種取向對創造力的定義,Coney 與 Serna (1995) 認為創造思考的本質就如認知過程,也就是將在腦中進行的元素整 合在一起來形成新的、有用的組合。而由於本研究著眼在創造力認知歷程 的探討,故本研究認為創造力是指個體在問題情境中,經過一連串之認知 運作,能生產出新穎且適切的產品或概念之歷程;此認知運作包含了遠距 聯想、擴散性思考、頓悟性思考等認知處理過程。

(3)

表 2-1 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

創造力的概念 學 者 定 義

Barron, 1969 創造力是賦予某些新事物存在的能力。

(一)主張創造是創新未曾 有的事物,這種能力稱之 為創造力。

Sanderlin, 1971

創造力是一種無中生有的能力。

Maslow, 1959 創造在求自我實現,自我實現的創造力 表現於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均具有創 新的傾向。

(二)主張創造是一種生活 方式,能夠具有創造性生 活 方 式 的 能 力 就 是 創 造

力。 Hallman, 1963 創造與其說是一個人可能產生的新事 物,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方式。

Dewey, 1910 將創造視為問題解決的心理歷程,所以 創造力是一種問題解決能力。

(三)主張創造是問題解決 的心理歷程,創造力也就

是問題解決能力。 Torrance, 1962

創造是對問題形成新假設,修正或重新 考驗該假設,以解決問題。此種解決未 知問題的能力稱之為創造力。

Dewey, 1910 Polya, 1957 Parnes, 1967

創造是運用創造思考能力以解決問題的 過程。

( 四 ) 創 造 是 一 種 思 考 歷 程,在創造思考歷程中運 用創造力,在思考結果表

現創造力。 Torrance, 1969

創造思考是一序列的過程,包括察覺問 題的缺陷、知識的鴻溝、要素的遺漏等,

進而發覺困難,尋求答案,提出假設、

再驗證假設,最後報告結果。

(4)

Guilford, 1956 創造力的因素包括:1.對問題的敏感力。

2.流暢力3.創新力4.變通力5.獨特力6.重 組或再定義的能力7.複雜度8.評鑑力。

1968 年重新修改為包括流暢力、變通 力、獨特力、再定義和精進力。

(五)從分析的觀點提出有 關創造力的主張。

Keating, 1980 本質上,創造力應包括內容知識、擴散 性思考、批判性分析和溝通技巧四方面。

Maslow, 1959 自我實現的創造力直接從人格中產生,

做任何事都有創新的傾向。具有問題解 決或產出的特質,這是一種基本人格的 特質。

(六)主張創造是一種人格 傾向,具有創造傾向者更 能發揮其創造力的效果。

Rookey, 1977 創造行為表現的情感領域即為創造人格 傾向,包括冒險性、挑戰性、好奇心及 想像力等。

Mednick, 1962 創造力是創造者為特殊需要或有用目 的,將可連結的要素加以結合而成新的 關係之能力。

(七)創造力是將可以連結 的 要 素 加 以 聯 合 或 結 合 成新的關係,這種能力即

是創造力。 Wiles, 1985 創造是刻意將不同事物,觀念連結成新 的關係,此種能力稱之為創造力。

Gowan, 1972 創造力是從認知的、理性的到幻想的、

非理性的連續體,應該以整合的態度加 以看待。

(八)綜合論:創造是一種 綜合性、整體性的活動,

而 創 造 力 是 個 人 整 體 的

綜合表現。 郭有遹,1985 創造是個體群體生生不息的轉變過程,

以及智、情、意三者前所未有的表現。

(引自劉世南、郭誌光,2001,頁3)

(5)

第二節 創造力理論

Sternberg 與 Lubart (1999) 將創造力的取向區分為以下六種:神秘 取 向 (mystical) 、 心 理 動 力 取 向 (psychoanalytic) 、 實 用 取 向 (pragmatic)、心理計量取向 (psychometric)、認知取向 (cognitive)、社會

-人格取向 (social-personality) 及匯合取向 (confluence)。實用取向偏重 於實務上的應用,重點在於如何開發創造力,且此取向之相關技術較缺乏 心理學理論基礎;另外,社會-人格取向的研究焦點是將人格、動機及社 會文化環境等變項,當作是創造力的來源,此方面的研究多以個案研究或 質性為主。以上兩個取向都與本研究的重點與方法不同,故不多加介紹。

以下僅就神秘取向、心理動力取向、認知取向、匯合取向及心理計量取向 等五個取向加以探討。

一、神秘取向

神秘取向認為人類的創造靈感乃是上帝的所賜。Sternberg 與 Lubart (1996) 指出人類最原始的創造行為是由於神的介入而完成,創作者被視為 一個空的容器,而由神祇為它注入滿溢的靈感。然後這些創作者的靈感才 能傾瀉而出,完成超越世俗的作品。Ghiselin (1985) 指出從創作者的內省 報告上,也常提到這種神秘的源泉。許多人認為創造力本身是一種精神的 過程,不是讓科學研究的東西。由於這樣的解釋與分析方法,導致在這取 向上科學心理學家很難有機會接觸創造力的研究。

二、心理動力取向

心理動力取向可說是二十世紀第一個根據理論來從事創造力研究的 取向。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Freud (1908/1959) 認為,創造力是現實中

(6)

的意識與潛意識的驅力之間的緊張狀態而引起的,根據這個觀點,他提出 許多作家與藝術家就是為了減緩緊張、佭低焦慮,而以公眾能接受的方式 將他們潛意識裡的慾望表現出來。而這些潛意識裡的慾望可能是權力、財 富、名望、榮譽或愛等 (Vernon, 1970)。

繼Freud之後,創造力研究中加入了適應性退化 (adaptive regression) 與精進 (elaboration) 等概念來解釋創造力的產生 (Kris,1952),也就是初 級歷程 (primary processes) 與次級歷程 (secondary processes)。Freud 與其他心理學家指出創造力是發生在初級歷程中 (Gedo, 1997)。

初級歷程是指未經調節的思想進入意識層次的過程,這未經調節的思 想是在主動解決問題時所產生,但也常出現在睡眠、藥物引發的迷幻作 用、幻想白日夢,或是罹患精神疾病時。至於次級歷程是指初級歷程裡的 素材透過現實導向、自我控制的思考而進行修正、轉化。像「夢」是初級 歷程思考的例子,夢是非邏輯性,非時間、空間規則導向的,其包含了情 緒的內容及情感。據古典的精神分析理論,初級歷程思考是精神的流動,

此能量背後的點子及心像容易被取代 (Arlow & Brenner, 1964)。因此,自 由流動的能量不限於特定點子及物件,在此狀態下,點子很容易改變,而 且,注意力較為廣泛及能彈性的分配。因此,觸接於初級歷程的思考有利 於思考的流暢力,及搜尋多種類別點子及聯結 (associations) 的變通力。

而理性的控制思考無法產生新的點子,只有理性暫時失控時,潛意識的想 法才能浮現,新的點子才會產生 (Kitano, 1986)。因此,初級歷程認知是 聯結性的,使得發現新的心智元素 (mental elements) 結合成為可能 (引 自邱發忠,2005)。

