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 √。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64-95)

發現這兩個都是與 √5 有關的同類方根,1

2 個 √5 減掉 25 個 √5 就是有 (1

2−2

5) 個√5,(1

2−2

5) 同時通分母後 (5

10− 4

10) = 1

10 。所 以合併後就是 1

10√5。

63

重點提問

1.請用自己的話解釋什麼是「同類方根」?

2. 連連看,將同類方根連在一起。

√2 √24 √5

2 3√7 √2

√12

3

√3 √5 2√6 2√2 1

7√7 3. 請問根式的加法怎麼運算?

請用這個運算規則計算 2√5 + 5√2 − √5 − 3√2 。

4. 「4√8 + √3 − √2 + 2√3 − √5」

64

(1)上面根式當中,請問有幾類同類方根?

(2)計算上面根式,並將結果化為最簡根式。

C.隨堂練習

1.計算下列各式,並將結果化為最簡根式。

(1) 3√3 + 2√3 (2) 6√6 − √6 (3) √7 + 3√7

65

2.計算下列各式,並將結果化為最簡根式。

(1) 6√2 + 4√3 + √2 − 2√3 (2) 6√13 + 3√7 − 5 − 6√7 − √13

3.計算下列各式,並將結果化為最簡根式。

(1) √27 − √24 (2) 2√75 + √108

4.計算下列各式,並將結果化為最簡根式。

(1) √363 − 2√27 + 4√48 (2) √5 + √45 + √125 + √245

5.計算下列各式,並將結果化為最簡根式。

66

(1) 2

√3+√3

2 (2) √8

9− √9

8

67

單元二:根式的運算

課文 D:根式的四則運算

接下來我們要來看根式的四則運算,既然是四則運算,當然有加減 跟乘除還有括號都存在。

我們先來看一下分配律的題目!

Ex1.計算 √3(√15 + √21),並化為最簡根式。

解:

√3(√15 + √21) = √3 × √15 + √3 × √21 =

3√5 + 3√7

說明:

這其實是分配律,括號中的 √15 跟 √21 其實共同擁有外面的 √3,我們將 √3 乘進去 √3(√15 + √21) =√3 × √15+

√3 ×

√21

我們可以用「集滿兩個換出去」,15 拆成 3 × 5、21 拆成 3 × 7

√3 × √15 + √3 × √21

所以 √3 × √15 = 3√5、√3 × √21 = 3√7,

答案就是 3√5 + 3√7。

68

Ex2.計算 (3√5 − 2)(4√5 + 3),並化為最簡根式。

解:

(3√5 − 2)(4√5 + 3) =3√5 × 4√5

+ 3√5 × 3 − 2 × 4√5 − 2 × 3

= 60

+ 9√5 − 8√5 − 6

=

54 + √5

說明:

這是兩個根式乘以兩個根式,就是利用分配律分別相乘,

(3√5 − 2)(4√5 + 3)

第一個箭頭:3√5 × 4√5,外面乘外面3 × 4 = 12、裡面乘裡面

√5 × √5 = 5,所以第一個就是12 × 5 = 60。

第二個箭頭:3√5 × 3 = 9√5。

第三個箭頭:−2 × 4√5 = −8√5。

第四個箭頭:−2 × 3 = −6。

所以就是 60

+ 9√5 − 8√5 − 6 ,

同類方根可以合併,60 − 6 = 54、9√5 − 8√5 = √5,

因此 54 + √5 就是答案。

69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跟乘法公式有關的題目!

Ex3.計算下列各式,並化為最簡根式。

(1) (3 − 2√7)2 (2) (2√5 + 3√2)2 (3) (√5 + 1)(√5 − 1)

解:

(1)

(3 − 2√7)2 = 32− 2 × 3 × 2√7 + (2√7)2

= 9 − 12√7 + 28 =

37 − 12√7

說明:

這一小題其實就是利用差的平方公式:(𝑎 − 𝑏)2 = 𝑎2− 2𝑎𝑏 + 𝑏2

把 (3 − 2√7)2 括號內的 3 當成 𝑎,2√7 當成 b 。 所以 (3 − 2√7)2 = 32− 2 × 3 × 2√7 + (2√7)2

( 𝑎 − 𝑏 )2 = 𝑎2− 2𝑎𝑏 + 𝑏2

= 9 − 12√7 + 28 = 37 − 12√7

70

(2)

