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個個案的比較

在文檔中 第四章 個案分析 (頁 51-62)

前兩節分析了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與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的行銷策略規劃,

本節將比較兩個案間的異同,比較項目包括中心使命、運作方式、行銷目標、行 銷策略與兩校品牌行銷方面。

一、中心使命

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於 1956 年應美國學生來台研究我國學術文化之需要,經 教育部核准成立。成立宗旨為:(1)中國語文教學及文化傳授。(2)中國語言及 文化教材編撰與推展。(3)外國及華僑學員學業生活及活動之輔導。(4)舉辦中 國語文有關文化研習活動。(5)其他有關事項。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成立於 1992 年成立,目標為對外籍人士推廣華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工作任務為輔導學生在台 生活及活動之相關問題。

兩個中心的使命都以教授中國語文與推廣中華文化為主。國語教學中心的成 立宗旨中,提到使命的做法為文化教材的編撰、輔導外國及華僑學員學業生活與 舉辦中國語文有關文化研習活動,而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方面則僅以輔導外籍學 生為任務。

二、運作方式

林建煌(2002)提到行銷部門的組織與工作團隊的運作,以來完成任務的能 力,而 Aaker(2005)認為組織的四個主要要素包括組織結構、系統、人員與文化,

所有的構成要素都必須和其他構成要素同步。因此,了解中心的組織運作有其重 要性。

目前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主任由台師大教授兼任,教務、教材教法與文化研 習組長由副教授兼任;另設秘書一人,研究人員兩人;組員兩人,技士兩人,均 屬學校編制內人員。為因應業務需要,另由中心自行約聘臨時人員十數人,綜理

教師、學員之行政、教務、輔導、總務、人事、會計等各項工作。教職員人數規 模為國內華語中心最多。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方面則是主任一人,下有教學創意 總監一人、行政組長一人、註冊組長一人、專案經理一人與企劃組長一名,共六 人,包括四位專任教師與二十六位兼任教師。

兩個中心編制差異在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不論在名稱或運作上較接近企業模 式,而且國語研習班組織的特色在充分授權,內部溝通次數頻繁。主任充分授權 給各組,組長間合作協調具效率;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因主任與組長為學校教授 兼任,教學與行政不能完全兼顧,教職員總數約一百五十人,溝通整合與建立共 識較不易,而且各部門的合作也較少。國語教學中心行政人員由公務與臨時人員 組成,人事管理上觀念與制度都還很傳統,各部門沒有跨部門的團隊合作觀念,

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游豐銘秘書表示:

「跟一般民間公司做比較,本中心還是屬於學校的一個行政單位,公務人員還有許多需要加 強的部份,還有不夠競爭力的地方,也是本中心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如果說能又像民間公司 一樣的強勢的組織架構,還有領導風格的話,會比較能改善這樣的劣勢。」

三、行銷目標

從市場區隔概念分析,黃俊英(2004)認為行銷者有大量行銷、區隔行銷、

利基行銷與一對一行銷的作法。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行銷目標是區隔行銷與利基 行銷;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則為區隔行銷、利基行銷與一對一行銷。兩校在區隔 行銷上相似,如語言與一般課程或者是輔修、民俗技藝文化與選修課程,利基行 銷上兩個中心都從語言課程的市場再切割成對學校更有利的競爭優勢之市場,台 師大國語教學中心規劃了三小時密集課程的課型,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則是量身 訂作的課程,其中量身訂作的課程規劃從團體至個人,因此可發展一對一行銷。

從市場涵蓋面分析,Kotler(1995)所提的五種目標市場模式,按其覆蓋面 大小,實際上可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為單一區隔市場集中化,覆蓋面最小,只

有一個區隔市場;第二類為市場全面覆蓋,其覆蓋面最大,包括該市場的全部區 隔市場;第三類是從單一市場區隔轉向市場全面覆蓋的過渡,其覆蓋面介於兩者 之間,包括選擇性專業化、市場專業化與產品專業化模式。兩個案中心目前就是 第三類的過渡都為選擇性的專業化,選擇若干區隔市場,以幾種課程滿足這些區 隔市場,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區隔如一般語言、輔修、民俗文化與技藝以及密集 課程,定位是依產品的目標市場、獨特屬性與利益之定位,華語文能力測驗與規 劃長期的授予學位目標即是按產品的利益而定位。而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目前的 華語文能力測驗的業務推動算是該中心的特色,目標短期以國內學習華語的外籍 人士為主,中期則是亞洲區的外籍學生,長期則是推廣至全球,政府提供資源,

