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九 十九

十九、 、 、 、教育是社會點滴工程 教育是社會點滴工程 教育是社會點滴工程, 教育是社會點滴工程 , ,改革非一朝一夕可達成 , 改革非一朝一夕可達成 改革非一朝一夕可達成 改革非一朝一夕可達成

晏陽初語重心長的提到,自鴉片戰爭以至現在,已經有了九十餘年;

甲午之戰,到現在又整整四十年,就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條的要求,到今日 也忽忽十八年了,這些關頭,國家日日都在危急存亡之秋。國人未嘗不忙,

忙學東洋,忙學西洋,忙辦這樣,忙辦那樣,結果怎樣?沒有把根本問題 認清,瞎忙了幾十年,又來了一個「九一八」的大禍,依然是坐以待斃,

束手無策。就是「九一八」事變,到現在也已經三年了,在這三年當中,

又忙了些什麼?我看照這樣抓不著命脈,咬不定牙根,無遠大的計劃,無 持久的耐力,只是一味的瞎忙下去,再過幾十年,恐怕根本上就用不著你 忙了(晏陽初,1989:296)。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後,不知有過多少次的大 運動,當時的知識分子都是參加過的,而其結果,都是不久即變為無聲無 息。晏擔心農村建設和民眾教育再過幾年以後,也要變成無聲無息,蹈以 往諸運動的覆轍了!

據統計,至 1934 年底,鄒平全縣只有 50 幾所村學,還不足全縣行政 村的 15%。直到 1937 年 12 月,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因日軍占領山東而被 迫關閉之日,鄒平還有部分行政村沒有設立村學(鄭大華,2001:240)。

誠如社會學家 Popper 所說的「教育是社會點滴工程」,改革非一朝一夕可 達成的。

貳 貳 貳

貳、 、 、 、晏陽初 晏陽初 晏陽初 晏陽初、 、 、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 、 、 、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之評析 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之評析 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之評析 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之評析 一

一 一

一、 、 、 、推動平民教育失敗的主要因素 推動平民教育失敗的主要因素 推動平民教育失敗的主要因素 推動平民教育失敗的主要因素

1926 年,鄉村平民教育因內戰關係暫告一段落。1937 年抗日戰爭爆 發,定縣淪陷,實驗工作被迫停止;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因日軍占領而被 迫關閉。仔細探究其失敗的因素如下:

( ((

(一一一一))))高談社會改造而依附政權高談社會改造而依附政權高談社會改造而依附政權高談社會改造而依附政權

1935 年梁氏曾發表了鄉建的困難。他們覺得辦民眾教育沒有政府的力 量為後盾,很難辦,故要求政治力量來幫助;同時又感覺到,新政之推行 沒有教育的工夫,也很難推行得好,所以需要借重教育。梁氏認為山東鄉 村建設研究院雖然是一學術團體或教育團體,然其經費全部由山東省政府 撥給。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口軟。既然要靠地方當局的財力支持,也 就不能不依附於它,聽從它的調遣。梁氏又提到鄉建運動要得到生存和發 展,就必須像共產黨領導的農民運動一樣,變成一支獨立的武裝的政治運 動,並攫取政權,因為「有不少的事,都非借政權不辦的」,如調查戶口、

丈量土地、清理財政,整頓稅收等,如果得不到地方政權的支持和配合,

就根本無法開展。另外,要把鄉村建設實驗的成果和經驗推廣到廣大農 村,也非借助政權的力量不可(鄭大華,2001:276)。

( ((

(二二二二))))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

「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梁氏提到在無錫開的鄉村工作討論 會,乃至去年(1934)在定縣的一屆年會,都可以看出其間鄉村農民的代表 差不多沒有。彷彿鄉村工作討論會和鄉村沒有多大關係,鄉下人漠不關 心,只是鄉村以外的人瞎嚷嚷。…我們試以鄉村工作的幾個重要的地方 說:頭一個定縣平教會,定縣人並不歡迎。本來最理想的鄉村運動,是鄉 下人動,我們幫他吶喊。…現在完全不是這樣。現在是我們動,他們不動;

他們不但不動,反來和我們鬧,幾乎讓我們做不下去。我們自以為我們的 工作對鄉村有好處,然而鄉村並不歡迎;…此種現象,鄒平、定縣是如此。

因此,梁氏意識到我們是走上了一個站在政府一邊來改造農民,…我 們與農民處於對立的地位;他們是被改造的,我們要改造他。例如農民為 苛捐雜稅所苦,而我們不能馬上替他減輕負擔;農民沒有土地,我們不能 分給他土地。他所要求的有好多事,需要從政治上解決。那麼,當然抓不 住他的痛癢,就抓不住他的心。…假若農民力量老開發不出來,老是我們 主動,則鄉村運動終無前途(梁漱溟,1990:581-582)。

梁氏強調他搞的鄉建運動是「自下而上」的「社會大改造」。事實證明,

他們「高談社會改造」,但卻落到「依附政權」的地步;號稱「鄉村運動」

結果卻是「鄉村不動」、「與政府應分而不分」、「與農民應合而合不來」,

使鄉村建設運動「走上了一個站在政府一邊來改造農民,而不是站在農民 一邊來改造政府的道路」(鄭大華,2001:274)。所以才會失敗。

( ((

(三三三三))))偏執的觀念未能與全國人民同步抗日救國偏執的觀念未能與全國人民同步抗日救國偏執的觀念未能與全國人民同步抗日救國偏執的觀念未能與全國人民同步抗日救國