(2√5 + 3√2)2 = (2√5)2+ 2 × 2√5 × 3√2 + (3√2)2

= 20 + 12√10 + 18 =

38 + 12√10

說明:

這一小題其實就是利用和的平方公式:(𝑎 + 𝑏)2 = 𝑎2+ 2𝑎𝑏 + 𝑏2

把 (2√5 + 3√2)2 括號內的 2√5 當成 𝑎,3√2 當成 b 。 所以 (2√5 + 3√2)2 = (2√5)2+ 2 × 2√5 × 3√2 + (3√2)2

( 𝑎 + 𝑏 )2 = 𝑎2 + 2𝑎𝑏 + 𝑏2

= 20 + 12√10 + 18 = 38 + 12√10

(3)

(√5 + 1)(√5 − 1) = √52− 12 = 5 − 1 =

4

說明:

這一小題其實就是利用平方差公式:(𝑎 + 𝑏)(𝑎 − 𝑏) = 𝑎2 − 𝑏2 √5 當成 𝑎,1 當成 b 。

所以 (√5 + 1)(√5 − 1) = √52− 12

( 𝑎 + 𝑏 )( 𝑎 − 𝑏 ) = 𝑎2 − 𝑏2

= 5 − 1 = 4

71

看完一些根式的四則運算後,我們來看個奇怪分數: 2

√5:1。 請問一下這個奇怪的分數: 2

√5:1 是不是一個最簡根式?

當然不是啊!看它的分母:√5 + 1 ,含有根式,而且實際上它還可 以繼續化簡,化簡到分母不含有根式。

文本 B 當中有提到,當分母為一個 √𝑎 時,再乘一個 √𝑎 就會使得

「√𝑎 × √𝑎 = 𝑎」,分母的根式就會消除。

如果我們 2

√5:1 分子分母同乘以 √5 ,會發現 (√5 + 1) × √5 = 5 +

√5,分母一樣會有根式。

那該怎麼辦呢?

我們就利用平方差公式:(𝑎 + 𝑏)(𝑎 − 𝑏) = 𝑎2− 𝑏2 來解決這個問題。

分母是 (√5 + 1) ,就把它當成是 (𝑎 + 𝑏) ,那還需要乘以一個 (𝑎 − 𝑏) 來湊成平方差公式,也就是還需要乘以 (√5 − 1)。

(√5 + 1)(√5 − 1) = (√5)2− 12 = 5 − 1 = 4 ,這樣分母就成功消 除根式了。

分母乘以 (√5 − 1),要維持分數的相等,當然分子也要乘以(√5 − 1)。

所以 2

√5:1 = 2(√5;1)

(√5:1)(√5;1) = = (√5;1)

2 , (√5;1)

2 就是 2

√5:1 的最簡根式。

我們來看一題練習題。

Ex4.將下列根式化為最簡根式

72

(1) 7

√13;√6 (2) 2

√21:5 解:

(1) 7

√13;√6= 7(√13:√6)

(√13;√6)(√13:√6) = 7(√13:√6)

√132;√62 = 7 ( 13 6)

7

=

√13 +

√6

說明:

分母是 (√13 − √6) ,要利用平方差公式將分母有理化,所以 將它分子分母同乘以 (√13 + √6)。

分母 (√13 − √6) × (√13 + √6) = √132 − √62 = 13 − 6 = 7;

分子就是 7 × (√13 + √6)。

發現分子分母可以同時約掉 7 , 7 ( 13 6)

7

= √13 + √6 。

(2) 2

5:√21 = 2(5;√21)

(5:√21)(5;√21) =2(5;√21)

52;√212 = =5;√21

2

說明:

分母是 (5 + √21) ,要利用平方差公式將分母有理化,所以將 它分子分母同乘以 (5 − √21)。

分母 (5 + √21) × (5 − √21) = 52 − √212 = 25 − 21 = 4;

分子就是 2 × (5 − √21)。

發現分子分母可以同時約 2, =5;√212

73

重點提問

1. 請問如何化簡一個分母為 √𝑎 − √𝑏 的根式呢?

