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再論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老人新聞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再論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老人新聞為例"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再論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老人新聞為例

1

臧國仁、蔡琰

投稿日期:2004 年 9 月 6 日;通過日期:2005 年 1 月 9 日。

* 作者臧國仁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E-mail: kjt1026@nccu.edu.tw。 作者蔡琰為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E-mail: yean@nccu.edu.tw。

(2)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

《摘 要》

本文旨在延續研究者過去對「新聞」與「時間」之初步探 索,進一步陳述時間與新聞敘事之關聯。本文認為,此類研究 似應試圖回答以下問題:新聞時間為何?新聞報導呈現了何種 或多種「時間觀」?由於老人之敘事經驗較豐,其與時間之互 動應有特殊象徵意義,此類新聞報導因而可能對敘事與時間的 關聯提供某些啟示,而以老人作為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之討論 對象,亦應有益於新聞理論之建立。本文因此提出「時間敘 事」之相關理論提案,將其暫分為「一般時間敘事」、「老人 之時間敘事」、「新聞報導之時間敘事」以及「老人新聞報導 之時間敘事」等四項,藉以顯示以老人做為新聞內容主要行動 角色之時間敘事內涵。 關鍵詞:時間、新聞文本、新聞敘事、真實再現

(3)

-- 「那麼,時間是什麼?要是沒有人問我,我就知道;要是我想 對問我的人解釋時間是什麼,我就不知道了」(奧古斯丁在 《懺悔錄》之語,錄自《科學人》,2002: 40)。 -- 「在這個世界裡,有兩種時間:一是機械的,一是身體的。第 一種時間硬如金屬,好像一個巨大的鐘擺,在前後晃盪。第二 種時間則是扭動的,猶如海灣裡的青魚那樣自在地游去游來。 第一種時間不棄不降,一切都是命定。第二種時間則是一路行 來,因機而變」(Lightman, 1993∕童元方譯,1996: 15)。 -- 「……小說和報紙的讀者不論是獨自閱讀或是集體閱讀,都知 道自己閱讀的同時別人也在閱讀,讀的是自己的時代框架裡的 人與事(不是聖經那樣的古代)。因此,閱讀小說和報紙的行 為,基於牛頓學說的時間概念,建立了一種新的心態共同體 (mental community)」(Appleby, Hunt, & Jacob, 1994∕薛絢 譯,1994: 50-51)。

壹、背景

「時間」為何?新聞報導與時間有何關聯?不同類型之新聞報導呈 現了何種不同「時間觀」?新聞報導如何透過「時間」之鋪陳建構社會 現象中的因果關係(Tuchman, 1978)?而這些因果關係又如何與新聞 報導中的時間安排有所呼應(Shoemaker & Reese, 1991)?以上這些問 題一向是新聞學研究較少觸及之研究議題,但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其他學門過去均曾透過不同角度探索時間對人們生活有何影響或作 用(見夏春祥,1999),但其理論意涵似嫌簡陋,常武斷地假設了敘事 中呈現的社會現象即等同於真實世界,因而忽略時間或僅是真實生活之

(4)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4‧

「場景」[context; Horning, Ahrens, & Gerhard(1999)稱之為「其間」 (in between)],在寫作文本中習由敘事者(如小說家、劇作家與歷 史學者等)更動、變造、扭曲藉以凸顯或加強故事之情節張力,使其內 容遠較實際情事更具吸引力。因此,社會事件發展邏輯與作者或讀者所 認知之時間流程不必然等同,甚可謂之經常不同。 新聞報導一向視作是客觀論述體裁,但其寫作格式亦屬文學敘事手 法應已漸無疑義(相關討論見蔡琰、臧國仁,1999; Bell, 1995)。換言 之,「新聞即說故事」(news as storytelling)近來已是研究者與實務工 作者皆可接受之說法(見 Berkowitz, 1997: Part 3; Bird & Dardenne, 1988),即新聞雖屬客觀報導忠實反映社會真相,但其論述文本仍得運 用敘事手法呈現事實真相,因而與其他文體(如小說、戲劇)同樣需就 真實事件之故事結構、情節變化、主角角色、因果關係加以安排,也就 必然廣泛使用時間詞彙以鋪陳場景,適當地呈現事件發生之前後「次 序」、「強度」與「頻率」。2 本文作者稍早曾發現新聞內容充滿時間性語彙(見臧國仁、鍾蔚 文,1999),即如 Kress(1996: 299)所言,「【新聞】語言充滿了時 間的表現」(添加語句出自臧、鍾文),新聞文本因而可謂是由時間詞 句堆積而成的真實再現結果。換言之,新聞工作者(記者與編輯)藉由 使用不同時間詞彙及對這些詞彙進行不同次序之段落安排,展現了詮 釋、轉換、再現真實事件的撰述工作,但其報導內容與真實世界中所發 生的實際時間流程未必等同或一致(見圖一)。 如圖一所示,新聞工作者之報導內容涉及了十分複雜的時間再現流 程,係將發生於不同時間點之事件加以串連以呈現意義。舉例來說,前 述臧、鍾文所引兩篇新聞稿無論在時間段落、詞彙分佈、詞類型態上都 顯現了不同報導形式:個案一為一則醫藥分類新聞,內容偏向政策宣

(5)

示,報導內容觸及過去施政成功與失敗經驗並預估未來成效,因而時間 段落之安排較為緩和並具持續性,散佈於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使 閱 讀 報導 採訪 社會 事件 新聞 媒體 讀者 持續追蹤報導 時間走向(t1~tn) t1 t2 t3 tn 圖一:新聞敘事涉及之不同時間點 註: 新聞報導呈現社會事件所涉及之再現時間與一般讀者之閱讀時間顯 有不同,亦與事件發生之時間點不同。如讀者閱讀新聞之時間實際 上遠晚於事件發生時間,亦晚於新聞報導之時間,三者(社會事 件、新聞報導、讀者閱讀)間之時差即可能成為新聞敘事理論所要 探討之重點所在。

(6)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6‧ 用之時間名詞有「昨天」、「昨天下午」、「前天」、「下週一」等, 動詞則如「進行」、「完成」,副詞如「暫時」、「直到」、「屆時」 等。 個案二係有關自強號列車衝撞砂石車的突發新聞,時間段落集中且 起伏劇烈,大量使用動詞或時距(time-span)較短之名詞與介詞,如 「六時四十五分」、「二十秒」,副詞如「立即」、「立刻」、「屆 時」、「當場」,介詞如「在」、「並」等,顯與讀者閱讀新聞時之 「現在」(presentation;出自 Bell, 1995)較為逼近,對歷史脈絡與未 來發展則均少觸及,正是 Bell(1995: 306;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所 稱:「新聞追求即時性的結果……業已縮短了事件與論述間的距離,力 求展現事件於實際【發生】時間(in real time)」。

整體來說,該文引用之兩個個案呈現不同時間報導形式,詞彙選用 亦顯有差異,但兩者究係因新聞詞彙之選用造成不同報導形式,或因不 同報導形式而致不同詞彙之選用則尚難臆測。由內容觀之,個案二先行 預設了突發事件與讀者之「即時性」(timeliness;即預知讀者有興趣知 道一件發生不久的車禍意外),因而在文本中大量使用「短促有力」且 「時距較密」之時間詞彙(參見臧國仁、鍾蔚文,1999,圖二~四)。 反觀個案一因屬施政宣示之報導,記者預設讀者理應瞭解醫藥分類之 「來龍去脈」,因而廣泛地說明背景與未來走向,採用之時間詞彙就較 複雜且偏向非倒寶塔之敘事形式。 然而讀者是否也能清晰感知記者所採用之不同時間詞彙呢?如當電 視新聞記者以 SNG 連線時常以「記者現在所在的位置在……」提醒觀 眾「這是現場報導」,觀眾是否能從攝影棚內之主播播報轉而體會現場 連線之即時性?他(她)們為何得以或無法感知?除了倚賴新聞工作者 選用不同時間詞彙外,讀者是否也能或曾經發展出「時間感知能力」協

