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作者過去曾經提出「新聞美學」之議,建議實務工作者與研究 者共同關心如何「將純淨新聞寫得像詩一樣的美」(臧國仁、蔡琰,

2001;參見蔡琰、臧國仁,2003)或「仿用村上春樹的言情小說寫作語 言」。由本文所引案例新聞觀之,我們或可延伸揣測,老人新聞之時間 敘事方式是否較易呈現新聞之「美」呢?如【例一】使用了特定詞彙藉 以引發閱讀美感:「優美悅耳的旋律響起」、「陶醉在浪漫舞池」、

「懷舊旋律回蕩」、「跌入時光隧道」等。這種寫作氣氛顯然無法適用 於【例二】的青少年對象。反之,【例二】則因撰述對象為青少年,其 新聞節奏著重現時與未來,強調速度感與現代感(如增列網站訊息),

其內容是否也屬新聞美感之另面表現(活力與動感)?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6‧

我們初步認為,老人新聞論述所培育的氣氛及其所引發的敘事情感 風格,涉及了從個人到社會的多面向議題。一方面,記者面對老人議題 而將老人作為報導對象,可能具備某種特殊採寫策略及意識,使其在關 注題材、提問被訪對象(老人)、下筆撰寫報導均渾然不覺地使用著特 定態度及方法(寫作文體)。例如特別喜歡「懷舊」而將老人「從前」

經驗寫入新聞,目的在於讓讀者也隨此類新聞而「陶醉」於「風華」

(老人不最喜凡事「想當年」)?但另方面,記者或與一般大眾同樣習 以刻板印象假設了老人之緩慢生理狀況,使得一旦老人「動作靈活地 S 形繞道溜直排輪」(見【例一】末段)就也成為值得報導之新聞素材,

雖然其行動「仍令一旁民眾捏把冷汗」;老人新聞之敘事特質因而似也 反映了其有所限制之面向。

換言之,新聞工作者是否在如此寫作文體之內既限制了創意(如老 人必須緩慢浪漫才符合「美」的條件?)並也同時誤解了社會真實(老 人新聞都與追憶有關而青少年都與未來有關)?再以上述老人新聞為 例,其報導內容似乎暗示了老人之新聞價值乃在此類唱歌、跳舞、戀 愛、溜直排輪等非生活常態,長期而言反易產生對老人之逾常想像。

van Dijck(2004)近作曾經指出,個人記憶是媒介的產物,社會人 透過各式媒介建構並整理個人認知;新聞內涵無疑經常影響讀者選擇記 憶。而若個人缺乏對老人的真實形貌有所認知,新聞媒體所再現的老人 又具特定形象,讀者透過媒介所再現的究竟是反映真實的時序或是與真 實有異的時序?新聞報導之時間敘事究竟讓讀者感到入迷或是加深閱讀 時的迷惑?

綜合上述討論,有關時間之文獻固然業已十分龐雜,但在新聞時間

(尤其是新聞敘事時間)之討論卻猶待開展及深究,原因在於新聞敘事 時間所涉及之面向與一般時間理論或有差異(參見 Bell, 1995)。即以

本文稍前所示,一般新聞工作者撰寫報導所選擇之「現在」位置(見圖 一、二)及其報導所涉及之前後時間流程,與過去文獻所談之時間觀均 有不同。新聞工作者受限於「客觀報導」原則,常需在社會事件中挑選 適當位置鋪陳「此時此刻(地)」(現在)、「彼時彼刻(地)」(過 去)、「他時他刻(地)」(未來),因而其文本中之時間流程與真實 事件之對應關係顯然極為特殊,一方面真實事件有其客觀形式且不斷發 生新的變化,另方面新聞敘事須在新舊事件中來回報導,涉及之時間面 向極為複雜。顯然新聞敘事既非純然客觀事件之轉述(A 理論),亦非 主觀時間論(B 理論,涉及當事人之主觀感知)所能涵括,兩者恐係兼 而有之。如何據此特殊時間敘事型態發展新的新聞理論,猶待進一步深 思,而記者以其敘事者之角色如何報導老人(另一敘事者)之生活(時 間)經驗,亦應是未來可再斟酌之處。

總之,時間浩瀚,有關時間之文獻也極為龐大難以掌握。本文僅嘗 試打開一扇門窗窺視有關新聞敘事時間的浩瀚之海。這一步才剛「開 始」,「未來」路程猶待努力。

註釋

1 本文改寫自中華傳播學會 2003 年年會宣讀論文(新竹:國立交通 大學)。作者感謝國科會「新聞報導與時間論述」2003-2004 專題 研究(NSC 92-2412-H-004-015)助理群之協助,包括: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李國榮;政治大學廣電研究所潘美岑(已畢業)、吳宗 儒、徐國峰、戴寧、李羏;政治大學新聞系余炘倫(已畢業)、劉 佳旻(已畢業)、李威儀、林楚彬;政治大學廣電系王暉;國立台 北藝術大學表演研究所楊雁舒。兩位匿名評審之意見均對本文修正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8‧

甚有助益,專此敬謝。

2 此三概念皆出自法國學者 G. Gennet(見 Gennet, 1972∕廖素珊、楊 恩祖譯,2003;Cohan & Shires, 1988∕張方譯,1997)。

3 本節討論部分修改自臧國仁、鍾蔚文(1999)及臧國仁(1999)。

4 Adam(1990: Chap. 1)追溯 A、B 理論之起源係來自上世紀初英國 哲學家 McTaggart(1927)之分類。

5 此節討論受惠於國科會「新聞報導與時間論述」專題研究助理余炘 倫等同學之意見,特此致謝。

6 本節部分文獻改寫自臧國仁(1999,第三章)。

7 「時間黏度」或「時間厚度」均為研究助理李國榮等人延伸童元方 譯(1996)之創見,專此致謝。

8 由於本文無意討論空間,「此時此地」相關概念以下均將改以「此 時此刻」替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