但由於早期對於創造力的研究,幾乎是以卓越的創作者為研究對象進 行個案研究,在理論建構上面有困難存在,也不免受到批評。故雖然心理 動力取向提供創造力研究一些深刻的洞悉,但仍非科學心理學的核心。

(7)

三、認知取向

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試圖想要了解創造性思考的心理表徵和歷程 (Sternberg & Lubart, 1999),而針對人類樣本及電腦模擬的創造思考方面 進行探索。在根據人類樣本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Fink、Ward 和 Smith (Smith, Ward & Fink,1995; Sternberg & Lubart,1995)。Fink 等人提出「生 產探索模式」 (Geneplore model),認為創造思考有兩個主要的處理階段:

生產階段 (generative phase) 和探索階段 (exploratory phase)。在生產階 段個人建構心理表徵以作為前發明結構 (preinventive structures),而這些 心理表徵可以激發創造性發現的特質;至於探索階段則用來產生創意。在 這些創造性發明的階段亦可分為數種心理歷程,包括提取 (retrieval)、聯 結 (association)、綜合 (synthesis)、轉換 (transformation)、類比轉換 (analogical transfer) 及類別縮減 (categorical reduction) 等。至於電腦模 擬的方法,根據 Boden (1992,1994) 的探討,其目的就是讓電腦模擬人腦 的方式產生創意 (Sternberg & Lubart,1999)。

四、匯合取向

另外,近來也有學者在探究創造力的內涵時,採用綜合的觀點,認為 必須整合多元要素才能導致創造力的產生。吳靜吉 (2005) 指出所謂匯合 取向,也就是同時從個人、環境、文化、歷程、產品等各個面向來探討或 培育創造力,並且考慮這些面向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只單從某個方面來培 養或研究創造力。以下就創造力匯合取向之重要理論加以敘述:

(一)創造力的三成分理論

Amabile (1983) 指出創造力是匯合「作業動機」 (task motivation)、

「 領 域 相 關 技 能 」 (domain-relevant skills) 及 「 創 造 力 相 關 歷 程 」

(8)

(creativity-relevant processes) 三個要件後,所產生的結果。Amabile (1993) 發現創造力不僅只是視為單獨的人格特質或認知歷程,而必須視為 是個體來自於特定人格特質、認知能力與社會環境的行為結果。 (見表 2-2)

其中「動機」所表示的是個體對於作業的態度以及所知覺到的個人動 機,可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兩種。其中,內在動機對於創造力有正面 之影響,而強調酬賞的外在動機則不利於創造力的產生。在「創造力相關 歷程」的向度上,透過適當的認知風格及人格特質,有助於打破心向,而 有創意之產生。除了上述兩個因素之外,創造力之表現是根基於舊有知識 基礎之上,因此也必須具備特定領域的相關知識以及技能,才能有所發 揮,即為創造力三成分模式之「領域相關技能」

表 2-2 Amabile 的創造力三成分模式 (資料來源:Amabile, 1983)

領域相關技能 創造力相關歷程 作業動機

․領域知識

․專門的技能

․領域相關特殊技能

․適切認知風格

․產生新觀念所需的整 體性內隱與外顯知識

․有益的工作風格

․對作業態度

․從事作業的個人動機 知覺

․固有的認知能力

․固有的知覺與動作技能

․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

․訓練

․點子產生經驗

․人格特質

․對作業內在工作動機 的初始水準

․社會環境中突顯外在 限制出現情形

․降低外在限制的個人 認知能力

內在作業動機會影響問題或作業的辨認及創造的起動,及其在反應產 生階段也具有影響力。此外,領域相關技能在準備及反應效度-溝通階段 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因為這些階段可能涉入實質有用性的評價,有領域特 定的知識才能判斷點子的可行性。

(9)

創造力相關歷程會影響反應產生階段,如:遠距的聯結、綜合等認知 的運作。而作業動機也會被創造結果的回饋而產生影響,如:對於目標的 趨近而提升了動機,此外,作業動機也可能助益領域相關技能的獲得及打 破心向 (set-breaking) 的傾向 (引自邱發忠,2005)。

(二)系統模式

Csikszentmihalyi (1988,1996) 認為創造是一種由生產者與觀看者之 間的互動所建構出的現象,而個體是存在環境之中,所謂的環境有兩種顯 著的面向:文化的,稱之為「領域」 (domain);以及社會的,稱之為「學 門」 (field)。系統模式著重在個人、領域和學門的交互作用上,也只有在 個人、領域和學門產生互動的交集處,才能夠觀察到創造過程 (見圖 2-1)。

當一個人在一個領域中做出改變,會隨著時間傳遞下去的改變,就是創 造。有些個體比較可能有這樣的改變,也許是因為個人特質,也許因為較 幸運在領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或擁有較佳的社會條件。但只有經過 某些具有決定權的團體認可,改變才能得到採納。而我們稱這些具有決定 權的團體為「學門」。為使創造力發生,必須從領域傳遞一套規則和實務 給個人,接著個人必須將領域的內容衍生出新穎的變異,再由學門選定這 變異融入領域之中。故 Csikszentmihalyi 所強調的是要研究創造力除了探 討個人因素外,也要了解個體所在的環境 (包括背後的社會體系) 以及領 域對個體的影響。

(10)

圖 2-1 創造力的系統模式

(資料來源:Csikszentmihalyi, 1999)

(三)投資理論

Sternberg 與 Lubart (1992) 提出投資理論 (Investment theory),認 為有創意的人就是願意並能夠在觀念世界裡「買低賣高」的人。買低,意 指找到未知的觀念,或不受青睞但又深具成長潛能的觀念,通常當這些觀 念開始浮現時,往往會遭到抗拒。有創意的人在這些抗拒之前仍能堅持面 對,最後以高價賣出,然後再邁向下一個新的或不受青睞的觀念前進。而 有六項個人基本資源會影響個體之投資行為 (即創造力),分別為:心智能 力、知識、思考型態、人格、動機與環境;也就是創造力需要匯合這六種 不同但彼此相關的因素。

智力的關鍵部分是一個執行過程或者後設成份 (意指經由計畫、監控 的訊息處理歷程或評估其他訊息的歷程),與問題的重新定義有關。而問題 的重新定義可以透過不同種類的頓悟產生,分別為選擇性登錄 (selective encoding)、選擇性比較 (selective comparison) 和選擇性合併 (selective

文化

領域

學門 社會

個體

個人背景 選擇

新奇

傳達 訊息

產生新奇

引發新奇

(11)

combination)。至於知識,一方面需對特定領域有足夠的了解,另一方面,

領域知識又可能會導致想法受到局限,而導致個人無法超越過去所建立的 看問題模式 (Frensch & Sternberg, 1989)

