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解釋

一、敏捷能力:

敏捷能力是身體迅速移動位置和快速改變方向的能力。本研究採用5 秒左右來回側 併步的次數多寡做為敏捷性的判斷依據。

二、5 秒左右反覆側併步:

受試者須左右跨越距離中線1.2 公尺之白線,預備時受試者跨立於中線兩側,聞「開 始」口令後自跨立之中線向右側併步至右腳跨過右線,即計1 次,然後再向左側併步回 跨於中線,計2 次,繼續向左側併步至左腳跨過左線,計 3 次,再向右側併步回跨過中 線,計 4 次,依序反覆進行(測驗時亦得自跨立之中線向左側步開始)。但在雙腳移動 的過程中,任何一隻腳都不能碰觸到平行線,否則該次不予計算。

三、內側腳:往右側移動左腳為內側腳,往左側移動右腳為內側腳。

四、外側腳:往右側移動右腳為外側腳,往左側移動左腳為外側腳。

五、慣用腳非慣用腳:本研究慣用腳為左腳非慣用腳為右腳。

六、啟動期:

左腳往右側啟動至外側腳跨越邊線著地步這段期間。(圖 1-1) 七、推蹬期:

外側腳跨越邊線著地至外側腳離開地面這段期間。(圖 1-1) 八、回復期:

外側腳離開地面至兩隻腳同時回到測力板這段期間。(圖 1-1) 九、移動期:

從回復期移動至下一個推蹬期這段期間 七、髖關節角度(The Angle of Waist Joint):

軀幹、髖關節與膝關節所形成之夾角。(圖 1-2) 八、膝關節角度(The Angle of Knee Joint):

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所形成之夾角。(圖 1-2)

6

九、踝關節角度(The Angle of ankle Joint):

膝關節、踝關節與腳掌所形成之夾角。(圖 1-2)。

圖1-1 側併步動作分期

圖1-2 關節角度說明圖 膝關節角度

踝關節角度 髖關節角度

下蹲期 啟動期 推蹬期

恢復期 移動期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小節,第一節主要搜集有關影響敏捷能力之相關文獻;第二節針對身 體重心與平衡在運動所扮演的角色為何;第三節是穿著不同鞋子在運動時的重要性;第 四節為文獻總結。

第一節 敏捷性能力

一、肌力與敏捷性的定義:

敏捷性指的是身體在不失去正常平衡的情況之下,能夠迅速移動與進行方向轉換至 正確的位置,而在運動中方位的改變又包含了全身性的與部分肢體的改變(Baechle, 1994;

Kent,2006)。Sheeppard& Young(2006)提到,敏捷是當面對到一個外在刺激時,可快 速做出速度與方位改變的全身性動作,而敏捷性和肌力、反應時間、速度、協調性有很 高的相關性。

二、敏捷性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在運動當中,敏捷性是一種很重要且影響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呂昭正(2004)等 指出在格鬥比賽當中,敏捷性是一個影響比賽的重要因素,也只有具備了快速的敏捷能 力,才能使運動員可以發揮全面性的技術表現。任何的球類運動技術層面再好也只能到 達一個程度,如果再能搭配上快速的步伐和敏捷的身體狀態,一定可以贏得輕鬆,即使 擁有普通技術的運動員,也可以透過身體的爆發力和敏捷移動的技巧,打敗對手。張家 昌、李健美(2001)羽球在步伐的移動上,有以下幾種--墊步、併步、跨步、蹬步、跳 步及走步等方式,至於何時運用則視擊球時身體重心的位置及擊球的時機,羽球的中心 位置是選手步伐移動的中心,其移動的方向可再區分為前場右方角度、前場左方角度、

後場右斜方角度、後場左斜方角度、中場右側及中場左側方向等各種不同擊球角度的移 動步法,所有的步伐在比賽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步伐的變換跟每個人的下肢敏捷 有很大的關係,因此針對個人下肢敏捷作測試可以當作該選手在比賽場上腳步移位的一 種參考依據。McInnes, Carlson, Jones, & McKenna(1995)調查澳洲籃球聯盟一場48分

8

2 1

球桌

左 右

右 圖 2-1 桌球併步動作圖

鐘的比賽,在比賽的過程當中選手不斷的改變方位次數高達一千次,也就是每兩秒鐘選 手就會改變一次身體的動作。有此可知選手在籃球比賽場上是需要不斷的變換方向的能 力,引此也說明了敏捷性在籃球場上的重要性。美國國家籃球體能教練協會(National Basketball Conditioning Coaches Association [NBCCA],1997)指出在籃球技能表現上一 種作為優劣的區分,在於能否快速的以及有效率的移動身體方位,這也代表著運動員運 動敏捷之優劣性。

以下四種為結合防守與敏捷訓練的四種方法:

(一)、全場米字型衝刺-滑步訓練(二)、協防-敏捷動作訓練(三)、反應與橫向移 動練習(四)、中場團隊米字衝刺練習。以上這四種練習都是針對籃球運動在防守時所 常用的練習方式,使選手在防守的同時增加移動的敏捷性(Adkins,Bain, Dreyer, & Starkey, 2007; NBCCA, 1997)。黃世安(2010)在桌球的比賽當中,下肢敏捷也是一個決定勝負 之關鍵,沒有良好的下肢敏捷性,在桌球運動中是無法有效跟上對方之比賽節奏進而贏 得勝利,在桌球運動中比賽會使用到的步伐有:一、單步;二、跨步;三、跳步;四、

