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弦樂四重奏《山巒之間》自我創作分析

第二節 作品分析

參考書目

第二章 細川俊夫介紹 影響,細川俊夫自四歲學習鋼琴並接觸古典音樂,深愛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 貝多 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舒伯 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等人的作品;中學期間更是廣泛涉略不同樂種,聆賞義大利歌 劇序曲、協奏曲與百老匯音樂劇等,音樂的陪伴使他暫且忘卻升學壓力,自此對音 樂充滿熱誠。

1970 年細川俊夫初聞武滿徹(Toru Takemitsu, 1930-1996)《十一月的腳步》

(November Step, 1967),深受作品中「自然」的聲響以及聲音之間建構如宇宙般廣

6 “When I heard my mother play koto, it sounded boring to me and I understood nothing.” From Toshio Hosokawa and Jack Vonderscher, “Our Audience Consists of all People” Roche Commissions-Toshio Hosokawa, (2010):45.

闊的氛圍所感動,於是開始接觸現代音樂。7 同年,日本大阪首次主辦世界博覽會,

瑟納基斯(Iannis Xenakis, 1922-2011)與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的作品展演結合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與建築空間,產生出新穎的聲響,

令他留下深刻印象。

1971 年細川俊夫離家前往東京學習音樂,就讀東京藝術大學附屬高中音樂班,

持續精進調性音樂的演奏與分析並嘗試作曲,課餘時間則積極參與現代音樂活動。

8 1974 年他在音樂會上聽到尹伊桑(Isang Yun, 1917-1995)《禮樂》(Réak, 1966)並感 受到前所未有的情緒張力,他曾說道:「那音樂充滿了我從未聽過的強大精神性, Irino, 1921-1980)學習現代音樂理論,10 對十二音技法與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音樂的認識,令他越發嚮往至歐洲留學。1976 年在入野義朗的引薦下,

細川俊夫負笈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向尹伊桑學習作曲,尹伊 桑並不直接向他傳遞自身的音樂美學,而是教導其應用西方作曲技法建立作品的

7 細川俊夫,《魂のランドスケープ》(日本:岩波書店,1997),169-170。

8 1970 年代日本的現代音樂活動蓬勃發展,武滿徹、湯淺讓二(Yuasa Jōji, 1929-)、一柳慧 (Toshi Ichiyanagi, 1933-)、三善晃(Miyoshi Akira, 1933-2013)、高橋悠治(Yuji Takahashi, 1938-)等作 曲家正活躍於日本樂壇。

9 細川俊夫(1997),151。

10 入野義朗為日本作曲家,主要研究十二音音樂,並將多本現代音樂書籍翻譯成日文,促 成日本現代音樂的發展。在他去世後,以其名建立的「入野義朗記念賞」繼續鼓勵青年作曲家之 創作。

邏輯性。

對西方現代音樂的理解,幫助其認識聲音的組成。1978 年細川俊夫在柏林聆 賞日本雅樂演出,才驚覺日本的傳統音樂早已有微分音(Microtone)、音堆(Tone cluster)等細緻的聲響變化,遂對母國的音樂改觀,並意識到自己身為日本人,與西 方文化之間的差異。11 1980 年他 首 次參 與達 姆 士達 國 際現 代 音樂 暑期 課 程 (Darmstädter Ferienkurse für Neue Musik),結識拉亨曼(Helmut Lachenmann, 1935- ),

兩人日後在音樂上有諸多交流,拉亨曼對樂器聲響的實驗,鼓舞他應用西方樂器創 造東方的聲響,形塑個人的音樂語彙。12

1983 至 1986 年他轉往弗萊堡音樂學院 (Hochschule für Musik in Freiburg)學 習,師事胡伯(Klaus Huber, 1924-2017)與費尼豪(Brian Ferneyhough, 1943-)。13 胡伯 相當鼓勵其學習母國的傳統文化,因此,1985 年細川俊夫短暫返日,潛心研究日 本雅樂,學習日本笙與佛教聲明唱誦,並且從門脇佳吉(Kakichi Kadowaki, 1926-2017) 的著述,14 嘗試理解基督教義與佛教禪宗共通的核心思想,對日本文化的深 刻理解,影響其日後的創作哲思。隔年,引用佛教聲明的素材創作《觀想的種子》

(Seeds of Contemplation, 1986)獲得極大回響,連續幾年受邀於歐洲各地演出。

細川俊夫自求學期間便在作曲比賽中嶄露頭角,1980 年以作品《序破急》(Jo-ha-kyū, 1980)獲得義大利瓦倫提諾.布基比賽 (Valentino Bucchi Composition)首獎。

11 Toshio Hosokawa and Jack Vonderscher, “Our Audience Consists of all People” Roche Commissions-Toshio Hosokawa, (2010):45.

