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揮桿動作

本研究在此指全揮桿動作,揮動球桿將球正確擊出並使球擊遠的一整體連 貫動作,將動作分為上桿、下桿前、下桿加速、送桿前、送桿後期等五部份。

(ㄧ)上桿期(take away):桿身從預備動作直至上桿頂點。

(二)下桿前期(forward swing):從上桿頂點到揮桿動作中桿身與地面平行時。

(三)下桿加速期(acceleration):由桿身與地面平行以至於擊球點。

(四)送桿前期(early follow through):擊球後球桿再度與地面平行期間。

(五)送桿後期(late follow through):球桿由上述之水平位置直到整個揮桿動 作結束。

圖 1-1 揮桿動作分期圖(摘自 Pink, 1994)

二、肩膀與骨盆旋轉角度

上揮桿啟動為計算原點,向右旋轉為正,向左旋轉為負。

三、球桿之速度

本實驗的球桿速度係指揮桿擊球瞬間球桿頭的速度。

四、軸頂點

為頸椎第七節(C7)內部中央,亦是揮桿系統的旋轉中心點,稱為軸頂點。

五、上肢肌群

本實驗的上肢肌群為肱二頭肌(biceps)、肱三頭肌(triceps)、橈側屈腕肌

(flexor carpi radialis)、尺側伸腕肌(extensor carpi ulnaris),因此利用以下之英 文簡稱作為肌群之代號:RB 為右手肱二頭肌、RT 為右手肱三頭肌、RWF 為右 手屈腕肌、RWE 為右手伸腕肌、LB 為左手肱二頭肌、LT 為左手肱三頭肌、LWF 為左手屈腕肌、LWE 為左手伸腕肌。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成五部份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為揮桿動作之相關運動學研究;第

二節為揮桿動作之相關動力學研究;第三節為揮桿動作之相關肌電研究;第四 節為高爾夫與木球之比較;第五節則為結語。茲將各節分別詳述如下:

第一節 揮桿動作之相關運動學研究

本節擬以揮桿動作之揮桿時間、軸頂點、身體重心、身體旋轉角度、球桿 速度等五部份進行討論,其分述如下:

一、揮桿時間

Andrisani(1997)指出,只要看 Tiger Woods 的揮桿,就知道他抓住兩個要 領:節奏及韻律感。他起桿的節奏很慢,因為他知道好的揮桿是要慢慢增加速 度,讓身體很有韻律感地與球桿同步動作,這個同步動作可以確保球桿以最高 的速率揮到球位。李睿(2008)也指出正確的揮桿節奏是不急不慢的上桿,上 桿頂點的短暫停留,平順地轉換至下桿平面,下桿時平穩加速,然後在揮桿弧 底使出力道。以這樣的節奏揮桿擊球,桿頭速度與力道一定在擊球ㄧ剎那達到 最高點。ㄧ般來說,能完全控制身體和球桿的範圍內最快的揮桿速度就是最理 想的的速度,但由於身體狀況不同,每個人的揮桿速度也不盡相同。

Nicklaus(1976)認為節奏+韻律=擊球時間,是無可置疑的,由於上桿慢、

下桿快,所以當上桿是三拍時,下桿應是一拍。當每ㄧ次的揮桿節奏ㄧ樣時,

球桿頭的速度自然也ㄧ樣,在揮桿時只要注意擊球和桿面方向就行了。Neal, Abernethy,與 Moran(1990)的研究也指出專業球員與一般業餘球員在上下桿階 段時間分配比率呈現明顯的差異,在面對各種不同情況的球位時,專業球員上 桿階段所使用的時間分布在總揮桿時間的 60%-80%,ㄧ般業餘球員上桿階段 所使用的時間分布在 20%-60%。

劉玉仁、周有禮、羅世忠(2000)針對八位差點在 7-10 的男性右打者(平 均年齡 40 歲),分別使用 1 號木桿與 7 號鐵桿,進行 5 次揮桿打擊動作,發現 不論 1 號木桿或 7 號鐵桿,桿頭在上桿與下桿時有兩個明顯不同的軌跡, 1 號 木桿在上揮桿花費的時間(1.124±0.26 秒)較 7 號鐵桿花費的時間(1.024±0.23 秒)長約 1.11 倍,1 號木桿在下揮桿花費的時間(0.39±0.08 秒)較 7 號鐵桿花 費的時間(0.335±0.08 秒)長約 1.59 倍。

