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

Copied!
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

1

王泰俐

*

投稿日期:2005 年 2 月 23 日;通過日期:2005 年 11 月 8 日。

(2)

《摘 要》

本文首度同時探究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新聞敘事以及 新聞排序等三個因素對閱聽人資訊處理、新聞評價及感受的影 響。 實驗結果發現,以感官形式製作、採取故事講述模式、在 新聞前段播出等方式帶給閱聽人之情緒感受最強,並引發較正 面評價。感官手法及故事講述模式則可能引發較高注意力,提 高新聞辨識程度,但新聞過度包裝可能降低閱聽人對新聞的回 憶程度;新聞排序僅對注意力產生影響。 關鍵詞:電視新聞、感官主義,資訊處理,閱聽人研究

(3)

壹、研究源起

二十一世紀的電視新聞可說是「感官主義的年代」,無論國內、外 的電視新聞文化都偏好以辛辣聳動主題及令人目眩神移、訴諸感官刺激 的數位製作形式來刺激閱聽人的閱聽經驗(王泰俐,2004a)。2 2004 年廣電基金公布的十大烏龍電視新聞中(黃筱珮,2005 年 1 月 22 日),記者報導水災新聞「火裡來,水裡去」,以「搏命式的誇 張演出」被專家學者評為「冠軍」。另外還有七則新聞也是以聳動題材 (如吳憶樺台巴兩地搶人、安排許純美與柯賜海互相攻擊、藝人徐子婷 跳樓),竭力訴諸閱聽人感官經驗的新聞拍攝製作形式(如跟拍、偷 拍、快慢動作、或電腦動畫虛擬畫面),企圖牢牢掌握閱聽人手中的遙 控器,以確保能在收視率戰爭中勝出。

以刺激感官經驗的新聞主題(news content)或形式(news forms) 來刺激閱聽人的閱聽經驗,儼然已成為這個年代的流行文化現象。然而 這個現象對閱聽人的閱聽新聞經驗究竟產生什麼具體影響? 麥克魯漢曾說,媒體內容「就像塊鮮嫩多汁的肉,純粹是強盜拿來 引開看管大腦看門狗的東西」(McLuhan, 1964: 32)。3 電視新聞的感 官主義真的像是鮮嫩多汁的肉容易「引誘」閱聽人嗎?引開了大腦的看 門狗,大腦門戶洞開後,媒介內容就得以長驅而入了嗎?換句話說,只 要有感官新聞播出就一定能吸引目光駐足?吸引住閱聽人的目光之後又 如何呢?新聞內容因此更容易停駐在閱聽人的腦海?閱聽人的口味真如 眾家電視台所宣稱的「就是喜歡這些重口味製作的新聞」? 針對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的影響,國外研究早期偏重探索電 視新聞主題對閱聽人資訊處理的影響,認為以犯罪衝突、人為意外或天

(4)

災、性與醜聞、名人或娛樂等為報導範疇的感官新聞主題確實較易讓閱 聽 人 感 覺 興 奮 , 也 較 易 提 高 閱 聽 人 注 意 力 、 新 聞 辨 識 度 及 回 憶 度 (Gunter, 1987; Mundorf, Drew, Zillmann, & Weaver, 1990),但是閱聽 人對感官新聞主題在新聞專業程度方面的評價,仍然不及以政經軍事、 教育文化或醫藥生活等為報導範疇的非感官新聞(Newhagen & Nass, 1989)。 國內研究也發現,感官新聞主題確實較易吸引閱聽人注意,也易讓 閱聽人感覺興奮,並提高對新聞事件的辨識程度。但與國外研究相左的 是,閱聽人對感官新聞主題的專業性評價似乎偏高,認為其較為有趣、 比較好看、閱聽愉悅度較高、較易了解,甚至連新聞客觀度都與非感官 新聞題材的評價都沒有顯著差別(王泰俐,2004b)。 近期研究則逐漸重視視覺製作形式對閱聽人資訊處理的影響。如 Grabe 等學者研究五種刺激感官經驗的新聞製作形式對閱聽人資訊處理 會產生什麼影響(Grabe, Zhou, Lang, & Bolls, 2000),Lang 等則探究單 一電視新聞製作形式(如單一場景剪接效果,見 Lang, Zhou, Schwartz, Bolls, & Potter, 2000 或是剪接速度,見 Lang, Bolls, Potter, & Kawahara, 1999)對新聞資訊處理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研究往往或偏重記者報導內容(聽覺文本), 或偏重視覺製作形式(視覺文本),極少同時探討視、聽覺兩種文本對 閱聽人資訊處理的影響,及其對閱聽人如何評價或感受新聞有何差異。 本研究旨在同時探討電視新聞感官主義製作形式的視覺文本及聽覺 文本對閱聽人接收電視新聞的影響。考量目前國內電視新聞同質頻道過 多,新聞排序往往不是依據新聞重要性而是考量其對閱聽人感官經驗的 刺激程度,愈能刺激閱聽人感官收視經驗的新聞(也就是感官主義成分 愈高的新聞),往往以最優先順序播出,而攸關公民權益的新聞反而被

(5)

擠壓到後段;本研究因此也關心感官新聞的排序影響。 換言之,本文將同時探討感官主義製作形式、電視新聞敘事、新聞 排序這三個因素對閱聽人資訊處理、新聞評價及新聞感受的影響,並探 討前三個因素可能產生的交互影響;這也是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相關研究 首度同時檢驗此三因素對接收電視新聞之影響。

貳、文獻探討

一、資訊處理理論

從 60 年代開始,認知心理學即以資訊處理途徑來理解人們的認知 過 程 , 也 迅 速為電視新聞閱聽人研究指引了新方向(Gunter, 1987; Woodall, 1986)。 根據資訊處理理論,電視新聞的閱聽人可被定義為資訊的處理者。 雖然電視媒體的影像聲音資訊不斷源源進入閱聽人腦海,但是文獻另指 出閱聽人只有有限的資訊處理系統資源來處理這些電視資訊,這個研究 途徑也稱為「有限容量途徑」(a limited approach to television viewing, 見 Lang, Dhillon, & Dong, 1995; Lang et al., 1999; Lang et al., 2000)。

資訊處理過程通常包括解讀(encode)、儲存(storage)、提取 (retrieval)資訊等(Gunter, 1987)。以電視新聞之訊息處理為例,閱 聽人須能「解讀」新聞中的資訊,「提取」過去儲存在長期記憶之相關 知識來理解這些新聞資訊,並將新的訊息「儲存」在長期記憶中。

不過,在訊息進入長期記憶前,還須經過三道關卡。首先訊息必須 進入短期感知儲存的關卡(short-term sensory store, STSS),然後才能 進入短期記憶的關卡(short-term memory, STM)。而訊息是否能由

(6)

STSS 進入 STM,注意力就是把關機制。訊息一旦進入 STM 階段,才 會發生訊息解讀、訊息儲存,最後進入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LTM),提供未來處理資訊時之提取作用(Craik & Lockhart, 1972; Gunter, 1987)。

有限容量途徑主張,當資訊處理中的某個過程(如解讀)消耗掉過 多資源時,其他過程的運作(如儲存)將會受到負面影響(Lang et al., 1995; Lang, Newhagen & Reeves, 1996)。而當以上三個步驟都有足夠資 源可以執行任務時,觀看電視的資訊處理過程將達到最佳成果;但如資 源不足,整個資訊處理成果都會受到影響。 例如,內容困難或是結構複雜的訊息會增加解讀階段所需的資源, 相對而言就可能導致儲存這個步驟資源之不足。換句話說,一個複雜訊 息有可能引起高度注意(也就是閱聽人花費相當多的心力提取先前已習 得的資訊,並費心解讀),但因沒有分配足夠資源好好儲存此訊息,閱 聽人事後不見得能回憶起這個資訊(Grabe et al., 2000; Grabe, Lang & Zhao, 2003)。 有關腦中有限資源究竟如何分配,有限容量途徑也提出了兩種看 法,一是自願性的資源分配,意指閱聽人在分配資源處理電視新聞資訊 時會根據新聞內容特性(如新聞主題的有趣程度、閱聽人的需求、閱聽 的動機、或與閱聽人的相關性)來決定是否閱聽、如何閱聽以及閱聽的 專心程度。 另者則是自動性的資源分配,意指閱聽訊息的某些特性(如電視新 聞訴諸感官經驗的製作方式或是強調中規中矩、不講究花俏包裝的標準 製作方式)會根據閱聽過程的「指向反應」(orienting responses)來決 定如何分配資訊處理的資源。「指向反應」通常是針對週遭環境發生變 化而產生的自動性的、反射性的反應,在生理上的表現包括將眼睛、耳

(7)

