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多媒體題目系統

4.3 分組作答

iOS 版系統操作方式與前者相同,唯介面與按鈕名稱稍有不同(圖 4-29、4-30、

4-31、4-32)。

圖4-27 學生網頁版分組畫面 圖4-28 Android 版分組畫面

圖 4-29 iOS 版分組畫面 圖 4-30 iOS 版選擇分組方式

圖 4-31 iOS 版自己創立小組 圖 4-32 iOS 版加入其他小組

圖4-33 教師新增臨時問答題目

第五章

看到班上所有組別的名單(圖5-4),於組別名單中選擇評分對象後會進入評分畫 面(圖5-3)。

iOS 版系統操作方式與前者相同,唯介面與按鈕名稱稍有不同(圖 5-5、5-6、

5-7)。

Android 版系統操作方式與前者相同,唯介面與按鈕名稱稍有不同(圖 5-8、

5-9、5-10)。

圖5-1 新增同儕互評問題

圖 5-2 學生網頁版個人同儕互評名單 圖 5-3 學生網頁版個人同儕互評問題

圖5-4 學生網頁版小組同儕互評名單

圖 5-5 iOS 版個人同儕互評名單 圖 5-6 iOS 版個人同儕互評問題

圖5-7 iOS 版小組同儕互評名單

圖5-8 Android 版個人同儕互評名單 圖 5-9 Android 版個人同儕互評問題

圖5-10 Android 版小組同儕互評名單

第六章

學的「總分」、「票數」、「平均」、以及「排名」,點選右方「更多」按鈕可 檢視所有評分評論詳細資訊(圖6-7)。

若執行的題目為「分組同儕互評」,則教師會看到所有組別名單以及每組的

「總分」、「票數」、「平均」、以及「排名」,點選右方「更多」按鈕可檢視 所有評分評論詳細資訊(圖6-8)。

圖6-1 問題執行畫面

圖6-2 選擇題隱藏票數並且顯示正確答案

圖6-3 問答題執行畫面

圖6-4 問答題隱藏作答內容

圖6-5 問答題隱藏作答者

圖6-6 題組執行畫面

圖6-7 個人同儕互評執行畫面

圖6-8 小組同儕互評執行畫面

6.2 題目作答結果統計

教師可由問題列表頁面點選問題右方的「統計資訊 (Statistics)」或是由問題執 行頁面點選「統計結果」來進入「題目作答結果統計」頁面,在「題目作答結果 統計」頁面中,若題目為「選擇題」,則頁面左方會以圓餅圖顯示該題各選項票 數與所佔百分比,右方則可以清楚看見選擇各選項的學生名單(圖6-9),若題目 為「問答題」,則系統會列出所有作答記錄與作答學生(圖6-10),若題目為「題 組」,則系統會一次列出所有小題統計資訊,若題目為同儕互評,則系統會列出 所有同學或所有組別的得分、平均、排名以及詳細互評內容(圖6-11、6-12)。

圖6-9 選擇題作答結果統計

圖6-10 問答題作答結果統計

圖6-11 同儕互評作答結果統計

圖6-12 同儕互評詳細互評內容

6.3 學生作答結果統計

(圖6-21、6-22、6-23、6-24)。

於Android 版系統登入後,操作方式與前者皆相似,唯介面與按鈕名稱稍有不 同(圖6-25、6-26、6-27、6-28)。

圖6-13 整學期作答結果

圖6-15 整學期作答詳細資訊(收起)

圖6-16 整學期作答詳細資訊(展開)

圖 6-17 學生網頁版作答記錄列表 圖 6-18 學生網頁版題組作答記錄

圖 6-19 學生網頁版作答記錄同儕名單 圖 6-20 學生網頁版他人評論記錄

圖6-21 iOS 版作答記錄列表 圖 6-22 iOS 版題組作答記錄

圖 6-23 iOS 版作答記錄同儕名單 圖 6-24 iOS 版他人評論記錄

圖 6-25 Android 版作答記錄列表 圖6-26 Android 版題組作答記錄

圖6-27 Android 版作答記錄同儕名單 圖 6-28 Android 版他人評論記錄

6.4 統計結果匯出

教師於修課學生列表頁面(參閱3.6 教師課程管理)點選右上角「匯出記錄」

後便會將該門課程整學期學生作答記錄匯出為Excel 檔案(圖 6-29),教師可使用 excel 檔進行成績編排整理或是與其他系統做整合匯入。

圖6-29 匯出成績

第七章

系統實際操作測試

本章內容描述使用者使用本系統進行Active Learning 的操作過程與結果,共 模擬兩種不同上課操作情境,以了解使用者對本系統之操作觀感與回饋。

答對總題數(共8 題) 選擇題答對題數(共 3 題) 問答題答對題數(共 5 題)