(7)

助閱讀或觀賞新聞報導?這種「時間感知能力」如何發展或如何獲得、 可否學習?其所感知之「時間觀」與記者撰述新聞報導之文本「時間 觀」是否吻合(見 Marriott, 1995 之討論)?而在平面與電子媒體的不 同報導形式中,新聞時間詞彙的提供與感知能力是否相同或有所不同 (相關初步討論參見 Bell, 1995; Schokkenbroek, 1999)? 嚴格來說,我們迄今對讀者如何「閱讀」新聞時間所知甚少(參照 《科學人》有關「生物時鐘」專文〈問,時間為何物?〉,2002: 65-85),遑論其「接收」電視新聞的時間感知能力。有關時間的問題固然 在物理學(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見 Lightman, 1993∕童元方譯, 1996)與哲學(如海德格之「存在與時間」概念,見 Heidegger, 1962∕ 王慶節、陳嘉映譯,1993)等領域經常引起討論,但是有關人們如何感 知、體認時間則係生物學家與神經學家近期始才發展的研究興趣,嘗試 解釋人們為何對單調事物覺得「度日如年」,卻對愛慕者之相處卻常感 「韶光似箭、日月如梭」。或者,大腦中的「生物時鐘」究竟如何處理 「時間感」或「時間觀」?除了對「自然時間」(如春夏秋冬)、「社 會時間」(如上下班、約會)、「鐘錶時間」(如 2004 年、9 月 1 日 等)有所感知外(見夏春祥,1999,該文作者另有「人文時間」之分 類),人們究係如何清楚辨認敘事文本(如小說、新聞、漫畫)傳達的 時間論述呢(參見 Freeman, 1998)? 上述問題現均尚少文獻探究,使得「社會事件」(客觀時間)、 「新聞時間」(文本時間)、「閱讀時間」(閱聽眾主觀感知時間)三 者之關聯性迄今尚難釐清,而其重要性顯然值得深究:其一,社會事件 不斷發生,但新聞媒體所能選用刊出之報導有限,因而必須發展某些組 織常規並善用傳播科技(如電視之 SNG 或衛星轉播設備)始能處理有 限空間(如平面媒體)與時間(如電子媒體),因此「即時性」早已成

(8)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8‧ 為媒介組織之重要新聞常規(參見臧國仁,1999:第三章)。其二,這 些組織常規雖與媒介自身運作程序有關,但仍難跳脫所處社會文化之影 響,因此不同媒介在不同社會常具不同組織常規(如台灣電視新聞特喜 SNG 現場連線報導而與美國媒體不同;唐士哲,2002)。換言之,媒 介常規經常受所處社會環境影響,使得新聞組織一方面在報導文本中建 構出了特定時空環境(如在災難新聞中以時間詞彙凸顯意外事件之突發 即時性質),另方面卻又受到其所創造的社會時空環境影響(如為了新 聞競爭搶發突發新聞而造成 SNG 的濫用),兩者互動密切(參閱 Levine, 1997∕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所述不同時代與民 族對時間之不同解釋)。 再者,閱聽眾身處此一時空互動密切的真實及虛擬情境如何建構自 我「時間觀」[或如心理學家所稱之「心理時間」(mind time)],或 如何區辨真實世界與新聞媒介虛擬的時間觀亦應皆屬重要研究題材,此 乃因閱聽眾之時間觀常與媒介建構之時間概念有關(如媒體常在新聞報 導中暗示各種節令或時辰的到臨,鼓勵社會大眾依時行事),兩者(閱 聽眾與新聞媒體之時間觀)共同成為社會文化中之重要儀式準則(參見 Carey, 1989)。 本文旨在根據現有文獻檢討與新聞時間敘事有關之理論概念,藉此 建議研究議題及途徑。本文認為,傳播學門過去甚少討論新聞與時間之 關聯性,但此一關聯性對傳播與新聞學理論建構意義重大,未來應仿其 他領域提出更多學術討論,協助理解時間如何與新聞敘事文本產生互動 關聯。

(9)

貳、文獻初錄

一、時間基本理論

3

有關時間之相關文獻實可謂「汗牛充棟」,且散佈各社會、人文、 自然學科,如哲學(見 Gale, 1978;關永中,1997)、人類學(Gell, 1992;黃應貴,1999)、社會學(Adam, 1990; Hassard, 1990)、語言 學(Auer, Couper-Kuhlen, & Muller, 2000)、歷史學(Carr, 1986; LeDuc, 1999∕林錚譯,2004)過去皆曾出版專書討論該領域與時間概 念之關係,但卻也都承認其內涵難以掌握。如早在先民時期的中國神話 故事就曾推論「時間」乃係大自然運轉有關的週期活動(自然時間或 natural time),《山海經》中的「夸父逐日」神話、莊子之謂「命不可 變,時不可止」、《論語》中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均是中國 人早先所具有之「二元性時間觀」(王建元,1991):一方面認為時間 有其實體(客觀)意義,代表了天時或自然之變動,另方面則有其複雜 性,乃人命(主觀)所難以忖度之天道。 時間固然與大自然之運轉法則有關,既難觀察也難接近,但是多年 來人們早已據其擬定了社會規範而「依時行事」,如「黎明即起、灑掃 庭院」,此即一般所稱之「鐘錶時間」(clock time),與日常生活關係 最為密切。此外,不同社會文化又分別依其特殊習慣建構所謂的社會時 間(social time),透過不同傳播管道建立了普遍可被接受的時間觀, 如古典小說中的「彈指須臾間」、「一盞茶」、「一炷香」、「月移花 影動,疑是玉人來」、「春宵苦短,時過境遷」、「假以時日」等文 句,在古代中國社會均曾是人們表達時間變化緩慢或快速的語詞。十九 世紀加拿大人 Sandford Fleming 設計並推動以「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線」

(10)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10‧ 為零度經線之廿四個世界時區,從而統一全球計時標準,更是人類生活 史上之時間革命與創舉,其影響難以言喻(Blaise, 2000∕范昱峰譯, 2003)。 至於時間之研究方式,過去文獻大致依循上述客、主觀之說法而有 「A 理論」(A-Series,或「A 系列」)與「B 理論」(B-Series,或 「B 系列」)兩者(見 Zettl, 1973∕廖祥雄譯,1991: 330)。前者(A 理論)認為時間乃客觀存在、持續流動、不可停止、無法分隔、不斷流 逝也永遠在變動中,稍縱即逝,反映了秩序性(或次序)之行為,也就 是「X 在 Y 之前的因果關係」(Adam, 1990: 20)。在此理論中,「現 在」介於未來與過去間相互貫通但無法捕捉。關永中(1997: 117-118) 因而歸納 A 理論具四項特質,即時間是編年的、歷史(或世俗)的、不 可倒流的,以及個別的(即每一秒均是獨特且單一的個體)。4 B 理論則認為時間可測量、可逆轉、可操控,也具循環週期(如尼 采的時間循環論,見 Rimmon-Kenan, 1983: 18)。如時間乃電影製作人 或敘事體的小說作者自行安排的情節,任何角色之一生均可來回穿插, 或倒敘、或前瞻。Epstein 亦謂,「電影就像是一塊點金石,具有轉化 物質的力量,但這神奇力量的秘密其實很簡單,它來自改變時間的長度 及流向的能力」(引自 Betton, 1983∕劉俐譯,1990: 21)。Armes (1974∕張偉男譯,1988: 252)因而讚嘆:「電影可以像夢或想像一 樣,將時間性玩弄於股掌之間」,即電影根本可說是「玩時間」的把 戲。 這些說法大都延續了 B 理論相關研究者對時間主觀性的看法,強調 「現在」實則涉及了人的情感狀態,其持續或長短完全出自主觀感知, 事件發展的「因」與「果」也隨之失去必然關連。這種觀點與前段所引 極為不同,因 A 理論強調「現在」乃是從過去到未來間不斷流逝、剎那