12 Toshio Hosokawa and Walter-Wolfgang Sparrer, 《音楽を語る──静寂と音響、影と光》

(Stille und Klang, Schatten und Licht),柿木伸之 譯 (日本:アルテス出版,2016),68。

13 費尼豪為英國作曲家,現任教於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14 門脇佳吉為日本神學家、牧師,主要研究基督教義與日本禪宗。

15 1982 年管弦樂作品《前奏曲》(Preludio, 1982)獲柏林愛樂管弦樂團成立一百週 年紀念作曲比賽(Composition competition for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一等獎,同年,再獲日本入野獎。1987 年結束留學生涯返回東京,

因旅德期間屢獲作曲獎項,而逐漸受日本樂團青睞委託創作,此後往返德日兩地,

持續耕耘作曲領域,維持豐沛的創作能量。1998 至 2007 年擔任東京交響樂團駐團 作曲家,2000 年起先後擔任琉森音樂節、威尼斯雙年展(Biennale di Venezia)、慕尼 黑新音樂糸列(Musica viva in Munich)、赫爾辛基新音樂(Musica Nova Helsinki)、華 沙秋天(Warsaw Autumn)等音樂節的駐節作曲家。並有跨界之音樂合作,如:電影 配樂作品《死之棘》(Sting of Death, 1990)、《沉睡的男人》(Sleeping Man, 1995),歌 劇《松風》(Matsukaze, 2011)與編舞家沃爾茲(Sasha Waltz,1963-)合作。16 學術研究 方面,他在 2001 年獲選為柏林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ünste in Berlin)成員;

2006/07 與 2008/09 年以特別研究員(Wissenschaftskolleg)的身份在柏林高等研究所 從事音樂研究,持續專研當代音樂。

除了自身創作與學養的累積,細川俊夫對後輩作曲家的教育,以及日本現代音 樂推廣亦不遺餘力。自 1990 年起,定期於達姆士達國際現代音樂暑期課程擔任講 師 。 1989 至 1998 年與友人共同籌 辦秋吉 台國際當 代音樂研 討會暨 音樂節 (Akiyoshidai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Music Seminar and Festival),以達姆士達音 樂營之形式作為參考,向學員介紹國際性的當代作品;1994 年受邀為武生國際音

的客座教授,包括:東京音樂大學(Tokyo College of Music)、廣島伊麗莎白音樂大 學(Elisabeth University of Music)、國立音樂大學。2012 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紫綬褒 章」17,肯定其音樂創作對日本藝術發展的貢獻。 期(1985-1996 年)與後期(1997 年迄今),以下分述各時期的創作背景與代表作品。

一、早期(1976-1984 年):

1970 年代歐洲的現代音樂百家爭鳴,初到德國的細川俊夫在尹伊桑的帶領之 下,參加許多新音樂活動,並接觸不同類型的現代音樂,其中李蓋悌(György Ligeti, 1923-2006)、彭德瑞茲基(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諾諾(Luigi Nono, 1924-1990) 等人為代表的音響學派(Sonorism)在音色與織度的發展,使他聯想到日本雅樂,對

的力量。在弦樂四重奏《原像》(Urbilder, 1980)中,他將單音視為有機體,透過弦

18 Toshio Hosokawa and Walter-Wolfgang Sparrer (2016), 74.

結合雅樂樂團演奏,從音樂中探尋人與自然及宇宙根源合而為一的時刻。19 與此同時,細川俊夫也對日本傳統樂器進行深究,陸續創作《Utsurohi》(1986)、

《挽歌》(Banka, 1989)與系列作品《群鳥之斷章》(Bird Fragments, 1990-1991)等,

而在日本傳統樂器之中,又以「笙」對其影響最大。他自與宮田女士(Mayumi Miyata, 1954-)的交流,20 領悟到演奏日本樂器並不以自身作為音樂的主宰,演奏者視自己

19 Toshio Hosokawa and Walter-Wolfgang Sparrer (2016), 88-89.

20 宮田まゆみ為日本笙演奏家,畢業於國立音樂大學,主修鋼琴,在學期間,隨小野忠雄 (Ono Tadamaro)學習雅樂。

21 作品於專為失明者建立的博物館-畫廊 TOM (Gallery TOM)展出。

除了笙的作品,他也將呼吸循環的觀念應用於其他樂器上,特別是手風琴,經 常是以持續的單音為基礎,緩慢地疊加新的音高材料,形塑一聲響集合,代表作品 為:〈線五〉(Sen V, 1992) 、《進入時間深處》(In die Tiefe der Zeit, 1994),見【譜例 2-2-3】。

【譜例 2-2-3】二重奏《進入時間深處》第 19-28 小節

另一方面,細川俊夫也受到能劇影響,而關注音樂中的垂直時間,他說道:「能 劇的擊鼓者手臂舉起的瞬間,『間』(Ma)被凝結並充滿著張力,『間』如果是虛弱的,

擊鼓的瞬間便是虛弱的,力量取決於深層的寂靜」。22 系列作品《景觀》(Landscape, 1992-1994)與《垂直時間研究》(Vertical Time Study, 1992-1994)皆是以上述概念創作。