7.3 操作測試二

操作測試二的學生共20 位,年齡介於 20~30 歲之間,本次操作將影片分為三 段做觀看,分別為6:38~13:17、13:17~22:12、以及 22:12~33:49,每看完一段影片 後便使用本系統網頁版進行一題課程內容問答,若測試者答錯則必須重新觀看一 小段複習影片,用來模擬教師上課時若使用本系統發現學生學習狀況不佳,則可 重新講授部分重點課程以幫助學生學習,並調整講課速度。測試中答錯題目後所 要觀看的複習影片分別為9:39~13:17、18:50~22:12、以及 27:00~33:49。操作測試 二的學生同樣於隔日使用一般問卷進行課程問答,共作答八題題目,其中五題選

答對總題數(共8 題) 選擇題答對題數(共 3 題) 問答題答對題數(共 5 題)

第八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多媒體線上即時互動教育系統」是一套互動式學習系統,讓學生透過手機、

平板或電腦,在課堂與老師進行即時互動。在本篇論文中,使用了Apache、MySQL、

HTML、JavaScript、jQuery、PHP、jQuery Mobile、Objective-C、以及 Java 建立了 教師端與學生端的服務平台,並以MVC 架構開發了前、後台與 API 存取介面,提

舊版Clicker 本系統

本系統平台目前所開發內容皆為基礎架構功能,並僅限於iOS、Android 以及 網頁瀏覽器三平台,尚未能直接內嵌在教師授課教材中使用(例如:投影片),

並且未針對Windows phone 製作原生 app,期能在未來開發更多使用平台,並因應 各種使用場合,在平台上開發更多互動模式以實踐Active Learning,並將 clicker 的功能延伸擴展,例如:教師可主動匯入修課學生、教師可主動管理分組名單、

教師可設置TA 協助管理課程、課程與學生可依照學院分類、系統平台與學校原有 課程平台整合等等,將此套系統平台擴展與整合到所有學校之中,提供未來教育 輔具的新方向,成為未來線上教育發展之基石。

參考文獻

[1] Bonwell, C.C., Eison, J.A. (1991). Active Learning: Creating Excitement in the Classroom. Washington, D.C.: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2] Simmons, K. & DiStasi, A. (2008). A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Engaging students on the road to success. Athletic Therapy Today, 13(6), 6-8.

[3] Yazedjian, A. & Kolkhorst, B. (2007). Implementing small group activities in large lecture classes. College Teaching, 55(4), 164-169.

[4] Johnson, D.W., Johnson, R. T., & Smith, K.A., (1991). Cooperative learning:

Increasing college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oductivity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No. 4). Washington, D.C.: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5]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ouchstone.

[6] APiaget, J. (1951).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7]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el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8] Michael, J. (2006). Where's the evidence that active learning works? 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 30(4), 159-167.

[9] Bransford, J., Brown, A., & Cocking, R. (Eds.) (1999).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0] Prince, M. (2004). Does active learning work: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11] Lancor, R. & Schiebel, A. (2008). Learning simple machines through cross-age collaborations.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37(5), 30-34.

[12] Renkl, A., Atkinson, R. K., Maier, U. H., Staley, R. (2002). From example study to problem solving: Smooth transitions help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0(4), 293-315.

[13] Armstrong, J. S. (1983). Learner Responsibility in Management Education, or Ventures into Forbidden Research (with Comments). Marketing Papers. Retrieved January 21, 2013, from http://works.bepress.com/j_scott_armstrong/5

[14] Armstrong, J. S. (2012). Natur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Encyclopedia of the Sciences of Learning. Heidelberg: Springer.

[15] Resnick, M. (1998).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Kindergarte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6(4), 43-55.

[16] Huffaker, D. A. & Calvert, S. L. (2003). The new science of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metacognition, and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e-learning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9(3), 325-334.

[17] Crouch, C. H., Mazur, E. (2001). Peer Instructio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res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69(9), 970-977.

[18] NCES (2002). Internet access in U.S. public schools and classrooms 1994-2001.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19] Bibeault, B., Katz, Y. (2011)。 jQuery 實戰手冊(第二版)(林信良,譯)。

台灣:碁峰。(原著第二版出版於 2010 年)

[20] Kochan, S. G. (2012)。精通 Objective-C 程式設計(第四版)(蔡明志,譯)。

台灣:碁峰。(原著第四版出版於 2011 年)

[21] Bakhirev, P., Cabrera, P. J., Marsh, I., Penberthy, S., Smith, B. B., Wing, E. (2011)。

iPhone 遊戲開發之練:前進 App Store 最強指南(羅友志,譯)。台灣:

悅知文化。(原著出版於 2010 年)

[22] 蓋索林(2011)。Google!Android 3 手機應用程式設計入門(第四版)。

台灣:松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