請利用這個方法將 1

√7;√6 化為最簡根式。

D.隨堂練習

1.計算 √10(√15 + √6),並化為最簡根式。

2.計算 (2√7 + 3)(√7 − 4),並化為最簡根式。

3.計算下列各式,並化為最簡根式。

(1) (5 + 3√2)2 (2) (5√2 − 2√3)2 (3) (4 + 3√7)(4 − 3√7)

74

4.將下列根式化為最簡根式 (1) 11

√15;√4 (2) 9

√18:6

75

單元三:畢式定理 課文 A:畢式定理

我們國小學過,一個三角形當中如果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我們就 稱那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單元當中,直角三角形很重要!

如右圖,在直角三角形當中,

直角的兩個旁邊,我們都稱為「股」;

不是直角的旁邊,是直角的對面,我們稱它為「斜邊」。

而在中國著名的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直角兩旁較短的邊 為「勾」、較長的邊為「股」;直角的對面,稱為「弦」。

那這兩股與斜邊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從下面的圖來試著觀察看看!

在圖中,有 4 個直角三角形跟 1 個正方形甲,合成一個大正方形。

而且這 4 個三角形其實都是一樣的。

所以 正方形甲的面積 = 大正方形 − 四個直角三角形面積

= − 四個

𝑐2 = (𝑎 + 𝑏)2 − 4 ×𝑎𝑏

2

76

= 𝑎2+ 2𝑎𝑏 + 𝑏2 − 2𝑎𝑏

= 𝑎2+ 𝑏2

從上面的說明,我們就可以知道:𝑐2 = 𝑎2+ 𝑏2, 而 𝑎, 𝑏, 𝑐 其實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

𝑐 就是這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𝑎, 𝑏 就是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兩股,

所以 𝑐2 = 𝑎2 + 𝑏2 代表的就是

「直角三角形中,斜邊平方等於兩股平方和」,

這種關係我們就稱作畢氏定理或勾股定理。

我們來練習一下題目!

Ex1.已知下列各直角三角形的兩股長,求斜邊長。

(1) (2) 解:

(1) 假設斜邊為 𝑥 ,根據畢氏定理「斜邊平方等於兩股平方和」,

𝑥2 = 52 + 122 = 25 + 144 = 169 𝑥 = ±√169 = ±13

因為斜邊長 > 0,所以斜邊長= 13。

(2) 假設斜邊為 𝑦 ,根據畢氏定理「斜邊平方等於兩股平方和」,

77

𝑦2 = 72+ 242 = 49 + 576 = 625 𝑦 = ±√625 = ±25

因為斜邊長 > 0,所以斜邊長= 25。

上面這題是我們知道兩股長,利用畢氏定理求斜邊長。

接下來我們知道斜邊及其中一股長,要利用畢氏定理求另一股長。

Ex2.已知下列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及一股長,求另一股長度為何?

(1) (2)

解:

(1)設要求的股長為 𝑥 ,根據畢氏定理「斜邊平方等於兩股平方和」,

𝑥2+ 32 = 52⇒ 𝑥2+ 9 = 25 ⇒ 𝑥2 = 25 − 9 = 16 𝑥 = ±√16 = ±4 ,股長必為正的,所以另一股為 4 。

(2) 設要求的股長為 𝑦 ,根據畢氏定理「斜邊平方等於兩股平方和」,

𝑦2+ 82 = 172⇒ 𝑦2+ 64 = 289 ⇒ 𝑦2 = 289 − 64 = 225 𝑥 = ±√225 = ±15 ,股長必為正的,所以另一股為 15 。

78

Ex3.求出下列各矩形的對角線長。

(1) (2)

解題思維:

我們如果有直角三角形,就可以利用畢式定理了,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做出直角三角形。

因為矩形四個是直角,所以將對角線畫起來,

連起來後就有直角三角形了!

這個直角三角形裡,

剛好矩形的長跟寬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兩股,

對角線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

接下來就可以利用畢式定理「斜邊平方等於兩股平方和」,求 出矩形的對角線長了!

解:

(1) 將對角線令為 𝑥 ,

根據畢氏定理可以列式:𝑥2 = 82+ 132 𝑥2 = 82+ 132 = 64 + 169 = 233,

𝑥 = ±√233 (因為對角線長是長度,所以負不合)

79

所以對角線長= √233。

(2) 將對角線令為 𝑦 ,

根據畢氏定理可以列式:𝑦2 = 62 + 42 𝑦2 = 62 + 42 = 36 + 16 = 52,

𝑦 = ±√52 = ±√4 × 13 = ±2√13(對角線長是長度,故負不合) 所以對角線長= 2√13。

好,再來我們看一些畢氏定理的應用!

