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探究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新聞敘事、新聞排序等三個因素 對新聞資訊處理、新聞評價及新聞感受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針對資 訊處理及新聞感受的假設大抵成立,但對新聞評價的假設卻多不成立。

以感官製作形式對資訊處理的影響而言,新聞配樂、播報的干擾性 旁白、引導性字幕、音效、快慢動作、轉場效果等常見刺激閱聽感官經 驗的製作手法,確實引發較高新聞注意力且提高新聞辨識程度;但新聞 過度包裝的代價,便是閱聽人對新聞正確回憶程度隨之降低。

至於新聞敘事模式對資訊處理的影響,研究證實目前電視新聞媒體 偏好採用的故事講述模式較資訊傳遞模式複雜,因此降低了閱聽人對新 聞的回憶程度。不過,不同敘事模式對閱聽人新聞注意力與新聞辨識程 度並未產生顯著影響,是否意味著閱聽人處理電視新聞資訊的方式愈來 愈重視影像元素,導致敘事模式的重要性相對減弱,值得未來進一步檢 驗。

新聞排序的影響也出現類似結果。將感官主題新聞提前在新聞前段 播出,確實提高閱聽人的新聞注意力,但對新聞辨識程度或回憶程度則 沒有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雖發現感官製作形式結合新聞敘事相對複雜 的文本結構可能降低閱聽人的新聞回憶程度,不過本研究採用的回憶測 量方式係針對新聞細節的回憶,且是在新聞播出後四十八小時才測量。

未來研究如改為測量對新聞重點的回憶,或是播出新聞後立刻測量,結 果或許不同。

以感官主義製作形式對新聞評價或感受的影響而言,本研究結果可 用「出乎意外」形容。概括而論,閱聽人對於以感官形式製作而成的電

視新聞感受十分正面,甚至連評價都出乎意料地好,反應了感官製作形 式並未影響閱聽人對新聞可信度及客觀性的評價,甚至反而還提高對新 聞資訊性的肯定。

這些發現與國外研究顯有差異。如美國地區研究顯示,觀眾對於以 中規中矩的非感官製作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評價高於以感官主義手法製 成的新聞(Grabe et al., 2000; Grabe et al., 2003)。由本研究結果來看,

台灣地區的閱聽人對於向好萊塢式電影手法看齊的新聞製作手法似有相 當程度的肯定。

一項以接收分析途徑進行的電視新聞閱聽人研究顯示(王泰俐,

2005),台灣地區二十歲到四十歲的閱聽族群收看電視新聞的資訊需 求,多半出自「與自身生活相關」的生活資訊需求,也就是新聞學「軟 性新聞」的領域。對於攸關公民生活的「硬性新聞」,由於閱聽人普遍 認為台灣各電視新聞頻道長期以來政治立場鮮明,因此對有關政治或公 眾生活的新聞報導出現「抗拒性解讀」的傾向,甚至認為其不足採信,

寧可轉而收看與其政治立場相近的談話性節目,更能得到「有用的資 訊」。

由於參與本文實驗的受測者年齡偏低(平均年齡 31.9),如果其收 視電視新聞的焦點原本就在「軟性新聞」,那麼能夠增加此類新聞收視 興趣的各種感官製作手法或許因而特別受到青睞。當然,這個結果也暗 示,較本研究樣本年齡為長的閱聽族群未必會對感官主義的製作形式有 如此正面的評價,這也是本研究可能限制之一。

新聞敘事模式對於新聞評價或感受的影響也有類似結果,即強調戲 劇性的故事講述手法似未影響閱聽人對可信度及資訊性的評價。閱聽人 只在新聞客觀性部分認為,資訊傳遞模式之新聞客觀性高於故事講述手 法,卻也同時認為以故事講述手法報導的新聞之新聞興奮度、愉悅度、

新聞議題嚴重性較高。

至於新聞排序的影響,以資訊處理的面向而言,感官新聞排序對閱 聽人的影響主要在新聞興奮程度及新聞注意力。感官新聞放在前段播 出,閱聽人的注意力提高,但對新聞辨識度或新聞回憶度則無顯著影 響。至於新聞評價或感受的面向,感官新聞放在前段播出對閱聽人對新 聞評價並無顯著影響,但是確讓閱聽人感覺新聞議題較為嚴重,並且提 高了閱聽新聞的愉悅度。

