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八、結 語

在文檔中 法院訴訟與社會發展 (頁 31-35)

依據社會發展理論,當傳統社會走向現代化工 商業社會,人民使用法院解決紛爭的頻率將逐漸提 高,且在都市型社會的人民,使用法院解決紛爭的 情形,比鄉村型社會的人民使用法院的機會,更為 普遍。而社會發展之後,傳統價值觀念瓦解,人民 欠缺共通的價值標準,紛爭發生後,依賴調解制度 解決紛爭的可能性愈來愈低,尤其在都市型社會,

人際關係疏遠,紛爭發生之際,難以使用調解制 度,只得依賴法院作為解決紛爭的機構,訴訟因而 成為都市生活的一部份。

本文以我國人民使用法院進行訴訟的案件數、

案件率以及使用調解制度解決紛爭的案件數、案件 率,就台灣社會發展對人民使用法院的影響,進行 研究,發現上述社會發展理論,在台灣並未完全適 用。單純以社會經濟與政治發展,無法完全解釋台 灣法院訴訟案件量的轉變。在台灣,法院的訴訟量 固因社會發展而增加,但訴訟率則未見顯著提昇。

在台灣經濟起飛時,法院訴訟率並未增加,反而減 少。人民只有在經濟不景氣時,不得已才進行訴 訟,因而我國的訴訟率只有在經濟蕭條時,才發生 增加的趨勢。且就長期觀察,台灣人民使用法院的 頻率,在過去四十餘年間,並未有重大變化,顯示 出社會發展並未真正改變台灣人民使用法院的偏 好。

就鄉村與都市的區別而言,台灣人民使用法院 進行訴訟,在鄉間或都市,並無不同。足見不願興 訟的傳統社會觀念,並未因「都市化」而轉變。更 值得注意者,台灣的調解制度,無論鄉鎮市調解或 勞資爭議調解,均受到人民的樂意使用,多年來人 民使用調解制度的頻率並未因社會發展而降低,調 解制度作為紛爭解決的機制,並未因台灣成為工業 化社會後,而趨於式微。(102)

根據上述觀察,本文在解讀台灣的紛爭解決模 式時,提出法院的內在因素與外在文化因素,說明 台灣人民何以不願使用法院進行訴訟的理由,以及 調解制度何以仍然盛行的原因。依據本文觀察,在 司法制度的內在制度方面,人民不願到法院進行訴 訟,係因法律從業人員(法官、律師)人數稀少因

而拖延訴訟程序,增加訴訟成本,以及進行訴訟缺 少實效性的緣故。在司法制度的外在法律文化方 面,本文認為台灣傳統社會「息事寧人」、「以和 為貴」及「訟則終凶」並觀念並未消失,台灣多數 民眾仍然不信任法官可以公正審判。此外,商人不 願利用法院訴訟解決紛爭,以免破壞商務關係,應 為台灣社會高度商業化後,法院訴訟率仍未見提昇 的另一項理由。

誌謝

本文關於統計資料之收集及統計表圖之製作承 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班顏雅倫同學鼎力幫忙,

在此特申謝忱。

本文曾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發表於台 灣法學會與台灣法律史學會舉辦之「台灣近代司法 變遷學術研討會」。許多與會法學先進對本文提出 改進意見,俾本文有所增益,在此特表謝意。此 外,本文承蒙二名匿名審查者給予許多寶貴意見,

使本文有增刪修補的機會,對於本文探討問題之深 度與廣度,均見助益,在此同表謝忱。

註釋

(1)Black, Donald (1973) The Mobilization of Law.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 125, 126.

(2)Ibid.

(3)Vago, Steven (1991) Law and Society, 7th ed., 176-183.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4)Felstiner, William L.F. (1974) Influenc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on Dispute Processing, Law & Society Review, 9: 63, 70-71; Cotterrell, Roger (1992)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2nd ed., pp. 210-211.

London: Butterworths.

(5)Black, Donald (1989) Sociological Justice, 7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aulay, Stewart (1963) 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28: 55.

(6)Cotterrell, supra note 4, pp. 44.

