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偶氮還原修飾電極之表面影像分析

第二章 實驗

3.4 偶氮還原修飾電極之表面影像分析

對於蛋白質吸附於 Phenothiazine 修飾電極表面的行為,我們也 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Tapping mode)與掃瞄式穿隧顯微鏡(STM) 顯影技術進行影像分析,其中我們也以導電模式原子力顯微鏡 (C-AFM)進行分析比較。理論上,AFM 是以原子間交互作用力得到 待測物表面形貌,而 STM 則是藉由探針與待測物間穿隧電流成像,

至於 C-AFM,則是利用導電度差異進行顯像。利用 Tapping mode AFM 對 ITO、ITO|TB、ITO|TB|FT、ITO|TB|GOx 與 ITO|TB|ST 進行表面分 析所得影像如圖 3-24 與 3-25 所示。若進一步將圖中表面粗糙度進行 分析,其結果如圖 3-26 所示。我們發現以偶氮化製得的電極經蛋白 質修飾後,其表面粗糙度比未修飾前大,顯示 TB 可將蛋白質吸附於 其表面。我們也發現:雖然以氧化聚合而得的電極,經蛋白質修飾後 的表面粗糙度變小,顯示蛋白質可能吸附於 TB 膜凹槽之內,但因其 表面粒子寬度明顯變大,與前者結論頗為一致。

圖 3-24 . (a) ITO、(b) ITO|TB、(c) ITO|TB|FT、(d) ITO|TB|GOx 與(e) ITO|TB|ST 之 AFM 表面影像,其中 TB 是由偶氮化修飾而得。Scan size 500 nm × 500 nm,Data scale:20 nm,掃描速率 1 Hz。

圖 3-25 (a) ITO、(b) ITO|TB、(c) ITO|TB|FT、(d) ITO|TB|GOx 與(e) ITO|TB|ST 之 AFM 表面影像,其中 TB 是由氧化聚合法製備而得。

Scan size 500 nm × 500 nm,Data scale:20 nm,掃描速率 1 Hz。

a b c d e 4

5 6 7 8 9 10

11 A

B

R o u g h n e ss ( n m )

圖 3-26 (a) ITO、(b) ITO|TB、(c) ITO|TB|FT、(d) ITO|TB|GOx 與(e) ITO|TB|ST 之 AFM 表面粗糙度分析,其中曲線(A)為偶氮化修飾的電 極,而(B)為以氧化聚合而得。

由於 STM 的探針針尖比 AFM 細緻,理論上應可獲得較精確的待 測物表面,我也在液相中對前述電極進行 STM 影像分析,其結果如 圖 3-27 與 3-28 所示。也對表面影像做粗糙度分析,如圖 3-29,發現 ITO|TB 電極表面粗糙度變化情形與 AFM 結果相符,但由於粗糙度無 法分辨蛋白質粒徑所以我改用寬度做分析。我們也藉由 C-AFM 進行 分析,最後並將三種顯影技術對於蛋白質粒徑進行分析,所得結果如 表 3-2 所示。我們發現:由 STM 所測得的粒徑大小與文獻(23~25)最為 接近,代表探針針尖大小與成像方式是觀察奈米級影像的重要因素。

圖 3-27 (a) ITO、(b) ITO|TB、(c) ITO|TB|FT、(d) ITO|TB|GOx 與(e) ITO|TB|ST 在液相中所得的 STM 影像,其中 TB 是以偶氮環化修飾琺 製備而得。Scan size: 200 nm × 200 nm,穿隧偏壓:100mV,Data scale:

10 nm,掃描速率:15 Hz,溶液:二次去離子水。

圖 3-28 (a) ITO、(b) ITO|TB、(c) ITO|TB|FT、(d) ITO|TB|GOx 與(e) ITO|TB|ST 極在液相中所得的 STM 影像,其中 TB 是以氧化聚合法修 飾,Scan size:200 nm × 200 nm,穿隧偏壓:100mV,Data scale:5 nm,

掃描速率:15 Hz,溶液:二次去離子水。

a b c d e 4

5 6 7 8 9

A B

R o u g h n e ss ( n m )

圖 3-29 (a) ITO、(b) ITO|TB、(c) ITO|TB|FT、(d) ITO|TB|GOx 與(e) ITO|TB|ST 在液相中所得的 STM 影像面粗糙度分析。其中曲線(A)為 偶氮化修飾的電極,而(B)為以氧化聚合而得。

進行 C-AFM 分析前,我們先對 ITO;ITO|TB 以及蛋白質修飾後 電極進行 I-V curve 分析,發現若將偏壓設於 0.5 V 時,三者差異最 大,結果如圖 3-30 所示。有鑑於此,我們便將 C-AFM 偏壓固定於 0.5 V,以分析蛋白質吸附情形,結果如圖 3-31 與 3-32 所示。

1.5 1.0 0.5 0.0 -0.5 -1.0 -1.5 -35

-30 -25 -20 -15 -10 10 15 20 25 30 35 -5 0 5

C u r r e n t (p A )

E (V) vs. SCE

(A) (B)

(C)

圖 3-30 以 AFM 導電探針對(A) ITO|TB|FT、(B) ITO|TB 與(C) ITO 所 測得的 I-V 曲線,掃瞄速度:1.97 Hz。

圖 3-32 以氧化聚合法所得的 ITO|TB 電極(a)吸附 FT (b)、GOx (c)、

與 ST (d)所測得之 C-AFM 影像,掃瞄速度:1 Hz,掃瞄範圍:1 m

× 1 m,Data scale:5 nA。

為降低基材粗糙度對 STM 影像分析之影響,我們也把鐵蛋白滴 在 HOPG 上,在水相進行 STM 分析,並成功觀察到鐵蛋白影像,

其高度為 12 nm,寬度約為 14 nm,如圖 3-34 所示,與理論值頗為 吻合。

表 3-5 各種顯影技術對蛋白質粒徑進行分析所得結果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M/nm STM/nm C-AFM/n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x 25.39 12.01 21.31 FT 20.05 12.89 24.58 ST 33.39 34.79 29.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 3-34 以自製鉑銥合金探針在二次去離子水溶液中觀察單一鐵蛋白 吸附顆粒影像,Scan size: 80 nm × 80 nm,穿隧偏壓 : 100 mV,Data scale :10 nm,掃描速率:15 Hz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