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太陽能電池原理及文獻回顧

2.3 儀器簡介

2.3.1 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沈積系統

本實驗所用的薄膜沉積系統為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沉積系統(High-density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ystem, HDPCVD),又稱感應耦合型電漿化學氣相沉積系統 (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ystem)圖 19。其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主要是由外加射頻電源(RF Power),使反應氣體離子化,並產生輝光(glow discharge),

讓其成為活性的反應基(radicals),加速反應而達成沈積固體生成物的目的。有些鍵結較 強的氣體分子,需在高溫才易進行反應,使用電漿幫助薄膜沉積或乾蝕刻時,氣體分子 在電漿活化能和熱能下解離並進行反應,電漿密度愈高則系統反應溫度就可愈低,因此 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沉積系統在低溫製程(<100oC)具有極大的優勢。

在此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沉積系統中,RF 電源接於感應線圈,並加一介質窗與電 漿分隔,系統中另加一 RF 電源對基板偏壓,高頻交流在線圈內有磁通量變化,此磁通 量變化率產生法拉第感應電場以加速電子,封閉迴路之感應電場平行於晶片表面,此感 應電場會對電子或離子加速使導入之氣體充分解離而不傷晶片表面,加大輸入之 RF 功

17

率則磁場、電場都會增強,可產生相當高的電漿密度,系統功率消秏低,故系統操作溫 度可更低,易得較低應力、階梯覆蓋性和附著性佳的薄膜[38]。

圖 19 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沉積系統

2.3.2 多功能電子濺鍍沉積系統

本實驗所用的電子濺鍍系統為 ULVAC Sputter SBH-3308RDE,此系統主要是用來 沉積銦錫氧化層(ITO)薄膜,銦錫氧化層為透明導電層,可當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此 機台使用直流電漿(DC Plasma)作為電漿泛注源,最大直流功率為 3 KW,濺渡時則以 Ar、O2為濺鍍反應氣體,基本的真空能力(base pressure)約為 5E-7 torr,濺鍍時維持在 6E-3 torr。

在真空反應室中,入射離子碰到靶的表面,將動量、能量傳給最鄰近的原子,沿緊 密堆積方向拉出靶材原子,若靶材是單晶則濺射出來的原子會有方向性,故用非晶形靶 材,粒子才可能均勻向外濺射。在濺鍍應用中,靶接陰極,基板與器壁接地。

2.3.3 電子束金屬蒸鍍沉積系統

本實驗太陽能電池元件電極部份使用 AST PEVA 600I 電子束金屬蒸鍍系統,主要蒸 鍍金屬有 Al、Ni、Ti、Ta 等其他金屬,而本實驗主要做用不同金屬做為背反射器。此 機台使用電子束作為蒸渡源,最大直流功率為 10 KW,基本真空能力(base pressure)約為 5E-7 torr,濺鍍時維持在 8E-6torr。

電子束蒸鍍屬於物理氣相沉積系統,以直流電源加熱鎢絲會使外層電子得到動能,

當動能大於束縛能電子則會發射出來,在陰極及陽極間施加數千伏特之直流電壓,陰極 面積越大,其電流強度越大;陰陽極之電位差越大,其電流強度亦越大;電流強度與陰 陽極之間之距離平方成反比,利用高電位差加速電子並利用磁場控制電子束軌跡,使其 撞擊到蒸鍍源產生高熱讓蒸鍍源部分蒸發為氣體,並在高真空的環境下附著在被鍍物上,

18

如圖 20。由於此系統是利用電子束加熱靶材,所以靶材的熔點不能太高。

圖 20 電子束金屬蒸鍍沉積系統

2.3.4 冷場發射電子束顯微鏡

SEM 主要是利用電子槍利用場發射效應激發電子,使電子在真空中射出,經過電 磁透鏡聚集成直徑極細的電子束,當電子束在樣品上面掃描照射下,會產生出不同的量 子,像是二次電子、背向散射電子、吸收電子、特徵 X 光等…,本實驗中主要使用的是 二次電子偵測儀觀察樣品。樣品在電子束的照射下,表面的電子被撞擊而釋放出來,稱 為二次電子,其能量約為 50eV,因此只有樣品表面約 5~50nm 的二次電子,才有機會脫 離樣品表面被偵測。

相較於其他的表面觀測儀器,SEM 偵測二次電子後所呈現的圖景深大,立體感很 強適合觀察高低起伏的表面而不會失焦。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受到波長繞射的影響,使 一般的光學顯微鏡解析度約在 300nm 左右,但因電子的波長遠小於可見光,使 SEM 的 解析度大為提升。而樣品的製作與更換很方便,若樣品為金屬或導電性良好的話,就不 需要經過事前處理,而非導體只要鍍上一層金屬薄膜即可。

1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