(7)See Giddens, Anthony (1971)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pp. 70-7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現代社會之法院判決,在傳統社會未必存在,因而此 處所謂「法院判決」,係指透過國家機關,經由國家 指派之公正人士(法官),對當事人之紛爭加以判斷 的過程與結果。

(9)Black, Donald (1976) The Behavior of Law, pp. 107-108.

Orlando: Academic Press, Inc.

(10)Schwartz, Richard D. (1954) Soci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trol: A Case Study of Two Israeli Settlements. Yale Law Journal, 63: 471.

(11)關於調解人士對於促成和解的重要性,參考 Felstiner, supra note 4 pp. 75.

(12)請參見 David Trubek (1972) Max Weber on 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Wisconsin Law Review, 1972: 720.

(13)Engel, David M. (1984) The Oven Bird's Song: Insiders, Outsiders, and Personal Injuries in an American Community. Law and Society Review, 18: 551.

(14)關於社會發展對法院訴訟影響的理論,為行文方便, Lukes, Steven and Sndrew Scull (eds.) (1983) Durkheim And The Law.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6)Sarat, Austin and Joel B. Grossman (1975) Courts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Problems in the Mobilization of Adjudic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9:

1200, 1208-09.

(17)Barton, John H. (1975) Behind the Legal Explosion.

Stanford Law Review, 27: 567, 574.

(18)Sarat and Grossman, supra note 16, pp. 1209.

(19)Galanter, Marc (1974) Why the "Haves" Come Out Ahead: Speculations on the Limits of Legal Change. Law and Society Review, 9: 95, 130-132.

(20)Ibid.

(21)Grossman, Joel B. and Austin Sarat (1975) Litigation in the Federal Court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aw and Society Review, 9: 321-322.

(22)Lawrence Friedman, Functions of Trial Courts in the Modern World. In: Grossman and Sarat, supra note 21, pp. 323.

(23)Toharia, Jose (1973)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tigation: The Case of Spain. In: Grossman and Sarat, supra note 21, pp. 323; Friedman, Lawrence M. (1990) Opening the Time Capsule: A Progress Report on Studies of Courts over Time. Law and Society Review, 24: 229-231.

(24)See Grossman and Sarat, supra note 21 pp. 324.

(25)Grossman and Sarat, supra note 21 pp. 324; Friedman, Opening the Time Capsule, supra note 23, 4:231 Sarat and Grossman, supra note 16 pp. 1210-1211.

(26)Grossman and Sarat, supra note 21 pp. 324-325.

(27)Jacob, Herbert (1969) Debtors In Court: The Consumption of Government Services. Chicago: Rand Mcnally. See Vago, supra note 3 pp. 190; Grossman and Sarat, supra note 21 pp. 325; Sarat and Grossman, supra note 16 pp. 1209.

(28)Kawashima, Takeyoshi (1963) Dispute Resolution in Contemporary Japan. In: Arthur Taylor von Mehren (Ed.), Law in Japan: The Legal Order In A Changing Society pp. 41-43.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9)Kawashima, supra note 28 pp. 43-50.

(30)Engel, supra note 13 pp. 558-562, 574-543.

(31)瞿同祖(198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頁 437 。台 北:里仁書局。

(32)林端(1994)中西不同法律觀的頡頏─繼受過程的台 灣法治,見氏著,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頁 214 。台 北:巨流圖書公司。林端(1994)儒家倫理與傳統法 律,見氏著,前揭書,頁 83-92 。關於中國傳統法中 禮與法的關係,參見瞿同祖,前揭書(前註 31),頁 361-371 。

(33)林端,前揭書(前註 32),頁 214-217 。林端(1997)

華人的法律意識:以台灣「調解制度」的現代意義為 例,頁 3-5 。台北:思維方式及其現代意義:第四屆 華人心裡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

(34)王泰升(1997)百年來台灣法律的西方化。見氏著,

台灣法律史的建立,頁 345-348 。台北:三民書局。

(38)康涵真(1994)關係運作與法律的邊緣化:台灣中小企 業非政治融資活動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7:

1-40 。

(39)關秉寅(1999)台灣社會民眾處理人際糾紛態度之研 究。台灣社會學刊, 22: 151,162 。

(43)陳寬政(1985)台灣的都市化與都市問題。見蔡文 輝、蕭新煌(編)台灣與美國社會問題,頁 123 。台 112-113 。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馬凱(1989)台灣經濟

發展經驗的回顧。中國論壇, 27(7):128-138 。

(54)See Stooky, John (1990) Trial and Tribulations: Crises, Litigation, and Legal Change. Law and Society Review, 24: 497.