22 Toshio Hosokawa and Walter-Wolfgang Sparrer (2016), 145.

〈垂直時間研究一〉(Vertical Time Study I, 1992)樂曲以短促、強烈的垂直聲響,阻 斷水平時間的發展,並以極微弱的長音延伸張力,表現出能劇擊鼓時空氣中的殘響 與凝結的時間,見【譜例 2-2-4】所示。

【譜例 2-2-4】室內樂〈垂直時間研究一〉第 1-3 小節

三、後期(1997 年迄今)

細川俊夫歷經前一時期對日本傳統藝術的探索,作品中具現深沉的日本文化 涵養,他並不僅是使用傳統音樂的素材或技法,而是以其中的美學精神作為個人創 作之底蘊。自 1997 年起,陸續發表許多大型作品,歌劇作品更是彰顯其獨特的日 本美學。

首部歌劇《李爾的幻影》(Vision of Lear, 1997-1998)內容描述李爾王離世前在 現實與幻覺之間飽受折磨,最終喪失理智。23 他以音樂中寂靜與聲響的互動,表 現故事的虛實,日本太鼓(ôdaiko) 隱晦的貫穿全曲,形成自然的脈動,其後的歌劇

23 歌劇文本由鈴木忠志(Suzuki Tadashi, 1939-)所著。

《班女》(Hanjo, 2003-2004)、《松風》與《靜海》(Stilles Meer, 2015),皆是以能劇

24 Toshio Hosokawa and Walter-Wolfgang Sparrer (2016), 250-251.

25 細川俊夫(1997),190-191。

1998 年開始,他創作一系列以「花」(Hana)為題材的作品,描摹花的萌發、開 花、盛綻、凋零與其短暫生命的精彩一瞬。日本人觀花,旨在於落花一瞬中感悟人 生的無常,進而追求在短暫的生命中活出精彩,就彷彿盛開的櫻花,其花期雖然只 有一週,卻在凋謝前綻放出極致的美麗;此外,世阿彌 (Zeami Motokiyo, 1363-1443) 於著作《風姿花傳》亦將能劇的最高藝術稱之為「花」,26 借喻演員成熟時期最完 美的姿態。這種自十四世紀以來主導著日本文化的「物哀」美學,深刻影響細川俊 夫的創作,代表作品有:弦樂四重奏《沉默之花》(Silent Flowers, 1998)、鋼琴協奏 曲《月光下的睡蓮》(Lotus under the Moonlight, 2006)、室內樂《時之花》(Stunden-Blumen, 2008)、法國號協奏曲《花開之時》(Moment of Blossoming, 2010)等。作品

《沉默之花》中單音的線條在 sff 後由極微弱的音量延續,並在比漸弱更短的時間 內漸強至 ff,表現出「花」由萌發至綻放的瞬間,如【譜例 2-2-5】所示。

【譜例 2-2-5】弦樂四重奏《沉默之花》第 1-4 小節

26 世阿彌為能劇創始人之一,他所著的《風姿花傳》為歷史上第一本能劇表演的相關書 籍。

另一方面,自幼成長於海岸邊,作品中也常表現對「海洋」的鍾愛。管弦樂曲

《循環的海洋》(Circulating Ocean, 2005)樂曲結構建立於水的循環,由寬闊無際的 海洋為始,經歷空氣、雲、雨而後回歸至海洋,借喻人的生命歷程。樂團的聲部各 擁獨立的時間週期,如波浪一般流動運行著,聲響之中充滿水的動態性。

近年來「河流」成為細川俊夫作品中重要的靈感來源,室內樂作品《忘川之聲》

(Klänge der Lethe, 2017)是為長笛、大提琴與鋼琴所作,長笛與大提琴流瀉出如河 流般綿長的線條,鋼琴的聲響安靜的襯托著,以希臘神話中的忘川(Lethe)為發想,

藉音樂表現對未來世界的憧憬。

第三章 管弦樂曲《織夢》樂曲分析

第一節 《織夢》之創作背景

《織夢》受羅氏(Roche)委託為琉森音樂節與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創作,

於 2010 年 8 月 28 日由威爾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1960- )指揮克利夫蘭管弦 樂團(The Cleveland Orchestra)於瑞士琉森首演,27 細川俊夫並將此曲題獻給音樂節 總監哈弗林格(Michael Haefliger, 1961-)。作品體現日本雅樂之精神,為西方現代音 樂帶來截然不同的音樂語彙,因此,2013 年他憑藉這首作品獲得英國作曲家獎

(British Composer Awards)。

此曲的樂曲解說收錄於《羅氏委員會-細川俊夫》,筆者之中譯如下:

育我的音樂。28

Senza Tempo

28 Toshio Hosokawa, “Woven Dreams (2009) for Orchestra” Roche Commissions-Toshio Hosokawa, (2010):137-139.

《織夢》全曲皆為四八拍,見表格統整可發現,速度的改變為漸進式的,這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