(11)

生滅、一去不復返的運動狀態,無法回顧也難以改變流向。如電視新聞 之 SNG 現場連線轉播就是 A 理論的形式(與前述電影手法不同),每 個電視畫面(格)所反映出來的瞬間都屬無法換回的「現在」狀態。

二、時間與敘事

延續上述有關時間概念之討論,敘事論者過去亦曾嘗試區分「故事 時間」(storyline or story time)與「【寫作】文本時間」(text time, 或稱「敘述時間」),認為後者(文本時間)受限於文字語言表達特性 而多只能單向進行(類同客觀時間),但是前者(故事時間)卻可呈現 多面向結構(Rimmon-Kenan, 1983; Chatman, 1978)。兩者之距或可用 「錯時」(anachronism)一詞代稱(Cohan & Shires, 1988∕張方譯, 1997: 92-93),包含兩種基本類型:一為回敘,指「回到先於被敘事時 間之前的某個時間」;另一為預敘,指「跳到了事件的前頭卻仍然發生 在故事序列之中」。此中尤以電影敘事最為擅長此類手法,有時以「順 時間敘述」出現,但中間插入「閃回」(指先出畫面但聲音還是現時) 或「閃前」(指先出舊時某場面聲音但畫面則是現時;姚曉濛,1993: 129)等打亂時間順序的手法,此乃因電影的時間效應可由畫面、場 面、音樂、對話等分別造成,較之小說敘事更為多樣、複雜、錯綜。 Rimmon-Kenan(1983)則稱此一「故事時間」與「文本時間」的 差距為「假時間性」(pseudo-temporality),認為這是敘事體中極為重 要的語言工具,只有透過兩者之距方能建立故事與文本間的關聯性。 Wellek 之早期巨著《文學論》(1948∕王夢鷗、許國衡譯,1992:第十 六章)亦曾說明文學常被形容為「時間藝術」,乃因敘事或故事皆出自 時間演變,或可謂之「故事即時間」。而小說此一最具敘事內涵的文體

(12)
(13)

經驗中的時間觀(temporal character of human experience)與敘事活動, 強調「時間與敘事的關係乃屬『健全之循環』(a healthy circle):時間 透過敘事之表達而顯現人性;反之,敘事則透過時間經驗的描述產生整 體意義」(pp. 3, 52)。Ricoeur 認為,情節的結局並非因果推論的結 果,而是終結之意(end point),表示整體意義已臻完整,無須再予增 添任何其他描述;敘事中的時間觀乃由主角行動構成,不同之行動者產 生不同的時間流動。 Ricoeur(1984)同時提出「摹仿 1」(mimesis1)、「摹仿 2」 (mimesis2)、「摹仿 3」(mimesis3)三者,分別代表實際生活經驗世 界的結構(「摹仿1」)、作者建構的文本情節(「摹仿2」)、讀者接 收文本之情節結構(「摹仿 3」),就此建立了其連結真實世界、文本 與讀者三者的時間理論架構,完成奧古斯丁及亞里斯多德等先賢未竟之 功:「我們透過【文本提供的】時間結構連結了【生活世界所】預設的 時間命運,【從而】獲得【感知的】後設時間」(p. 54;添加語句出自 本文作者)。 依 Ricoeur(1984)之見,以上三者又以「摹仿 2」最為關鍵,乃因 其居間於真實世界的「預設結構」(preconfiguration)與接收者的「再 設結構」(refiguration)之間,以其文本結構(configuration)將行動之 來龍去脈以符號鋪陳,建立了各角色間的互動意義,有時甚至重建時間 次序,有時則再造因果關係;此種「居間」(mediating,參閱前述 Horning et al., 1999 所稱之「其間」或“in between”)工作就可謂是敘事 者的符號文本任務所在。

(14)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14‧

三、時間與新聞敘事

至於有關新聞敘事體的文獻,Altheide(1974)曾發現新聞人員為 便於報導,往往以說故事(storytelling)方式將社會事件自發生背景脫 離出來[即「去情境化」(decontexualization)],再以自己所認定與 感知的內容將此事件與其他社會意義連結,因而產生新的情境意義,或 稱 「 再 情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參閱 Altheide & Snow, 1979: 90)。這種說法與上述 Ricoeur(1984)提出之文本「居間」功能接 近,凸顯了新聞媒體之傳統中介敘事角色與功能。6

Vincent, Crow 與 Davis(1989)則以敘事理論為基礎,分析電視新 聞報導飛機失事時的特殊說故事結構:如第一天慘劇甫正發生,新聞報 導多以低調方式描述失事現場,旨在介紹受難者之悲慘命運。第二天則 試圖建構故事神秘情節(mystery),提出各種可能但不確定的肇事原 因,揭示失事悲劇的背景與面向,因而提供了新聞故事的「延續性」 (continuity)。最後,第三部份的新聞內容在於建立「重回正常生活」 (restore normalcy)的情節,透過訪問官方機構或其他目擊者歸納事件 發生始末,隨後提出建議解決方案,完成重建社會大眾信心的任務。作 者們認為,電視新聞記者經常使用這類敘事手法與故事建構策略來創建 對事件的「真實、立即」戲劇化描述(p. 8),時間的重構在新聞報導 文本中因而扮演重要功能。Schokkenbroek(1999)同意此一說法,認 為新聞敘事的特色即在以時間次序手法連結一個以上的事件並使其產生 前後關係。 黃新生(1990)則強調新聞敘事之內涵包括了對時空要素的控制, 如以快動作影片表達「追趕」或「幽默」之意,以慢動作表示「柔和」 與「親切」,而以正常動作提供「客觀」報導的背景(參見 Armes,

(15)

1974∕張偉男譯,1988: 246,有關電影手法的介紹),藉此改變事件的 原始時間結構,因而也重建了事件發生的原委(Tuchman, 1978)。Bell (1991: 153)有關新聞語言的論述研究亦指出,不但軟式新聞(soft news)可能包含上述時間結構,即連突發新聞(spot news)亦可能以與 傳統個人敘事節奏不同的時間次序寫作,如一般慣稱的「倒寶塔寫作 (inverted pyramid)」就是最佳例證。但是 Bell(1991: 201-202)認 為,記者撰寫新聞時喜以自己認定的角度界定「故事時間」,或在報導 中採用多種情節時間,忽略了讀者的閱讀習慣,因而容易造成新聞「時 差」(參見 Schokkenbroek, 1999)。 Tuchman(1978)曾以「時間」為例討論新聞組織常規,認為傳統 新聞價值受到時間觀念影響甚鉅,如截稿的設限、新聞「快」報的發 佈、對「突發」新聞的重視、廣播與電視新聞的鐘點播報、以及為配合 消息來源上班時間所發展的獨特新聞工作節奏(如為了應付週日放假而 預先撰寫存稿),在在都顯示時間概念在新聞行業中有其特殊意義,影 響例行新聞的蒐集與寫作工作。Schlesinger(1987)甚至因此指稱新聞 事業反映了一種「馬錶文化」(stop-watch culture),係依社會組織的 運作時間習性行動(引自 Bell, 1991: 201)。 傳播社會學者 Schudson(1986)亦曾對新聞敘事中的時間觀念有過 深刻描繪,強烈批評新聞行業對「即時性」過份鍾情,可稱作是一種 「媒介部落的落伍儀式」(an anachronistic ritual of the media tribe): 「新聞工作者心中極為倚賴對現在的戀情(fetishism)……,時間是 【新聞】故事攀附的支架」(pp. 3-8;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他進 而提出「時間節奏」(rhythm of time)的概念,包含兩個重要意涵:第 一,所謂的新聞性實際上是建立在對「結果」(end)的預期,如選舉 新聞與投票結果有關,電視新聞中有關運動比賽之即時報導常僅有勝負