Stookey, supra note 54.

(61)見前註 25 所附之本文說明。

(62)蘇永欽、王正偉(1998)我國人民在法律與政治上認 知及行為的關連性初探。政大法學評論, 60: 153,

(77)Galanter 指出,法院的過度負擔,經常造成訴訟遲

延、成本增加、法院儘可能以調解方式結案、以及法 令限制訴訟之進行(如我國擴大不得上訴第三審之範 圍;擴大簡易事件範圍,不得上訴第二審)等問題。

其結果為,逼迫當事人以和解方式,而非以法院訴訟 方式,解決紛爭。 See Galanter, supra note 19 pp. 121.

(78)李宗薇,前揭報告(前註 63),頁 66 。

(79)王泰升,前揭台北縣志(前註 67),頁 138-39 ,表 3-21 。

(80)王泰升,前揭台北縣志(前註 67),頁 137 。

(81)關於法院判決對於當事人間談判和解的影響,美國學 說上盛行「在法律陰影下進行談判」(bargain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law)的說法。參見 Mnookin, Robert and Kornhauser,(Lewis 1979)Bargain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Law: The Case of Divorce. Yale Law Journal, 88: 950.

(82)李宗薇,前揭報告(前註 63),頁 68 。

(83)Friedman, Lawrence (1969)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w and Society Review, 4: 29, 34.

(84)Friedman, Legal Culture, supra note 83 pp. 34-36.

(85)Sarat and Grossman, supra note 16 pp. 1215.

(86)蘇永欽教授授根據其一九八五年的實證調查認為,台 灣的法律文化仍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與西方法 律文化大不相同。蘇永欽(1993)Weberianism in Confucianism--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s Legal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政大法學評論, 47: 279 。

(87)參見本文前述「肆」。

(88)蘇永欽(1997)法治認知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

從人民的執法行為探討,附錄,頁 19 , Q17 。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4-2414-H-004-030 B2)。

(89)李宗薇,前揭報告(前註 63),頁 65 。

(90)林端,前揭書(註 32),頁 218 。

(91)葉俊榮(1992)民眾的法律態度。見中央研究院中山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八十

年八月定期報告,頁 186, 225 。

(92)王正偉(1998)我國人民法律認知之探討─間論接近 正義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77: 448-49 。

(93)王正偉,前揭文(前註 92),頁 447-48 。

(94)李宗薇,前揭報告(前註 63),頁 71 。

(95)王泰升,前揭台北縣志(前註 67),頁 140 。

(96)參見前述關於表十三之說明。

(97)我國人民既有不願使用法院的傾向,則何人使用法 院,值得進一步研究。

(98)Friedman, Lawrence and Robert Percival (1976) A Tale of Two Courts: Litigation in Alameda and San Benito Counties. Law and Society Review, 10: 267, 291-292.

(99)Macauley, supra note 5 pp. 487-488.

(100)Macauley, supra note 5 pp. 488-491; Friedman, Opening

the Time Capsule, supra note 23 pp. 236-237.

(101)Friedman, Opening the Time Capsule, supra note 23 pp.

236.

(102)

本文所研究之法院訴訟、法庭上調解、勞資爭議調解 及鄉鎮市調解委員會之調解等,係屬資料收集上較為 容易的紛爭解決方式。在台灣,除上述紛爭解決機制 外,民意代表、里長、警察、社會賢達、甚至黑道人 物介入紛爭事件之情事,亦甚頻繁,值得進一步研 究。

在文檔中 法院訴訟與社會發展 (頁 31-3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