朵或鼻子等感覺接收部位轉向環境變化的刺激來源,如心跳速度變慢、 皮膚溫度昇高、流向腦部的血液流量增加等(Lang, 1994)。 以收看電視新聞為例,電視新聞製作過程諸如剪接、鏡頭運動、配 音等特性均有可能引起閱聽人收看新聞時的指向反應(Grabe et al., 2003)。也有研究指出,電視新聞題材的聳動性也會引發這種自動的資 訊處理時的資源分配(Lang et al., 1995)。

二、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對閱聽人資訊處理的影響

注意力是決定訊息是否進入短期回憶(STM)的把關機制,意指 意識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彭冉齡、張必隱,2000)。在電視新 聞的閱聽經驗中,「指向性」是指閱聽人的意識指向新聞之某一對象或 活動而離開另一對象或活動,因而能選擇對其個人有意義的訊息進行資 訊處理。「集中性」則指閱聽人的注意力對其所指向的對象保持高度緊 張性;注意的集中程度不同,消耗的心理資源也不一樣。 根據前述資訊處理理論,電視新聞訊息製作過程所增加之各種訴諸 感官經驗方式(包括鏡頭剪接、電腦動畫或者音效添加等),都有可能 引發自動性的資訊處理資源分配方式,因而啟動包括視覺、聽覺以及嗅 覺等感官的機制而引發更多指向反應。本文因此假設,以感官主義手法 製作的電視新聞會引發閱聽人較多注意力(假設 1a)。 電視新聞訊息製作過程增加的各種訴諸感官經驗製作方式有可能引 發自動性的資訊處理資訊分配方式,因而引發更多指向反應。因為自動 性的指向反應通常發生在短時間,也就是進入短期回憶階段但還未進入 長期回憶階段所需的解讀及儲存過程,有研究者稱此自動性指向反應為 「新聞辨識」(news recognition; Grabe et al., 2003),另有學者稱其為

(8)

「新聞知曉」(news awareness; Gunter, 1987)。本文採前者定義,也 假設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可能會提高閱聽人對新聞辨識的程 度(假設 1b)。 然而以感官手法包裝新聞或可短暫引發閱聽人的注意程度或新聞辨 識程度,但由於訴諸感官經驗的製作手法相對複雜,資訊結構也相對較 為困難,如果閱聽人賴以處理資訊的資源因而過度負荷,則未必有利於 閱聽新聞的記憶程度(Lang et al., 2000)。尤當感官新聞題材再加上感 官主義的新聞製作手法,更容易在儲存及提取資訊兩個階段導致閱聽人 資訊處理超載(information processing overloaded),而引發最糟的長期 記憶效果(Lang et. al., 1999)。

過去許多資訊處理文獻均曾指出,注意力與回憶常呈正比關係。值 得注意的是,這些文獻所討論之資訊並非影像資訊,也非影像與口語報 導兼有之雙重文本資訊,而是以聽覺文本的口語報導居多。然而針對影 像研究的文獻卻指出,感官主義製作手法經常使用的刺激性新聞畫面也 許會讓閱聽人記得久一點,但對刺激性新聞畫面外的新聞事實或者細 節,回憶程度反而會較差(Brosius, 1993; Newhagen & Reeves, 1992)。

電視新聞製作文獻也指出,將新聞內容聚焦較易引發最佳的回憶效 果,但是刺激感官的新聞製作手法將閱聽人的注意焦點轉移到新聞表面 的一些花俏手法,固然能使其留下強烈情緒印象,卻有害於回憶新聞內 容的深層意涵或是新聞發生之因(Gunter, 1987; Schwarts, 1975)。本文 因此提出另一相關研究假設: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將減低閱 聽人對新聞的回憶程度(假設 1c)。

(9)

三、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對閱聽人評價新聞的影響

除了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影響閱聽人之資訊處理外,閱聽人如何 感受或評價新聞也是影響其接收電視新聞的關鍵(Woodall, 1986)。研 究顯示,兒童觀眾對電視新聞的感受與評價甚至比電視新聞製作形式因 素更能影響其如何接收電視新聞(Drew & Reeves, 1980)。其他研究者 也指出,閱聽人對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的感受和評價也是閱聽電視新 聞經驗的重要指標(Grabe et al., 2000; Grabe et al., 2003)。本研究因此 同時探究閱聽人如何感受和評價電視新聞所呈現的感官主義:在評價方 面,我們將以閱聽人對電視新聞可信度、資訊性、新聞議題嚴重性等指 標來探究閱聽人如何評價感官主義的電視新聞。

另項研究閱聽人如何評價嚴肅報紙和八卦小報的研究指出,閱聽人 有能力區分正統新聞或硬式新聞(standard news or hard news)及小報 新聞(tabloid news)之別,判斷前者較具備資訊性而予八卦報紙較低 資訊性評價,並對其給予「不正確」、「不客觀」等負面評價。該文結 論指出,讀者對報紙的信任度與該報名聲與新聞產製形式有關,走小報 報導風格的新聞內容因此被認為是比較偏頗、比較不正確、缺乏資訊性 以及可信度(Austin & Dong, 1994)。

上述研究結果原是針對報紙等平面媒體討論,本研究有意測試類似 結論是否適用於電視新聞媒體。本研究假設,感官主義的電視新聞由於 使用訴諸感官的新聞畫面、製作手法、敘事手法等,或許容易滿足閱聽 人觀看新聞的愉悅程度,但是閱聽人可能會對其新聞可信度與資訊性打 折扣。一項在日本進行的電視新聞閱聽人研究顯示,日本電視新聞採用 綜藝節目的手法(如打上斗大的、動畫的、戲謔的新聞標題),雖然增 加了收視興趣,但卻折損了新聞可信度和客觀性(Kawabata, 2005)。

(10)

以後製技巧而言,本文認為,過去電視新聞宣稱「眼見為憑」,強 調只要攝入新聞鏡頭的影像就是「真實」或「事實」,自然也是新聞可 信度的憑證。然而隨著傳播科技的進展,家用數位攝影機變得普及,也 具備影像鏡頭變化功能,更多閱聽人因而具備掌握基礎影像的能力,可 輕易製作出不同視覺效果的影像鏡頭,甚至也有能力對原有影像進行加 工。因此,「眼見為憑」這樣的宣稱現在似已無法完全取信於閱聽人。 另外,電視新聞的製作形式還包括了平面媒體所沒有的聲音部分。 研究指出,當電視記者使用抑揚頓挫的戲劇性聲調報導新聞時,容易顯 示其情感與新聞的扣連,雖可因此提高觀眾對新聞內容的涉入感,但也 可能影響觀眾對其新聞客觀性的評價。如果使用正式、嚴肅、非個人 化、聲調變化較少曲折變化的語調報導新聞,涉入感雖較低,但觀眾對 其新聞客觀性的評價可能較高(Burgoon, 1978; Knight, 1989)。 本研究因此提出第二個研究假設,包括:閱聽人認為以感官主義製 作手法包裹的新聞可信度較低(假設 2a)、閱聽人認為以感官主義製 作手法包裹的新聞之客觀性較低(假設 2b)、閱聽人認為以感官主義 製作手法包裹的新聞之資訊性較低(假設 2c)。

四、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對閱聽感受的影響

感官主義一直被認為是八卦式報導的主要成份,能刺激觀眾收視時 的情緒興奮感覺(Grabe et al., 2000)。感官主義的新聞處理手法會引 發情緒反應,促動閱聽人的道德或美感的感知能力,使之感覺興奮或激 動(Tannenbaum & Lynch, 1960),導引觀賞經驗進入神入(empathy) 狀態(Graber, 1994)。

(11)

和情緒反應,我們假設以感官主義手法處理的電視新聞會較易喚起閱聽 人興奮、激動、震驚、入迷等情緒反應。換言之,閱聽人可能認為以感 官主義手法製作的新聞,比起以非感官主義的製作手法包裹的新聞,閱 聽的興奮程度較高(假設 3a)。 感官新聞原本就偏重易於引發觀眾生理、心理興奮的新聞題材(如 名人誹聞或者醜聞事件等),再加上感官手法製作的特色,更可能強化 觀眾對新聞故事的興趣(Newhagen, 1998; Newhagen & Reeves, 1992; Shoemaker, 1996)。另外,此類新聞強調新聞的娛樂功能更勝資訊功 能,其目的可說就是在建構娛樂訊息,將此實踐提升至極度感官層次 (Carey, 1975),並透過各種製作模式來強調這種風格(style)勝過實 質的趨勢(Cremedas & Chew, 1994)。這些刺激感官的新聞主題和強 調戲劇性的新聞製作手法都讓觀眾對新聞更感興趣,覺得觀賞樂趣更 高、新聞更好看(Graber, 1994)。 本研究因此將觀眾對電視新聞感興趣的程度、認為好看的程度、觀 賞的樂趣定義為電視新聞的「閱聽愉悅度」,並據以假設:以感官主義 製作手法包裹的新聞,閱聽人認為閱聽愉悅度較高(假設 3b)。 此外,為了激發觀眾的興趣和情感,感官主義的製作形式對新聞事 件之特定行動與情況嚴重性(severity)經常產生渲染誇大效果。例 如,在一場沒有引起任何傷亡的一般性警方攻堅行動添加大型警匪槍戰 音效,或以慢動作特效處理警方攻堅動作,或添加懸疑刺激的配樂等, 易於導致觀眾誇大對新聞事件的嚴重性與影響性的感知與理解。本文因 此也假設,以感官主義製作手法包裹的新聞,閱聽人認為其新聞議題的 嚴重性較高(假設 3c)。

