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46 年揚風秉持在台灣從事文化工作的志願從大陸來台,以南京《新中華 日報》記者的身分四處採訪時,親眼目睹台灣民眾在政權更迭之後,政治、經 濟各方面遭受到的種種壓制,遂將台灣的社會實況逐一在上海披露。揚風對戰 後台灣社會發展的忠實紀錄,了解台灣人的國家認同逐漸產生變化,對政府激 憤不滿的情緒高漲到隨時可能產生重大變局的預言,恰恰與當局推諉二二八事

69 揚風,〈我已解聘了/另找工作中〉,《臺灣文學叢刊》第 2 輯,頁 13。

70 1947 年 12 月 20 日,〈小東西〉的初稿完成,揚風在日記中說:「這篇東西,我自信很成 功,因為都是我生活過來的事,決沒有虛空架設的事」。

71 連載於《臺灣新生報•新地》第 59-64 期,1947 年 1 月 27 日-2 月 25 日。二二八事件爆 發後,「新地」暫時停刊,1947 年 5 月 1 日復刊,未完部分不再刊出。

72 從 1948 年 10 月 24 日出刊的 14 期開始連載,至少連載至 11 月 15 日出刊的 20 期,因史 料缺乏,刊完期號不明。

73 1948 年楊逵主編《台灣力行報•新文藝》時,於 9 月 20 日出刊的 8 期首度公開徵求「實 在的故事」。楊逵在徵稿啟事中說:「客觀認真的態度,才是『新文藝』的出路,也是文 藝大眾化的捷徑」。1948 年 10 月 11 日刊出的「新文藝」11 期中,楊逵還發表了〈「實在 的故事」問答〉,藉由評論兩篇徵求來的故事說明自己的理念。〈「實在的故事」徵稿〉啟 事與〈「實在的故事」問答〉收入《楊逵全集》「詩文卷」(下),頁259-262。

件的責任於台人奴化或共產黨作亂形成強烈的對比,也間接成為台灣人在官逼 之下民不得不反的有力證詞。

1947 年間再度來台後,揚風兩度投入《新生報》的文學論戰,積極參與有 關台灣文學的討論。1948 年 3 月底,在「橋」副刊的作者茶會與楊逵結識之後,

基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理念,希望透過批判現實的文學達到改造社會,

以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兩人決定經由合辦刊物的方式,共同推動戰後新 一波的台灣新文學運動。面對兩岸人民同樣在國民黨專政之下被支配的命運,

楊逵與揚風的攜手合作,無疑是〈送報伕〉中被壓迫階級不分族群的團結抵抗,

以推翻壓迫階級這一理念的付諸實踐。其間之異,僅僅在於日治時期創作的小 說〈送報伕〉最後所暗示,藉由經濟弱勢的世界無產階級的大團結,協助被日 本殖民的台灣人對抗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的雙重壓迫,將結局同時指向台灣人 的階級解放與民族解放;戰後初期楊逵與揚風所共同關切的對象,則是威權體 制之下全中國的被統治階級。

另一方面,在復併入中國領土的台灣重新開展其文化建設之際,揚風雖然 成為楊逵重建台灣文學時的重要夥伴,彼此的文學立場卻存在著差異。做為新 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揚風,期待台灣文學以中國新文學為師,曾經公開表示不 支持發展台灣話文;台灣本地知識菁英的楊逵,則是一再強調台灣有別於中國 的新文學傳統,1948 年間也以歌謠體再度嘗試台灣話文創作。當時的楊逵對「台 灣文學」名稱的堅持,曾經引來《中華日報》上國民黨陣營的大肆攻擊74,站 在同一陣線上的揚風對於台灣文學的發展方向,又有著與楊逵不盡相同的規劃 藍圖,戰後初期台灣文壇的複雜情況可想而知。

1948 年 8 月 10 日,揚風與楊逵預定合辦的雜誌《臺灣文學叢刊》正式發 行,收錄作品傳達出台灣人對於自由解放的憧憬,以及揚風與楊逵對於民主自

74 《中華日報》是國民黨經營的報紙,對楊逵的攻擊主要是質疑台灣文學的討論,有要將 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分離獨立的動機。其目的則是要將台灣文學導引到書寫過去的歷史 或特殊的風土民情,不批判當前的政治現實。發表這種論點的有三篇文章:杜從,〈所謂

