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卷結果分析

在文檔中 摘 要 (頁 53-69)

本章主要說明問卷中之數據,經計算後,得出本研究層級第二層 與第三層之計算結果。

4-1 層級分析法問卷步驟與分析

(一)建立層級架構

收先建立最高層級,即為最終目標,再建立次要目標及影響次要 目標之因子,建立獨立的層級架構,並將重要性相近的因子放在同一 層級,建議每一層及內的因子不宜超過七個,超過者在分層解決。

(二)變數因子間的權重計算

設有 A1、A2…An 評估準則,以鄰近準則(上一層級)的某些 屬性(Attribute)為基準,作成偶比較,建立比對矩陣 A,假設此 n 個評估準則以其相鄰準則(上一層級)的屬性為基準而言,真實的相 對權重為向量W,

⎥⎥

⎥⎥

⎢⎢

⎢⎢

=

Wn

W W W Μ

2 1

在理想的比較下,Aij=Wi/Wj ; i,j=1,2…n 所以

⎥⎥

⎥⎥

⎥⎥

⎥⎥

⎢⎢

⎢⎢

⎢⎢

⎢⎢

=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Λ Μ Λ Μ Μ

Λ Λ

1 1

2 2

1 2

1 2

1 1 1

AwW ………(1)

因矩陣A 呈倒數對稱於對角線,且 Aij=1,在理想的比較情況下 矩陣A 具一致性,所以

= n

i 1

λ i=n且 λmax=n,其餘λ 值等於零

所以(1)式可改寫為 AW=λmax W………(2)

而在非理想的比較情況下,Aij≠Wi/Wj,當Aij小幅度變動時,λ1、 λ2…λn值也僅做小幅度變動。致 λmax 仍趨近於 n,且其餘之 λ 值仍 趨近於零。因此,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仍可解(2)式之 λmax 值 及λmax 對應之固有向量,經由正規化(Normalize)後,即為各評估 準則的相關權重Wi,I=1,2‧‧‧n。

(三)AHP 的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27】

在比對矩陣A,當滿足 Aij‧Ajk=Aik for all i,j,k 時,則稱此時之 成偶比較具一致性(Consistency);反之,當比對矩陣 A 不具一致性 時,定義此矩陣之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簡稱 C.I.)

C.I.=(λmax-n)/(n-1)

C.R.= C.I./R.I.

其中R.I.表隨機指標值(Random Index,簡稱 R.I.),隨準則數之 不同而異,可以由下表4-1 查得。【28】

4-1 隨機指標值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00 0.0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48 1.56 1.57 1.59

當一致性比率(C.R.)小於或等於 0.1 時,則表示成偶比較的結 果可被接受;反之,若一致性比率大於0.1 時,則表示成偶比較過程 中決策者不夠理智,導致比較結果不具一致性,此時必須要求決策者 再重新作成偶比較。

評估流程,如圖4-1 所示【29】。

圖4-1 AHP 評估流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問題描述 影響要素分析 建立層級結構

問卷設計 問卷填寫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計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計算一致性指標

C.R.H 0.1 計算各層級 C.I 值

計算 C.R.H 值

求取相對權重 結果 C.R 0.1 ≤

≤ 決策群體

4-2 都市洪災產生因素-層級分析法

本次問卷透過信件及親自訪談方式取得,總共發出 30 份問卷,

在問卷對象的選取上,本研究認為都市洪災產生後,縣市政府相關人 員多屬第一線人員,故本問卷選取較多縣市政府人員作為問卷對象。

問卷對象所屬的領域,包括政府單位回收15 份,學術界回收 3 份,

工程業界及顧問公司回收7 份。

在問卷分析結果上,先根據專家所勾選之結果,計算其幾何平均 值,而後建立成對比較矩陣,在透過AHP 軟體(Expert Choice 2000) 計算,分別算出比較矩陣的最大特徵值(Maximized Eigenvalue)、一致 性指標(C.I.:Consistency Index)、一致性比率(C.R.:Conisitency Ratio) 與各因子的優先值。最後再透過各因子優先值比較,獲得各因子間的 相對重要性。