劉玉仁與邱宏達(2006)針對 7 位差點在 0-9 的男性右打者(平均差點為 4±3.2 桿)量測一號木桿揮擊,發現上桿啟動至擊球瞬間,動作時間為 1.63±0.2 秒,上桿啟動至下桿啟動(上揮桿)時間為 1.25±0.6 秒。因此可知下桿啟動至 擊球瞬間時間(下揮桿)約為 0.38 杪。

而木球運動有一位學者田政文(2005)針對一位優秀女子木球選手的揮桿 動作進行個案分析,發現木球整個揮桿動作為 1.834 秒,上揮桿為 0.917 秒,下 揮桿為 0.583 秒,送桿期為 0.334 秒,因上揮動作需要克服球桿的重量而顯得時 間較下揮桿慢,上揮前期與後期時間約為相等都是 0.45 秒左右,但下桿加速期 為 0.104 秒,明顯比下桿前期 0.479 秒縮短,而送桿前期因無真正的球使桿頭碰 撞,因此延續下桿時的速度而使送桿的時間也相對減少,所以送桿期為整個揮 桿動作時間最短。所以上桿期與下桿期與跟隨時間比約為 5:3:2。

綜合以上文獻歸納出一般高爾夫上桿要慢約三拍,下桿約為一拍,大多數 研究皆依此時間,縱使每個人的揮桿速度不盡然完全相同。然而木球選手揮桿 時間比卻為五比三,是否為桿子的重量差別或性別的問題,其原因值得探究。

而其中最重要且相同的基本觀念,即是建立自身的揮桿時間並把握及固定自己 的揮桿節奏,許多人在揮桿過程中無法掌握好速度和節奏,在追擊球力量的同 時,擊球者的揮桿節奏卻不穩定,揮桿不流暢,使每ㄧ次揮桿都無法保持一致。

二、軸頂點

吳育雯(2001)以 7 位低差點業餘運動員(平均差點為 6),及 6 位高差點 業餘運動員(平均差點為 13),持七號鐵桿揮桿,發現在揮桿過程中,軀幹作 ㄧ旋轉的運動,且其旋轉軸位於脊椎前方,是由第七頸椎體表內約 4.6 公分及 由第四胸椎體表內約 12.7 公分之兩點連線而得,而軀幹前傾角度為 19.704±0.013 度。高差點運動員其軀幹旋轉軸,於揮桿過程中產生較大之偏移,而低差點運 動員之偏移量則較小,其具有統計上的差異性;下桿過程軀幹旋轉軸所掃過的 面積可代表旋轉軸的面積,低差點運動員所掃過面積較高差點運動員為小;且 在同一組運動員(如同是高差點運動員或同是低差點運動員),其好、壞揮桿動 作與實際擊出之好壞球,有絕對相關,而低差點運動員所擊出之好球率較高差 點運動員為高;因此軀幹旋轉軸於高爾夫揮桿動作中之穩定,將是決定揮桿技 巧好壞及擊出好球率之關鍵因素之一。

楊沛峰(2002)以 4 位高爾夫球選手與 4 位初學者為實驗對象,進行每人 40 下揮桿的測試揮桿的測試,分析軸頂點在水平面的旋轉穩定度與軸頂點上下 的移動情形。驗證高爾夫揮桿旋轉中心為頸椎第七節的內部中心,此點亦位於 旋轉軸的頂點,因此定義為軸頂點(top spot),在高爾夫擊球過程中軸頂點是 移動範圍最小的部位,根據此理論,欲控制打擊是球與桿面甜區(sweet spot)