「建設臺灣新文學」臺北街頭的甲乙對話〉,《中華日報•海風》第311 期,1948 年 6 月 23 日。段賓,〈所謂「總論臺灣新文學運動」臺北街頭的甲乙對話〉,《中華日報•海風》

313 期,1948 年 6 月 26 日。夏北谷,〈令人啼笑皆非〉,《中華日報•海風》第 313 期,

1948 年 6 月 26 日。

由的追求與嚮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篇台灣話文歌謠的編輯策略,展現了台 灣文學多音(語)交響的特殊性格,也彰顯了楊逵在推動台灣文學重建時的主 導權,使得該刊不僅成為楊逵有關「台灣文學」定義與內涵的實踐園地,楊逵 也藉此具體回應執政當局亟欲將台灣全盤中國化的時代氛圍75。1948 年 8 月間 揚風離台之後,楊逵持續著手《臺灣文學叢刊》的編輯與出版。然而原訂每月 出刊一至兩本的計畫76,1948 年 9 月 15 日出版第二輯後,在通貨膨脹的艱困環 境中遲遲未見新刊發行。拖延三個月後的 12 月 15 日,第三輯終於出版,但該 刊也就此走入歷史。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台灣的政權轉換,促成了兩岸新文學運動在台匯 流,締造了接受過東南文藝運動洗禮的新進作家揚風來台,和曾經參與領導台 灣新文學運動的楊逵之間合作交流的機會。後來分隔兩岸的這兩位文友在詭譎 的政治局勢下,居然有著極為相似的命運。1949 年間楊逵與外省籍的編輯朋友 們共組文化界聯誼會,由楊逵負責起草〈和平宣言〉。這篇刊載於1949 年 1 月 21 日上海《大公報》上,以「台灣人關心大局/盼不受戰亂波及/台中部文化 界聯誼會宣言」為標題,呼籲政府防止大陸上的國共內戰波及本省,使台灣成 為和平建設示範區的文章,觸怒了即將就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的陳誠77。4 月 6 日,

當局對異議人士展開思想的整肅,楊逵遭到逮捕,判刑十二年,〈和平宣言〉成 為唯一的罪證。文學生涯不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挫,所推動的台灣新文學重建 也因為政治力的介入劃下句點。五○年代韓戰爆發後,遠在北京的揚風被送往 新疆勞改,從此音訊全無78。曾經攜手共同奮鬥的兩位文友,竟分別獻祭於戰 後瞬息萬變的政治鬥爭之上。

75 詳情請參閱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頁 398-419。

76 《臺灣文學叢刊》第一輯版權頁「歡迎訂戶」下曰:「本刊予定每月出一本至二本」。

77 楊逵口述,王麗華記錄,〈關於楊逵回憶錄筆記〉,原載於《文學界》14 集(1985 年 5 月),

收於《楊逵全集》「資料卷」,頁75。

78 吳克泰(1925-2004),本名詹世平,宜蘭人,二二八事件後逃往大陸。1946 年間先後擔 任《自由報》與《人民導報》的記者,因在採訪中常常遇到而認識揚風。見吳克泰,《吳 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年),頁 171-176。筆者 2006 年 10 月 27 日在日 本福岡請教橫地剛先生有關揚風的下落時,橫地先生表示聽吳克泰說過,五○年代韓戰 爆發後,吳克泰曾於北京巧遇揚風,揚風告知以即將被遣送新疆勞改,此後音訊全無。

1948 年 6 月 2 日,「橋」副刊的台灣文學論爭如火如荼進行之際,揚風在 日記中寫下:「我在台灣一天,我總得替台灣的新文學運動盡一番力,這是一個 忠實的文藝工作者應該有的態度。」儘管對於台灣新文學的建設滿懷熱忱,遭 到宜蘭農校解聘之後離開台灣,《臺灣文學叢刊》在混亂的政經局勢下,成為僅 發行三輯的短命雜誌,揚風與楊逵的合作計畫終究未能臻於圓滿。戰後初期跟 揚風一樣,有志於從事文化工作的大陸來台作家為數不少。後來因為各式各樣 的原因,有人離開,有人留下;在台停留的時間或長或短,各不相同。置於台 灣文學的歷史長河中來看,揚風滯台時間兩次相加還不滿兩年,可說是歷時短 暫的一位過客。勾畫揚風在台的文學活動及與台灣作家楊逵的合作交流,除了 用以填補台灣文學史的罅隙之外,大陸來台作家在台灣文學史上如何定位,或 許揚風的例子可以引發重新思考的契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