併步;五、交叉步;六、小碎步,其中併步動作為:如選手是往左邊移動那右腳先往左 邊移動一小步,待右腳著地後左腳再往同方向移動,該動作的特點為身體不騰空,重心 起伏小,很穩定,一般為進攻型選手或削球選手在左右移動時運用。

9

三、敏捷性能力之相關研究

陳佳慧、鞠欣馨與張家澤(2007)對20位女子足球選手進行分組,實驗組進行足球 技術訓練與上下跳躍的增強訓練,而控制組則進行單純的足球訓練,整個練習過程持續 4週,每週練習3次,結果發現實驗組的下蹲跳(CMJ)與敏捷性有顯著的改善。

黃義峰(2009)針對19名男子高中乙組籃球隊進行4週的增強式訓練,實驗組9位選 手(平均年齡為15.3 ± 0.5歲平均身高為176.4 ± 4.1公分,平均體重為66.6 ± 6.8公斤),控 制組為10位選手(平均年齡為16.1 ± 0.3歲,平均身高為173.9 ± 4.5公分,平均體重為 63.1

± 3.4 公斤)。在4週的訓練之後可明顯的改善其敏捷性,實驗組的20秒反覆側併步次數 顯著優於控制組(p <.05),而15m折返跑兩組間則無顯著差異。

蘇仁福(1997)針對20位大專橄欖球選手進行跳躍式的增強式訓練,將20名選手分 為實驗組10名選手,控制組10名選手,實驗組將進行8週,每週3次的增強式訓練,而控 制組只接受單純的橄欖球技術訓練,在8週的訓練過後發現實驗組在的50m衝刺、立體前 屈、立定三次跳、垂直跳、背肌力、折返跑、30秒仰臥起坐等基本體能皆有顯著提升,

且優於控制組。

吳志賢(2010)以28名大專優秀橄欖球選手為實驗對象,隨機分配為實驗組與控制 組,接受8週,每週2次,低欄架、高欄架及木箱的跳躍訓練,經過八週訓練之後發現實 驗組在10公尺快速衝刺進步0.23秒、垂直跳進步5.93公分、10公尺來回折返跑進步0.76 秒,在上述項目中均有顯著進步,研究發現增強式訓練能有效提升腿部肌力,因此可以 提升橄欖球選手之速度、爆發力及敏捷性。

Vácziet al.(2013)對24名男性足球選手進行增強式訓練,將樣本分為兩組,訓練組 與控制組,對訓練組進行為期6週每週2次的訓練,研究最後發現在高強度的衝擊雙腳跳 與單腳跳,對於下肢爆發力、敏捷能力,在足球場上所需用到的體能條件速度、急停、

變化方位及敏捷都是有莫大的幫助。

陳浚良、劉兆達(2007)以16名排球選手為實驗對象,將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 制組,實驗組經過10週,每週2次控量增速的被動反覆衝擊式肌力訓練,每次3組30秒,

結果發現訓練過後的16名選手,在30公尺短距離衝刺9公尺來回折返跑皆呈現顯著的進

10

步,因此本研究發現訓練之後無論是選手的肌力、速度、敏捷性及爆發力均有明顯的幫 助。

王泠、李鴻棋(2003)以20名籃球員為實驗對象,將20名籃球員分為兩組分別為實 驗組10名,控制組10名,經過6週,每週2次的增強式訓練,結果發現訓練組在垂直跳高 度、下蹲跳肌力、4點折返跑均達顯著進步,研究顯示垂直跳成績越好,縮短4點折返跑 時間效果越明顯,因此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改善選手下肢敏捷與爆發力。

蘇琮筆、李恆儒(2008)以15位大學羽球甲組選手做為受試對象,將這15名選手分為實 驗組及控制組,實驗組接受為期8週的振動訓練,每週2次,實驗結果顯示經8週的振動 訓練後,實驗組在羽球的專項步法敏捷性及10公尺折返跑的移動速度表現上皆有顯著差 異。

在敏捷性的運動過程中,包含了三個要素(起動、急停、快速改變方向),我們如果 有較好的肌肉力量或有較好的運動鞋則可以有效的對抗阻力,較好的肌肉爆發力可以快 速地進行肌肉收縮,而產生較大的力量,增加移動速度,同時,如果搭配好的運動鞋可 以有效的發揮肌肉力量以提升敏捷性。崔秀里(2001)指出在桌球的專項展現上由於ITTF 國際桌球總會將桌球直徑由原來的38mm改成40mm,目的是在使球飛行的速度變慢,造 成選手在比賽時,增加相持球的機會,而在現今桌球運動技術中非常重視速度,如果可 以增加身體肌力,則可以克服比賽過程中的移動阻力,有較佳的肌力代表可以迫使肌肉 快速收縮,進而獲得較佳的速度,同時也提升了敏捷速度。除美惠(2011)以11名高中 柔道運動員,使用敏捷梯訓練、跳繩訓練及敏捷梯與跳繩組合訓練,結果發現敏捷梯與 跳繩組合訓練對於增加下肢動力與敏捷性效果最好,能夠快速的對抗外在阻力進而快速 改變方向,以及穩定身體重心,提升運動表現。Erdil, Durusoy&Acar(1991)等人亦在 研究中證實敏捷性在桌球運動項目中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Roetert, Garrett, Brown,

&Camaione(1992)的研究可以使用敏捷性來評估網球選手的運動表現。Cochrane

&Stannard(2005)在針對全身性振動刺激對手握力、擺臂下蹲垂直跳、柔軟度之急性

&Stannard(2005)在針對全身性振動刺激對手握力、擺臂下蹲垂直跳、柔軟度之急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