思考型態是一個運用人們既有智慧的方法,是創造力的主要關鍵,包 括行政型、立法型及司法型三種。行政型思考風格者比較偏向於實踐,喜 歡照著他人的指示與步驟來完成事情;而立法型者則容易有很多不同之創 意點子;司法型風格者則善於分析與評估之工作 (引自黃博聖,2006)。可 見,立法型的思考型態對於創造力而言尤其重要。Sternberg也指出這種型 態的人在思考時偏好採用個人所選用的新穎方式,但這種偏好與創造性思 考能力應加以區分:有人可能喜歡依循新穎的方式進行思考,但未必能想 出好點子。而想變成一個具創造性思考的人,個人應能同時以整體和局部 的方式來行思考,才能夠見林又見樹。

人格屬性則包含了能容忍曖昧不明、面對障礙時的堅持且願意克服障 礙、願意成長、願意冒合理的風險、接受新經驗及對自己有信心等。動機 是使個體做某件事的驅力或利益報酬。研究者發現有創意的人之所以完成 創造性的工作重點在於他們的動機是聚焦在任務上,不是目標上;是內在 的而不是外在的。內在動機對創造力很重要,因為內在動機使人集中心力 在他所做的東西上,而且在過程中找到樂趣。而外在動機容易使個體的注 意力轉移到目標上而不是到達這目標的路徑。但Hennessey 及Amabile (1988) 認為某些外在動機,如:名譽和金錢,並不一定會干擾創造力的工 作,還是有人可以為外在的酬賞而從事某項行為,同時仍保持對創造活動 的注意力。甚至,Amabile (1988) 認為雖然只有外在動機而沒有內在動機 的確會損害創造力,但若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結合在一起,卻可以增進創 造力。內在動機在早期的問題形成、構思點子的階段很重要,外在動機則 在實際動手進行的階段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人們需要支持性和鼓勵創 意的環境。個體可能具有所有創造力所需具備的內在資源,但若缺乏環境

(12)

的支持,創造潛能也不可能會發揮出來。

至於上述的要素要如何加以匯合而表現出創造力,不僅是部分的總和 而已,此理論提出以下幾點: (1) 在某些要素上可能有閾限,若未達到閾 限,則創造力無法發揮; (2) 在某個要素上的優勢可能發揮某種補償作用 (例如動機),足以抵消在另一個要素上的弱勢 (例如環境); (3) 要素之間 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如智力和動機,當兩者皆達到高水準以上時,可能可 以使創造力加倍發揮。

五、心理計量取向

心理計量取向是直接評量個人的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重點在於創造 力的個別差異及相關因素的研究 (陳龍安,2005),且主導了過去幾十年來 的創造力研究,是當前了解創造力的主要基礎。心理計量法應用在創造力 研究上之特定領域有四,包含與創造個人 (creative person)、創造產品 (creative products) 、 創 造 環 境 及 環 境 與 個 人 交 互 作 用 (creative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person interaction) 及創造歷程 (creative process) (Plucker & Renzulli, 1999)。

(一) 創造個人

這方面的研究大多著重在試圖測量出有哪些面向與創造個人有關。一 般是研究高創造力者,然後判斷出共同的人格特質而設計;再將這些特質 與其他兒童和成人進行比較,就成為創造性成就的指標。這就是被設計用 來測量與創造行為有關人格測量工具,這類測量工具常見的有「你是哪一 種人」 (What Kind of Person Are You?) 測驗 (Torrance & Khatena, 1970)、「形容詞檢核表」 (Adjective Check List) (Gough, 1979) 等。在

(13)

國內則有「創造性人格量表」 (吳靜吉,1983)、「我自己量表」 (洪瑞雲,

1986) 等以創造者人格特質為主的測量工具。 (吳靜吉等人,1998;吳靜 吉、陳嘉成、林偉文,1999)

Davis (1992) 分析了一些創意人格特質工具研究結果之後,結論出創 意者之人格特質包含:對自己創造能力的知覺、獨創、獨立、願意冒險、

有活力、好奇、幽默、喜歡複雜及新穎 (attraction to complexity and novelty)、美感 (artist sense)、心胸開放、隱私需求與具高度敏覺等。

Sternberg 等人 (1992) 則認為富有創造力者的人格屬性包含了能容忍曖 昧不明、面對障礙時的堅持且願意克服障礙、願意成長、願意冒合理的風 險、接受新經驗及對自己有信心等。有些學者發現創造者個人所擁有的特 質是:經驗開放、評估內在化,精於運用構想、願意嘗試冒險、能從事複 雜性的事物,容忍曖昧,積極的自我想像,工作時能全神貫注 (Callahan, 1978)。其中,容忍曖昧不明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是經常被提及的創 造人格特質 (Dacey, 1989;MacKinnon, 1978;Sternberg etc.,1995)。而 賈馥茜 (1976) 指出創造性人格是傾向具有自由感、獨立性、幽默感、堅 持力、勇氣等特質。毛連塭等人 (2000) 將創造人的人格特質歸納如下:

好奇心、冒險性、挑戰性、想像力、專注力、獨立思考、直覺力、貫徹始 終、自信心、開放性及勇於面對困境。

除了人格特質外,也有研究者著眼於創意人過去的行為,來判斷是否 有某些特定的經驗和創造性的生產有關。而在這領域的評量工具則多屬於 自我報告的傳記和活動量表。Hocevar (1981;Hocevar & Bachelor,1989) 及 Wallach (1976) 相信,自我報告活動與檢視過去成績,在評量創造力上 是一種可取的技術。此外,理論與實證研究上都支持觀念的態度與觀念的 思考之間存有關聯 (Basadur & Finkbeiner, 1985),故創造態度的測量也 是很重要的。

(14)

(二)創造產品

創造產品乃是創造活動的最後成果,也是創造人創造能力的具體表 現。MacKinnon (1978) 認為:「所謂的起點,創造力研究真正的根本,就 是針對創造產品進行分析,判斷是什麼使其與比較通的產品有所不同。」

創造力 (creativity) 是一種生產出既新穎 (如:原創的或出乎意料的) 和適 當 ( 有 用 的 或 符 合 工 作 限 制 ) 產 品 的 能 力 (Lubart, 1994;Ochse, 1990;Sternberg, 1988a, Sternberg & Lubart, 1991, 1995,1996,1999)。

Fink (1992) 認為,產品的創造性高低程度可由下列幾方面判斷:「原創性」

(originality)、「實用性」 (practicality)、「多產性」 (productivity)、「變通 性」 (flexibility)、「市場性」 (marketability)、「可行性」 (feasibility)、「包 含性」 (inclusiveness)、「頓悟性」 (insightfulness)。產品分析的範圍,

從比較偏向直接式的評定量表(Besemer & O’Quin, 1993),到概念上較為 複 雜 之 共 識 評 量 技 術 (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 CAT) (Amabile, 1983)。而目前最常用於創造產品測量的方法是用外部評審評 定。而外部評審可歸類為兩種:一類為教師和家長,另一類為專家。

教師評定在教育界中最受注目,有許多工具都是要求教育工作者針對 學生產品的某些特徵加以評分。例如:「學生產品評量表」 (Student Product Assessment Form) (Reis & Renzulli, 1991),則是提供評定者依九項產 品特徵的工具 (如,問題焦點,資源的適切性、獨創等)。