Ex4.如圖直角三角形邊長為 5、12、13,

求斜邊上的高。

解題思維:

我們先看一下要求的東西,斜邊上的高是哪一個咧?

這是直角三角形,直角在 ∠C,

所以斜邊在 13 這段(也就是𝐴𝐵̅̅̅̅),

所以斜邊上的高指的就是 𝐶𝐷̅̅̅̅ 。 那這要怎麼求呢?

我們來想,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有幾種算法。

先隨便畫一個三角形,讓這個三角形的三邊長為 𝑎、𝑏、𝑐。

我們可以先用 𝑎 當底,三角形的面積是 底×高

2 ,

80

高就是藍色這段,先叫做 ℎ𝑎 ,代表這是以 𝑎 為底的高,

所以面積的第一種算法為 𝑎×ℎ2 𝑎

第二種算法我們以 𝑏 當底,這樣的高就是橘色這段,

我們叫做 ℎ𝑏,所以面積的第二種算法為 𝑏×ℎ2𝑏

那我可不可以以 𝑐 當底?當然也可以,它的高是誰?

就是下圖綠色的那段,我們叫做 ℎ𝑐

因為它是以 𝑐 為底的高,這樣面積就是 𝑐×ℎ2 𝑐

這樣三角形的面積就有三種算法啦!但是我們算的是同一個三角形,

因此不管我用哪種算法,算出來的面積都要一樣!

𝑎 × ℎ

𝑎

2

=

𝑏 × ℎ

𝑏

2

=

𝑐 × ℎ

𝑐

2

接著我們就可以用這個方式找出斜邊上的高。

在這個直角三角形裡面,它的面積算法有兩種:

第一種,我可以用 𝐴𝐶̅̅̅̅當底,因為 ∠C 是直角,所以 𝐵𝐶̅̅̅̅̅ 就是他的高,

這樣第一個三角形面積算法就是 𝐴𝐶̅̅̅̅×𝐵𝐶̅̅̅̅

2 。

第二種,我也可以用斜邊 𝐴𝐵 ̅̅̅̅̅ 當底,這時候的高就是 𝐶𝐷̅̅̅̅ ,而面積

81

就是 ̅̅̅̅×𝐶𝐷𝐴𝐵2̅̅̅̅

那這兩個算的是同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所以會一樣。

然後就可以解出斜邊上的高 𝐶𝐷̅̅̅̅ 了!

解:

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三角形面積= 5×122 設斜邊上的高為 𝐶𝐷̅̅̅̅ ,則三角形面積=13×𝐶𝐷̅̅̅̅

2 ,

5 × 12

2

=13 × 𝐶𝐷̅̅̅̅

2 兩邊都有 2 ,所以把 2 約掉,

5 × 12

2

= 13 × 𝐶𝐷̅̅̅̅

2 要求 𝐶𝐷̅̅̅̅ ,所以把 13 移過去,

𝐶𝐷̅̅̅̅ = 5 × 12

13 =

60 13

省思:

當然你可以把這個公式化,

如果有一個直角三角形,兩股分別為 𝑎、𝑏,斜邊為 𝑐。

那斜邊上的高 ℎ 就會等於 𝑎×𝑏

𝑐 。 為什麼?因為 𝑎×𝑏

2 = 𝑐×ℎ

2 ,所以 ℎ = 𝑎×𝑏

𝑐 ,也就是兩股乘起來除以斜 邊。

82

Ex5.

如圖,放著一把 5 公尺的長梯於牆上,

梯腳離牆角 1.4 公尺,求:

(1)梯頂離地面多少公尺?

(2)若欲將梯頂降低 80 公分,則梯腳須向後移動多少公分?

解:

(1)

首先,我們先看紅色這把梯子。

梯腳離牆角 1.4 公尺,梯子長 5 公尺,

要求梯頂距離地面的高度,也就是下圖中棕色這段的長度,

這裡就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

這個紅色直角三角形,斜邊是 5,其中一股長 1.4,

就可以假設要求的為 ℎ。

2 = 52− 1.42 = 25 − 1.96 = 23.04 ℎ = ±√23.04。那 23.04 怎麼開根號呢?