(12)

五、電視新聞敘事模式的影響

電視新聞閱聽人研究過去很少同時考量聽覺敘事模式及視覺製作形 式對觀看新聞的影響,本研究將其(視、聽覺文本敘事模式)同列為研 究自變數,並認為加進此因素考量當有助於釐清感官主義製作形式對閱 聽電視新聞的影響。 Ekstrom(2000)曾將現代電視新聞記者的口語報導模式分為資訊 傳遞、講述故事、視聽覺吸引等三類,分以三種暗喻形容其特性:佈告 欄、床邊故事、馬戲團表演。Ekstrom 認為,「資訊傳遞者」的記者角 色中立客觀,涉入策略在於營造觀眾對知識的渴求或是對資訊的需求。 「說故事者」的記者則將新聞以故事性手法報導出來,以營造觀眾的冒 險需求、聽故事的愉悅感及分享懸疑、戲劇的經驗。而「表演展示者」 的記者角色以營造新聞作品的聽、視覺雙重吸引為主要目的,涉入策略 則是在聽覺外再特意營造視覺之不尋常刺激、吸引觀眾目光留駐並造成 強烈印象。在任一則電視新聞中,此三種模式中的任一種會主導溝通模 式(Ekstrom, 2000)。 本研究修改 Ekstrom 的模式,將電視新聞敘事模式分為「資訊傳 遞」以及「故事講述」兩類。至於「表演展示」的敘事模式,本研究認 為涉及視覺吸引的成分居多,較接近本文所定義的新聞感官主義製作形 式,因此將「表演展示」模式列入感官主義製作形式的面向。 有關新聞敘事模式對閱聽人的影響,有研究者(Bird, 2000)認為 感官新聞敘事經常具有戲劇化結構,接近故事講述模式,容易引起閱聽 人猜測、驚嘆或是品味等涉入性觀賞歡娛。相較之下,正統式的資訊傳 遞敘事模式強調以客觀中立的嚴謹方式報導新聞事實,則不容易讓閱聽 人的生活起共鳴。

(13)

本研究因此假設,講述故事的新聞敘事模式較易引發閱聽人觀看新 聞時的注意程度(假設 4a),也較易提高對新聞事件的辨識程度(假 設 4b)。不過由於故事傳遞模式的資訊結構較資訊傳遞模式為複雜, 容易耗損閱聽人的資訊處理資源,因此有可能降低閱聽人對新聞的回憶 程度(假設 4c)。一項研究即指出,電視新聞導言加入個人化的故事 性情節容易降低觀眾對新聞核心資訊的理解。換言之,在一個以倖存者 開頭的意外新聞報導中,觀眾可能記得誰是意外事件的倖存者,卻記不 起這場意外如何發以及影響所及為何(Davis & Robinson, 1986)。

不過,正因為故事講述模式刻意製造新聞的懸疑感或戲劇感,影響 閱聽人對其新聞報導專業程度的評價,本文因此假設:以故事講述模式 報導的新聞,相較於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的新聞,其新聞可信度可能較 低(假設 5a)、客觀性可能較低(假設 5b)、資訊性也可能較低(假 設 5c)。 至於新聞敘事對閱聽人新聞評價的影響,本研究認為,由於故事講 述模式通常根據故事性手法經常使用的報導元素(如個人化,戲劇性、 衝突性等,見 MacDonald, 2000),重新排列組合新聞報導資訊以強調 新聞故事的戲劇性和衝突性,而強調新聞事件戲劇性和衝突性的敘事模 式,可能會提高閱聽人閱聽新聞的興奮程度(假設 6a)。另外,個人 化敘事元素經常聯結新聞事件與個人生活的生活經驗,以期增加閱聽人 閱聽新聞的共鳴感;而強調戲劇性的報導模式可能增加閱聽新聞的趣 味,因而引發較高的閱聽新聞愉悅程度(假設 6b)。強調故事衝突性 的故事講述模式,因其「說故事」的特性可能容易誇大新聞事件的嚴重 性,而令閱聽人認為新聞事件的嚴重性較高。因此本文也假設,採用故 事講述的敘事模式比起採用資訊傳遞方式報導的新聞,會令閱聽人認為 其新聞議題的嚴重性較高(假設 6c)。

(14)

六、新聞排序的影響

過去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研究幾乎不曾將感官新聞排序列為研究自 變數加以檢驗。事實上,電視新聞的排序反應了編輯台所認定的新聞重 要程度,最重要的新聞往往安排在頭條或是前面幾則以引起閱聽人注 意。 從認知心理學觀點而言,閱聽人收聽廣播或觀看電視新聞或有所謂 的「最初效應」或「臨近效應」,前者指閱聽人對放在前面幾則播出的 新聞易有記憶,後者指閱聽人對放在最後幾則播出的新聞易有記憶,至 於排序居中間的新聞則不易留下印象(Gunter, 1987)。不過,究竟是 最初效應的效果強抑或臨近效應的影響大,文獻並無定論。 既然廣電新聞的排序對閱聽人的回憶有顯著影響,本研究因此認為 在探討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的資訊處理影響時,應將新聞排序同列為 研究變數,始能釐清感官主義形式的影響性。但又因相關文獻均集中在 一般新聞排序的最初效應或臨近效應,從未針對不同新聞類別或是不同 新聞性質的排序進行研究,本文首度將感官新聞與非感官新聞的排序列 為自變數,尚乏足夠證據推論研究假設,因此改以研究問題方式探究感 官新聞排序如何影響閱聽人接收電視新聞。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共提出以下六個研究假設及兩個研究問題: 研究假設一:以感官主義製作手法製作的新聞,較以非感官主義製作手 法包裹的新聞更易引發 1a. 較高注意力 1b. 較高新聞辨識程度 1c. 較低新聞回憶程度 研究假設二:以感官主義製作手法製作的新聞,較以非感官主義製作手

(15)

法包裹的新聞更易引發 2a. 較低新聞可信度 2b. 較低新聞客觀性 2c. 較低新聞資訊性 研究假設三:以感官主義製作手法製作的新聞,較以非感官主義製作手 法包裹的新聞更易引發 3a. 較高閱聽興奮程度 3b. 較高閱聽愉悅度 3c. 較高新聞議題嚴重性 研究假設四:以故事講述模式報導的電視新聞,較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 的電視新聞更易引發 4a. 較高注意力 4b. 較高新聞辨識程度 4c. 較低新聞回憶程度 研究假設五:以故事講述模式報導的電視新聞,較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 的電視新聞更易引發 5a. 較低新聞可信度 5b. 較低新聞客觀性 5c. 較低新聞資訊性 研究假設六:以故事講述模式報導的電視新聞,較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 的電視新聞更易引發 6a. 較高閱聽興奮程度 6b. 較高閱聽愉悅度 6c. 較高新聞議題嚴重性 研究問題一:感官新聞排序對閱聽人閱聽新聞的資訊處理、新聞評價、

(16)

新聞感受產生什麼影響? 研究問題二:感官新聞製作手法、新聞敘事模式、新聞排序三個因子間 的交互作用,對閱聽人閱聽新聞的資訊處理、新聞評價、新聞感受 產生什麼影響?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討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敘事模式、新聞排序如何影響 閱聽人資訊處理及評價感受,採實驗方法進行,研究進行時間為 2004 年五月到七月。 研究者選擇六則電視新聞文本為實驗素材,其中三則為感官新聞主 題,三則為非感官新聞主題。操縱的自變數為新聞製作形式、新聞敘事 模式、新聞排序。新聞製作形式包括台灣晚間電視新聞製作現狀最常使 用的六種營造感官經驗的後製技巧:配樂、音效、記者干擾性配音、快 慢動作、引導性字幕、轉場效果等。 新聞敘事模式分為故事講述及資訊傳遞兩種。新聞排序則分為先播 感官新聞及先播非感官新聞兩種。所有參與實驗者均收看這六則新聞故 事,但是根據實驗組別觀看不同版本。參加者每看完一則故事隨即填寫 以七點語意量表製成的問卷,以測量資訊處理、情緒反應或對新聞內容 的評量。六則故事播放完畢後,參加者填寫平時的媒體使用行為、個人 資訊,最後完成新聞辨識部分問卷,聽取研究目的的解說,並領取參與 研究費用四百元。四十八小時後,所有參加實驗者經由電子郵件的方式 填寫一份測量新聞回憶的問卷,並經最多五次的後續追蹤;問卷回傳率 為 96.5%。