(16)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16‧ 紀錄,火災或重大刑案之新聞則常以「警方正進一步調查原因」作為結 語。這種對「結果的感覺」(sense of an ending)進而促使新聞工作者 在報導時特別重視結果對比,如在選舉中推測賽馬式的輸贏新聞報導, 或如每日列出股價的上升或下降,或揣測兒童已遭綁架或報導已被尋 獲,或在社會新聞中大量報導兇手被警方緝獲或已逃之夭夭等皆屬之。 另種新聞節奏表現在新聞媒體所提供的「文化曆」上:如在情人節 前就有男女公開接吻的活動報導,元宵節來臨也就是花燈上市專題出現 之時;過年初二提醒大眾要回娘家,元旦清晨要赴總統府前升旗致敬。 雖然這類消息部份源於其他社會機構之建構,但新聞媒體藉由定期、定 量的處理方式告知社會大眾某種社會活動,使得與時間相關的事件成為 例行性的新聞報導內容,因而也促成了社會大眾依時行事的重要社會文 化儀式,新聞時間與社會真實間的關聯性從而建立(見 Carey, 1989)。 Bell(1995)延續上述 Schudson 對即時新聞報導的批評,認為倒寶 塔式的新聞寫作受到新聞價值及傳播科技對「真實時間」的要求甚深, 以致新聞組織愈來愈不重視事件究係如何(how)發生或為何(why) 發生,僅是一眛地追求時效或「何時發生」(when),其目的皆在縮短 新聞報導與實際社會事件的時間間距。此種缺失將進一步導致新聞報導 對社會事件「評估」功能逐漸淡化,使其敘事特色消失殆盡(參見 Schokkenbroek, 1999)。

四、小結

以上針對時間與新聞提供了基本文獻整理。延續上節所述,本文認 為各相關領域之討論重點過去多集中在解釋何謂時間,但就「新聞敘事 (報導文本)時間」概念則少觸及,導致號稱最重視「時效性」之新聞

(17)

實務與研究者迄今均無法說明不同新聞敘事形式如何呈現不同時間內 涵,或是新聞報導究竟如何建構讀者之新聞時間認知。以下試提出研究 新聞時間之途徑,並以老人新聞報導為例,說明時間與新聞報導間之可 能敘事理論關係。

參、新聞與時間的研究途徑─以老人新聞報導為例

何謂「老人」?過去文獻多以生理狀態之變化(如身體系統衰退、 重聽、老花、行動遲緩、皺紋、頭髮色澤與體態或其他器官隨著歲月消 失)加以定義,但此說尚屬分歧而無定論(蔡琰、臧國仁,2002, 2003),本文建議以一般泛稱之「年過六十五且從職場上退休者」為研 究對象,主因有下列幾項: 第一、如研究者歸納發現(蔡琰、臧國仁,2002,2003),老人傳 播研究過去雖少討論其特有接收行為,但老人經過社會化過程而累積多 年生活經驗後,其再現虛構事件之能力與情感似均顯較兒童複雜,也較 能與敘事文本(該研究係以電視劇為討論對象)互動。換言之,「基於 具有多年看戲經驗的老人【才】能夠看見【新聞】符號形式後的情感意 義,深刻體驗其最真實且只有自己才懂的部分」(蔡琰、臧國仁, 2002: 25;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兒童則不然:其社會經驗較少且 敘事(說故事)能力尚未發展,極有可能誤將文本訊息內容視同於真實 生活(如傳播理論之涵化效用),反而忽略敘事符號中最重要的象徵與 想像意義。以老人作為新聞敘事時間的討論對象,其目的就在於視其為 具有「敘事知識的讀者專家」,可透過觀看或閱讀新聞報導之較佳接收 能力瞭解真實事件、敘事者(新聞記者與編輯)、作品(新聞報導文 本)、讀者(閱聽眾)等變項間的互動及與時間的關聯性(雖然目前尚

(18)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18‧

難推論「較懂得觀看電視劇之老人也較懂新聞」)。

第二、老人族群既是「敘事知識的讀者專家」,其「歷史敘事」 (historical narrative;見 Carr, 1986)認知結構理應特別豐富,「時間感 知黏度」(指對社會事件之親身經歷感知程度)或「厚度」(指對社會 事件之時間感知複雜程度)均有不同,7

對測試新聞報導的「此時此 地」(here and now)及「彼時彼地」(there and then)差異應別有貢 獻。 所謂「此時此地」,乃是團體心理諮商領域發展的重要概念,由 I.D. Yalom(1983∕陳登義譯,2001)首先提出,意指團體治療的焦點 應是「成員在團體中此時此地的實際經驗,包括對其他成員、領導者、 和整個團體的強烈感受。團體成員在團體外的真實生活和過去所發生的 事件,都有機會帶到團體內來,使得團體名符其實地成為社會的縮影, 這些事件會促成事件關係人的自我揭露和情緒傾洩,也能夠催化成員之 間的回饋和社交技巧,整個團體會因此而活絡起來,成員們也呈現出密 集的互動」(張景然、謝秋嬋,2002: 152)。換言之,「此時此地」團 體治療方法的焦點在於「團體進行的歷程本身所有的經驗與領悟」(斜 體字詞出自本文作者),目的在於協助當事人瞭解其問題並非存於過 去,而是一直存在,並存在於「此時此刻(地)」,8 乃因其過於將自 己沈溺在過去經驗或未來想像中,反而不能活在「現在」。團體諮商治 療之特色就在於透過團體成員互動協助當事人建立自我支持的系統,增 強 解 決 自 我 問 題 的 能 力 : 「 只 有 現 在 的 情 境 可 以 影 響 到 現 在 的 事 件……,要處理現在的問題,就該從現在來著手,而非去追溯過去」 (鄭麗芬,1994)。 運用「此時此刻(地)」概念,新聞內容或可推知並非如前節文獻 所示皆係有關「現在」(at present)的時間報導,反而是對過去或未來

(19)

