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位帕金森氏症患者的 WD40 domain 區域進行 PCR 增幅,

肆、結果

針對 20 位帕金森氏症患者的 WD40 domain 區域進行 PCR 增幅,

其所對應的cDNA 位置為表現子 44~51,PCR 增幅後片段大小為 1896 bp,產物經純化後進行定序分析,結果顯示於表五,共發現 G2385R G>A (ss48398568)、M2397T T>C (rs3761863)等改變胺基酸的變異,

及G2385 A>G (ss48398567)未改變胺基酸的變異。

G2385R G>A 多型性:表現子 48 的 G2385R (GGA>AGA)多型性

的異型合子定序結果顯示於圖十一 A。此多型性會新增限制酶 AccI

(GTAGAC)切位,包含 G2385R 多型性的表現子 48 片段經切割後,

會由 265 bp 的片段被切割成 186 bp 和 79 bp 兩片段(圖十一 B)。此 G2385R G>A 多型性的族群分析,共檢測了 357 位帕金森氏症患者與 260 位正常人,結果詳述於後。

合子定序結果顯示於圖十一C。此未改變胺基酸的變異並未進一步做 族群檢測。

M2397T T>C 多型性:表現子 49 的 M2397T (ATG>ACG)多型性

的異型合子、同型合子定序結果顯示於圖十二A。此多型性會新增限

制酶TaaI (ACNGT)切位,包含 M2397T 多型性的表現子 49 片段經切 割後,會由754 bp 的片段被切割成 553 bp 和 201 bp 兩片段(圖十二 B)。此 M2397T T>C 多型性的族群分析,共檢測了 357 位帕金森氏症 患者與260 位正常人,結果詳述於後。

二、cDNA 定序檢測前額顳葉失智症患者 GRN 基因變異

針對 41 位前額顳葉失智症患者的 GRN cDNA 進行 PCR 增幅,

PCR 增幅後片段大小為 2218 bp,產物經純化後進行定序分析,結果 顯示於表十一。共發現L57M (CTG>ATG)、T487I (ACC>ATC) (圖十 三A)等未報導過的改變胺基酸的突變,及 D128 (GAT>GAC) (rs25646) (圖十三 B)、3’ UTR C>T (rs5848) (圖十三 C)等未改變胺基酸的多型 性。上述變異點皆未進一步做族群檢測。

三、正常人及帕金森氏症患者的 LRRK2 基因多型性分析

本多型性分析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共有 357 位,其中女性佔 44.5%,患者年齡分佈在 24~ 94 歲,平均年齡為 67.8 歲,平均發病年 齡為62.6 歲。另外控制組共分析了 260 位正常人,其中 48.8%為女性,

年齡分佈在29 ~ 90 歲,平均年齡為 56.5 歲。

(一) 哈溫平衡檢測

帕金森氏症患者與正常人族群的 LRRK2 基因 R1398H、G2385R、

M2397T 多型性分析結果詳見於表六。依等位基因頻率及樣品總數(觀 察值),算出期望之基因數(預期值),經 chi-square 分析後,各多型性 遺傳情形皆處於哈溫平衡(P = 0.215~0.980)。

(二) 聯鎖不平衡檢測

利 用 SNPSpD 線 上 軟 體 的 聯 鎖 不 平 衡 相 關 矩 陣 (Linkage disequilibrium correlation matrix),計算 R1398H、G2385R、M2397T 等多型性位點之特徵值。若所分析的多型性位點皆聯鎖,則第一特徵 值會與多型性位點的數目相同(Cheverud, 2001)。表七中對角線上之數 值即為特徵值,三個特徵值皆介於 0.72~1.34 間,且第一特徵值 1.34

步配合 LDMAX 軟體分析各多型性位點間的聯鎖不平衡程度,得到 參數 D'與 Δ2值,D'越接近 1 表示於遺傳的傳遞下此兩個多型性位點 越不易重組,Δ2值若趨近1 則代表兩個多型性位點的聯鎖不平衡關係

越強烈。同時以此二值檢測此三個多型性點的連鎖關係,發現 G2385R

和 M2397T 間 D' = 1.00,表示此兩個多型性點不易發生重組。依據 SNPSpD 聯鎖不平衡檢測結果,校正後的 P 值須小於 0.017,差異才 達到顯著性。

(三) 多型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

帕金森氏症患者與正常人族群的R1398H、G2385R、M2397T 多 型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顯示於表八。以 chi-square 檢定後,

R1398H、G2385R、M2397T 多型性位點的基因型分佈與等位基因頻

率皆大於 0.017,即差異未達到顯著性。但在帕金森氏症族群和正常

人族群間,G2385R 的基因型與等位基因 P 值分別為 0.040、0.043,

即患者合正常人族群間,G2385R 的基因型(8.4% vs. 4.2%)與等位基因 (4.2% vs. 2.1%)頻率有差異的趨勢。進一步的罹患風險分析顯示,帶 有G2385R GA 基因型或 A 等位基因者,有較高的疾病罹患風險(Odds ratio = 2.08, 95% CI: 1.05-4.41, P = 0.044 或 2.03, 95% CI: 1.04-4.27, P

(四) 多型性配對分析

帕金森氏症患者與正常人族群的多型性配對分析顯示於表九。各 多型性的兩兩配對分析在統計上皆未達顯著差異(P = 0.056~0.356)。

帕金森氏症族群和控制組間單獨比較具有G2385R 的 GA 異型合子與 M2397T 的 CC 同型合子組合時,在帕金森氏症患者與正常人族群間 差異是顯著的(4.2% vs. 0.4%;P = 0.004,自由度 = 1)。進一步的罹 患風險分析亦顯示,同時為G2385R 的異型合子與 M2397T 同型合子 者,有較高的疾病罹患風險(Odds ratio=10.63, 95% CI: 2.08-194.26, P

= 0.024)。

(五) 多型性單套型分析

利用PHASE 軟體分析三個多型性位點間形成的各種單套型於帕

金森氏症患者與正常人族群的分佈情形,結果顯示於表十。單套型中 0 表示常見的等位基因、1 表示多型性的等位基因,於兩個族群中,

最常見的單套型為000,約佔 49.9~50.6%。其次常見的單套型是 001,

約佔35.4~38.3%。其餘 5 種單套型 010、011、100、101、111 頻率在 10%以下。帕金森氏症族群中,單套型 011 (即 R1398、R2385、T2397)

出現頻率較正常人族群高(4.0% vs. 1.9%),有差異的趨勢(P = 0.044,

自由度 = 1),但疾病罹患風險並未顯著增高(Odds ratio = 2.01, 95% CI:

0.99-4.41, P = 0.0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