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傳統租稅轉嫁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首先,本文介紹非雙邊市場的租稅歸宿理論沿革,瞭解彈性理論之限制,以 及超額轉嫁發生之原因。再來,由於傳統租稅歸宿理論未考慮到間接網路外部性 的作用,而雙邊市場有,因此接著回顧目前雙邊市場領域之租稅歸宿研究,但由 於雙邊市場此類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亦略比較雙邊市場間接網路外部性之經濟 模型建構,以了解何者較適合作為本研究後續課稅分析之指引。

第一節 傳統租稅轉嫁理論

傳統經濟學認為租稅歸宿取決於彈性。根據 Rosen and Gayer(2014)教科 書,在完全競爭市場且在消費者正確認知其面對的稅率假設下,不論從量稅或從 價稅,若生產者為法定租稅歸宿,其是否將租稅轉嫁給消費者取決於供給價格彈 性或需求價格彈性。當需求價格彈性無限大,生產者不會轉嫁租稅給消費者,稅 後消費者價格和稅前一樣。當需求沒有彈性,生產者會百分之百轉嫁租稅給消費 者,消費者價格上漲幅度等於租稅金額。在這兩極端狀況之間,當需求具有部分 彈性,則是消費者與生產者各自負擔一部份租稅,若需求彈性較小,則消費者負 擔的比例多;供給彈性較大,則生產者自己負擔的比例便少。

不過,若放寬上述假設或加入其他考量將有可能影響租稅歸宿,甚至轉嫁幅 度超過百分之百,換言之,出現超額轉嫁的情形。根據Besley and Rosen(1999)

的統整,在不完全競爭市場,長期時,各種轉嫁幅度都有可能,包含超額轉嫁。

在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下不可能出現超額轉嫁的情形,如果長期時供給彈性為無 限大,供給曲線會是一條水平線,則課稅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相當於租稅金額。

若長期時供給具有部分彈性,供給曲線有正斜率,則課稅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小 於租稅金額。

首先,Bishop (1968)即提出獨佔市場中,從量稅會產生超額轉嫁。Fullerton and Metcalf(2002)以成本加成率的概念整合完全競爭、獨佔與寡佔市場。舉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言:當邊際成本固定、生產者追求利潤極大化,其均衡價格可寫成:

m p c

1 1

 ,

p 為價格、c 為邊際成本、m 為生產者家數、𝜀 為彈性。完全競爭市場為生產者 家數等於無限多的特例;獨佔市場 則可 視 為生產者家數只有一家的特例。

1 1/m

/

1  為成本加成率,彈性越小者,1/

11/m

越大、加成率越大;彈性 越大者,1/

11/m

越小、加成率越小。

除此之外,Fullerton and Metcalf(2002)更以固定彈性需求函數(constant elasticity demand),綜合分析在從量稅下,三種市場結構的租稅歸宿。延續上段 假設,但加入稅率t、需求函數q1/p,其稅後均衡價格可寫成:

m

t p c

1 1

  ,

由上述式子可發現,稅前稅後價格差異在於:從量稅提高了邊際成本。就租稅轉 嫁層面而言,首先,完全競爭市場由於生產者家數無限多,m 趨近於無限大,價 格對稅率的變動為1/

11/m

1,代表在完全競爭市場不會發生超額轉嫁,只 會有百分之百轉嫁。其次,在獨佔市場,不論稅前稅後,當彈性小於1 時,獨佔 者不會進行生產,因為此時價格少於邊際成本。獨佔者會在彈性大於1 時進行生 產,此時,價格對稅率的變動1/

11/m

會大於 1,代表有超額轉嫁發生。最 後,寡占市場也不會在m 小於 1 時生產,因為此時邊際收益為負。因此,當

m 大於 1,價格對稅率的變動1/

11/m

會大於 1,代表有超額轉嫁發生。

寡占市場和獨佔市場之所以有可能發生超額轉嫁,是因為生產者具備市場力 量並且有為因應市場結構達到利潤極大化的訂價策略考量。當生產者理解到將租 稅轉嫁給消費者,因為消費價格增加可能會導致需求減少時,在某些條件下,如:

固定彈性需求函數,生產者會透過對課稅商品轉價超過租稅金額的漲幅來稍微補 償因為需求減少所損失的利潤。

Spoerer(2008)指出,在寡占市場,從量稅導致邊際成本增加,連帶導致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格增加,需求量以及均衡生產者數量減少,留存於市場上的生產者因均衡生產者 數量減少增加其議價能力,這個能力將發揮在把價格訂於邊際成本之上,此時,

