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針對高層次思考整體文獻的調節變項進行平均 ES 差異分析時,有 些不僅呈現組間的顯著差異,且在rtl付亦有 ES 變異不同質的現象。故將 高崗次思考能力相關文獻依據學習階段進行分組後,以國小的 19 篇文

獻為最多,雖然顯示 PBL 顯著優於傳統教學,且效應量已呈現中度以 上(

ES = 0.65; 95%

CI 為正且不包合 0) ,但組內效應量是不同質的 O

抽取該組的 19 篇文獻進行調節變項分析後有以下發現(見表的 學科領域、高層次思考能力類型、是否利用數位平台與教材、 PBL 類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一卷第四期

24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Vo1.21,NO.4

表 5 國小階段各分組之調節變項檢驗結果

篇數 、v均 ES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 卷第四期

26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21,NO.4

表 7 各分組的調節變項檢驗結果

廖遠光、張澄清 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生學業成就與高層次思考能力影響之後設分析 27

均 ES 最低,但仍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混合測驗方式有較高的平均 ES;

教學期間愈長則平均 ES 愈高;批判思考能力的平均 ES 最高,各類高 層次思考能力都顯著優於傳統教學 O 最後,教學期間為 1-2 個月之分組 交獻的效應量也達中度以上(

ES = 0.53; 95%

CI 為」正且不包含 0) ,調 節變項分析的重要結果如下:沒有使用數位平台與教材的平均 ES 最高;

僅有疑難排解的問題類型有顯著較佳的教學效果,位干均 ES 不高;混 合之測驗方式的平均 ES 顯著優於紙本測驗,且兩者都有顯著優於傳統 教學的效果 O

三、調節變項之綜合討論

若比較 PBL 在學業成就及高層次思考能力兩種不同層面的成效則 可發現, PBL 對於高層次思考能力的效應量較高,具有中度以上的效 果,但對於學業成就的效應量則未達中度的效果。然而,雖僅有學科領 域及教學期間兩個變工頁,同時對於學業成就或是高屆次思考能力具有調 節效果,但為了深入瞭解各調節變項的作用,以下將逐項討論之。

(一)學習階段

不同學習階段在學業成就上並未有顯著羔異(以國中的效應量最 低) ,但若僅針對教學期間為 2-3 個月的分組文獻而言,則會受到學習 階段的調節效果,且其巾仍以國中階段最差。若針對高層次思考能力整 體文獻,則學習階段的調節效果明顯,同樣也是國中階段的效果最芳,

且大專/成人的效應豈是顯著高於國小及國中,即使排除了運用數位平 台與教材的文獻後再進行分析,結果仍然相同。簡吉之, PBL 對於國中 學生的效果是最差的。此結果與曾婉宜 (2007 )的結果部分相符,相同 之處是大專以上學習階段的研究有較大的效應量,不同的則是最低效應 量出現在高中階段。 Wirkala 與 Kuhn (2011 )在說明為何 PBL 對大專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 卷第四期

28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Vo1.21 , No.4

與成人的教學效果最好時指出,除中學生在先存知識與專長上追不如大 專生的原因之外, [天!為 PBL 是需要動機、目標導向的學習活動,而大專 生參與某些課程時多半是基於其本身的意願'這點就與中學生截然不同o

然而,依據 Dochy 等人 (2003 )的研究結果顯示,PBL 對於高教 學生知識提升的效用,反倒不如傳統教學法o 此結果與本研究之發現相 去甚遠,其中或有可能是受到不同文他是異的影響。但目前並無相關跨

文忱的 PBL 研究可資分析,若能進」步轄.併國內外文獻進行後設分析,

將有助於解析此-差異的成lJ;Io

(二)學科領域

PBL 對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領域學業成就的效果較佳,數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成效最差,且即使僅以教學期間2-3 個月的文獻 進行分析,仍然得到相同的結果。此結果與曾婉宜(2007 )發現在理科 領域學習成效最差的結果相符;Walker 與 Leary (2009) 也發現科學及 正程領域的成效是最差的。李志忠(2004 )曾對此加以解釋,他認為理 論科 H 較容易因學生背景知識不足而造成學習的挫折鼠,閃而降低學習 動機,導致 PBL 的效用不佳。然而,此等推論似乎無法完整解釋PBL 對於數理領域之成效較差的其實原因,仍待後續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此外,若將成效評量改為高層次思考能力之後,卻變成在語文/社 會/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效果最差,且僅針對國小學生,或是以疑難排解 類問題進行 PBL 之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的結果亦同o 也就是說, PBL 對 於提升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領域學業成就的效果最好,但卻不太 容易透過該領域的PBL 課程設計而提升學生的高層次思考能力。足見 PBL 應用於不同學科領域會影響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成效。也就是說,

教師在實施 PBL 教學時,應考量所欲提升的成效目標是否與學科領域 的特性相符 o

廖遠光、張澄清 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生學業成就與高層次思考能力影響之後設分析 29

(三) PBL 類型

PBL 類型對於學業成就及高層次思考能力的調節效果皆不顯著,

但以學生為中心之 PBL 有較高的效應壘。若以分組的文獻進行分析則 具有顯著的調節效用。例如在教學期間為 1-2 個月的學業成就、學習階 段為國小的高層次思考能力,皆以學生中心之 PBL 有顯著較大的效應 量。立即不論是提升學業成就或是高層次思考能力,能採用學生中心之 PBL' 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同標,講學生有更多的主導權,司以

自行決定其所欲探索與學習的議題,應口I獲得較佳的學習成效 C

(四)數位平台與教材

在 PBL 中是否增加了數位平台與教材的輔助,對於學業成就的提 升並未有顯著的差異 O 但是對於高層次思考能力之效用則具有顯著的調 節效果,而且是沒有使用之分組文獻的平均效應量較高。若單獨分析國 小學習階段、運用疑難排解型問題及教學期間 1-2 個月的分組文獻,不 僅是否運用數位平台與教材的調節效果明顯,甚至連用數位平台與教材

並未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方法。 Dennis( 2003)也曾以醫學院學生為對象,

進行線上 PBL 與面對面 PBL 之成效的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在學業成就 上兩者並未有顯著禿異,但總上PBL 得花費更多的時間。然而,林詩 草 (2004 )的研究拓出, I 網路 PBL

J

加上網路科技的應用,比「傳統 PBL

J

可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此外, Maung 、 Abas 與 Abdullah( 2006 )

則認為,將數位學習資源運用在 PBL 上效益是最少的。本研究之結果 支持後者的看法,主三於 nI 能的關凶為:實施 PBL 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 自主學習,老師主動提供更多的素材與參考資料,以及先行製作相關的 教學資源及網站,反而限縮學生自行探索的可能性,而這類的成效差異 在高層次思考能力的培養上更是明顯 O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 卷第四期

30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Vo1.21.NO.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