事件(即「彼時彼刻(地)」)之現時引述(參見 Scannell, 1995 就新 聞語言與時間關係之現象學描述)。Schudson(1986)就曾將此類新聞 ( 如 英 文 報 紙 撰 述 方 式 ) 稱 之 為 「 假 設 式 語 態 報 導 」 ( subjunctive reporting),指以「現在式」文法撰寫標題或圖說以讓讀者產生「此時 此刻正在發生」的假象,但隨之卻又在內文中改以過去式文法撰述,讓 讀者感受到新聞所述皆是已發生的歷史,且其「可被考證、可被證實為 真或假、但絕非臆測、亦非意見,他們真的發生了,且正在發生」(p. 10;斜體出自原作者)。 由時間發展流程觀之,新聞報導實可謂是「彼時彼刻(地)」事件 的集合體,目的在於讓「此時此刻(地)」的讀者瞭解事件始末,以便 在 「 他 時 他 刻 ( 地 ) 」 有 所 學 習 或警惕(參見圖二所示;Scannell, 1995: 264 稱此為「藉由彼時之存在顯示此時之存在」)。而老人之 「他時他刻(地)」經驗及回憶則又常成為新聞報導之敘事背景,因而 形成與其他新聞不同的報導形式(見圖二及附錄的案例)。換言之,由 於老人族群的年齡(時間)背景,相關新聞報導內容可能傾向放置較多 「他時他刻(地)」之回溯,形成此類特殊時間敘事型態。 2004 年 10 月 17 日,《中國時報》「台北焦點版」同天同版刊出 兩則新聞(參見附錄之【例一】與【例二】)分以「老人」及「青少 年」為撰寫對象(並搭配新聞照片各一),無論在「新聞時間」之鋪陳 或是「新聞調性」之展現均具對照性,亦都戲劇性地反映了本文所欲表 達之時間「回敘」及「預敘」效果,呈現了老人新聞可能特有之「此時 此刻」、「彼時彼刻」、「他時他刻」敘事型態。 【例一】內容討論該週起舉辦的系列「重陽敬老」活動。記者首二 段先以軟性筆觸描繪舞會現場氣氛:「當優美悅耳的旋律響起時,市府 中庭內二百多位長者翩翩起舞,……一首接一首,長者陶醉在浪漫『舞

(20)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0‧ 池』……。主辦單位邀請歌星與樂隊現場演奏,懷舊旋律回蕩在中庭, 令人宛如跌入五○年代時光隧道中」(底線均出自本文作者,以下舉例 亦同)。此則新聞敘事節奏緩慢、浪漫,與【例二】調性大異其趣(說 明見下)。 【例一】之第三段續以老者為主角,時間筆觸來回穿梭於過去與現 在之間,正是前段有關「此時此刻」、「彼時彼刻」與「他時他刻」理 論之最佳例證:「舞者當中年紀最大的是九十二歲(此時此刻)的陳潘 桂,由女兒陳淑麗陪同前往。她表示,媽媽年輕時(他時他刻)可是 預敘 回敘 他 時 他 刻 彼 時 彼 刻 此 時 此 刻 彼 時 彼 刻 他 時 他 刻 敘事3 新聞接收 敘事1 消息來源(老人) 敘事2 新聞報導 真實生活經驗之再現 真實生活經驗之再現 再現 圖二:以「此時此刻」模式試擬新聞敘事的老人時間觀 註: 新聞敘事的時間內容是以「此時此刻」為基準(敘事 2),針對消 息來源在「彼時彼刻」發生的事件進行撰述(敘事 1),以便讓讀 者在「他時他刻」產生某種想像(敘事3)。 時間

(21)

『舞』林高手,什麼舞都難不倒她,平常(彼時彼刻)她是靠爬山、健 行保養身體。不過,最近(彼時彼刻)因身體微恙,昨日(彼時彼刻) 並未下場,僅在一旁欣賞」(括弧內文字均出自本文作者)。在此短短 不及百字說明中,記者使用之時間詞彙居然穿越數十年光陰,敘事時間 之作用可謂大矣。 緊接上句,記者如此報導:「滿頭銀髮、身材高挑的王伯伯自豪地 說,年輕時(他時他刻)他也「泡」過舞廳,他的舞藝還吸引不少年輕 姑娘的目光。為參加這場(此時此刻)舞會,他事前(彼時彼刻)格外 精心打扮,一身筆挺的西裝,帥氣煥發」(括弧內文字均出自本文作 者)。正如過去文獻所述,寫作文本時間(如上述新聞報導文字)受限 於文字表達特性多只能單向進行,但是故事時間(如此處兩位老人之舞 藝經驗談)則可呈現多面向結構而無懼於文字之限(參見前引 Rimmon-Kenan, 1983; Chatman, 1978)。 同天同版另則對照新聞係由不同記者撰寫(見【例二】),主標題 為「青少年日,小鐵人衝啊」,副標(眉標)「腳踩直排輪,心懷萬丈 志」,內容報導「台北市二○○四年青少年日」系列活動。首句記者即 以「衝啊!」說明「成群穿著直排輪的小鐵人們一齊衝向起跑點」而為 青少年日揭開序幕。次段臚列各項活動內容,提及許多小朋友在觀賞節 目後皆立下志願,期盼「以後(他時他刻)要比他們【表演者;此時此 刻(地)】更厲害」(括弧內文字均出自作者)。此段報導展現眾多與 時間相關之新聞詞彙(如上述「揭開序幕」、「以後」等),但顯與前 引老人「銀領風華」所述氣氛截然不同。 隨後兩段則為活動承辦人「青少年育樂中心執行長」之發言,說明 報名情形及接續活動,記者並以「相關訊息都可至青少年育樂中心網站 (www.y17.com.tw)查詢」結尾,而老人新聞則無網站資訊,似也凸顯

(22)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2‧ 兩則新聞之不同時間意涵。 整體觀之,此則新聞之時間詞彙(參見臧國仁、鍾蔚文,1999, 【圖二~四】)皆與「現在」與「未來」有關,吻合新聞主題「小鐵 人」代表之年輕活力,且其「時距」(time span)甚「短」(亦即「時 間黏度」較淺?),多為如「往年」、「即日起」、「昨日」、「活動 一開始」、「現場」、「二年前」、「今年」、「將於」、「持續到下 午九時」等,足可展現活動流程之緊密與動感。 總之,本文稍前有關由老人新聞著手分析時間敘事之建議,乃因老 人新聞或有其特殊寫作形式(genre,或譯「寫作文體」,見蔡琰, 2000,第四章;蔡琰,1997),起因可能來自老人與時間的連結意義: 一方面新聞記者(敘事者)欲藉此追憶老人們之漫長一生(如上述【例 一】),用以顯現時間由過去至現在之客觀流動(或 A 理論;見前節文 獻討論),另方面老人作為新聞報導的對象(或消息來源),其對生活 體驗之來回穿梭追憶(或再現)亦常成為新聞主要內容(見上述【例 一】第三段),反映了時間的主觀論(或 B 理論)。新聞敘事者介於觀 察此類真實生活(摹仿1或敘事1)與預設讀者文本接收經驗(摹仿3或 敘事3)間,如何透過敘事形式(摹仿 2或敘事 2)以及透過何種敘事形 式呈現(再現)真實經驗,應當就是發展新聞敘事時間理論之重點所在 (參見圖二所示)。

肆、相關變項之理論提案

本文藉由追溯文獻對「時間」概念之描繪,試圖呈現新聞報導與時 間敘事的關聯。本文假設新聞與其他敘事文體皆以「說故事」方式轉述 或再現社會真實,透過情節鋪陳、因果邏輯、詞彙使用等論述手法,在

(23)

