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中之重要名詞包括:「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文化認同」、「學 習適應」。分別將其作以下之定義:

一、 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

本研究指的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係指就讀於屏東縣原住民地區之 公立國小中高年級,且具備原住民籍身分之國小學童。

二、 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fication)表現在個人是對己族或他族的文 化的態度與行為,並對其文化的一種接受與內化的過程,包含了三個要 素,分別為文化投入、文化歸屬及文化統合。而本研究文化認同是指受 試者在研究者自編「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調查問卷」中,「國小 學童文化認同量表」上所得的分數為代表,分數愈高表示文化投入愈高,

反之,則表示文化投入愈低。包含有下列三個因素層面:

(一) 文化投入

本研究所指文化投入,係指原住民學童表現對自己族群文化認知的 熱忱,以及投入族群文化的學習與文化參與的程度。本研究所指的的文 化投入,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調查 問卷」中,「國小學童文化認同量表」的文化投入層面的得分為代表,分 數愈高表示文化投入愈高,反之,則表示文化投入愈低。

(二) 文化歸屬

本研究所指文化歸屬則在指原住民學童認為個人與我族文化間視為 一種歸屬相連,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情感,其積極的層面可以說是 一種個人與文化歸屬相連、共榮共滅的情感。本研究所指的文化歸屬,

是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調查問卷」中,

「國小學童文化認同量表」的文化歸屬層面的得分為代表,分數愈高表 示文化歸屬愈強,反之,則表示文化歸屬愈弱。

(三) 文化統合

本研究所稱之文化統合,係指原住民學童擁有對不同文化的認同態 度,亦即個人在面對主流文化環境下,除能保有我族傳統文化外,也能 認同與學習他族文化的一種自我統合策略。本研究所指的文化統合,是 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調查問卷」中,「 國 小學童文化認同量表」的文化統合層面的得分為代表,分數愈高表示文 化統合認同感愈強,反之,則表示文化統合認同感愈弱。

三、 學習適應

學習適應(learning adjustment)是指 個體在教育情境中與環境互動所 產生的一種和諧狀態。本研究學習適應是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國 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調查問卷」中,「國小學童學習適應量表」上 所得的分數為代表,分數愈高表示學習適應愈良好,反之,則表示學習 適應愈不佳。包含有下列四個因素層面:

(一) 學習方法

旨在協助受試者了解自己學習方法的好壞,如學習技巧、學習計劃、

時間和學習內容分配、閱讀和做筆記、考試技巧等。本研究所指的學習 方法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童學習適應量表」之學習方法 層面的得分為代表,分數愈高表示學習方法愈良好;反之則愈不佳。

(二) 學習習慣

旨在協助受試者了解自己學習習慣的狀況,如讀書習慣、學習注意 力、課業習作等。本研究所指的學習習慣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國 小學童學習適應量表」之學習習慣層面的得分為代表,分數愈高表示學 習習慣愈良好;反之則愈不佳。

(三) 學習態度

旨在協助受試者澄清自己學習所抱持的態度,如學習興趣、對課業 學習的態度、對學校教學環境的態度等。本研究所指的學習態度係指受 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童學習適應量表」之學習態度層面的得分

為代表,分數愈高表示學習態度愈積極;反之則愈消極。

(四) 學習環境

旨在協助受試者審察周圍各項環境對其學習的影響,如家庭的物質 和心理環境、學校建築設備、課程教學與師生關係、同儕關係等。本研 究所指的學習環境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童學習適應量表」

之學習環境層面的得分為代表,分數愈高表示學習環境愈良好;反之則 愈不佳。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之 現況,並探討之間的關係,本研究範圍依研究地區、研究對象、研究變 項、研究方法等方面說明如下。

(一) 研究地區方面

本研究以屏東縣排灣族原住民地區所屬的公立國民小學為主要研究 範圍。

(二)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屏東縣排灣族原住民地區所屬的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範圍,

以具備原住民籍身分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

(三) 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以「文化認同」、「學習適應」為研究變項,並依據研究內容 設計改編問卷。

(四)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探討,採用問卷調查法,以 自編之「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之調查問卷」作為施 測工具。