4-2-1 層級分析法層級二之研究結果

本研究將都市洪災產生因素分為三的方向作探討,分別為自然環 境層面、土地開發層面與人為外在層面三個方向。經過計算後,得出 成對比較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如表4-2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所顯示 C.I.(0.0002)值及 C.R.(0.0003)值皆小於 0.1,符合 AHP 理論之基本要 求。

4-2 全體專家對評量構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自然環境 土地開發 人為外在 優勢向量

自然環境 1.0000 0.6943 0.5674 0.2383 (3) 土地開發 1.4403 1.0000 0.8643 0.3496(2) 人為外在 1.7624 1.1570 1.0000 0.4121(1) λMAX=3.0003 C.I.=0.0002 C.R.=0.0003

0.2383

0.3496

0.4121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000 0.3500 0.4000 0.4500

圖4-2 全體專家對評量構面之優勢向量比較折線圖

對於都市洪災的產生,雖然自然環境改變水文產生變化,但部分 專家仍認為都市洪災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土地開發及人為外在兩大部 分的影響。

4-2-2 層級分析法層級三之研究結果 一、自然環境層面

屬於自然環境層面之影響因素包含:降雨強度大集中、地理地勢 低窪與潮汐影響。經過計算後,得出成對比較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如 表4-3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所顯示 C.I.(0.0216)值及 C.R.(0.0373)值皆

自然環境

土地開發

人為外在

表4-3 全體專家對自然環境層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降雨強度大、集中 地理地勢低窪 潮汐影響 優勢向量

降雨強度大、集中 1.0000 1.1843 1.8927 0.4110(1) 地理地勢低窪 0.5737 1.0000 2.4697 0.3996(2) 潮汐影響 0.7507 0.7022 1.0000 0.1894(3) λMAX=3.0119 C.I.=0.0100 C.R.=0.0172

0.4110 0.3996

0.1894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000 0.3500 0.4000 0.4500

圖4-3 全體專家對自然環境層面之優勢向量比較折線圖 二、土地開發層面

屬於土地開發層面之影響因素包含:越域效應、不透水面增加、

集水區水土保持遭破壞、土地不當利用與變遷、區域排水設計未隨都 市開發適時檢討與都市地區缺乏滯洪池等調洪減洪設施。經過計算 後,得出成對比較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如表4-4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 所顯示C.I.(0.0482)值及 C.R.(0.0389)值皆小於 0.1,符合 AHP 理論之 基本要求。

降雨強度大、集中

地理地勢低窪

潮汐影響

表4-4 全體專家對土地開發層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越域

效應

不透水 面增加

集水區 遭破壞

土地不 當利用

設計未適 時檢討

缺乏調洪

減洪設施 優勢向量 越域效應 1.0000 0.2479 0.6354 0.8965 1.1963 1.6576 0.1359 不透水面增加 4.0339 1.0000 1.2698 1.2493 1.3243 1.4264 0.2482 集水區遭破壞 1.5738 0.7575 1.0000 0.7583 1.4273 1.6835 0.1796 土地不當利用 1.1154 0.8004 1.3187 1.0000 1.2992 1.3754 0.1795 設計未適時檢討 0.8359 0.7551 0.7006 0.7697 1.0000 0.6973 0.1260 缺乏調洪減洪設施 0.6033 0.7011 0.5940 0.7271 1.4340 1.0000 0.1309

λMAX=6.2410 C.I.=0.0482 C.R.=0.0389

0.1359

0.2482

0.1796 0.1795

0.1260 0.1309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000

圖4-4 全體專家對土地開發層面之優勢向量比較折線圖 三、人為外在層面

屬於人為外在層面之影響因素包含:民眾缺乏災害意識、河川行 水斷面減少、超抽地下水、抽排水等水利設施失效與防洪排水工程無 法短時間完工。經過計算後,得出成對比較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如表 4-5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所顯示 C.I.(0.0991)值及 C.R.(0.0885)值皆小 於0.1,符合 AHP 理論之基本要求。