精準碰撞,必須有兩個主要因素,一為軸頂點的最小移動顯示旋轉軸的穩定性,

二為擊到球時正確的軸頂點高度。

王建智(1998)以連續的高爾夫專欄技術分析,說明頸椎第七節(C7)才 是旋轉中心,而成為 C7 至左肩再至桿身的三節狀複擺概念;而同年的 Turner 與 Hill (1998)的高爾夫實驗亦以 C7 為旋轉中心來研究桿頭軌跡。王建智、楊沛峰、

相子元(2004)研究中指出軸頂點旋轉穩定度與高度差對桿面上球印(代表桿 面擊球準確率)呈現顯著相關並發現軸頂點位移量小的選手組,在擊中甜蜜點 次數和球印離散度皆呈現比初學者較為理想的數據。

綜合上述文獻得知,高爾夫揮桿以頸椎第七節(C7)為旋轉中心,定義為 軸頂點,在高爾夫擊球過程中軸頂點是移動範圍最小的部位,亦即揮桿時必須 加強揮桿自身揮桿中心的穩定性。然而目前為止,並無文獻指出有關木球揮桿 的揮桿中心,因此有必要對探討優秀木球選手軸頂點位移的變化,進一步了解 低差點高爾夫選手與木球選手中心點穩定度的差別。

三、身體重心

童文俊(1997)利用二度空間拍攝法拍攝尼克佛度一號木桿之實際揮桿動 作,整體揮桿動作並透過影片分析儀加以分析,指出尼克佛度在揮桿時重心的 移動不論是上下還是左右,幾乎是在 4 公分的微小範圍內。

劉玉仁等(2000)針對八位差點在 7-10 的男性右打者(平均年齡 40 歲), 分別使用 1 號木桿與 7 號鐵桿,進行 5 次揮桿打擊動作,研究中發現受測者在 上揮桿時,身體重心往右側移,後腳施力點向前移,直至接近上揮桿頂點時,

重心轉向左側移動,而後上揮桿頂點至擊球瞬間,身體重心ㄧ直往左側移動。

而將重心移位計算發現一號木桿在重心前後移動的平均距離為 8.3 ± 2.4 公 分,往左右移動的平均距離為 48.3 ± 6.2 公分,而七號鐵桿在重心前後移動的 平均距離為 7.4 ± 2.5 公分,往左右移動的平均距離為 46.4 ± 5.3 公分,兩球桿 並無明顯差異。

從上述文獻可以發現兩位學者的論點有所差異,尼克佛度重心位移不超過 4 公分,國內男選手卻左右移動了至少 46 公分,可透過本實驗了解大專高爾夫 與木球選手重心位移之變化,較符合哪位學者的論點。

四、身體旋轉角度

高爾夫揮桿動作中,上桿時桿頭、雙手和軀幹旋轉至右上方的同時向後運 動,使身體的旋轉到達上桿的頂點,雙手在頭頂稍後方,軀幹向後旋轉時與瞄 球點形成 90 度,手腕與球桿約成 45 度。雙手開始下桿時,雙肩、雙手、雙臂 與球桿的位置不變,當下揮到水平位置時,球桿與左手臂的位置之間的角度,

從開始 70 度左右而逐漸加大(許樹淵,1997)。而下桿時為了增加擊球時瞬間 的爆發力,在擊球點時臀部應向左轉動約 35 度,胸部則向左轉動約 15 度,使 雙手及手臂有足夠的空間在擊球區加速(Greg Norman, 1995)。

李睿(2008)力的大小取決於肩膀轉動的大小,如果肩膀轉動的不夠,會 失去很多力量,在上桿頂點時,肩膀、臀部之間ㄧ定要拉的很緊,像上滿了發 條ㄧ樣,理想的上桿位置是肩膀轉動 90 度,臀部轉動 45 度。而為保證準確地 擊球,需要揮桿時左、右手臂之ㄧ伸直,即上桿和下桿時左臂伸直,收桿時右 臂伸直,只有這樣,每ㄧ次揮桿的圓弧才能保持一致。

劉玉仁等(2000)針對八位差點在 7-10 的男性右打者(平均年齡 40 歲),

劉玉仁等(2000)針對八位差點在 7-10 的男性右打者(平均年齡 40 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