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現況,同時檢視過去研究在性別與年級上的發現是否和本研研究結果一致,並且檢 驗主要變項三者之間的關聯性,再進一步驗證嘲笑風格對於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 間的關係是否存在著中介效果,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研究、教學及實務工作上的 應用。

二、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研究動機與文獻回顧,本研究的目的為以下三項:

(一)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的人格特質、嘲笑風格與幸福感之間是否有差異。

(二)探討人格特質、嘲笑風格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情形。

(三)探討嘲笑風格對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關係的中介效果。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依據前述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節將說明欲探討的三個研究問題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之大學生的人格特質、嘲笑風格與幸福感之間 是否有差異?

(三)人格特質、嘲笑風格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情形為何?

(三)不同的嘲笑風格對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關聯是否有中介效果?

綜合上述的研究問題,本研究將依據其研究結果提供具體建議,以供研究者、

心理及教育實務工作者等人參考。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節將根據研究主題,說明本研究的重要名詞之定義、內涵及測量方式,包含 大學生、五大人格特質、嘲笑風格、幸福感等變項:

4

一、 大學生(college students)

本研究的對象是指目前正在就讀臺灣(包含本島地區與外島地區)大專院校

(包含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與四年級以上之本國籍大學生,

其身份為在學且尚未畢業者(例如:實習、延畢等)皆包含在內。

二、 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

過去的研究結果指出,人格特質是指個體的獨特的人格特質會藉由行為反映 出來,而此特質會持續出現在不同情境中以應對環境(Costa & McCrae, 1992),而 本研究的五大人格特質(Big-Five personality traits)又稱為大五性格模型或五因素 模型(The Five Factor Model, FFM),人的性格主要是由這五個人格特質所構成,

而這個模型是現今的人格特質分類中最常見也最常用的。

本研究採用 Big-Five mini-markers 的繁體中文版本,也就是「五大人格量表」, 是由 Saucier(1994)編製,再由陳學志和詹雨臻翻譯而成。此量表包含外向性、

嚴謹性、友善性,開放性與情緒穩定性共五個人格特質的分量表,由參與者依照目 前的狀態來描述自己的人格特質符合程度。參考 McCrae 與 Costa(1985)的定義,

以下分別說明五種人格特質:

5

好相處、具有利他行為與願意給予承諾。

(四)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個體的興趣數量多寡及其深度,其特點是開闊的心胸、充滿想像力、好奇心與 正向與負向情意(曾文志,2007;黎士鳴、謝素真,2009;Andrew & Withey, 1976;

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Keyes & Magyar-More, 2003; Moons, Budt, & de Geest, 2006)。「心理幸福感」是由 Ryff(1989)提出的心理幸福感模式,而心理健 康包含個體努力實現自我接納、環境掌控、自主性、個人成長、與他人的積極關係 以及生活目標這六個面向中;Keyes 與 Magyar-More 於 2003 年提出了評量心理健 康的模式,是上述的「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加上「社會幸福感」。社會幸 福感是指個體與他人及社會之間的關係品質,而這個關係品質對於幸福感有決定 性的影響。由於本研究的幸福感所涵蓋層面較為廣泛,且涉及與他人的互動(對於 幽默的反應以及對他人嘲笑的應對),故採用 Keyes(2002)對幸福的定義,也就 是幸福感涵蓋了「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以及「社會幸福感」。而對於幸 福感的測量也採用了 Keyes (2002)所編製的幸福感量表(the mental health

6

continuum),並且由吳相儀等人(2017)參考由尹可麗與何嘉梅(2012)所翻譯的 簡版心理健康連續體量表後,再翻譯成繁體中文的版本。此量表包含了心理幸福感 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Ryff, 1989; Ryff & Keyes, 1995)、情緒幸 福感量表(Emotional Well-Being Scale)(Keyes, 2005)與社會幸福感量表(Social Well-Being Scale, Keyes, 1998)。三個分量表總共有 14 題,由研究參與者依照過 去一個月當中主觀感受到的想法或情緒的頻率來作答。

四、 嘲笑風格(Pho-Phi-Kat)

嘲笑風格是指個體面對嘲笑時的不同的反應。從怕被笑的臨床觀察中,Titze

(1995, 1996, 1997),提出了 Gelotophobia 一詞,再由 Ruch 和 Proyer(2008a,2009)

延伸至相關的構念並且進行實徵研究,最後將嘲笑風格分為三種,分別是怕被笑

(gelotophobia)、喜笑人(katagelasticism)以及喜被笑(gelotophilia)。

本研究使用繁體中文版本的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TC),是根據 Ruch 與 Proyer(2009)的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45 scale),由陳學志、詹雨臻以及 Ruch、

Proyer(2011)改編而成的,此量表有三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有 15 題,總共有 45 題,若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參與者在該向度的嘲笑風格越明顯,以下分別 說明三種嘲笑風格:

(一)怕被笑(gelotophobia, fear of being laughed at)

個體因為怕被他人嘲笑而產生恐懼。

(二)喜被笑(gelotophilia, the joy of being laughed at)

個體因為被他人嘲笑而產生喜悅,為了享受這份樂趣,不只會在某種特定情境 之下被嘲笑時感到愉悅,也會去尋求、創造被他人嘲笑的情境或氛圍。

(三)喜笑人(katagelasticism, the joy of laughing at others)

個體因為嘲笑他人而感到愉悅,會積極地去尋求並且享受嘲笑他人的情境。

7 默反應的研究,已逐漸受到關注(Chen, Chan, Ruch, & Proyer, 2013)。在心理學研 究中,嘲笑是一種傷害同伴或是欺負他人的行為(周天梅,2007)。嘲笑風格的發 展源自於 Titze(1995, 1996, 1997)發現一些病患不停地擔心自己會被嘲笑,因而 發表「怕被笑」的臨床個案報告,並且提出 Gelotophobia 這個詞來表示「怕被笑」

的概念,而後 Ruch 和 Titze 在 1998 年以自陳式量表的方式對臨床治療團體來驗證 這個構念,並且也運用了非臨床的團體驗證(Ruch & Proyer, 2009; Titze, 2009)。後 來他們再將這個構念再延伸至相關的概念例如「喜被笑(gelotophilia)」與「喜笑 人(katagelasticism)」,並且編製德文版 PhoPhiKat-45 量表後,就開始對於三種嘲 笑風格進行實徵研究(Ruch & Proyer, 2009)。

Ruch 和 Proyer 透過一系列相關研究,其中包含了怕被笑者的智力、情緒、人 格與幽默感,以及臨床病人的怕被笑特質,還有此特質的跨文化比較等等,並且發 現怕被笑在成人之間有很大的不同,而認為可能也與其他非臨床樣本有關,而將怕 被笑的概念推廣給民眾(Ruch & Proyer, 2008a, 2008b, 2009),並且將嘲笑風格延伸 並且區分為兩個向度:一個是對自己(toward myself)或對他人(toward other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