越域效應 集水區遭破壞

不透水面增加

土地不當利用

設計為適時檢討

缺乏調洪減洪設施

表4-5 全體專家對人為外在層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缺乏災

害意識

行水斷 面減少

超抽地 下水

設計未適 時檢討

工程無法短 時間完工

優勢 向量 缺乏災害意識 1.0000 0.1369 1.1459 1.1227 1.2083 0.1479 行水斷面減少 7.3046 1.0000 1.2495 1.7314 1.8021 0.3618 超抽地下水 0.8727 0.8003 1.0000 1.5264 1.4027 0.2016 設計未適時檢討 0.8907 0.5776 0.6551 1.0000 1.2758 0.1521 工程無法短時間完工 0.8276 0.5549 0.7129 0.7828 1.0000 0.1366

λMAX=5.3964 C.I.=0.0991 C.R.=0.0885

0.1479

0.3618

0.2016

0.1521 0.1366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000 0.3500 0.4000

圖4-5 全體專家對人為外在層面之優勢向量比較折線圖 4-2-3 總權重

前部分藉由每一層面的成對比較矩陣得知隸屬層面下之因素權 重比較。此部分是計算第二層面與第三層因素權重相乘之積,此可得 出第三層權重即為評估因子在全體層級中的權重,如下表4-6 所示。

缺乏災害意識 行水斷面減少

超抽地下水

設計未適時檢討

工程無法短時間完工

4-6 AHP 全體問卷權重統計表 第一層

目標

第二層

目標 第三層影響因子 第三層

權重 第三層總權重 降雨強度大集中 0.4110 0.09794 (2) 地理地勢低窪 0.3996 0.09522 (3) 自然環境

0.2383

潮汐影響 0.1894 0.04513 (13) 越域效應 0.1359 0.04751 (11) 不透水面增加 0.2482 0.08687 (4) 集水區水土保持遭破壞 0.1796 0.06289 (6) 土地不當利用與變遷 0.1795 0.06285 (7) 區域排水未隨都市開發適時檢討 0.1260 0.04405 (14) 土地開發

0.3496

都市地區缺乏滯洪池等調洪減洪措施 0.1309 0.04586 (12) 民眾缺乏災害意識 0.1479 0.06095 (9) 河川行水斷面減少 0.3618 0.14910 (1) 超抽地下水 0.2016 0.08318 (5) 抽排水等水利設施失效 0.1521 0.06278 (8) 都

市 洪 災 產 生 因

素 人為外在

0.4121

防洪排水工程無法短時間完工 0.1366 0.05639 (10)

4-3 影響災後恢復之因素-層級分析法

本問卷採用實地問卷調查方式取得,地點為在過去飽受淹水災害 的汐止地區,總共發出30 份問卷,在問卷對象的選取上,本研究主 要針對在該地區居住滿五年以上,且有經歷過淹水災害的居民為受訪 對象。

在問卷分析結果上,先根據民眾所勾選之結果,同上一小節專家 問卷,計算其幾何平均值,而後建立成對比較矩陣,在透過AHP 軟 體(Expert Choice 2000)計算,分別算出比較矩陣的最大特徵值

(Maximized Eigenvalue)、一致性指標(C.I.:Consistency Index)、一致性 比率(C.R.:Conisitency Ratio)與各因子的優先值。最後再透過各因子優 先值比較,獲得各因子間的相對重要性。

4-3-1 層級分析法層級二之研究結果

本研究將影響災後恢復因素分為三的方向作探討,分別為衛生環 境層面、基本民生生活層面與受災處狀況層面三個方向。經過計算 後,得出成對比較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如表4-7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 所顯示C.I.(0.0018)值及 C.R.(0.0032)值皆小於 0.1,符合 AHP 理論之 基本要求。