若需求無彈性,將發生超額轉嫁。

除了挑戰完全競爭市場生產家數的假設,亦有文獻從挑戰完全競爭市場商品 同質的角度出發而後得到超額轉嫁的結果,Barzel(1976)提出:消費者其實是 根據產品眾多且不同的特質衡量產品價值,而生產者可以調整產品應稅特質、未 稅特質的比例,進而調整價格。在市場利潤為零、生產者為法定租稅歸宿的假設 下,Barzel(1976)發現:由於從量稅是對產品消費量課稅,生產者可藉由改進 產品品質來減少租稅負擔,理由是:一、產品品質不是課稅稅基;二、提高品質 可以增加消費者願付價格,當均衡價格增加,均衡數量減少,從量稅負因此變少。

同樣假設下,若課從價稅,由於稅基為產品價格,而產品價格涵蓋了消費者對品 質的考量,所以從價稅會導致品質的下降,進而減少消費者願付價格,均衡價格 減少的同時也減少了從價稅稅負。根據前述原因,在轉嫁程度方面,同樣面對從 量稅,完全競爭市場商品同質假設下所得到的稅後價格將小於當生產可以控制產 品價質組成要素時的稅後價格;面對從價稅,完全競爭市場商品同質假設下所得 到的稅後價格將大於當生產可以控制產品價質組成要素時的稅後價格。進一步推 論,在完全競爭市場商品同質假設下轉嫁程度最多為百分之百,而當商品可以不 同質,從量稅將導致超額轉嫁發生。

以上文獻均為分析單一市場下,課稅所造成的變化,是謂部分均衡模型。當 考慮市場互動,則需以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租稅歸宿。Harberger(1962)建立兩產 品1 和 2、兩要素資本和勞動的模型,假設完全競爭市場、要素可以自由流動、

需求只依兩產品相對價格變動、固定規模報酬等後,發現:若只對產品1 的資本 報酬課稅,當兩產品生產使用相同勞動、資本比例,則轉嫁幅度依產品需求彈性 與要素替代彈性而不同,這代表當市場有互動,需求彈性對租稅歸宿的影響,需 依照市場互動模式進行修正,當要素可以流通,則要素替代彈性便須列入考慮,

以下進行說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需求彈性對應到產出效果,所謂產出效果指:當產品需求增加,生產者便增 加該產品的生產。課稅導致產品1 成本增加,反映於價格,產品 1 價格上升導致 需求減少,若需求彈性大,則產品1 價格上漲相同幅度,需求量減少地多,產品 1 生產者因為需求減少便減少生產,其對資本的需求量也就減少了。相較產品 1 價格反映課稅所增加的成本,產品2 價格因為沒有被課稅所以比產品 1 便宜,消 費者因此增加對產品2 的需求,產品 2 生產者因此增加產品 2 的產量,也增加對 資本地需求,所以不被產品1 需要的資本會到產品 2 尋求被使用的機會,但此時 資本價格需要減少,否則會增加產品2 的成本,兩產品相對價格若與稅前相同,

需求量便不會產生變化,生產者也不會想增加產品2 的產量。

要素替代彈性對應到要素替代效果,所謂要素替代效果指:當一項要素相對 價格變貴,生產者便多使用另一項要素。當兩產品要素替代彈性相同,代表當資 本價格不變時,只要產品1 減少的生產量等於產品 2 增加的生產量時,產品 1 減 少的資本使用量會等於產品2 增加的資本使用量,而又因為產品 1 所減少的資本 使用量,是根據百分之百反映租稅金額的資本價格上漲幅度,只有當資本價格下 降幅度與租稅金額相同、承擔百分之百的稅負,回到其未稅前的價格,才有可能 被產品2 所增加的資本需求吸收。如果產品 1 要素替代彈性大於產品 2 要素替代 彈性,代表當產品1 生產者根據百分之百反映租稅金額的資本價格上漲幅度減少 的資本使用量會大於產品2 生產者根據稅前資本價格所增加的資本使用量,唯有 當資本價格下降幅度比租稅金額多、承擔超額轉嫁,才能使不被產品1 需要的資 本完全被產品2 所吸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