而專家評定則分為兩類,一類是專家依研究者提供的評定類別來評定 創意產品,如:Csikszentmihalyi 和 Getzels (1971) 要求藝術家和藝評 人,根據技巧、獨創和美學價值等標準,評定藝術系學生的繪畫作品是否 具有創意。另一類則是研究者要求專家評定產品創造力時,給予較少額外 的指引,只根據創造力的定義或標準、傳統的產品評量所著重的領域特定 技 能 等 原 則 , 如 Amabile (1979,1982,1983) 所 發 展 的 共 識 評 量 技 術

(15)

(CAT)。

(三)創造環境及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

毛連塭等人 (2000) 認為環境對發展創造力的重要性,正如環境之於 智力發展的重要性;所謂「創造性環境」,是指一個可以孕育創造人的創 造動機,培養創造人的人格特質,發展創造人創造思考技能,以助長創造 行為的環境。研究者開始探討什麼樣的環境能夠激發創造力的環境。

Hennessey (2003) 認為傳統教室環境充滿教學慣例與計畫,這樣的特徵 常會扼殺學生本身的創造潛能,可見創造環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此外,

環境的研究也涉及工作者動機傾向的比較,及其創造相關人格特質、其產 品的創造力之比較。Oldham 和 Cummings (1966) 在比較人格特質、環 境特質及產品評定後,發現具有某些人格特質的人,在受到工作挑戰時,

若能得到一種支持性的「非控制形式」 (noncontrolling fashion),便可以 生產出創造性產品。Amabile (1988) 也曾指出當員工處於兼具有複雜性與 挑戰性的工作環境下,而且主管人員是抱持著支持的態度時,員工最能產 生富有創意的產品。國內也有屬於測量創造環境的量表,如「創造力工作 環境量表」 (蔡明宏、劉曉雯,1998)。

(四)創造歷程

有些學者將創造歷程視為心理的歷程,如Gallager (1985) 指出:創 造是一種心理的歷程,個人創造出新的想法或成品,或是重新組合已存在 的想法或成品,對個人而言是創新的即稱之為創造;也有學者認為創造歷 程是一種認知的轉換,如Davis 與 Rimm (1985) 即認為創造歷程是一種 認知的轉換,包括:結合新的想法、新的關聯、新的意義、新的應用方式。

(16)

Davis (1986) 更提出:創造歷程是新主意或問題解決忽然產生時的瞬間,

知覺突然的改變或轉換 (陳昭儀,1992),此方面的研究重點著重在創造活 動從開始到結束的認知歷程。鄭昭明 (1993) 認為創造性思考包含大量知 識與觀念的重組,而這種重組極可能在無意識之下進行。在創造的過程 裡,初期的階段可能是毫無所獲,然後,由於某些情境的啟發,而在意識 上出現了新思想。這樣的過程使得新的想法產生,但不可預料,因此也常 被人認為,創造性思考需要「靈感」與「頓悟」。以下就階段論、聯結論、

擴散性思考模式及完形理論四個重要理論加以說明:

1.階段論

Wallas (1926) 所提出的創造歷程最具代表性。他曾經訪問具有創造 性思考的人,以瞭解創造性思考的歷程,發現創造性思考雖有個別差異,

但 也 具 有 共 同 的 過 程 與 階 段 。 Wallas 認 為 創 造 歷 程 可 分 為 準 備 期 (preparation) 、 醞 釀 期 (incubation) 、 豁 朗 期 (illumination) 及 驗 證 期 (verification) 四個階段。此四階段分述如下:

(1)準備期:創造者在這階段搜集與問題有關的訊息、知識,結合、組 織舊經驗和新知識,嘗試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並嘗試解 決問題。

(2)醞釀期:若無法在準備階段得到解答,百思不解時,創造者即進入 醞釀期,暫時將問題擱置,不去管它,但潛意識仍在思考 解決問題的方案。

(3)豁朗期:在歷經醞釀期後,解決方案突然出現在意識層面,創造者 突然頓悟,了解問題的關鍵所在。

(4)驗證期:在前一階段產生的問題解決方法,要將頓悟的觀念加以實 施,經過檢驗,才能確定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

(17)

另外,邱發忠 (2005) 整合了過去認知取向的創造理論,著重認知歷 程 觀 點 , 提 出 了 多 重 結 構 多 重 處 理 (Multiple Structures Multiple Processes model,MSMP) 的平行模式。於多重結構部分,包含有「長 期記憶知識系統」「工作記憶系統」「後設認知系統」等三個認知系統的 運作,以及擴散性思考能力之「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 力」。而在多重處理方面,區分為數個模組,分別為「問題表徵優勢基模 激發模組」「優勢點子基模激發模組」「客觀評價標準模組」「問題表徵 轉換模組」「點子轉換與產生模組」與「主觀評價標準模組」等六個模組 (見圖 2-2)。前三個模組是屬於一般問題解決之歷程,而創造性問題解決則 來自於後面的三個模組。

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個體所最先激發的問題表徵以及點子,通常都 是在知識結構中屬最優勢,且最常被使用的表徵和點子,然而這些往往不 是創意問題之解答。因此個體需透過問題表徵轉換以及點子轉換之過程,

才能創意的解決問題,也就是 MSMP 模式中所提及的「問題表徵轉換模 組」與「點子轉換與產生模組」兩過程。而此兩過程可透過內隱之無意識 轉換或者是外顯之認知系統監控來達成。

此外,當點子產生後,若沒有客觀標答案,(如:擴散性思考作業),

則由個體的主觀標準來評價所產生的點子是否具有創意,只要符合後設認 知系統的內設標準,個體的創造活動就可中止。所以,主觀標準評價模組 對創造表現有很大的影響。

MSMP 模式區分了一般性問題解決的非創造性歷程與專屬於創造力 的創造性歷程,結合了長期記憶、工作記憶及後設認知,也同時考慮到內 隱及外顯認知運作對於擴散性思考的影響,確實詳細描述了創造歷程之認 知運作模式,但仍有待更多之研究來進一步支持與驗證。

(18)

圖 2-2 多重結構多重處理模式 (資料來源:邱發忠,2005,p.87)

(19)

2.聯結論

Ghiselin (1952) 曾細讀一些創意詩人、數學家、小說家等有創造力個 體的自傳、反思,發現在他們的描述他們的創作歷程中有相似的地方,就 是在創造過程都曾有將不同的元素結合在一起的經驗,Mednick (1962) 則 因此發展出聯結論,試圖解所有領域之創造思考歷程。

Mednick 對創造力之定義是為了特殊目的或需要,而將可聯結之要 素,結合成新關係的能力;且新聯結在一起的要素間之距離越遠,則產生 的結果或歷程就更具創造力。因此可知,其觀點為創造是把有用的、不尋 常、原創的想法相互聯結的過程,越是有創造力的人越能夠將看似不相關 的事物聯結在一塊,也就是越能進行遠距聯想 (remote association),即 使是在沒有辦法產生最佳聯結時,也能夠以先前具有的知識為基礎來找尋 刺激間的關係 (陳怡潔與陳學志,2002;黃博聖與陳學志,2003)。