正當全國各族人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運動時,山東鄉村建設 研究院仍在那裡按部就班的從事鄉村建設實驗活動,而沒有投入抗日救亡 運動,…他們認為,要抗日救國,就要先把國家建設好 (鄭大華,2001:

278-279)。

1937 年底當日軍渡過黃河,大規模向山東發動進攻時,他們不做認真 抵抗就率部撤離了山東。韓復榘撤退之時,研究院主要領導人,第一專員 區專員梁耀祖和第二專員區專員孫則*攜帶他們用欺騙手段集合起來的 大批壯丁、槍支和款項隨韓一起撤退到河南。此事引起山東人民強烈不 滿,不少地方的農民起來搗毀鄉農學校,捕殺鄉建幹部。因此,長達 7 年 之久的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及研究所主持的鄉村建設實驗至此宣告終結 (鄭大華,2001:281-282)。

( ((

(四四四四))))土地分配問題未能解決土地分配問題未能解決土地分配問題未能解決土地分配問題未能解決

鄉村工作者沒能滿足農民對土地的要求。…無法解除農民的痛苦。…

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小中農,都因缺乏耕地,在極不合理的細小經營 下討生活,一切捨本逐末的技術改良,無濟於農民,不能減輕他們的負擔 (鄭大華,2001:271)。

根據李景漢撰《定縣土地調查》論文指陳:定縣的耕地不足,土地分 配不均,加以土地分散,農產的商品化、田賦制度的混亂等,以致問題叢 生。土地問題實在是農村問題的重心;其次才是生產技術及其他種種問 題,若不在土地私有制度上想解決的辦法,則一切其他的努力終歸無效」。

此外,在《中國農村問題》一書中,李景漢又提到:「對於農村問題,…

我們深深覺悟只以一派主張,一方面的救濟,或局部的進行,均不足以解 決中國農村整個問題。…換言之,農村問題之解決的最大障礙是現有的土 地制度。土地問題解決了以後,其他農村經濟問題,農村人口問題,農村 教育問題,農村組織,農村衛生問題,與所有其他農村問題亦都易於逐漸 徹底的解決。」(吳相湘,1981:338)

晏陽初也指出,「農村經濟問題中最嚴重的,莫如土地問題。……這 樁根本工作,似應由政府出來毅力解決。」(吳相湘,1981:338)

( ((

(五五五五))))中國農民的中國農民的中國農民的中國農民的「「「「成就慾望成就慾望成就慾望」成就慾望」」低」低低低

中國社會學者費孝通曾指出:傳統中國的農民都是安於貧困的。故從 心理學上說,他們的「成就慾望」相當低,這給中國「經濟現代化」無疑 投下一個重要的不利變數。

( ((

(六六六六))))「「「「惡政惡政惡政惡政」」」」和惡勢力的阻撓和惡勢力的阻撓和惡勢力的阻撓 和惡勢力的阻撓

晏氏提到當我們正在推行教育計劃、經濟改良和公共衛生的時候,我們遇到 了最難以應付的問題,即「惡政」問題。不但地方上的豪紳,就連縣政府的縣長 科長都不放心,都起來反對。多少世紀以來,縣級政府的主要功能在於:(1)收 稅;(2)處理官司;(3)維持治安。…縣長通常被人們稱作「父母官」。但是實際 狀況呢?縣長經常是那裡的「暴君」,而不是所謂「父母」。因此懷疑、恐懼、造 謠,對我們加上許多「帽子」,用種種方法想破壞我們的工作。除非我們重新組 織縣政府給其注入新的生命,我們將不可能完成我們這個縣的社會和經濟改造任 務(晏陽初,1992a:190)。當時,就連那不進步的留學生,他們雖然已經在大學 當教授,仍然是不能了解,不加思索的亂加誹謗、蠻罵(晏陽初,1992a:294)。

私人利益發生了衝突,所以引起土豪劣紳惡勢力的反對,例如當時有 200 個本地 的『高利貸者』以 40%的利率向貧苦農民貸款,但在自助社成立兩年之後,那些 本地銀行都關門了。他們很不歡迎我們,在一個晚上,有幾百名所謂市民、佃戶 和地方銀行家的親信在定縣的街上遊行,一起高呼,『打倒平教運動』(晏陽初,

1992a:611)。

( ((

(七七七七))))民智未開民智未開民智未開民智未開,,,衛生教育難以推動,衛生教育難以推動衛生教育難以推動衛生教育難以推動

晏氏提到推行衛生教育比生計教育困難多多,農民迷信舊俗不易打 破,預防醫學常識很難吸收,例如普遍種痘就耗費七年時間。為了定縣婦 嬰衛生,「平教總會」特聘助產士及有經驗的產婦科醫師一人,主持工作,

不料這辦法實行不久,即告失敗。因農民對一個年僅二十五歲的助產士,

沒有信心,也不願求助。加以農婦生產時,都由家人或鄰居助產,不用繳 付接生費。今欲產婦家庭擔負助產士的車馬費、接生材料及藥費,實為農 村經濟所不容(吳相湘,1981:279)。

( ((

(八八八八))))集體的高利貸剝削集體的高利貸剝削集體的高利貸剝削集體的高利貸剝削

1933 年,根據南京大學對農民負債的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五十的農民 負債,百分之四十八的農民借糧充飢。為了遏制高利貸剝削,減輕農民的 痛苦,1918 年發生了一個合作社運動。可是,合作社發展與擴大的過程中,

它卻成了中國經濟所固有的一切社會罪惡的犧牲品…因為對個人的高利 貸剝削取而代之的,竟然是集體的高利貸剝削(陶行知,1985:272-279)。

( ((

(九九九九))))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

(九九九九))))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鄉村組織是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