新聞文本中建立了社會事件各元素間的時間互動關係。時間既是新聞報 導的場景,也是再現真實的工具,更是連結文本與認知的橋樑。 此處我們延續作者過去文獻(見臧國仁,1999:第二章),強調新 聞媒體所描繪之真實乃新聞組織與消息來源共同建構而來,亦即:「新 聞乃社會真實(reality)之建構,而非社會真實之客觀反映……,其報 導內容因而未必等同於原始(初)社會真實,也與『真相』(facts)有 異」(臧國仁,1999: 321-322;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而新聞敘事 者透過其獨有之敘事時間認知與觀點,決定其作品(新聞報導)所呈現 的「美感對象……及相應變化的語言策略」(葉維廉,1991: 12)。 由此,我們或可將「時間敘事」續分為以下諸項: (一)一般時間敘事 指敘事者或作者感知自然時間之變化及社會事件之發生後以語言符 號表達故事的行為,如詩人感受四季變化而以文字留下詠誦記錄。 Howard(1991: 192;斜體出自原作者)曾言:「故事就是我們的居所 (habitations),我們依故事而生,並且活在故事形成的世界中。故事 連結世界,故事以外我們無法瞭解別的世界。故事講述生命,將我們聚 集亦將我們分散。我們生活在文化中偉大的故事中,我們透過故事存 在」。 (二)老人之時間敘事 指老人感知自然時間之變化及社會事件之發生後以語言符號表達故 事的行為,特別強調老人「說故事」的能力,即以「不同形式呈現人們 所樂於知道的一系列事件」(Cohan & Shires, 1988∕張方譯,1997)。 此處我們倚賴過去有關老人敘事之討論(蔡琰,1999;蔡琰、臧國仁,

(24)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4‧ 2003),假設老人之時間敘事較其他年齡族群為優,乃因其先前生活知 識與經驗較豐,其「人格特質」、「心靈內容」與「資訊儲存容量」亦 皆有所不同,「能夠被【傳播】訊息勾引出來的自覺意識(意義/反應 或思考/情感)理當愈多,參與【傳播】訊息意義製作的機會也就愈 大」(蔡琰、臧國仁,2003: 219;括弧內文字均出自作者,原文則指 「電視劇」訊息),前述「時間感知黏度」及「時間感知厚度」均較其 他年齡族群為優,說故事的能力因而也就不同。 (三)新聞報導之時間敘事 指新聞報導中所傳達的故事情節常與特殊社會時間形式有關(如情 人節前廣為報導男女情訂終身相互贈禮),或是根據不同社會事件撰述 不同時間形式(如前節所引之災難新聞為達成即時性而以純淨新聞方式 報導,政策性質議題則因涉及故事之「前因後果」背景而以特寫形式詳 加描述)。依據 Roeh(1989),新聞與一般敘事形式同樣運用說故事 的規則與符碼(文本),並也早已發展出特殊類型結構(如新聞導言、 軀幹),有時以「第三者」角度發言,有時則以「我」貫穿全文;總 之,視新聞報導為敘事形式應無疑義(蔡琰、臧國仁,1999),亦與其 他敘事形式同樣享有建構社會真實並將社會制度正當化之功能(參見有 關電視新聞建構並維持、延續初二「回娘家」正當性之分析,戴育賢, 1995)。 (四)老人新聞報導的時間敘事 有關老人報導所傳遞的時間概念,如前節所引附錄【例一】描述之 某些老人組隊報名大展舞藝,藉此懷舊卻又同時展現活力。此處或可延 續前節討論大膽假設老人新聞敘事有其特殊時間詞彙,涉及了眾多「時

(25)

間性指標」(此一名詞引自 LeDuc,見 LeDuc, 1999∕林錚譯,2004: 第七章),如對「彼時彼刻(地)」或「他時他刻(地)」等時間詞彙 均常引用。

整體而言,有關新聞敘事文本如何鋪陳時間之討論過去尚少出現, 但文學理論及敘事理論(參見 Onega & Garcia Landa, 1996)針對文本之 時間表現及其意涵之闡述則早已展開。本文認為,新聞敘事因係時間與 空間之組合體,未來或可就其涉及之時間後設結構續加探析,畢竟「新 聞如同歷史,負有將散布四處之事件建構成有意義整體【之功能】」 (Bird & Dardenne, 1988;轉引自 Berkowitz, 1997: 336)。當然,新聞 敘事之文本特色在於其透過消息來源建構行動角色(如小說中之主配 角)從而展現時間次序,而老人作為主要行動角色時,其表現如何建構 時間次序亦是新聞敘事文本時間之重要關鍵。

伍、代結論

本文作者過去曾經提出「新聞美學」之議,建議實務工作者與研究 者共同關心如何「將純淨新聞寫得像詩一樣的美」(臧國仁、蔡琰, 2001;參見蔡琰、臧國仁,2003)或「仿用村上春樹的言情小說寫作語 言」。由本文所引案例新聞觀之,我們或可延伸揣測,老人新聞之時間 敘事方式是否較易呈現新聞之「美」呢?如【例一】使用了特定詞彙藉 以引發閱讀美感:「優美悅耳的旋律響起」、「陶醉在浪漫舞池」、 「懷舊旋律回蕩」、「跌入時光隧道」等。這種寫作氣氛顯然無法適用 於【例二】的青少年對象。反之,【例二】則因撰述對象為青少年,其 新聞節奏著重現時與未來,強調速度感與現代感(如增列網站訊息), 其內容是否也屬新聞美感之另面表現(活力與動感)?

(26)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6‧ 我們初步認為,老人新聞論述所培育的氣氛及其所引發的敘事情感 風格,涉及了從個人到社會的多面向議題。一方面,記者面對老人議題 而將老人作為報導對象,可能具備某種特殊採寫策略及意識,使其在關 注題材、提問被訪對象(老人)、下筆撰寫報導均渾然不覺地使用著特 定態度及方法(寫作文體)。例如特別喜歡「懷舊」而將老人「從前」 經驗寫入新聞,目的在於讓讀者也隨此類新聞而「陶醉」於「風華」 (老人不最喜凡事「想當年」)?但另方面,記者或與一般大眾同樣習 以刻板印象假設了老人之緩慢生理狀況,使得一旦老人「動作靈活地 S 形繞道溜直排輪」(見【例一】末段)就也成為值得報導之新聞素材, 雖然其行動「仍令一旁民眾捏把冷汗」;老人新聞之敘事特質因而似也 反映了其有所限制之面向。 換言之,新聞工作者是否在如此寫作文體之內既限制了創意(如老 人必須緩慢浪漫才符合「美」的條件?)並也同時誤解了社會真實(老 人新聞都與追憶有關而青少年都與未來有關)?再以上述老人新聞為 例,其報導內容似乎暗示了老人之新聞價值乃在此類唱歌、跳舞、戀 愛、溜直排輪等非生活常態,長期而言反易產生對老人之逾常想像。 van Dijck(2004)近作曾經指出,個人記憶是媒介的產物,社會人 透過各式媒介建構並整理個人認知;新聞內涵無疑經常影響讀者選擇記 憶。而若個人缺乏對老人的真實形貌有所認知,新聞媒體所再現的老人 又具特定形象,讀者透過媒介所再現的究竟是反映真實的時序或是與真 實有異的時序?新聞報導之時間敘事究竟讓讀者感到入迷或是加深閱讀 時的迷惑? 綜合上述討論,有關時間之文獻固然業已十分龐雜,但在新聞時間 (尤其是新聞敘事時間)之討論卻猶待開展及深究,原因在於新聞敘事 時間所涉及之面向與一般時間理論或有差異(參見 Bell, 1995)。即以

(27)

本文稍前所示,一般新聞工作者撰寫報導所選擇之「現在」位置(見圖 一、二)及其報導所涉及之前後時間流程,與過去文獻所談之時間觀均 有不同。新聞工作者受限於「客觀報導」原則,常需在社會事件中挑選 適當位置鋪陳「此時此刻(地)」(現在)、「彼時彼刻(地)」(過 去)、「他時他刻(地)」(未來),因而其文本中之時間流程與真實 事件之對應關係顯然極為特殊,一方面真實事件有其客觀形式且不斷發 生新的變化,另方面新聞敘事須在新舊事件中來回報導,涉及之時間面 向極為複雜。顯然新聞敘事既非純然客觀事件之轉述(A 理論),亦非 主觀時間論(B 理論,涉及當事人之主觀感知)所能涵括,兩者恐係兼 而有之。如何據此特殊時間敘事型態發展新的新聞理論,猶待進一步深 思,而記者以其敘事者之角色如何報導老人(另一敘事者)之生活(時 間)經驗,亦應是未來可再斟酌之處。 總之,時間浩瀚,有關時間之文獻也極為龐大難以掌握。本文僅嘗 試打開一扇門窗窺視有關新聞敘事時間的浩瀚之海。這一步才剛「開 始」,「未來」路程猶待努力。