本文認為,電視新聞將重要新聞編輯在前段播出的既定模式已經行 之有年,容易令閱聽人認為前段播出的新聞議題嚴重性理應較高。至於 感官新聞放在前段播出可能提高閱聽興奮度或愉悅度的原因,則可能與 注意力有關,因為認知心理學的期待理論即指出,一般人對於某些信號 的持續性注意會隨著時間延長而減低(彭冉齡、張必隱,2000)。換言 之,新鮮或奇異刺激所能引起的興奮反應都有可能隨著時間延長而遞 減,放在後段播出的感官新聞或許因為閱聽人的持續注意力不足,引發 的閱聽興奮程度也降低,因此閱聽愉悅度也隨之降低。

總括而言,感官形式、敘事模式與新聞排序三個因子的交互作用對 新聞感受的影響最大,對新聞評價和資訊處理也有部分影響,顯示未來 電視新聞的閱聽人研究愈來愈無法將視覺與聽覺兩個層面的製作因素切 割開來個別探究,而須通盤考量。

在研究限制方面,本研究預設閱聽人有能力根據自我的意志與能 力,在傳播過程中接收、處理以及理解訊息,這也就等於預設閱聽人具 有辨別感官新聞與非感官新聞的能力。然而本文並未考量閱聽人的媒介 素養差異,這個預設觀點有可能成為本文的研究限制之一。

在變項測量上,由於同時探究雙重文本的電視新聞研究極為有限,

尤其資訊處理理論也欠缺電視新聞雙重文本對資訊處理影響的面向,本

研究因之在三個因子的變項測量上僅能沿用有限文獻,未能力求同一變 數的多項題項設計,因而可能影響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的限制方面,過去以實驗法進行的閱聽人研究往往招募 大學生為受試者,其外在效度容易遭受質疑。本研究原有意招募一般民 眾參與實驗以克服這個限制,但最後樣本仍以年輕族群為主,即 18 歲 到 20 歲的大學生族群仍然占最大多數(36%)。雖然實驗法一般並非 以隨機樣本,而是以實驗過程中的隨機分配作為提高研究效度的考量,

但是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要擴大解釋到一般的電視新聞閱聽人,受限於 此次便利樣本的侷限,仍需謹慎。

最後,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感官新聞當道能夠提供什麼建議?本文證 實目前電視新聞媒體慣於以感官製作或敘事形式刺激閱聽人,不但成功 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也符合媒體的收視率考量,然而新聞精緻包裝卻 無法換算成閱聽人對新聞的正確回憶。如果閱聽人對新聞內容無法產生 正確回憶,對公民參與民主社會運作所需要的政治經濟事務等議題因而 缺乏正確理解,媒體又如何奢言能夠善盡社會責任?

媒體如果將閱聽人對電視新聞感官製作或敘事形式的偏好,刻意解 釋為「觀眾就是偏好重口味的新聞」,然後依此邏輯大量以感官主義製 作手法,包裝更多感官新聞主題,自然會造成攸關公眾利益的新聞報導 被嚴重排擠的結果。換個角度看,新聞工作者何不善用閱聽人對感官製 作或敘事形式的偏好,以此形式從事較不易被閱聽人注意的、攸關公眾 利益的報導。如果新聞工作者願意多花心思把非感官新聞處理成吸引閱 聽人的「鮮嫩多汁的肉」,那麼攸關公益的非感官新聞主題至少有可能 引發年輕觀眾較高的注意力以及辨識程度、較強的情緒感受,同時也避 免過度包裝以減低其回憶程度;這或許是突破目前感官新聞充斥電視媒 體的另類思考途徑。

註釋

1 本論文為國科會計畫「電視新聞『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計畫 編號:NSC 92-2412-H-004-024)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特別感謝

《新聞學研究》兩位評審以及編委會對本文研究概念的詳盡建議。

2 簡言之,「感官主義」指涉一種電子新聞媒體近年來偏好以辛辣的 新聞主題以及令人目眩的製作形式以刺激閱聽人感官經驗的新聞包 裹手法,強調的不僅是異於傳統新聞價值的新聞主題或新聞敘事,

也同樣重視其影像處理形式。有關「感官主義」概念詳盡的定義以 及演變,請參閱〈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一文

(王泰俐,2004a)。

3 本文因為旨在探究電視新聞形式對閱聽人接收的影響,因此引用麥 克魯漢對電子媒介形式轉變如何影響閱聽人感官感受的觀點破題。

此句原文為“For the content of a medium is like the juicy piece of meat carried by the burglar to distract the watchdog of the mind"

(McLuhan, 1964: 3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