二、 研究限制

(一) 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對象受限於時間、人力、物力及經費上之限制,僅以屏東縣 排灣族地區公立國民小學之中、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地區不涉 及其他縣市及其他族群,故研究不可推論至其他縣市及其他族群,此為 本研究限制之一。

(二) 就研究變項而言

本研究以個人背景變項作為問卷的前置變項,其他研究變項如 文化 學習、父母管教態度、家庭氣氛、是否參與部落文化學習課程(如部落學 校)等,都有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和推論,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二。

(三) 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作為研究方法,在問卷填答時,問卷題目之 設計是否引導填答者心向反應,或是填答者在填答問卷時是否受到社會 期許或主觀意見影響等,將影響研究結果,因此,研究結果僅能了解普 趨向,不適宜做過度的推論,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三。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文化認同與學習適應之 相關情形,以下將針對文化認同、學習適應以及相關研究等內容分別說 明如下。

第一節 文化認同

本節為了解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其文化認同相關問題,以下茲就文 化認同的意涵、文化認同的相關理論及文化認同的要素等三部分說明如 下。

壹、 文化認同的意涵

文化特性是界定族群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族群擁有不同的文化特質,

族群透過特定的文化象徵符號來顯示對族群認同的加強,個人對於族群 的認同往往與文化認同結合在一起 (湯仁燕,2001)。因此,透過文化的 意義與認同的意義及相關理論進行探究,以作為本論文立論基礎與編製 研究工具之參考。

一、 文化的意義

文化無所不在,不僅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也形塑我們的世界觀。

陳向斌(2007)指出兒童在國小階段已開始對文化產生認同情節。事實上 在兒童尚未理解「文化」這個概念時,文化已經對他們的語言、行為及 心智發展產生影響。劉美慧(2003)指出,八至九歲的兒童,已經有文 化相對感,亦即能夠區別文化的差異性。當兒童開始接觸其 他文化,並 且知道自己的文化只是眾多文化的一部分時,會開始區分團體產生認同,

並對其他不熟悉文化產生偏見。文化傳承所觸及的範圍是包含縱向與橫 向的傳遞過程,也就是說,除了過去祖先們累積的文化智慧以外,在一 代一代的生存時空裡所接觸到的外在環境刺激也可能有意無意地進入到 文化傳承的內容之中,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地凝固在過去時間的某一點 上,它是隨著時空流轉不斷加進新的傳遞內涵與方式(吳天泰、張雯、

周梅雀、李富美、劉維茵,2002)。

由於文化的動態性與可適應性,得以在社會上不同性質的團體或是 環境中創造出不同的文化。例如:飲食方面,就會因為地區存在不同的 環境以及風俗而形成各種飲食文化。像中國大陸北方的族群因為種植的 作物是麥類,因此主食便以麵食為主,也使用麥類製成麵條、水餃、包 子、饅頭⋯ ⋯等等,不同於南方以米類為主食的飲食方式。從飲食文化的 例子不難發現,文化是富有多元的形式和呈現的方式的,也因為社會的 不同環境,或是生活方式的差異性存在,使得文化會有異質性,即使在 同一社會當中,文化所展現的面貌也會有相當的差別。對社會成員而言,

適應環境,並進而利用環境、改造環境,以豐富自己的特定生活內容,

追求理想未來,則是某一文化對置身其中者更為有用的、實質的意義(葉 海煙,1999)。

張雅琪(2000)則歸納出文化的特質有三:(一)文化是具功能性 的;(二)文化是被學習來的;(三)文化是有變動的。

文化的定義很多,但內涵通常不離內在意義體系,以及外在可見事 物兩個層面。文化以其發生的原因,可分為物質的文化、社會的文化以 及精神的文化(李賢中,1993)。其中物質文化層面包含工具、器物與科 技等食衣住行育樂。物質的進步或科技的突破對於人類的生活方式與價 值觀念都會產生改變,例如航空器或網際網路的發明,就對人類生活方 式和價值觀產生劃時代的變革。而社會文化則強調社群與制度層面,如 語言文字、民俗、法律等規範,其中語言與文字除了是溝通工具外,也 是提供社會成員身份認同與世界觀形成的重要介質。精神文化則屬信念、

價值觀與情感層面,例如漢人社會普遍對待自我的價值觀念是在人前不

價值觀與情感層面,例如漢人社會普遍對待自我的價值觀念是在人前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