(17)

一、自變數

新聞主題。新聞主題分為「感官新聞」及「非感官新聞」主題,前 者定義為「用以促進閱聽人娛樂、感動、驚奇或好奇感覺的軟性新聞, 訴諸感官刺激或情緒反應甚於理性」,如犯罪或衝突新聞、意外或天 災、性與醜聞、名人或娛樂新聞等,目的是為了增加觀眾自發的注意力 並增加訊息處理所需資源的分配。「非感官新聞」主題則定義為「可增 加閱聽人政經知識的硬性新聞或者傳遞有益的生活、文化或社會資訊, 訴諸理性甚於訴諸感官刺激或情緒反應」,如政治新聞、軍事或科技新 聞、經濟或財經新聞、教育或文化新聞、醫藥或健康新聞等,也就是對 公民參與民主社會運作具有重要性的新聞(王泰俐,2004a)。 感官主義製作形式。文獻指出(Grabe, 2001;王泰俐,2004a), 感官新聞大量運用包括配樂、音效、慢動作、記者干擾性的配音以及各 式後製轉場技巧來增加閱聽人收視的情緒涉入感。值得注意的是,王泰 俐(2004a)研究中所分析的感官新聞文本主要是針對電視新聞深度報 導節目,而非本研究所關注的電視時事新聞。本研究因此在進行實驗前 (2003 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隨機抽樣台灣目前所有的新 聞頻道之晚間新聞共六十一小時進行內容分析,結果發現配樂、主播或 記者干擾性旁白、引導性字幕、音效、快慢動作、以及轉場效果等六種 製作形式(按此順序)為台灣電視時事新聞最常運用來營造觀眾感官經 驗的製作形式。本研究因此使用這六種新聞製作形式,來區別感官主義 製作版本(具備上述六種製作形式)與非感官主義製作版本(去除上述 六種製作形式)。 新聞敘事。「資訊傳遞」敘事模式強調記者中立客觀角色,報導策 略在於營造觀眾對知識的渴求或對資訊的需求。「故事講述」敘事模式

(18)

強調記者之說故事角色,將新聞以故事性手法報導出來,營造觀眾冒險 的需求、聽故事的愉悅感及分享懸疑、戲劇的經驗。 在操作方面,資訊傳遞以「倒金字塔」敘事模式,首段講述新聞 5W1H 的重點,其次根據新聞細節重要性依序報導,通篇以客觀語句進 行報導。而故事講述是根據三個故事性手法報導元素(個人化,戲劇 性、衝突性),重新排列組合新聞報導資訊。首段以個人化手法呈現新 聞重點(通常是新聞事件主角的個案),強調個案的戲劇性和衝突性, 然後講述故事發生情節,著重其戲劇性和衝突性描述,最後呈現故事結 尾。 以「警方破獲大學女生網路應召站」新聞為例,資訊傳遞模式的首 段報導如下:「台北市刑警大隊 9 日晚間一舉破獲一個網路應召站,特 別的是,這個應召站打著學生情人的號召,標榜所屬的小姐都是 20 多 歲的大學生,網站上直接把所屬的大學清楚登錄,花名冊中甚至包括一 名曾經當選校園美女的女學生。」 而故事講述模式的新聞報導首段如下:「小英(化名)是就讀於某 大學某系的高材生,曾經因為當選校園美女而廣受異性同學的愛慕。不 料今天在台北市刑警大隊破獲的大學生網路應召站中,卻赫然發現小英 的裸露照片也名列其中…」。其他新聞細節放在第二段之後,維持與資 訊傳遞模式相同的報導資訊。 新聞排序。新聞排序分為先播感官新聞與後播感官新聞兩類,前者 編排方式為將三則感官新聞編在新聞播出之前半,非感官新聞則編在後 半,後者編排方式反之。

(19)

二、應變數

新聞注意力。本文將閱聽人收視電視新聞時所投注的注意程度定義 為「新聞注意力」,其測量通常由閱聽人自我報告、或者測量收視時的 生理反應例如心跳頻率、皮膚溫度等。本研究基於研究興趣及研究資 源,將以閱聽人自我報告之收視注意程度測量,題項為:「如果有一個 量表,7 表示非常注意,1 表示非常不注意,請問你認為自己對剛才收 看的電視報導的注意程度是?」 新聞辨識度。本文將「新聞辨識度」定義為閱聽人收視電視新聞之 後對新聞內容基本而簡單的認知,也就是閱聽人辨認新聞事件的基本敘 述 , 並 以 閱 聽 人 是 否 辨 識 出 所 收 視 的 新 聞 事 件 測 量 ( Shoemaker, Schooler, & Danielson, 1989; Lang et al., 1999; Lang et al., 1995)。本文 以封閉式問題陳述十二個新聞事件的基本敘述,其中六個敘述正確,六 個敘述錯誤,由受試者辨識正確的六則新聞敘述。

新聞回憶程度。本文將「新聞回憶程度」定義為閱聽人收視電視新 聞兩天後,經由問卷題項適度提醒,對特定新聞事件細節或片段的正確 記憶(Shoemaker et al., 1989; Lang et al., 1999; Lang et al., 1995)。為了 避免研究結果只是測量接受實驗刺激後的立即反應,本文特意延遲兩天 進行回憶程度測量,以十八個封閉式問題(每個新聞故事三個問題), 分別提示六個新聞故事的部分細節或片段,請受試者選擇正確的新聞細 節或新聞片段。 新聞評價。除了以上資訊處理面向外,本文同時關心閱聽人如何評 價電視新聞所呈現的感官主義,包括「新聞可信度」,可定義為一則電 視新聞報導被閱聽人認為值得相信的程度,測量方式為每一則新聞播放 完畢後,以七分語意量表(一分表示完全不相信,七分表示非常相信)

(20)

由受試者勾選答案。此外,「新聞客觀性」定義為一則電視新聞報導被 閱聽人認為是不帶偏見、中立陳述新聞事件的程度,測量方式為每一則 新聞播放完畢後,以七分語意量表(一分表示很不客觀,七分表示非常 客觀)由受試者勾選答案。再者,「資訊性」定義為一則電視新聞報導 所提供之資訊被閱聽人認為有事實訊息且可幫助其公民生活的程度,測 量方式為每一則新聞播放完畢後,以七分語意量表(一分表示沒有資訊 性,七分表示極有資訊性)由受試者勾選答案。 新聞感受。本文將閱聽人收視電視新聞時所經驗的興奮程度定義為 「 閱 聽 人 自 我 報 告 的 情 緒 喚 起 」 ( self-reported emotionally aroused level),以閱聽人自我報告測量其興奮程度。此處將「情緒喚起程度」 (arousal)改譯為「興奮」程度乃參照認知心理學文獻(彭冉齡、張必 隱,2000),操作方式是請受測者根據其經驗的興奮程度將新聞故事評 分。測量題項為:如果有一個量表,7 表示非常興奮,1 表示非常平 靜,請問你觀看這則新聞的感受為? 「新聞閱聽愉悅度」則定義為閱聽人認為閱聽一則電視新聞的享受 程度,以喜歡與否、好看與否、有趣與否三個語意量表題項測量,三者 平均分數為閱聽愉悅度最後評量分數。 「新聞議題嚴重性」定義為閱聽人認為一則電視新聞對其公民生活 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以新聞事件的嚴重性及新聞事件對其生活的影響 性兩個語意量表題項來測量,兩個題項的平均分數為此項最後評量分 數。

三、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為一 2(製作形式)×2(敘事模式)×2(新聞排序)的

(21)