註釋

1 本文改寫自中華傳播學會 2003 年年會宣讀論文(新竹:國立交通 大學)。作者感謝國科會「新聞報導與時間論述」2003-2004 專題 研究(NSC 92-2412-H-004-015)助理群之協助,包括: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李國榮;政治大學廣電研究所潘美岑(已畢業)、吳宗 儒、徐國峰、戴寧、李羏;政治大學新聞系余炘倫(已畢業)、劉 佳旻(已畢業)、李威儀、林楚彬;政治大學廣電系王暉;國立台 北藝術大學表演研究所楊雁舒。兩位匿名評審之意見均對本文修正

(28)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28‧

甚有助益,專此敬謝。

2 此三概念皆出自法國學者 G. Gennet(見 Gennet, 1972∕廖素珊、楊 恩祖譯,2003;Cohan & Shires, 1988∕張方譯,1997)。

3 本節討論部分修改自臧國仁、鍾蔚文(1999)及臧國仁(1999)。 4 Adam(1990: Chap. 1)追溯 A、B 理論之起源係來自上世紀初英國

哲學家 McTaggart(1927)之分類。 5 此節討論受惠於國科會「新聞報導與時間論述」專題研究助理余炘 倫等同學之意見,特此致謝。 6 本節部分文獻改寫自臧國仁(1999,第三章)。 7 「時間黏度」或「時間厚度」均為研究助理李國榮等人延伸童元方 譯(1996)之創見,專此致謝。 8 由於本文無意討論空間,「此時此地」相關概念以下均將改以「此 時此刻」替代。

參考書目

王 建 元 ( 1991 ) 。 〈 現 象 學 的 時 間 觀 念 與 中 國 山 水 詩 〉 , 鄭 樹 森 (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再版),頁 171-200。台北: 東大。 王夢鷗、許國衡譯(1992)。《文學論》(再版)。台北:志文。(原 書 Wellek, R. [1948]. Theory of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王慶節、陳嘉映譯(1993)。《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原書 Heidegger, M. [1962]. Sein und zeit.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29)

林錚譯(2004)。《史家與時間》。台北:麥田。(原書 LeDuc, J. [1999]. Les historiens et le temps: Conceptions, problematiques,

ecritur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科學人》(2002 年 9 月)。〈問,時間為何物?〉時間專輯,65-85。台北:遠流。

范昱峰譯(2003)。《尋找時間的起點》。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Blaise, C. [2000]. Time lord: Sir Sandford Fleming and the creation

of standard time.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唐士哲(2002)。〈「現場直播」的美學觀:一個有關電視形式的個案 探討〉,《中華傳播學刊》,2: 111-144。

姚曉濛(1993)。《電影美學》。台北:五南。

陳登義譯(2001)。《人體互動團體心理治療:住院病人模式》。台 北 : 桂 冠 。 ( 原 書 Yalom, I. D. [1983]. Impatient group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夏春祥(1999)。〈論時間—人文及社會研究過程之探討〉,《思與 言》,37(1): 29-72。

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時間地圖》。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原書 Levine, R. [1997]. A geography of time: The

temporal misadventures of a social psychologist, or how every culture keeps time just a little bit differently. New York: Basic

Books.)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台北:五南。

黃應貴(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

童 元 方 譯 ( 1996 ) 。 《 愛 因 斯 坦 的 夢 》 。 台 北 : 爾 雅 。 ( 原 書 Lightman, A. [1993]. Einstein’s dreams. New York: Pantheon

(30)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30‧

Books.)

廖素珊、楊恩祖譯(2003)。《辭格 III》。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Genette, G. [1972]. Figures III.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廖祥雄譯(1991)。《映像藝術》(中譯二版)。台北:志文。(原書 Zettl, H. [1973]. Sight, sound, motion: Media aesthetics. Belmont, CA: Wadsworth.)

葉維廉(1991)。〈「比較文學叢書」總序〉,鄭樹森(編),《現象 學與文學批評》(再版),頁 1-17。台北:東大。

張方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板 橋:駱駝。(原書 Cohan, S., & Shires, L. M. [1988]. 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張景然、謝秋嬋(2002)。〈團體諮商歷程中的此時此地〉,《世新學 報》,12: 149-186。

張偉男譯(1988)。《現代電影風貌─電影與真實》。台北:志文。 (原書 Armes, R. [1974]. Film and reality: An historical survey. Harmondsworth, UK:Penguin.)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 述》。台北:三民。 臧國仁、鍾蔚文(1999)。〈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初探新聞文本如何 使用時間語彙〉,《新聞學研究》,61: 137-178。 臧國仁、蔡琰(2001)。〈新聞美學—試論美學對新聞研究與實務的啟 示〉,《新聞學研究》,66: 29-60。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蔡琰(1999)。〈大學生電視劇審美體驗試析〉,《廣播與電視》,

(31)

14: 111-138。 蔡琰(1997)。〈電視時裝劇類型與情節公式〉,《傳播研究集刊》, 第一集。 蔡琰、臧國仁(2003)。〈老人觀眾與電視劇:從老人之定義到人格心 理學對閱聽人研究的啟示〉,《中華傳播會刊》,3: 197-235。 蔡琰、臧國仁(2002 年 5 月)。〈電視劇與老人研究(傳播研究之另 一取向?):從老人觀賞電視劇論榮格心理學對閱聽眾研究之啟 示〉,「傳播學術新發展:傳承與展望」研討會,台北:政治大 學傳播學院。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 《新聞學研究》,58: 1-28。 鄭麗芬(1994)。〈團體中的「此時此地」:其理論基礎與應用〉, 《輔導季刊》,30: 51-59。 劉俐譯(1990)。《電影美學》。台北:遠流。(原書 Betton, G. [1983]. Esthetique du cinema.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薛絢譯(1994)。《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原書 Appleby, J., Hunt, L., & Jacob, M. [1994].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戴育賢(1995)。〈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 臧國仁(編),《中文傳播研究論述:「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 暨教學研討會」論文彙編》,頁 257-284。台北:政治大學傳播 學院。 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

(32)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32‧

Altheide, D. L. (1974). Creating reality: How TV news distorts events. Beverly Hills, CA: Sage.

Altheide, D. L., & Snow, R. P. (1979). Media logic. Beverly Hills, CA: Sage. Auer, P., Couper-Kuhlen, E., & Muller, F. (2000). Language in time: The

rhythm and tempo of spoken intera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ll, A. (1991).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London: Blackwell. Bell, A. (1995). News time. Time & Society 4(3), 305-328.

Berkowitz, D. (Ed.). (1997). Social meanings of news: A text-reader. Thousand Oaks, CA: Sage.

Bird, S. E., & Dardenne, R. W. (1988). Myth, chronicle, and story: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qualities of news. In J. W. Carey (Ed.),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Newbury Park, CA: Sage.

Carey, J. W.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Boston, IN: Unwin Hayman. Carr, D. (1986). Time, narrative, and history. Bloomington, IN: 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M. (1998). Mythical time, historic time, and the narrative fabric of the self. Narrative Inquiry, 8(1), 27-50.