4-7 全體專家對評量構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環境衛生 民生生活 受災處 優勢向量

環境衛生 1.0000 0.6972 0.7234 0.2619 民生生活 1.4343 1.0000 0.8647 0.3534 受災處 1.3824 1.1565 1.0000 0.3846 λMAX=3.0037 C.I.=0.0018 C.R.=0.0032

0.2619

0.3534 0.3846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000 0.3500 0.4000 0.4500

圖4-6 全體專家對評量構面之優勢向量比較折線圖

在災後復原方面,三個評量構面的分數差別不大,三者對於災後 復原,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其中又以受災處的狀況為最。

4-3-2 層級分析法層級三之研究結果 一、衛生環境層面

屬於衛生環境層面之影響因素包含:疾病傳染、廢棄物處理與相 關醫療處理與空間。經過計算後,得出成對比較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 如表4-8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所顯示 C.I.(0.0176)值及 C.R.(0.0303)值 皆小於0.1,符合 AHP 理論之基本要求。

環境衛生

民生生活

受災處狀況

表4-8 全體專家對衛生環境層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疾病傳染 廢棄物處理 醫療處理 優勢向量

疾病傳染 1.0000 1.0199 0.9779 0.3301 廢棄物處理 0.9805 1.0000 1.6814 0.3895 醫療處理 1.0226 0.5947 1.0000 0.2804 λMAX=3.0352 C.I.=0.0176 C.R.=0.0303

0.3301

0.3895

0.2804

0.0000 0.05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000 0.3500 0.4000 0.4500

圖4-7 全體專家對衛生環境層面之對比優勢向量比較折線圖 二、基本民生生活層面

屬於基本民生生活層面之影響因素包含:物價上漲、維生系統破 壞與收入減少。經過計算後,得出成對比較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如表 4-9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所顯示 C.I.(0.0214)值及 C.R.(0.0369)值皆小 於0.1,符合 AHP 理論之基本要求。

表4-9 全體專家對基本民生生活層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物價上漲 維生系統破壞 收入減少 優勢向量

物價上漲 1.0000 0.3462 0.9435 0.2165

維生系統破壞 2.8885 1.0000 1.4673 0.5024

收入減少 0.5329 0.4053 1.0000 0.2812

λMAX=3.0428 C.I.=0.0214 C.R.=0.0369

疾病傳染 廢棄物處理 醫療處理

0.2165

0.5024

0.2812

0.0000 0.1000 0.2000 0.3000 0.4000 0.5000 0.6000

圖4-8 全體專家對基本民生生活層面之對比優勢向量比較折線圖 三、受災處狀況層面

屬於人為外在層面之影響因素包含:受災程度、災害延時、災民 型態、民眾心態、政府援助與對外交通。經過計算後,得出成對比較 矩陣及優勢向量數值如表4-10 所示。成對比較矩陣所顯示 C.I.(0.0378) 值及C.R.(0.0305)值皆小於 0.1,符合 AHP 理論之基本要求。

表4-10 全體專家對受災處狀況層面之對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評估因子 受災程度 災害延時 災民型態 民眾心態 政府援助 對外交通 優勢向量 受災程度 1.0000 0.6875 1.1359 1.4877 0.2683 0.4326 0.1002 災害延時 1.4545 1.0000 1.6667 1.8317 0.3428 0.5326 0.1350 災民型態 0.8804 0.6000 1.0000 1.2641 0.2967 0.3459 0.0852 民眾心態 0.6722 0.5459 0.7911 1.0000 0.1687 0.3956 0.0746 政府援助 3.7272 2.9172 3.3704 5.9277 1.0000 0.4994 0.3145 對外交通 2.3116 1.8776 2.8910 2.5278 2.0024 1.0000 0.2876

λMAX=6.1890 C.I.=0.0378 C.R.=0.0305

物價上漲

維生系統破

收入減少

在文檔中 摘 要 (頁 53-69)

相關文件