三因子獨立樣本設計。第一個變數是新聞製作形式,分為感官製作形式 及非感官製作形式兩個層次。第二個變數是新聞敘事模式,分為故事講 述及資訊傳遞兩個層次。新聞播放順序分為感官新聞先播以及非感官新 聞先播兩種情況。 在實驗素材方面,本研究製作六則電視新聞故事,每一則先製作兩 個版本,也就是感官主義手法版本以及非感官主義手法版本。再透過新 聞敘事模式的操弄,分為故事講述和資訊傳遞兩種版本。最後,再根據 感官主題新聞先播或者是後播順序區分為八組,有一半受試者觀看感官 新聞先播版本,另外一半則是感官新聞後播版本。聽覺文本方面,由電 視新聞文字記者依不同實驗版本重新配音。視覺文本方面,由擔任過電 視新聞攝影記者的研究助理根據實驗需要,分將實驗自變項剪進實驗版 本的影軌或聲軌,並將記者過音帶一併剪入聲軌。 六則根據研究目的重新製作剪輯而成的新聞每則長度約為一分半, 三則以刺激感官經驗為主的感官新聞分別是「警方破獲大學生網路應召 站」、「黃義交最新緋聞女友曝光」、「屠宰場非法販售病死豬揭 密」,視覺畫面包括警方破獲應召站現場、帶回大批衣著清涼,以外套 遮掩面孔的大學女生、拍攝網站上大學應召女生的裸露照片;黃義交緋 聞女友莊佩玲的沙龍照片數張、黃義交訪問畫面、黃義交與前未婚妻何 麗玲的訂婚以及走秀畫面;台灣北部及南部屠宰場非法販售病死豬場 景、病死豬隻畫面、屠宰場非法蓋上偽造合格章等。 另三則以傳遞公眾資訊為主的非感官新聞分別是「外籍新娘子女教 育問題」、「死刑存廢爭議」、「和平醫院彈劾案」,視覺畫面包括一 位外籍新娘與她的兩名子女互動情形、子女的家庭作業以及聯絡簿、外 籍新娘在社區大學上課畫面;監獄外觀畫面、法院判刑畫面、採訪曾經 寬恕死刑犯的天主教徒杜月花;SARS 和平醫院封院資料畫面、監察院

(22)

畫面、監察委員調閱卷宗畫面等。 實驗參與者隨機分組觀看這六則新聞故事。另為協助其熟悉實驗步 驟,本研究製作一則練習實驗新聞在正式實驗前播放,並配合實驗進行 方式講解。

四、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於 2004 年六至七月進行正式實驗,透過報紙廣告、入口網 站廣告、教堂人際網路、社區中心、多家私人企業網路等管道招募兩百 位十八歲以上一般民眾參加實驗。實驗地點分別在北部某大學之視聽教 室、市中心某訓練中心之視聽教室、市中心某會館視聽室,每組參與人 數約二十五人左右。扣除部分受試者中途退出研究或問卷回答不完整等 情況,總計樣本數為一百九十二人。

五、實驗效度控制

實驗效度控制之目的,在於確定實驗參與者感受本研究的實驗刺激 文本差異性(感官新聞主題與非感官新聞主題)、以感官主義形式製作 而成的新聞與未採取感官主義形式所製成新聞的差異性、以故事講述模 式報導的新聞故事與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的新聞故事的差異性。 本研究於 2004 年五月份對六十七位北部某大學非傳播科系大學生 進行預測,題項由各研究變數發展而來。針對新聞主題的實驗效度由下 列題目測得:「有些電視新聞經常帶給觀眾驚奇、娛樂、感動或者好奇 的感覺,有人稱之為『軟性新聞』;另一些電視新聞則可以增加觀眾的 政治或財經方面的常識,或者是有關生活的有益資訊,有人稱之為『硬

(23)

性新聞』。如果想像有一個連續性的量尺,左端是代表硬性新聞的 『1』,一直到右端是代表軟性新聞的『7』,根據上述的新聞屬性,請 問你會給以下播放的這則新聞幾分?」預測結果顯示,本研究操弄的三 個感官新聞故事(M = 4.42, SD = 1.06)與三個非感官新聞故事(M = 3.94, SD = 0.77),t = 4.20, p < .001,顯示受試者確實能分辨兩者差 別。 針對感官主義製作形式的實驗效度由下列題目測得:「請問你是否 同意以下播放的這則新聞有刺激你視覺、或者聽覺、或者刺激你收看新 聞的投入程度的效果?選項從『1』表示不同意,到『7』表示非常同 意,請問你的意見是?」預測結果顯示,本研究操弄感官主義製作形式 (M = 5.83, SD = 0.95)與非感官製作形式(M = 4.18, SD = 1.46),t = 1.74, p < .05,受試者確實能分辨兩者差別。 針對新聞敘事模式的實驗效度由下列題目測得:「同樣一則電視新 聞,記者報導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有一些記者喜歡以說故事的方式, 製造新聞的戲劇性或者懸疑感,另外一些記者報導的方式則比較中立客 觀,直接就把新聞資訊報導給觀眾知道。如果想像有一個連續性的量 尺,左端是代表中立客觀的報導新聞方式『1』,一直到右端是具有戲 劇性的說故事報導方式的『7』,根據上述的新聞屬性,請問你會給以 下播放的這則新聞幾分?」預測結果顯示,本研究操弄的故事講述模式 (M = 4.88, SD = 0.94)與資訊傳遞敘事模式(M = 4.28, SD = 0.73), 受試者確實能夠區別兩者之別,t = 2.90, p < .01。

六、統計分析方法

本研究同時探討電視新聞感官主義製作形式、新聞敘事、新聞排序

(24)

等三個自變數對閱聽人如何處理以及評價電視新聞訊息的影響,因此採 用三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檢驗。 由於本研究屬完全獨立樣本設計,統計程序上將先檢視並排除三因 子交互作用以及二因子交互作用對單純主要效果的影響。在研究結果呈 現上,為符合研究主要目的並力求陳述清晰,將先說明三因子之單純主 要效果,再交代三因子間的交互效果。

肆、研究結果

在 192 位 成 功 受 試 者 中 , 十 八歲到二十歲的民眾有 36%(69 人),二十歲到二十九歲有 17%(32 人),三十歲到三十九歲有 20% (39 人),四十歲到四十九歲有 11%(21 人),五十歲以上有 16% (31 人),平均年齡為 31.9 歲。女性比例略高於男性(女性 53%,男 性 47%),教育程度以大專居多。 研究假設一、感官主義製作手法對電視新聞資訊處理的影響(注意力、 新聞辨識程度、新聞回憶程度)。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的結果顯示(參見表一),以感官主義手法製 作的電視新聞(M = 5.20, SD = .07)確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 (M = 4.97, SD = .06)引發較高注意力(F = 5.92, df = 1, p < .05);研 究假設 1a 成立。

(25)

表一:電視新聞感官主義製作形式、新聞敘事、以及 新聞排序的單純主要效果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製作形式的影響(假設一到三) 1.資訊處理 變 數 感官形式 非感官形式 自由度 F 值 顯著性 注意力 M = 5.20, SD = .07 M = 4.97, SD = .06 1 5.92 * 新聞辨識程度 M = 5.86, SD = .06 M = 5.66, SD = .05 1 6.20 * 新聞回憶程度 M = 0.87, SD = .009 M = 0.90, SD = .008 1 3.62 * 2.新聞評價 可信度 M = 5.54, SD = .05 M = 5.56, SD = .05 1 0.60 n.s. 客觀性 M = 3.57, SD = .07 M = 3.62, SD = .07 1 0.30 n.s. 資訊性 M = 4.41, SD = .07 M = 4.09, SD = .07 1 9.41 ** 3.新聞閱聽感受 興奮度 M = 4.47, SD = .08 M = 4.05, SD = .06 1 7.90 ** 愉悅度 M = 5.00, SD = .06 M = 4.88, SD = .06 1 3.76 * 議題嚴重性 M = 4.65, SD = .06 M = 4.36, SD = .06 1 3.72 * 電視新聞敘事的影響(假設四到六) 1.資訊處理 變 數 感官形式 非感官形式 自由度 F 值 顯著性 注意力 M = 5.25, SD = .07 M = 5.01, SD = .06 1 3.57 * 新聞辨識程度 M = 5.79, SD = .05 M = 5.72, SD = .05 1 1.06 n.s. 新聞回憶程度 M = 0.84, SD = .009 M = 0.89, SD = .008 1 10.33 ** 2.新聞評價 可信度 M = 5.54, SD = .05 M = 5.55, SD = .05 1 0.30 n.s. 客觀性 M = 3.48, SD = .07 M = 3.70, SD = .08 1 4.35 * 資訊性 M = 4.21, SD = .07 M = 4.29, SD = .07 1 0.69 n.s. 3.新聞閱聽感受 興奮度 M = 4.38, SD = .08 M = 4.14, SD = .07 1 3.84 * 愉悅度 M = 5.05, SD = .05 M = 4.83, SD = .05 1 5.90 * 議題嚴重性 M = 4.52, SD = .06 M = 4.35, SD = .06 1 3.58 *

(26)