Gale, R. (Ed.). (1978). The philosophy of time: A collection of essays. New York: Harvester Press.

Gell, A. (1992). The anthropology of tim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emporal

maps and images. Oxford: Berg.

Hassard, J. (Ed.). (1990). The sociology of time. New York: St. Martin’s. Horning, K. H., Ahrens, D., & Gerhard, A. (1999). Do technologies have

time? New practices of tim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ime & Society, 8(2), 293-308.

(33)

Howard, G. S. (1991). Culture tales –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thinking,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3), 187-197.

Kress, G. (1996). Social processes and linguistic change: Time and history in language. In P. Cobley (Ed.),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McTaggart, J. M. E. (1927).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Vol. II, Book V).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riott, S. (1995, October). TV discourse and ‘time-space distanciation’: On mediated interaction in modern society. Time & Society, 4(3), 329-345.

Onega, S., & Garcia Landa, J. A. (1996). Narratology. New York: Longman. Ricoeur, P. (1984). Time and narrative (Vols. 1-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mmon-Kenan, S. (1983).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Routledge.

Roeh, I. (1989). Journalism as storytelling, coverage as narrative.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3(2), 162-168.

Scannell, P. (1995). Media-language-world. In A. Bell & P. Garrett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Schlesinger, P. (1987). Putting “reality” together: BBC news (2nd ed.). London: Meuthen.

Schokkenbroek, C. (1999). News stories: Structure, time, and evaluation.

Time & Society 8(1), 59-98.

Schudson, M. (1986, August). What time means in a news story. Gannett Center for Media Studies Occasional Paper No. 4.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1).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34)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34‧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New York: Free Press.

van Dijck, J. (2004). Mediated memories: Personal cultural memory as object of cultural analysis.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e Studies, 18(2), 261-278.

Vincent, R. C., Crow, B. K., & Davis, D. K. (1989). When technology fails: The drama of airline crashes in network TV news. Journalism

(35)

附錄:老人新聞二例

* 兩則新聞撰寫者以「xxx」代替,新聞中與時間有關之詞彙均以底線 標出。 【例一】中國時報地方新聞(931017)「重陽敬老 銀領風華 舞一舞」 xxx/台北報導 當優美悅耳的旋律響起時,市府中庭內二百多位 長者翩翩起舞,吉魯巴、恰恰、探戈、華爾滋,一首接一首,長者陶醉 在浪漫「舞池」中,場面壯觀,為市府本周起一系列的重陽敬老活動暖 身。 為慶祝九九重陽節,台北市社會局、中視及多個民間團體昨日假市 府中庭舉辦「銀領風華,滿場飛」經典舞會,共有二百多位六十歲以上 的長者參加,有夫妻檔、姊妹檔,也有老友組隊報名,大展舞藝。主辦 單位邀請歌星與樂隊現場演奏,懷舊旋律回蕩在中庭,令人宛如跌入五 ○年代時光隧道中。 舞者當中年紀最大的是九十二歲的陳潘桂,由女兒陳淑麗陪同前 往。她表示,媽媽年輕時可是「舞」林高手,什麼舞都難不倒她,平常 她是靠爬山、健行保養身體。不過,最近因身體微恙,昨日並未下場, 僅在一旁欣賞。滿頭銀髮、身材高挑的王伯伯自豪地說,年輕時他也 「泡」過舞廳,他的舞藝還吸引不少年輕姑娘的目光。為參加這場舞 會,他事前格外精心打扮,一身筆挺的西裝,帥氣煥發。 幾首曲子跳下來,有的長者臉不紅,氣不喘,社會局長薛承泰也下 場小試身手,據悉,他還先惡補了華爾滋舞步,現場還高歌一曲「難忘

(36)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36‧ 的初戀情人」。中場時間,信義社區大學學員表演中東肚皮舞,熱情奔 放又逗趣的演出看得長者哈哈大笑。七十歲仍活力洋溢的楊爾玲則帶來 直排輪表演,年紀雖大,但動作靈活度絲毫不輸給年輕人,還會「S」 型繞道,不過,仍令一旁民眾捏把冷汗。 【例二】 中國時報地方新聞(931017)「腳踩直排輪 心懷萬丈志 青 少年日 小鐵人衝啊!」 【xxx/台北報導】「衝啊!」成群穿著直排輪的「小鐵人」們一 齊衝向起跑點,為二○○四台北市青少年日揭開序幕;配合台北市訂定 十一月第一個周六為青少年日,青少年育樂中心即日起開辦「挑戰極 限、夢想起飛」系列活動,除擴大往年「小鐵人七項競賽」,加入新 詩、散文創作、街舞、話劇、卡拉 OK 以及中英文即席演講等,並將於 十一月六日當天舉辦「青少年高峰會」與「青少年嘉年華」。 穿著直排輪的小選手們昨日群集青少年育樂中心,活動一開始主辦 單位安排「直排輪前輩」們進行表演秀,亞洲盃代表選手劉宇傑的爆走 獨輪舞、DSP 專業舞蹈溜冰學校的搖滾直排輪舞及五歲小選手王櫂 筵、游崴宇的雙人獨輪舞表演,讓現場上百位挑戰「小鐵人」的小朋友 們驚呼連連,許多小朋友還立下志願「我以後要比他們更厲害!」 青少年育樂中心執行長陳光陸指出,青育中心二年前開始舉辦小鐵 人競賽,除讓小朋友比體力、耐力,更是鬥智、秀創意,今年就有一千 二百人報名;而今年配合青少年日也擴大舉辦活動,除了「傳統」的 「小鐵人賽」還增加了志工服務、新詩散文比賽、城市盃中英文即席演 講比賽、四格漫畫大賽、街舞比賽、話劇比賽、卡拉 OK 歌唱賽等,希 望讓青少年有更多元的活動參與機會。

(37)

他說,系列活動「最高潮」將於十一月六日上午九時在台北市青少 年育樂中心戶外廣場登場,現場不但會有「青少年高峰會」系列表演, 還會現場進行「異國文化展示」,邀請國內外籍學校的學生共同體驗吃 喝玩樂的異國文化風俗,讓青少年同樂,營造「青少年嘉年華」氣氛, 活動也將持續到下午九時晚會,相關訊息都可至青少年育樂中心網站 (www.y17.com. tw)查詢。

(38)

‧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三期 民 94 年 4 月

‧38‧

Reconsidering News Reporting and Time Narrative

– A Research Proposal on Aging News Stories

Kuo-Jen Tsang & Yean Tsai

*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follow the authors’ earlier interest in news temporality by examining questions relating to how time is portrayed in news. Using news of aging people as an example, we propose to conduct future news research by theorizing the concept of temporality in news narrative as being “general time narrative,” “time narrative for aging people,” “general time narrative in news stories” and “general time narrative in aging news stories.”

Keywords: temporality, news text, news narrative, news representation

* Kuo-Jen Tsang is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Yean Tsai is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Radio & Television 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rticles in this issue of the NET Scheme News will tell you how our English teachers continue to explore different innovative ways to enrich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 A narrative poem is a poem that tells a story. Narrative poems can come in many forms and styles. They can be long or short, simple or complex, as long as they tell stories.

Schematic phase diagram of high-Tc superconductors showing hole doping right side and electron doping left side.. The common Features in

隨著朝陽建校滿十週年,營建工程系也 10 歲大了,在歷任系主任的帶領下,營建系已經頗 有規模。目前本系仍維持結構工程、大地工程、營建管理三個領域的師資,共有 19

在混凝土科技發展方面,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野口貴文教授與中國北京建築大 學宋少民教授等國際知名混凝土工程學者,對於「Challenge to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Source: The House News. Source: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簡稱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