先把 23.04 化成分數,再來上面開上面,下面開下面:

83

√23.04 = 2304

100 = √2304 10 接著 2304 利用短除法算一下:

2304 = 42× 122 4 2304

4 576 12 144 12

知道 2304 開出來是 48,因為有兩個 4,和兩個 12。

所以

√23.04 = 2304

100 = √2304 10 =48

10 = 4.8 因此 ℎ = ±4.8,那因為是高度,所以負不合。

所以梯頂離地面 4.8 公尺。

(2)

如果要將梯頂降低 80 公分,也就是 0.8 公尺。

原本高度 4.8 公尺,降低了 0.8 公尺,變成 4 公尺。

再想想看樓梯的長度會不會隨著它降低而改變?

看圖,樓梯掉落(藍色變紅色)長度依然不變,還是維持 5 。 所以這裡形成新的直角三角形。

看綠色直角三角形,斜邊 5,一股長為 4,就可以假設所求為 𝑎 。

84

𝑎2 = 52− 42 = 25 − 16 = 9 𝑎 = ±√9 = ±3(負不合)

但題目是問梯腳後移多少?

原本梯腳離牆角為 1.4,但後來的梯腳離牆角為 3,所以要後移多少?

當然就是 3 − 1.4 = 1.6,所以後移 1.6 公尺。

85

重點提問

1. 請問什麼是「畢氏定理」?

請根據上面的課文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個定理。

2. 根據上面的課文,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高如何計算?

請利用這個方法計算直角三角形邊長為 7、24、25 斜邊上的 高。

A.隨堂練習

1.已知下列各直角三角形的兩股長,求斜邊長。

(1) (2)

86

2.已知下列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及一股長,求另一股長度為何?

(1) (2)

3.求出下列各矩形的對角線長。

(1) (2)

4.如圖直角三角形邊長為 3、4、5,求斜邊上的高。

5.平安拿一鋁梯在離牆 6 公尺處斜放在牆邊,此時梯頂剛好離地面 6 公尺(如圖所示),求:

87

(1)鋁梯有多長?

(2)今移動此鋁梯使它在離牆 2 公尺處斜放,則梯頂離地面多少公 尺?

88

單元三:畢式定理

課文 B: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

接下來我們來看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

首先,先來看兩點在同一水平上。

兩點在同一水平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舉個例子,如右圖,有兩點 A(1,2)、B(4,2),

這兩點是水平的,而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藍色的那段,

那要怎麼算呢?數一下,會發現距離就是 3 。

但當數字很大的時候就很難用數的就可以數的出來了!

所以我們分析一下,距離 3 還可以怎麼算出來?

A、B 兩點的 y 坐標都是 2 ;

而 A 的 𝑥 坐標是 1 ,B 的 𝑥 坐標是 4。

會發現在同一水平上的這兩點距離其實就是它們 𝒙 坐標的差,

所以其實就是 4 − 1 = 3。

Ex1.如右圖,坐標平面上有 P(5,2)、Q(−3,2) 兩點,

求 P、Q 兩點之間的距離 𝑃𝑄̅̅̅̅ = ?

解:P、Q 的 y 坐標都相同,P、Q 在同一水平上,

所以它們的距離會是它們 𝑥 坐標的差 5 − (−3) = 5 + 3 =

8。

89

再來我們來看一下在同一鉛垂線上的兩點間距離。

舉個例子,如右圖,有兩點 B(4,2)、C(4,6),

這兩點是鉛直的,而它們間的距離就是粉紅色的那段,

那要怎麼算呢?

我們來看一下 B、C 兩點的 𝑥 坐標都是 4 ; 而 B 的 𝑦 坐標是 2 ,C 的 𝑦 坐標是 6。

會發現在同一水平上的這兩點距離其實就是它們 𝒚 坐標的差,

所以其實就是 6 − 2 = 4。

Ex2.如圖,坐標平面上有 P(1,2)、Q(1, −3) 兩點,

求 P、Q 兩點之間的距離 𝑃𝑄̅̅̅̅ = ?

解:P、Q 的 𝑥 坐標都相同,P、Q 在同一鉛直上,

所以它們的距離會是它們 𝑦 坐標的差 2 − (−3) = 2 + 3 =

5。

最後一種就是不在同一水平也不是在同一鉛垂線上的兩點距離。

舉個例子,如右圖,有兩點 A(1,2)、C(4,6),

A、C 兩點的 𝑥 坐標不相同,而且 𝑦 坐標不相同,

所以不在同一水平上也不在同一鉛垂線上。

那該怎麼求出它們的距離呢?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64-9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