交由國語教學中心統籌整合,未來計劃提昇至國家舉辦的考試。文化大學國語研 習班方面,主要也是採選擇性專業化,如選修課程以及未來轉型為量身訂作課程,

定位依產品的目標市場與獨特屬性而定。

在區隔上,兩個中心都以國籍等人口變項之市場變數區隔,但國語教學中心 在教育部補助遊學團經費的商業密集課程,區隔上採行學校資源區隔,而文化大 學國語研習班因為以量身訂作的課程,在個人班與十至十五歲的夏令營會依照學 習者學習特性作區隔。

對應上述 Kotler 目標市場策略的選擇,黃俊英(2004)也指出目標市場選擇有 差異、無差異、集中、產品專業化與市場專業化五種策略。兩個中心都接近差異 化行銷策略,區隔不同市場而分別開發不同的行銷組合。

四、行銷策略

兩個中心在擬定產品、價格、通路、促銷與人員行銷策略組合的差異,說明分 述如下:

(一)產品策略

兩個中心所規劃的課程設計接近,課程設計也以四大類為主,大部分所採用 的教材,多為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編撰,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不斷在教材研發上

作出努力,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則還未有其他有效方式改變產品策略,能採取的 產品策略則是以安排開課的時間為每月兩次,而非台師大的學季制。有關產品策 略,鄧守信主任認為:

「現在的教材至少分為兩類:平面的和電子多媒體的;而多媒體教材部分幾乎尚未開發。我 們不能只教育這幾千個、一萬個來台灣學習華語的人士,也應該能夠接觸無法前來的人,讓 他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或遠端學習,來認識台灣社會和台灣的語言。開發多媒體教材,尤其是 網路教學,這個任務應當由國語中心來承擔;現在我們已經開始起步,而且很穩定地朝著這 個方向走。台灣雖然小,但是對外華語人口在各中心有將近一萬人,可是教材卻十分有限,

目前主要的初級教材只有兩套:一套是『視聽華語』,一套是『生活華語』;這樣的選擇實 在太少,希望其他的語言中心也能負擔起一些任務,共同努力。」

兩中心的產品策略規劃方面,兩中心都受到中心目標與學習者需求的因素影 響,但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因領導者與採取跟競爭者差異方式推出三小時課程的 設計,而文化大學國語言研習班方面,除了量身訂作的專案課程,也加強突顯老 師專長設計課程。同時,兩中心的產品組合策略都想增加一般語言課程的深度,

採分級與多元教材供學生選擇。

兩中心產品上的最大差異在於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比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多 了一項華語文能力測驗,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對於華語測驗,已經設計大陸漢語 水平考試(HSK)的選修課程。關於大陸漢語水平考試,劉英林(1989)研究說 明漢語水平考試於 1984 年開始發展,主要的功能有五:(1)作為在大陸學習外籍 學生分班的標準;(2)界定外國留學生進入高等院校所需具備的漢語能力標準;(3)

界定經過一段時間的漢語學習,學生應有的能力標準;(4)界定外國人及華僑子 女的漢語能力水平;(5)界定大陸紹數民族學生進入高等學校或取得漢語水平證 書的能力標準。當時進行 HSK 的研究除上述直接與測試有關的目的外,也希望透 過 HSK 的研究能夠推動對外漢語教學改革並作為檢查、評估教學質量的標準。

(二)價格策略

兩個中心在價格定價策略擬定方面也是相近的,都採用了市場比價的競爭定 價法,以市場上其他華語中心定價標準來做考量,以及採需求定價法,如專案課 程根據學習者對活動的需求程度來定價。

兩中心的差異是文化大學國語研習班將學生的國籍與其經濟狀況列入決定課 程定價標準,也就是依據目標群眾的特性訂定適當的價格,屬群眾付費能力定價 法。國語研習班王玉琴主任就說:

「本中心雖在硬體設備上不斷擴充,但並沒有因此調漲學費,是因考量一般外籍生在經濟上 的困難,而我也認為中心政策的修訂,不能以調漲學費做為優先考量,應先從硬體設施、教 師終點費、福利等方面先著手。」

台師大國語研習班則是在政府教育部開始大力推廣團體課程規劃,提供適當 補助,使得台師大可以利用政府補助經費決定專案課程定價,目前文化大學國語 研習班並未得到教育部專案合作經費的資源補助。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在與其他 單位合作,也可作為價格策略或搭配其他策略的運用,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秘書

台師大國語研習班則是在政府教育部開始大力推廣團體課程規劃,提供適當 補助,使得台師大可以利用政府補助經費決定專案課程定價,目前文化大學國語 研習班並未得到教育部專案合作經費的資源補助。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在與其他 單位合作,也可作為價格策略或搭配其他策略的運用,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秘書

在文檔中 第四章 個案分析 (頁 51-6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