感官新聞排序的影響(研究問題一) 1.資訊處理 變 數 感官形式先播 非感官形式先播 自由度 F 值 顯著性 注意力 M = 5.55, SD = .07 M = 5.16, SD = .07 1 12.62 ** 新聞辨識程度 M = 5.81, SD = .43 M = 5.73, SD = .81 1 0.98 n.s. 新聞回憶程度 M = 0.89, SD = .009 M = 0.87, SD = .008 1 0.84 n.s. 2.新聞評價 可信度 M = 5.51, SD = .60 M = 5.57, SD = .73 1 0.36 n.s. 客觀性 M = 3.58, SD = .91 M = 3.60, SD = .82 1 0.20 n.s. 資訊性 M = 4.04, SD = .88 M = 4.42, SD = .78 1 13.53 *** 3.新聞閱聽感受 興奮度 M = 4.44, SD = .60 M = 3.97, SD = .73 1 7.82 ** 愉悅度 M = 5.05, SD = .52 M = 4.84, SD = .89 1 5.42 * 議題嚴重性 M = 3.47, SD = .80 M = 2.91, SD = .63 1 11.65 ** 註(一) *** p < .001, **p < .01, p < .05。 (二) 表一為本文六個研究假設以及研究問題一的研究結果,研究問題二處理三 因子的交互作用,請見正文頁內之說明。 在新聞辨識程度方面,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M = 5.86, SD = .06),確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M = 5.66, SD = .05) 引發較高辨識程度(F = 6.20,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1b 也成立。 在新聞回憶程度方面,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M = 0.87, SD = .009 ) , 確 較 以 非 感 官 手 法 製 成 的 電 視新聞( M = 0.90, SD = .008)引發較低回憶程度(F = 3.62,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1c 成 立。 研究假設二、感官主義製作手法對電視新聞評價的影響(新聞可信度、 新聞客觀性、新聞資訊性)。

(27)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 (M = 5.54, SD = .05),未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M = 5.56, SD = .05)引發較低新聞可信度(F = 0.60,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2a 不成立。 在新聞客觀性方面,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M = 3.57, SD = .07),也未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M = 3.62, SD = .07)引發較低新聞客觀性(F = 0.30,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2b 也不成立。 在新聞資訊性方面,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M = 4.41, SD = .07),反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M = 4.09, SD = .07) 引發較高新聞資訊性(F = 9.41, df = 1, p < .01);研究假設 2c 也不成 立。 研究假設三、感官主義製作手法對電視新聞感官感受的影響(閱聽興奮 程度、閱聽愉悅程度、新聞議題嚴重性)。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 (M = 4.47, SD = .08)確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M = 4.05, SD = .06)引發較高閱聽興奮度(F = 7.90, df = 1, p < .01);研究假設 3a 成立。 在閱聽愉悅度方面,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M = 5.00, SD = .06),確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M = 4.88, SD = .06) 引發較高閱聽愉悅度(F = 3.76,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3b 也成 立。 在新聞議題嚴重性方面,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M = 4.65, SD = .06),確較以非感官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M = 4.36, SD

(28)

= .06)引發較高新聞議題嚴重性(F = 3.72,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3c 成立。 研究假設四、新聞敘事模式對電視新聞資訊處理的影響(注意力、新聞 辨識程度、新聞回憶程度)。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以故事講述模式的電視新聞(M = 5.25, SD = .07),確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5.01, SD = .06)引發較高注意力(F = 3.57,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4a 成 立。 在新聞辨識程度方面,以故事講述模式的電視新聞(M = 5.79, SD = .05)未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5.72, SD = .05)引 發較高辨識程度(F = 1.06,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4b 不成立。 在新聞回憶程度方面,以故事講述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0.84, SD = .009),確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0.89, SD = .008)引發較低的回憶程度(F = 10.33, df = 1, p < .01);研究假 設 4c 成立。 研究假設五、新聞敘事模式對電視新聞評價的影響。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以故事講述模式的電視新聞(M = 5.54, SD = .05),未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5.55, SD = .05)引發較低新聞可信度(F = 0.30,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5a 不成立。 在新聞客觀性方面,以故事講述模式的電視新聞(M = 3.48, SD = .07)確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3.70, SD = .08)引

(29)

發較低新聞客觀性(F = 4.35,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5b 成立。 在新聞資訊性方面,以故事講述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4.21, SD = .07),未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4.29, SD = .07)引發較低新聞資訊性(F = 0.69,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5c 不成立。 研究假設六、新聞敘事模式對電視新聞感官感受的影響。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以故事講述模式的電視新聞(M = 4.38, SD = .08),確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4.14, SD = .07)引發較高閱聽興奮程度(F = 3.84, df = 1, p < .05);研究假 設 6a 成立。 在閱聽愉悅程度方面,以故事講述模式的電視新聞(M = 5.05, SD = .05),確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4.83, SD = .05) 引發較高閱聽愉悅程度(F = 5.90,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6b 也成 立。 在新聞議題嚴重性方面,以故事講述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4.52, SD = .06),確較以資訊傳遞模式所報導的電視新聞(M = 4.35, SD = .06)容易讓閱聽人感受較高新聞議題嚴重性(F = 3.58, df = 1, p < .05);研究假設 6c 也成立。 研究問題一之一、感官新聞排序對電視新聞資訊處理的影響。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進結果顯示,先播感官主題新聞(M = 5.55, SD = .07)較後播感官主題新聞(M = 5.16, SD = .07)引發較高注意力 (F = 12.62, df = 1, p < .01)。但在新聞辨識程度方面,先播感官主題

(30)

新聞(M = 5.81, SD = .43)比起後播感官主題新聞(M = 5.73, SD = .81),並未引發較高辨識程度(F = .98, df = 1, p > .05)。在新聞回 憶程度方面,先播感官主題新聞(M = 0.89, SD = .009)也未較後播感 官主題新聞(M = 0.87, SD = .008)引發較高回憶程度(F = 0.84, df = 1, p > .05)。 研究問題一之二、感官新聞排序對電視新聞新聞評價的影響。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先播感官主題新聞(M = 5.51, SD = .60)未較後播感官主題新聞(M = 5.57, SD = .73)引發較低新聞可信 度(F = 0.36, df = 1, p > .05)。在新聞客觀性方面,先播感官主題新聞 (M = 3.58, SD = .91)也未較後播感官主題新聞(M = 3.60, SD = .82) 降低新聞客觀性(F = .20, df = 1, p > .05)。在感官新聞排序對電視新 聞評價影響方面,僅有新聞資訊性出現統計顯著效果,亦即先播感官主 題新聞(M = 4.04, SD = .88)確較後播感官主題新聞(M = 4.42, SD = .78)引發較低新聞資訊性(F = 13.53, df = 1, p < .001)。 研究問題一之三、感官新聞排序對電視新聞感官感受的影響。 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先播感官主題新聞(M = 4.44, SD = .60)確較後播感官主題新聞(M = 3.97, SD = .73)引發閱聽人較高閱 聽興奮度(F = 7.82, df = 1, p < .01)。在閱聽愉悅度方面,先播感官主 題新聞(M = 5.05, SD = .52)也較後播感官主題新聞(M = 4.84, SD = .89)引發較高新聞閱聽愉悅度(F = 5.42, df = 1, p < .05)。而在新聞 議題的嚴重性方面,先播感官主題新聞(M = 3.47, SD = .80),確較後 播感官主題新聞(M = 2.91, SD = .63)令閱聽人感受到較高新聞議題嚴

(31)

重性(F = 11.65, df = 1, p < .01)。 研究問題二、感官主義製作形式、敘事模式、感官新聞排序的交互作用 在三階的交互作用方面,分析結果顯示只有新聞辨識程度及新聞資 訊性兩個變數同時受到感官主義製作形式、敘事模式、感官新聞排序的 交互作用顯著影響。 以新聞辨識度而言,三因子的交互作用確有顯著影響(F = 4.12, df = 1, p < .05)。感官手法製作之新聞如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且在新聞前 段播出,新聞辨識程度最高(M = 5.94, SD = .23)。反之,以非感官手 法製作之新聞如以資訊傳遞模式進行且又在新聞後段播出,新聞辨識程 度最低(M = 5.31, SD = .62)。 以新聞資訊性而言,三因子的交互作用對新聞資訊性評價也有顯著 影響(F = 16.39, df = 1, p < .001)。以感官手法製作之新聞如其新聞敘 事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且在新聞前段播出,新聞資訊性之評價最高(M = 4.97, SD = .15)。反之,以非感官手法製作之新聞如其新聞敘事以資 訊傳遞模式進行且又在新聞後段播出,新聞資訊性評價最低(M = 3.78, SD = .13)。 在二階的交互作用方面,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敘事之間的交互作用 似對閱聽人影響較大,對資訊處理層面的新聞注意力、新聞評價層面的 可信度、資訊性,及新聞感受層面的興奮度、愉悅度、議題嚴重性等變 數均有顯著影響。然而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排序的交互作用只對注意力 及新聞辨識程度有顯著影響。至於新聞敘事與新聞排序的交互作用並未 發現對任何變數有顯著影響。 以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敘事對注意力的交互作用而言(F = 16.28, df = 1, p < .001),如果新聞以感官形式製作且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M

(32)

