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資料來源

本文採用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資料進行分析。該計畫由中央研究院社會 學研究所主持,變遷調查從 1984 年開始,分為每期 5 年、每年分別進行兩份不 同主題的問卷調查。大部份主題都規劃為每隔五年調查一次,以定期追蹤掌握 社會的變遷。每期第一次調查以跨科技的綜合調查為主,包括社會、政治、心 理、文化、教育、傳播及精神醫學等七個主題,第二次至第五次則有專屬主題 如家庭、社會階層、政治文化、大眾傳播、文化價值、宗教信仰等,各有一組 問卷。變遷資料的特質是讓研究者了解台灣社會長期的變遷,而過去研究雖然 探究台灣民眾憂鬱情緒的變遷,但其中范綱華(2010)只探究 1990 至 2005 年 的憂鬱情緒變化,Fu 等人(2012)則是對常見精神疾病做 1990 至 2010 的分 析,而較少人探究健康生活型態對台灣民眾憂鬱情緒變遷的影響,因此本文使 用 2005 年及 2010 年兩年度的資料進行分析。本研究所使用的心理健康、健康 行為等變項主要來自社會變遷調查在 2005 年(第五期第一次問卷一)以及 2010 年(第六期第一次調查問卷一)所蒐集的資料。另外,由於原住民樣本數 僅有 38 人,佔總樣本 0.95%,因此在分析過程中予以刪除。在將部分變項(家 戶月收入)的缺漏值進行分類處理之後,本研究的最終樣本數為 3,863。

(二)變項測量 1. 應變項

憂鬱情緒症狀以台灣社會變遷調查問卷中,有關心理健康的六個題目測 量。該六題分別詢問受訪者「最近兩星期以來會不會:(1)覺得睡不好;(2)

覺得許多事情對您來說是個負擔;(3)覺得對自己失去信心;(4)覺得生活毫 無希望;(5)覺得緊張不安、無法放輕鬆;(6)覺得家人或親友會令您擔 憂。」各問題皆有四答項:(a)一點也不;(b)和平時差不多;(c)比平時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覺得;(d)比平時更覺得,分別以 0 分到 3 分計分。以各題分數加總做為憂鬱 情緒之測量,最小值為 0,最大值為 18。

本次心理健康的題目由鄭泰安教授所設計,針對一般性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的部分共有十二題,擷取自他於 1985 年為檢測社區輕微精神疾病所設計的 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簡稱 CHQ,共 12 題)(Cheng and Williams 1986)。該問卷的內容源於英國學者 Goldberg 設計的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目前已受全球華人廣為使用(Li et al. 1999;Cheng et al.

2000)。本文所關心的是其中的憂鬱情緒,范綱華(2010)即曾選取其中五題做 1990、1995、2000、2005 年台灣民眾憂鬱情緒的測量。另外,由於過去研究的 因素分析顯示「覺得睡不好」一題與上述多題列於同一分組(Cheng et al.

1990),因此本文列入該題測量民眾憂鬱情緒症狀。憂鬱情緒變項在兩次調查中 的信度測量指標Cronbach’s Alpha 分別為 0.786、0.727,整體而言較使用五題的 0.786、0.722 稍高。

2. 自變項

本研究主要的自變項為生活型態(lifestyle),包含運動、喝酒,以及吸菸 頻率等三項相關健康行為指標。運動頻率以題目「您每星期做幾次會讓您明顯 流汗的運動或活動?(例如:打球、跑步、游泳、騎腳踏車、爬山、跳舞、有 氧舞蹈或是其他的有氧運動)」測量,答項為:(a)平均每週少於 1 次;(b)平 均每週約 1 次;(c)平均每週約 2-3 次;(d)平均每週約 4-6 次;(e)平均每週 7 次以上;(f)完全沒有,以組中點方式過錄,最小值 0,最大值 7。

喝酒以題目「請問您喝酒嗎?」測量,答項為:(a)從不喝;(b)偶而 喝;(c)經常喝,很少醉;(d)經常喝,經常醉;(e)其他,分別以 0 分到 3 分過錄,「其他」一項則刪除。

吸菸則以「請問您抽不抽煙?抽的話大概量多少?」測量,答項為:(a)

不抽;(b)偶而一兩根;(c)每天不到半包;(d)每天半包左右;(e)每天一 包左右;(f)每天兩包左右;(g)每天兩包以上,分別以 0 到 6 過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而在憂鬱情緒的相關研究上,由於過往研究中曾指出在社經地位,尤其是 收入對於憂鬱情緒的預測力也有其效果(范綱華 2010);關係層面上社會關係 與家庭關係較佳對民眾心理健康或憂鬱情緒有益(House 1988;Umberson et al.

1996;黃毅志 1998;糠明珊 2006);在巨觀層次上,整體失業率、離婚率以及 自殺率都對常見心理疾病(Common Mental Disorders, CMDs)有所影響(Fu et al. 2012)。因此,本文的控制變項主要分成兩組:社會人口變項、社會支持。

其中社會人口變項包括性別、年齡、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支持變項則包含家庭 關係與社會關係,而家庭關係也涵蓋家庭支持與家庭衝突。本研究的變項過錄 方式,以及主要變項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可參見表一。此外,由於本文也關心憂 鬱情緒的性別差異,因此在整體樣本分析後也將男女分組進行分析。1

(三)分析方法

本研究首先以描述統計檢驗第一組及第二組假設,接著再以最小平方法

(Ordinary Least Square, OLS)迴歸分析檢驗第三組暴露差異性假設,而對於第 四組脆弱差異性假設,本文則以 Chow test(鄒檢驗)檢定各變項效果是否有跨 性別的顯著差異。