Mednick (1962) 指出在聯結論中的三種獲得創意結果的方法:第一、

偶然、意外的聯結 (Serendipity),經由環境連續的刺激,喚起了必要的要 素之間的聯結,而意外地產生了有創意的結果,如:X 光和盤尼西林的發 現。第二、相似的聯結 (Similarity),由於聯結的要素與要素之間,或引起 聯結的刺激,與相聯結的要素相類似,而形成聯結的,如:有押韻的作品。

第三、中介性聯結 (Mediation):透過中介的一般元素物將兩要素聯結在 一起,如:語文的類比。

若個體有將遠距概念結合的能力或傾向,則較容易產生有創意的結 果,也因此有個別差異存在。Mednick (1962) 認為會造成個別差異的原因 如下:

第一、既有知識不同:個體如果沒有具備聯想所需的必要知識,則無 法有效地將要素聯結。

(20)

第二、聯結數量不同:個體對於問題的必要元素有愈多聯結,愈有可 能得出有創意的結果,也愈可能成為一個要素的中介橋樑,使得聯結更容 易、更順暢。

第三、認知與人格型態上的差異:早先的學習經驗、天生的人格特質 或思考問題的方式都會影響創造性結果的產生。以認知型態而言,視覺型 的人會傾向於用偏向知覺記憶的具體表徵來思考。然而不同的人格或認知 型態並非孰優孰劣,端看問題型態而定,如果題目的型態是需要具體表 微,則視覺型的人較容易可以用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第四、所選擇的創造性聯結反應不同:創造性的聯結只是個體產生眾 多聯結中的一種,這選擇的過程可能與問題的本質有關。當問題本身具有 可供檢驗的準則時,個體會去檢視聯結是否適合並且有助於促進其他聯結 的產生,當新結合最能符合問題需要時,這個聯結就會被選擇作為聯結的 反應。所以聯結的選擇不同,創造力的表現也會有所差異。

第五、聯想的層級 (associative hierarchy) 不同:個體聯結反應的組 織會影響有創意的結果產生之可能性與速度,且反應的聯結強度與產生的 聯結總數呈現高負相關。個體的聯結組織可分為陡峭式聯結 (steep associative) 與平緩式聯結 (flat associative) (如圖 2-3)。有的人在解決問 題時,會對刺激聯想到頭一、二個常見的反應,這種與概念最接近的反應,

會產生較大的聯結強度,而對於其他字或點子的聯結強度就會迅速下滑,

甚至聯想的數量也會減少。此時,若概念的強度未超過閾值 (如圖 2-3 中 的橫直線),則將不會浮現至意識中,而無法產生聯想 (李秀瓊,1999)。

如圖 2-3 中,陡峭式聯結者對於「桌子」之刺激詞,傾向於限制在固定形 式的反應,只會聯想到「椅子」一詞。另外一種人是屬於平緩式聯結,有 這樣特質的人在解題時也會有那種常見的一般性反應,但這樣的反應不會 有太大的聯結強度優勢,不如陡峭式聯結之聯結強度強,故較遲一點仍會

(21)

有遠距的聯想出現,在反應總數上也較多,聯結層級呈現平緩的曲線。如 圖 2-3 之例子,陡峭式聯結者對於椅子之聯結強度大於平緩式聯結者。然 而根據 Mednick 理論之總量相等假設 (假設陡峭與平緩之聯結者,其聯結 層級的總反應量是相等的,即表示虛線下面積相等),由於平緩式聯結者對 於近距概念的反應強度不如陡峭式聯結者那麼大 (林緯倫、連韻文與任純 慧,2005;Mednick, 1962),因此其會有較多之聯結強度於遠距概念上,

而遠距之概念也較有機會浮現至意識中。以圖 2-3 為例,平緩式聯結者對 於「桌子」一詞的聯想,可能浮現至意識層面的有「椅子」「桌布」「木 材」、「椅腳」四個詞彙,但對於概念最接近的「椅子」一詞之聯結強度,

就不如陡峭式聯結者那麼強。可見,高創造力的人,也就是平緩式聯結層 級的人,在反應時相對地較慢、較穩定,且發散出的想法較多;而低創造 力的人,反應的聯結強度較高,發想出來的反應個數也較少。

圖 2-3 不同創造力者對「桌子」一詞的聯結層級 (資料來源:Mednick, 1962, p.233)

然而林緯倫等人 (2005) 之研究結果不支持 Mednick (1962) 提出之 總量相等之假設。其結果顯示 (見圖 2-4),相較於陡峭式聯結者,平緩式

(22)

聯結者不管對於近距或遠距的反應,都有較強之聯結強度。換句話說,其 結果顯示平緩式聯結與陡峭式聯結者之聯結強度的總量是不相等的,前者 會大於後者。

然而,不論兩者對於聯結強度之論點為何,其對於聯結層級與創造力 之關係,皆有相同之預期;也就是不論是 Mednick (1962) 的總量相等假 設,或者是林緯倫等人 (2005) 的總量不等假設,皆預期平緩式聯結者,

所聯結的遠距概念會多於陡峭式聯結者,也較容易會有創造力之產生。因 此不論兩者對於近距概念之聯結強度的爭論為何,皆不會影響聯結層級對 創造力的預測。

圖 2-4 不同創造力者對「桌子」一詞的聯結層級 (資料來源:林緯倫、連韻文與任純慧,2005)

而 Martindale (1981, 1995) 以認知語言的觀點,重新闡述 Mednick (1962) 的聯結層級。其認為陡峭式聯結者,相當於概念廣度較窄的個體,

即由一個概念所能聯結到的其他概念較少,因此不容易有創意產生。而平 坦式聯結者,則相當於概念廣度較寬的個體,其由特定概念聯結到其他概 念的幅度較廣,也較易有創意的出現。而透過概念廣度之實驗操弄,結果

(23)

也支持了上述之說法,概念廣度較寬者 (平坦式聯結),相較於概念廣度較 窄者 (陡峭聯結),在擴散性思考作業上,會有較佳之表現 (Friedman 等 人,2003),同時也支持了 Mednick (1962) 聯結層級之觀點。

綜合 Mednick 的聯結觀點,隱含了三個假設 (Ward,1969) :1.順序 效 果 (order effect) 、 2. 比 例 效 果 (probability effect) 、 3. 強 度 效 果 (strength effect)。順序效果是指個體對某一個刺激字進行的聯想,會由最 典型的聯想開始,一直到最遠距的聯想,不論創造力高低,都會有同樣的 效果產生,而不是馬上就會聯想到遠距的概念;此項假設獲得許多研究者 一致的支持 (Milgram & Rabkin, 1980;Ward, 1969) 。比例效果是指高 創造力者,所做的遠距聯想比例,會高於低創造力者;而強度效果則指出 相對於低創造力者,高創造力的人可以聯想到的不尋常反應較多,故在近 距聯想的反應之強度上,就沒有低創造力的人強,但遠距聯想的反應強 度,則大於低創造力者。但,其實比率與強度效果是類似的概念,只是從 不同角度來解釋 (李秀瓊,1999)。且此兩項效果之驗證,會隨著不同的創 造力作業類型而有不同的結果,尚無一致的定論(李秀瓊,1999;Coney &