= 5.30, SD = .16),比起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的新聞(M = 5.23, SD = .17),閱聽人之注意程度最高。如以非感官手法製作而以故事講述 模式進行(M = 5.08, SD = .15),閱聽人之新聞注意程度仍高於以資訊 傳遞模式進行(M = 4.07, SD = .17)。 以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敘事對新聞可信度的交互作用而言(F = 10.35, df = 1, p < .01),以非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如以資訊講 述模式進行(M = 5.69, SD = .16),閱聽人對其評價的新聞可信度高於 以故事講述模式報導的新聞(M = 5.65, SD = .15)。如是感官手法製作 的電視新聞並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報導,閱聽人對新聞可信度評價最低 (M = 5.41, SD=.14),且低於以資訊傳遞模式進行的報導(M = 5.45, SD = .17)。 以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敘事對新聞資訊性的交互作用而言(F = 10.40, df = 1, p < .01),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如以故事講述 模式進行(M = 4.56, SD = .11),比起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的新聞(M = 4.28, SD = .09),閱聽人對其新聞資訊性評價最高。以非感官手法製 作的電視新聞如係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M = 4.27, SD = .10),閱聽人 對新聞資訊性的評價仍高於以資訊傳遞模式進行者(M = 3.88, SD = .09)。 以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敘事對閱聽新聞興奮度的交互作用而言(F = 10.82, df = 1, p < .01),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如以故事講 述模式進行(M = 4.63, SD = .12),比起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的新聞 (M = 3.94, SD = .11),閱聽人的興奮程度最高。以非感官手法製作的 電視新聞,如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M = 4.17, SD = .11),閱聽人對新 聞的興奮程度仍高於以資訊傳遞模式進行(M = 4.12, SD = .11)。 以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敘事對閱聽新聞愉悅度的交互作用而言,感

(33)

官主義製作手法與新聞敘事模式間的交互作用對閱聽新聞的愉悅程度確 有顯著影響(F = 6.28, df = 1, p < .05)。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 聞如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M = 5.23, SD = .12),比起以資訊傳遞模式 報導的新聞(M = 4.90, SD = .11),閱聽人的愉悅程度最高。以非感官 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如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M = 4.86, SD = .13),閱 聽人對新聞的愉悅程度仍高於以資訊傳遞模式進行(M = 4.76, SD = .11)。 以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敘事對新聞議題嚴重性的交互作用而言(F = 9.87, df = 1, p < .01),以感官主義手法製作的電視新聞如又以故事講 述模式進行(M = 4.73, SD = .14),比起以資訊傳遞模式報導的新聞 (M = 4.42, SD = .13),閱聽人評價的議題嚴重性最高。以非感官手法 製作的電視新聞如以故事講述模式進行(M = 4.30, SD = .11),閱聽人 對新聞議題嚴重性的評價仍略高於以資訊傳遞模式進行者(M = 4.26, SD = .12)。 至於感官製作形式與新聞排序的交互作用,則對新聞注意力有顯著 影響(F = 3.96, df = 1, p < .05):如先播感官新聞主題且以感官主義手 法製作,閱聽人的注意力最高(M = 4.69, SD = .18);感官主題後播且 以感官手法製作新聞,則引發次高注意力(M = 4.59, SD = .18)。如後 播感官新聞主題但以非感官手法製作新聞,閱聽人注意力降低(M = 4.44, SD = .18);感官主題後播且以非感官手法製作新聞,注意力最低 (M = 4.41, SD = .20)。 對新聞辨識度的顯著影響則是(F = 7.59, df = 1, p < .05),如先播 感官新聞主題且以感官手法製作,閱聽人的新聞辨識度最高(M = 5.87, SD = .07);如後播感官新聞主題且以非感官手法製作新聞,閱聽人辨 識的程度最低(M = 5.44, SD = .08)。

(34)

伍、結論與討論

本文探究電視新聞感官製作形式、新聞敘事、新聞排序等三個因素 對新聞資訊處理、新聞評價及新聞感受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針對資 訊處理及新聞感受的假設大抵成立,但對新聞評價的假設卻多不成立。 以感官製作形式對資訊處理的影響而言,新聞配樂、播報的干擾性 旁白、引導性字幕、音效、快慢動作、轉場效果等常見刺激閱聽感官經 驗的製作手法,確實引發較高新聞注意力且提高新聞辨識程度;但新聞 過度包裝的代價,便是閱聽人對新聞正確回憶程度隨之降低。 至於新聞敘事模式對資訊處理的影響,研究證實目前電視新聞媒體 偏好採用的故事講述模式較資訊傳遞模式複雜,因此降低了閱聽人對新 聞的回憶程度。不過,不同敘事模式對閱聽人新聞注意力與新聞辨識程 度並未產生顯著影響,是否意味著閱聽人處理電視新聞資訊的方式愈來 愈重視影像元素,導致敘事模式的重要性相對減弱,值得未來進一步檢 驗。 新聞排序的影響也出現類似結果。將感官主題新聞提前在新聞前段 播出,確實提高閱聽人的新聞注意力,但對新聞辨識程度或回憶程度則 沒有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雖發現感官製作形式結合新聞敘事相對複雜 的文本結構可能降低閱聽人的新聞回憶程度,不過本研究採用的回憶測 量方式係針對新聞細節的回憶,且是在新聞播出後四十八小時才測量。 未來研究如改為測量對新聞重點的回憶,或是播出新聞後立刻測量,結 果或許不同。 以感官主義製作形式對新聞評價或感受的影響而言,本研究結果可 用「出乎意外」形容。概括而論,閱聽人對於以感官形式製作而成的電

(35)

視新聞感受十分正面,甚至連評價都出乎意料地好,反應了感官製作形 式並未影響閱聽人對新聞可信度及客觀性的評價,甚至反而還提高對新 聞資訊性的肯定。

這些發現與國外研究顯有差異。如美國地區研究顯示,觀眾對於以 中規中矩的非感官製作手法製成的電視新聞評價高於以感官主義手法製 成的新聞(Grabe et al., 2000; Grabe et al., 2003)。由本研究結果來看, 台灣地區的閱聽人對於向好萊塢式電影手法看齊的新聞製作手法似有相 當程度的肯定。 一項以接收分析途徑進行的電視新聞閱聽人研究顯示(王泰俐, 2005),台灣地區二十歲到四十歲的閱聽族群收看電視新聞的資訊需 求,多半出自「與自身生活相關」的生活資訊需求,也就是新聞學「軟 性新聞」的領域。對於攸關公民生活的「硬性新聞」,由於閱聽人普遍 認為台灣各電視新聞頻道長期以來政治立場鮮明,因此對有關政治或公 眾生活的新聞報導出現「抗拒性解讀」的傾向,甚至認為其不足採信, 寧可轉而收看與其政治立場相近的談話性節目,更能得到「有用的資 訊」。 由於參與本文實驗的受測者年齡偏低(平均年齡 31.9),如果其收 視電視新聞的焦點原本就在「軟性新聞」,那麼能夠增加此類新聞收視 興趣的各種感官製作手法或許因而特別受到青睞。當然,這個結果也暗 示,較本研究樣本年齡為長的閱聽族群未必會對感官主義的製作形式有 如此正面的評價,這也是本研究可能限制之一。 新聞敘事模式對於新聞評價或感受的影響也有類似結果,即強調戲 劇性的故事講述手法似未影響閱聽人對可信度及資訊性的評價。閱聽人 只在新聞客觀性部分認為,資訊傳遞模式之新聞客觀性高於故事講述手 法,卻也同時認為以故事講述手法報導的新聞之新聞興奮度、愉悅度、

(36)

新聞議題嚴重性較高。 至於新聞排序的影響,以資訊處理的面向而言,感官新聞排序對閱 聽人的影響主要在新聞興奮程度及新聞注意力。感官新聞放在前段播 出,閱聽人的注意力提高,但對新聞辨識度或新聞回憶度則無顯著影 響。至於新聞評價或感受的面向,感官新聞放在前段播出對閱聽人對新 聞評價並無顯著影響,但是確讓閱聽人感覺新聞議題較為嚴重,並且提 高了閱聽新聞的愉悅度。 本文認為,電視新聞將重要新聞編輯在前段播出的既定模式已經行 之有年,容易令閱聽人認為前段播出的新聞議題嚴重性理應較高。至於 感官新聞放在前段播出可能提高閱聽興奮度或愉悅度的原因,則可能與 注意力有關,因為認知心理學的期待理論即指出,一般人對於某些信號 的持續性注意會隨著時間延長而減低(彭冉齡、張必隱,2000)。換言 之,新鮮或奇異刺激所能引起的興奮反應都有可能隨著時間延長而遞 減,放在後段播出的感官新聞或許因為閱聽人的持續注意力不足,引發 的閱聽興奮程度也降低,因此閱聽愉悅度也隨之降低。 總括而言,感官形式、敘事模式與新聞排序三個因子的交互作用對 新聞感受的影響最大,對新聞評價和資訊處理也有部分影響,顯示未來 電視新聞的閱聽人研究愈來愈無法將視覺與聽覺兩個層面的製作因素切 割開來個別探究,而須通盤考量。 在研究限制方面,本研究預設閱聽人有能力根據自我的意志與能 力,在傳播過程中接收、處理以及理解訊息,這也就等於預設閱聽人具 有辨別感官新聞與非感官新聞的能力。然而本文並未考量閱聽人的媒介 素養差異,這個預設觀點有可能成為本文的研究限制之一。 在變項測量上,由於同時探究雙重文本的電視新聞研究極為有限, 尤其資訊處理理論也欠缺電視新聞雙重文本對資訊處理影響的面向,本