另外,因為樣本中有 770 人的憂鬱情緒是 0 分,佔總樣本約 19.9%,在男 性與女性樣本中,則分別佔有 435(22.2%)與 335(17.6%)人。0 分的樣本

1曾有研究指出身體不適症狀也會使人較為憂鬱(劉嘉年 2009;Fu et al. 2012),但由於所用 資料為橫斷性調查資料,而本文所關注的又是健康生活型態,若加入身體健康狀況將難以區分 是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導致身體不適,進而使人憂鬱,或是身體不適使人較少採取健康生活行為 而造成憂鬱。另外,雖然也有些研究指出疏離感會加重身心困擾(Mirowsky & Ross 2003;周 玉慧、朱瑞玲 2008),但是疏離感與憂鬱情緒可能會重疊,甚至也可能與其他自變項相關,成 為衝撞點(collider),使原本與憂鬱情緒不相關的自變項變成相關,扭曲因果關係。因此,在 內文中的分析將不放入身體健康狀況與疏離感,但在附錄中則有放入兩者的分析結果。附錄一 包含身體不適與疏離感的描述統計與變項操作,附錄二為疏離感的因素分析,附錄三呈現所有 變項的相關係數表,附錄六則是加入身體不適與疏離感的 OLS 迴歸預測模型。

2=0-4 人;7=5-9 人;15=10-19 人;35=20-49 人;75=50-99 人;

100=100 人以上。數值除以 12 代表每 2 小時接觸人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偏多並不符合最小平方法迴歸模型中變項屬於常態分佈的假定,為了考量這個 問題,本研究也於附錄四及附錄五附上了使用 Tobit 迴歸模型以及 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零膨脹負二項)迴歸模型的分析結果。Tobit 迴歸模型以 probit 分析預測應變項在設限與非設限之間的差異(如:0 與非 0),並以多元 迴歸預測非設限部分的變化,Tobit 模型以最大概似法估計以修正最小平方法預 測結果的偏誤(Tobin 1958)。在本文的分析中,以 0 為左設限值(left censored value),1 分及以上則為非設限部分。相對於 Tobit 模型假定非 0 部分的應變項 分布為常態分配,且以同一個模型預測應變項的 0 與非 0 部分,零膨脹負二項 迴歸模型則不假定變項分布為常態分配,且針對過多 0 分樣本以邏輯迴歸預測 一個膨脹的模型,而非 0 部分則以負二項迴歸預測另一個非膨脹的模型。由於 結果大致與 OLS 的預測結果相同,本文於正文中只說明 OLS 迴歸模型的分析 結果。

(四)潛在研究限制

由於本研究進行的是次級資料的分析,原始問卷題目並非只針對健康生活 型態與憂鬱情緒設計。因此一些重要變項之設計,如喝酒行為僅對頻率進行調 查而未對飲酒量進行調查、運動也僅對頻率進行調查而未對運動時間長短、強 度進行調查,使本文無法明確估算喝酒及運動的各個面向對憂鬱情緒的影響效 果以及性別差異。再者,過去研究指出心理資源,如自尊、控制力與憂鬱情緒 有關,但由於資料內容並沒有相關題目設計,因此無法控制這些因素。最後,

由於資料為兩次橫斷性調查資料的結合,因此所得結果無法做清楚的因果關係 判斷。雖然過往研究指出擁有健康生活型態的人較不易有憂鬱傾向,然而心情 不好的人較喜歡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也是有可能的,如憂鬱的人也比較容易抽菸

(Covey et al. 1998),因此健康生活型態與憂鬱情緒在因果關係上是不明確的。

不過,就像前面所說的,健康生活行為必須是習慣才能對減輕憂鬱有幫助,而 社會變遷調查的問法也是請問受訪者「每星期」或「每天」的頻率,本研究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為受訪者所回答的是他們的習慣,而不是短暫的行為,因此這樣的分析應該還 是能確認健康生活型態與憂鬱情緒的關聯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第四章 研究發現

(一)描述性統計

表一顯示,從樣本憂鬱情緒程度來看,台灣民眾憂鬱程度平均為 3.56 分。

其中,男性憂鬱情緒嚴重程度平均數為 3.25 分,女性為 3.87 分,女性顯著較男 性憂鬱。此結果支持本文假設 1,也與過去國內外研究相同。

在主要自變項健康生活型態方面,總樣本平均而言抽菸頻率為 0.76,其中 男性的 1.37 為女性平均 0.13 的 10.5 倍,男性的平均值大致在「偶而一兩根」

到「每天不到半包」之間,高出女性介於「不抽」到「偶而一兩根」之間的抽 菸頻率許多,這樣的結果支持假設 2a,男性比女性更常抽菸。在喝酒的部分,

整體頻率為 0.45,介於「從不喝」到「偶而喝」之間,其中男性為 0.63,女性 則為 0.25,男性喝酒頻率是女性的 2.5 倍,支持假設 2b,男性比女性更常喝 酒。而在運動上,總樣本平均每週運動次數為 2.23 次,男性平均運動頻率為每 週 2.38 次顯著較女性的 2.09 次為高,支持假設 2c。以上發現支持本文第二組 假設,亦即,在健康生活行為上,雖然男性明顯較女性更常有抽菸與喝酒等不 良的生活習慣,但是男性也比女性更常做運動。

另外,在教育程度方面,男性的平均受教育年數 12.09 年顯著較女性的 10.61 年為高。在婚姻狀態的部分,女性較男性容易有喪偶的情形,有 10%的女

另外,在教育程度方面,男性的平均受教育年數 12.09 年顯著較女性的 10.61 年為高。在婚姻狀態的部分,女性較男性容易有喪偶的情形,有 10%的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