Serna, 1995;Gough, 1976;Mednick, 1958;Ward, 1969)。

Guillford 早期,將擴散性想法之數量作為擴散性思考之能力的指標,

Mednick 根據 Guillford (1967) 與 Torrance (1966, 1974, 1984, 1988, 1990)早期所提出之擴散性思考理論所提出之概念所影響,發展出聯結 論。雖然聯結層級的觀點,未獲得所有證據的支持,但聯結論對於創造力 歷程研究,確實提供了一個很具體的看法與方向。Mednick 更進一步根據 聯結論發展出遠距聯想量表 (Remote associates test, RAT),此量表將於 下一節進一步介紹。

(24)

3.擴散性思考模式

Guilford 的擴散性思考模式一直以來為創造力歷程研究之重要理論,

至今仍未被取代 (Feldman, Csikszentmihalyi, & Gardner, 1994)。擴散性 思考被視為創造的基礎,也是創造思考的基本能力。而擴散性思考模式源 自 於 Guilford 長 期 對 人 類 智 能 深 入 研 究 發 展 而 成 的 智 能 結 構 模 式 (Structure of Intelligence, SI)。智能結構模式是一個由內容 (content)、運 作 (operation)、產品 (product) 組成的三度空間的立方體,每一方塊就代 表一種智能因子,也就是一種智慧能力 (陳龍安與朱湘吉,1998)。

Guilford 的智能結構模式 (Structure of Intelligence, SI) 是延伸自 Thurstone 的理論,囊括 Thurstone 提出的七個主要智慧能力:語文理解 (verbal comprehension)、語文流暢 (verbal fluency)、數字 (number)、空 間視覺 (spatial visualization)、記憶 (memory)、知覺速度 (perceptual speed) 及推理 (reasoning)。Guilford (1967) 將七個主要能力整合分為三 個內容、運作、產品三個向度,其中內容向度包含有:圖像 (figural)、符 號 (symbolic)、語意 (semantic)、行為 (behavioral) 四種;而運作向度 包 含 有 : 認 知 (cognition) 、 記 憶 (memory)、 擴 散 性 產 出 (divergent production)、聚斂性產出 (convergent thinking)、評價 (evaluation) 五 種;產品向度包含有:單元 (units)、類別 (classes)、關係 (relations)、

系統 (system)、轉換 (transformations) 及應用 (implication) 六種,而形 成了 4*5*6=120 種智能 (Sternberg & Grigorenko, 2000)。Guilford 後來 又將內容向度之圖像,區分為視覺 (Visual) 與聽覺 (Auditory);也將運作 向度之記憶,分成輸入記憶 (memory recording) 與保留記憶 (memory retention) 兩種,將其智能結構之理論擴展為 5*6*6=180 種智能。 (圖 2-5)

(25)

圖 2-5 Guilford 之智能結構圖 (資料來源:陳龍安、朱湘吉,1999)

Guilford更將創造力視為問題解決的一種形式,而Guilford的創造力模 式超出他個人的SI模式,提出主要的問題解決能力。如:敏覺力、流暢力、

變通力等。1965年,Guilford對創造力明確的定義為:「創造力是一種人類 的 認 知 能 力 , 是 一 種 擴 散 性 的 思 考 (divergent thinking) , 由 變 通 性 (flexibility)、流暢性(fluency)、獨創性(originality)所構成。」1968年,將創 造力修訂為思考的流暢性,變通性的思考、獨特性的思考,再定義和精進 力等要素 (李錫津,1987)。

其中,流暢力包含對問題快速產生大量想法及概念的流暢力、快速產 生不同聯結的流暢力及表達的流暢力。共分為四種:(1)詞語流暢力 (word fluency):指產生滿足特殊要求的詞彙或想法的能力,如想出e開頭,t結尾 的英文字。 (2)概念流暢力 (ideational fluency):產生各種不同種類,且

(26)

與問題相關之概念的能力,如列出竹筷子的不尋常用途 (吳靜吉,1998)。

(3)聯想流暢力 (associational fluency):能根據一特定詞彙,聯想出一連 串相關詞彙的能力,如列出同義詞、為圖片下標題。 (4)表達流暢力 (expressional fluency):將詞彙組織成句子或文章的能力,如對比、組合 之能力。

變通性也包含 (1)自發的變通力 (spontaneous flexibility):不同類別 轉換之能力。 (2)應變的變通力 (adaptive flexibility):將概念或用途重新 改變的能力,如改變磚塊的用途 (Guilford, 1967;Ochse, 1990;Sternberg

& Grigorenko, 2000)。

由此可知,擴散性思考模式所強調的是流暢與變通之能力。當個體產 生不同類別 (變通力) 的概念或反應愈多 (流暢力),則能得到創意反應之 機率就會增加 (Plucker & Renzulli, 1999)。因此在擴散性思考的作業中,

大多皆會要求參與者針對特定的目標來產生不同之反應,以測量參與者的 流暢與變通能力,如列出磚塊的不尋常用途。

Guilford 所提出智能結構中的擴散思考成份是許多創造力測驗的研究 典範 (吳靜吉等人,1998),典型的測驗如:請受試者列出某物品 (如磚頭 或空罐子) 的其它用途 (Torrance, 1962);找到一個可以適當關聯到幾個 線索字的「遙想字」 (remote word) (Mednick & Mednick, 1967);解決 一個需要”跳躍”思考的問題 (Devidson & Sternberg, 1984);對不尋常結果 的預測 (Guilford, 1950,1967)。其中,除了 Guilford 發展的擴散性思考測 驗外,最著名的就是「拓弄思創造思考測驗」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TCT),而國內則有新編創造思考測驗 (吳靜吉,1998)。但基 本上,擴散性思考反映了創造力的認知屬性的部分面向強弱,並不能完全 代表創造能力,因此這一類測驗僅能被稱為「擴散性思考測驗」 (邱皓政,

2005)。雖然擴散性思考不能代表創造力的全貌,且對於真正創造力的了

(27)

解還有一段距離,但在創造力研究上的貢獻與價值是不容抹滅的。從理論 與實務的角度來看,擴散性思考確實與創造力有關 (Guilford, 1968;

Runco, 1985)。故擴散性思考測驗,不能作為創造表現之測量工具,但卻 可以作為「創造潛能」的預測指標 (吳靜吉,1998;Cropley, 1996;Runco, 1986)。

4.完形理論

完形心理學派對於創造力的理論,主要包括經驗的重整或事物的改 進、知覺的趨合現象和頓悟等三方面。完形心理學家認為問題解決就是將 問題情境重新組織和重新架構 (毛連塭等人,2000)。

創造性思考發生在問題解決者對問題產生新奇解答的時候 (Guilford, 1950),完形理論對創造力的想法如下:1.若問題解決涉及先前經驗的再利 用,可能會阻礙成功的問題解決;2.創造性問題解決的特徵在於問題解決 者對問題結構有所頓悟,並且進行問題的重新建構;3.頓悟是突然發生 的,”aha”的經驗會伴隨而來 (Ohlsson, 1984)。也就是說頓悟的產生是來 自於對問題的重新建構,也就是頓悟是思考的人改變問題表徵,進而解決 問題。