(37)

研究因之在三個因子的變項測量上僅能沿用有限文獻,未能力求同一變 數的多項題項設計,因而可能影響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的限制方面,過去以實驗法進行的閱聽人研究往往招募 大學生為受試者,其外在效度容易遭受質疑。本研究原有意招募一般民 眾參與實驗以克服這個限制,但最後樣本仍以年輕族群為主,即 18 歲 到 20 歲的大學生族群仍然占最大多數(36%)。雖然實驗法一般並非 以隨機樣本,而是以實驗過程中的隨機分配作為提高研究效度的考量, 但是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要擴大解釋到一般的電視新聞閱聽人,受限於 此次便利樣本的侷限,仍需謹慎。 最後,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感官新聞當道能夠提供什麼建議?本文證 實目前電視新聞媒體慣於以感官製作或敘事形式刺激閱聽人,不但成功 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也符合媒體的收視率考量,然而新聞精緻包裝卻 無法換算成閱聽人對新聞的正確回憶。如果閱聽人對新聞內容無法產生 正確回憶,對公民參與民主社會運作所需要的政治經濟事務等議題因而 缺乏正確理解,媒體又如何奢言能夠善盡社會責任? 媒體如果將閱聽人對電視新聞感官製作或敘事形式的偏好,刻意解 釋為「觀眾就是偏好重口味的新聞」,然後依此邏輯大量以感官主義製 作手法,包裝更多感官新聞主題,自然會造成攸關公眾利益的新聞報導 被嚴重排擠的結果。換個角度看,新聞工作者何不善用閱聽人對感官製 作或敘事形式的偏好,以此形式從事較不易被閱聽人注意的、攸關公眾 利益的報導。如果新聞工作者願意多花心思把非感官新聞處理成吸引閱 聽人的「鮮嫩多汁的肉」,那麼攸關公益的非感官新聞主題至少有可能 引發年輕觀眾較高的注意力以及辨識程度、較強的情緒感受,同時也避 免過度包裝以減低其回憶程度;這或許是突破目前感官新聞充斥電視媒 體的另類思考途徑。

(38)

註釋

1 本論文為國科會計畫「電視新聞『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計畫 編號:NSC 92-2412-H-004-024)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特別感謝 《新聞學研究》兩位評審以及編委會對本文研究概念的詳盡建議。 2 簡言之,「感官主義」指涉一種電子新聞媒體近年來偏好以辛辣的 新聞主題以及令人目眩的製作形式以刺激閱聽人感官經驗的新聞包 裹手法,強調的不僅是異於傳統新聞價值的新聞主題或新聞敘事, 也同樣重視其影像處理形式。有關「感官主義」概念詳盡的定義以 及演變,請參閱〈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一文 (王泰俐,2004a)。 3 本文因為旨在探究電視新聞形式對閱聽人接收的影響,因此引用麥 克魯漢對電子媒介形式轉變如何影響閱聽人感官感受的觀點破題。 此句原文為“For the content of a medium is like the juicy piece of meat carried by the burglar to distract the watchdog of the mind" (McLuhan, 1964: 32)。

參考書目

王泰俐(2005)。《資訊娛樂化的概念詮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 計畫成果報告,NSC 93-2412-H-004-023)。台北:政治大學新 聞系。 王泰俐(2004a)。〈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 聞學研究》,81:1-41。 王泰俐(2004b)。《電視新聞「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國科會

(39)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2-2412-H-004-024)。台北:政 治大學新聞系。

黃筱珮(2005 年 1 月 22 日)。〈廣電基金公佈 2004 十大烏龍新 聞〉,《中國時報》,第 D1 版。

彭冉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Austin, W. E., & Dong, Q. (1994). Source vs. content effects on judgments

of news believability.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1(4), 973-983.

Bird, S. E. (2000). Audience demands in a murderous market: Tabloidization in U.S. television news. In C. Sparks & J. Tulloch (Eds.).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pp. 213-228). Oxford,

ML: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Brosius, H. B. (1993). The effects of emotional pictures in television new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 105-124.

Burgoon, J. K. (1978). Attributes of the newscaster’s voice as predictors of his credibility. Journalism Quarterly, 55(2), 276-281.

Carey, J. W. (1975). A cultural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2(1), 1-22.

Craik, F. I. M. & Lockart, R. S. (1972).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ur, 11, 671-684.

Cremedas, M. E., & Chew, F. (1994 August). The influence of tabloid style

TV news on viewers recall, interest and perception of import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tlanta, GA. Davis, D. K. & Robinson, J. P. (1986). News attributes and comprehension.

(40)

from television news (pp. 179-210). Thousand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Drew, D. & Reeves, B. (1980). Learning from a television news stor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7, 121-135.

Ekstrom, M. (2000). Information, storytelling and attractions: TV journalism in thre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 465-492.

Grabe, M. E. (2001). Explication sensationalism in television news: Content and the bells and whistles of form.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5(4), 635-655.

Grabe, M. E., Lang, A., & Zhao, X. (2003). News content and form: Implication for memory and audience evalu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0(4), 387-413.

Grabe, M. E., Zhou, S., Lang, A. & Bolls, P. D. (2000). Packaging television news: The effects of tabloi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ve respons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 (4), 581-598.

Graber, D. A. (1994). The infotainment quotient in routine television news: A director’s perspective. Discourse in Society, 5(4), 483-808.

Gunter, B. (1987). Poor reception: Misunderstanding and forgetting

broadcast new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awabata, M. (2005 July). Audience reception and visual presentations of

TV news programs in Jap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aipei.

Knight, G. (1989). Reality effects: Tabloid television news. Queen’s

(41)

Lang, A. (1994).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media.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Lang, A., Zhou, S., Schwartz, N., Bolls, P., & Potter, R. (2000). The effects of edits on arousal, attention and memory for television messages: When an edit is an edit? Can an edit be too much?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4(1), 94-109.

Lang, A., Bolls, P., Potter, R., & Kawahara, K.(1999). The effects of production pacing and arousing content 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elevision messag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20(5), 451-475.

Lang, A., Dhillon, K., & Dong, Q. (1995). The effects of emotional arousal and valence on television viewers’ cognitive capacity and memor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39(3), 313-327.

Lang, A., Newhagen, J., & Reeves, B. (1996). Negative video as structure: Emotion, attention, capacity, and memor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0(4), 460-477.

MacDonald, M. (2000). Rethinking personalization in current affairs journalism. In C. Sparks & J. Tulloch (Eds.).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pp. 251-266). Oxford, ML: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Y: McGraw-Hill Book.

Mundorf, N., Drew, D., Zillmann, D., & Weaver, J. (1990). Effects of disturbing news on recall of subsequently presented new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7(5), 601-615.

Newhagen, J. E. (1998). TV news images that induce anger, fear, and disgust: Effects on approach-avoidance and memory. Journal of

(42)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2(2), 265-276.

Newhagen, J. E., & Nass, C. (1989). Differential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credibility of newspapers and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6(2), 277-284.

Newhagen, J. E., & Reeves, B. (1992). The evening’s bad news: Effects of compelling negative television news images on memor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2(2), 25-42.

Schwartz, S. (197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memor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9, 217-225.

Shoemaker, P. J. (1996). Hardwired for news: Using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to explain the surveillance func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3), 32-47.

Shoemaker, P. J., Schooler, C., & Danielson, W. A. (1989). Involvement with the media: Recall versus recognition of elec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6, 78-103.

Tannenbaum, P. H. & Lynch, M. D. (1960). Sensationalism: The concept and its measurement. Journalism Quarterly, 37(2), 381-392.

Woodall, W. G. (1986).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and television news. In J. P. Robinson & M. R. Levy (Eds.). The main source: Learni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banks’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on their risk and profitability in Taiwan.We takes quarterly data of 37 commercial banks, covering the period

筆者曾經在美國的電視上,看過一個新聞專題分析的特別節目,主持人有一句話發人深 省,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On the screen we see a lot of events happening, but we know very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initial pH value, and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between Cr(IV) ion with 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o enhance the immediacy and accuracy of search and rescue missions conducted by Taiwan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ean currents and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d the structural alphabet (SA) in place of amino acids such that the primary sequence simultaneously illustrated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rface chemistry and nano-structured surface of materials on the adhesion and growth of E. PMMA and e-PTFE were used as the subs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