問題解決者從不知如何解題到頓悟時發現如何解題的狀態稱之為頓 悟 (Mayer, 1992)。頓悟的產生像知覺重建般迅速而突然 (Metcalfe, 1986;

Metcalfe & Wiebe, 1987)。Metcalfe 的研究指出人們在解決非頓悟性問題 時,他們會感覺到自己愈來愈接近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在解決頓悟性問題 時,他們覺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出現得非常突然且無預警。

Mayer (1995) 認為頓悟會發生,主要是因為問題解決者以新的正確 角度來檢視問題情境,就如同某事物突然被用另一種方法重組,而產生新 的知覺與看法。頓悟是一種源自認知結構變更 (restructuring) 後對問題或

(28)

解 答 的 理 解 , 意 即 個 體 對 問 題 情 境 的 知 覺 改 變 (Dominowski &

Dallob,1995)。Ohlsson (1984) 認為頓悟的產生是對問題的重新建構,且 更進一步地提出所謂的頓悟即是思考者對問題表徵產生改變,進而解決問 題。它被視為對物體特性深層或實用性的理解,透過特殊方法的應用對問 題有新的詮釋,突然領悟到問題組成成分正確的關係,此時知覺經常會伴 隨著「啊哈」 (aha!) 的經驗。

Davidson 與 Sterberg (1984) 強調涉入頓悟性問題解決的歷程有三 種方式:1.選擇性譯碼 (selective encoding):將焦點放在與問題相關的訊 息上,忽略無關的訊息。2.選擇性對照 (selective comparison) :使新訊息 與與先前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產生關連。3.選擇性組合 (selective combination) :將各個接收的訊息片段整合成新的與相關的整體。

惟頓悟會受到過去優勢之不適當解題知識與經驗的影響,而妨礙頓悟 的產生。其意謂當問題的表面特徵類似於先前已成功建立的方法,即使當 建構的方法不適當時,此已建立方法會單純的被重新予以使用。假如個體 無法解決問題,並且不思考新的方法,反而企圖使用不適當的老方法,則 思考就會變成固著 (引自邱發忠,2005)。

Duncker (1945) 提供受試者一根小蠟燭、一盒圖釘,要求受試者把這 根蠟燭黏附在桌子旁的牆面上,Duncker發現,受試者會試著把蠟燭直接 釘在牆上,或經採用融化它的方式,將蠟燭黏在牆上,但是,很少受試者 想到把圖釘盒釘在牆上,並把它當作燭台使用,會發生這種現象其主要原 因為受試者固著於盒子的一般性功能,因此無法將盒子的功能重新定義。

Duncker (1945) 稱此現象為功能固著 (functional fixedness),但一旦擺脫 了功能固著之現象,就可能會有頓悟的產生。

而頓悟性思考與擴散性思考一樣皆屬於創造力之基礎層次的能力 (Lubart, 1994)。綜上所述,完形理論強調頓悟是要能擺脫心智的限制,用

(29)

新的角度、新的方法看問題,將問題情境重新組織、重新架構,形成新的 問題表徵,而得到正確答案的歷程。

5.聯結論與各模式之相同點

(1) 聯結論、階段論、擴散性思考模式及完形理論之比較

在Wallas的醞釀期,個體可能將問題或訊息重新組織或建構,以不同 之角度來看事物 (完形理論),會針對問題找尋許多可能的解答,尋找答案 的方法便是將許多過去的知識、經驗與問題進行「聯結」,等到找到適當 的聯結,將問題與解決方式做了聯結後 (聯結論),豁朗期便接著發生;而 搜尋過去知識、經驗的歷程,也包含了「擴散性思考」 (李秀瓊,1999)。

故不論是解答歷程中,所需概念間的遠距聯結,或是為解決問題而朝不同 的方向思考的擴散性思考,亦或是完形理論所強調將問題重新架構而產生 之頓悟,其實都是發生在醞釀期的認知運作,只是著眼點不同而已。

(2) 聯結論與擴散性思考模式之相同點

遠距聯想的概念包含了 Guilford 所提出智能結構中的擴散思考成份 (吳靜吉,1976)。Guilford 認為擴散性思考的能力之一為「大量想出可能 的反應」,而各能力間的關係是流暢力在產生構想時最初的想法較普遍,

越是後面的反應就越可能具有變通性和獨創性 (吳靜吉等人,1998),創意 的程度也愈大,表示創造力的表現越佳。這樣的想法與遠距聯想的遠距概 念相類似。就 Mednick (1962) 之聯結論而言,認為有創意之個體為了特 殊目的及有用性原則,能將遠距的概念聯結在一起。而在此聯結的過程 中,個體並非一下子就能聯想到遠距之概念,而是會先聯想到近距的概 念,再到遠距之概念 (順序效果假設)。

創造力相關研究指出思考歷程中的變通力在具創造性的行為中是個

(30)

重要的成分 (Guilford, 1959; Thurstone 1951)。 Murray 與 Russ (1981) 更指出認知變通力有不同的類型,一是 Guilford (1959) 所定義的變通性思 考即擴散性思考,而擴散性思考是指將注意力往各方向散佈。構想與構想 間的移動與變通,讓個體可以產生更多且更具獨創性的點子。

另一個是 Mednick (1962) 所提出將變通性思考定義為聯想的流暢。

聯想的流暢則是利用 Remote Associates Test (RAT) 測得,是有關於找出 遠距聯想反應的中介聯結之能力。RAT 可以視為符合產生大量聯想,然後 評估這些聯想反應而選出最正確的一個的適當題材。

綜合上述,擴散性思考與聯結論的觀點,都認為當知識節點、類別愈 多愈可能產生結合,更有利於新奇點子的產生 (邱發忠,2005)。聯結論對 於創造力的描述,包含了擴散性思考因子。因此,聯結論與擴散性思考模 式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只是聯結論主要是將重點放在創造的機制上,而擴 散性思考是從創造的策略上著手(李秀瓊,1999)。

(3) 聯結論與完形理論之相同點

Davidson 與 Sterberg (1984) 強調涉入頓悟性問題解決的歷程有三 種 方 式 : 1. 選 擇 性 譯 碼 (selective encoding) 2. 選 擇 性 對 照 (selective comparison) 3.選擇性組合 (selective combination)。以上三種頓悟形成創 意的基礎,其中選擇性組合,是指當個體可以把各個關係不明顯的資訊結合 在一起的能力(Sternberg 等人,1995)。聯結論是強調將距離遙遠的概念聯結 起來的能力,與選擇性組合的觀念類似。感覺串聯的這種感覺稱為聯覺 (synesthesia)和外貌的知覺(physiognomic)是初級歷程思考的兩個重點,創 造性思考與初級歷程相似,且而這類思考具聯結性,被認為有提升創造性洞 察力的可能(Dailey, Martindale & Borkum, 1997)。Ansburg (2000) 的研究 中也曾探討構成頓悟產生的認知歷程,發現頓悟性思考與遠距聯想能力

(31)

達.42 (p<.008) 顯著相關。由上述可知,兩者之認知歷程是相似的 (Bowden

& Beeman, 2003a)。

綜上所述,可以了解不同創造力理論對於創造歷程有不同的著眼點,

但這些認知運作過程卻可能是同時存在於創造歷程中。所以問題解決的歷 程中,不論是解決問題所需概念間的遠距聯結,或是為求解答而朝不同的 方向思考的擴散性思考,亦或是將問題重新架構而產生之頓悟,都是發生 在創造歷程中的認知運作。

第三節 以認知歷程為主的創造力測量工具之回顧

吳靜吉、陳嘉成與林偉文 (1999) 曾將國內研究者所編製的創造力測 驗作一彙整,民國 63 年至 87 年總計共有 29 個創造力測驗被發展出來,

單單從 85 年至 87 年三年間就發展出了 17 個創造力測驗,可見國人對創 造力的日益重視。Houtz 與 Krug (1995) 認為未來的創造力評量會更傾向 歷程取向 (process oriented),而且會集中注意在認知能力與技能上。

一、創造測驗的類型

Wakefield (1992) 根據「問題類型」、解答的「開放性或封閉性」

(openness or closed) 將問題類型區分為邏輯性思考、擴散性思考、創意 性思考、頓悟性思考四種 (如圖2-6所示)。以下就四種問題類型加以說明。

1.邏輯性問題

邏輯性問題的封閉性問題與封閉性解答,問題定義明確,解題者只要 照著特定而清楚的程序,終可以獲得解答,且這類問題對於解答有客觀的

(32)

標準存在。一般的邏輯推理問題皆屬此類,如:7+3。但邏輯性問題並不 屬於創造力作業。

2.頓悟性問題

此類型問題屬於開放性問題與封閉性解答,有定義不明確的問題起始 狀態,卻有明確的目標狀態之定義,也就是說,問題未給予解題者明確的 指引,如:九點問題。這種型態的問題需要受試者對問題進行假設,但是 一旦假設設定,則有一個相對建構良好的解題程序及效標來評價這個解 答,換句話說,問題一旦被表徵,則於解題歷程裡要求聚斂性思考,因此,

這類的問題解題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問題表徵 (引自邱發忠,2005)。

圖 2-6 Wakefield 對問題類型之分類 (資料來源:Wakefield, 1992)

3.創造性思考問題

屬於開放性問題與開放性解答,這類的問題有定義不明確的問題狀 態,因此個體不易形成解答所需的假設,而且題目亦未提供明確的標準來 評定答案的優劣、創意程度,在現實世界中不乏這樣的問題,如:創作一

開放性問題

封閉性解答

封閉性問題 開放性解答

頓悟性思考

邏輯性思考 擴散性思考

創造性思考

(33)

首詩。但也由於問題沒有明確的定義,解答也沒有明確的效標,所以這類 的問題的評鑑標準則在於擴散性思考、主觀評價等歷程 (邱發忠,2005)。

4.擴散性思考問題

此類問題屬於封閉性問題、開放性解答,如:重新設計一部車子,使 其較為省油。這類的題目給予解題者在問題的起始狀態有明確的定義,但 對於目標狀態則沒有,擴散性思考測驗就是屬這類型的問題。

二、以認知歷程為主的創造力測量工具

(一)遠距聯想量表

Mednick 認為創造力之定義是為了特殊目的或需要,而將可聯結之要 素,結合成新關係的能力;且新聯結在一起的要素間之距離越遠,則產生 的結果或歷程就更具創造力。其觀點為愈是有創意的人,愈能夠透過一些 中介之節點聯結 (mediating connective links),將遠距的概念聯結在一 起。Mednick (1968) 提出創造力的程度或解答,隨聯結元素之相互距離與 滿足特殊要求的答案數量變化而不同。

Mednick (1962) 根據遠距聯想的概念,發展了「遠距聯想量表」

(Remote associates test, RAT),Mednick 相信個體在 RAT 的能力即表示 在不同的概念間形成遠距聯結的能力,且可以用來區別有創造力與沒有創 造力的個體。Mednick 使用適用於各領域的且為一般人所熟悉的語文材料 來編製量表,提供受試者三個距離很遠的刺激詞,要求受試者找出與三個 刺激詞都有關聯的中介詞,而中介聯繫必須完全地聯結,而不是一種複雜 的邏輯規則、概念組成或一般的問題解決。如題目「rat blue cottage」,中 介 詞 為 「 cheese 」, 目 標 字 與 刺 激 詞 組 合 成 的 詞 對 為 「 rat-cheese blue-cheese cottage-cheese」。根據以上的原則,建立遠距聯想量表,

數據

表 2-1  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  創造力的概念  學    者  定                            義  Barron, 1969    創造力是賦予某些新事物存在的能力。(一)主張創造是創新未曾 有的事物,這種能力稱之 為創造力。  Sanderlin,  1971  創造力是一種無中生有的能力。  Maslow, 1959  創造在求自我實現,自我實現的創造力 表現於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均具有創 新的傾向。 (二)主張創造是一種生活方式,能夠具有創造性生活 方 式 的 能 力
圖 2-1  創造力的系統模式
圖 2-2  多重結構多重處理模式  (資料來源:邱發忠,2005,p.87)
圖 2-5  Guilford 之智能結構圖    (資料來源:陳龍安、朱湘吉,1999)  Guilford更將創造力視為問題解決的一種形式,而Guilford的創造力模 式超出他個人的SI模式,提出主要的問題解決能力。如:敏覺力、流暢力、 變通力等。1965年,Guilford對創造力明確的定義為: 「創造力是一種人類 的 認 知 能 力 , 是 一 種 擴 散 性 的 思 考  (divergent thinking) , 由 變 通 性 (flexibility)、流暢性(fluency)、獨創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體能測驗:研習人員體能測驗,男女生3,000公尺徒手跑步,成績計算

建模時,若我們沒有實際的物理定律、法則可以應用,我們 可以構造一個經驗模型 (empirical model) ,由所有收集到

但是讀者還是應該可以揣測出 n 重積分的 Fubini 定理...

超級購物中心這種結構創造了驚人的增長率,銷售額由 1992 年的 118 億美 元增長到 1993 年的 146 億美元。儘管分析家們預測 Meijer 和 Fred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即使是輾轉來自西域,其義理也一定與佛經不相違背。而所謂疑偽經,乃後人假託佛之名義 而偽造,或「抄造經典」,或據部分佛教義理而攙雜進虛構的成分,或完全出自編造者的胸

主觀機率 指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由某 人決定,包括設計上的安排 設定,或者根據相信的程度 而猜測。.. 古典機率 假設樣本空間S中的每一個

這是一尊日本造像的佛陀,臉孔像是日本人,表現出一種男子氣 慨、帶有嚴肅威武的相貌,創作者或許認為這樣的相貌才能代表佛的 莊嚴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